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零件表面处理过程中孔保护的方法
1
作者 杨含 乔永莲 +2 位作者 刘晓君 徐健 马雯雯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0-65,共6页
针对传统航空零件表面处理过程中孔保护材料和方法的保护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使用由耐高温、耐强酸及耐强碱材料制成的T型硅橡胶塞、柱型硅橡胶塞、机械膨胀塞,以及刷涂可剥离保护胶,在表面处理过程中对各类孔进行保护,通过目视检查和... 针对传统航空零件表面处理过程中孔保护材料和方法的保护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使用由耐高温、耐强酸及耐强碱材料制成的T型硅橡胶塞、柱型硅橡胶塞、机械膨胀塞,以及刷涂可剥离保护胶,在表面处理过程中对各类孔进行保护,通过目视检查和装配验证评价了各自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上述4种方法对各类孔都有很好的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零件 表面处理 保护 硅橡胶塞 机械膨胀塞 可剥离保护胶
下载PDF
TA15钛合金接头活性剂补焊的组织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刘黎明 杜鑫 +2 位作者 张兆栋 王敏 李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910-1916,共7页
采用现代测试手段分析TA15钛合金活性剂补焊接头微观组织特征,探讨钛合金焊缝采用活性剂多次补焊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涂有活性剂补焊接头各区域结合良好,热影响区域小且与焊缝区过渡平缓,没有出现明显分界;涂活性剂焊缝区晶内组织并未... 采用现代测试手段分析TA15钛合金活性剂补焊接头微观组织特征,探讨钛合金焊缝采用活性剂多次补焊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涂有活性剂补焊接头各区域结合良好,热影响区域小且与焊缝区过渡平缓,没有出现明显分界;涂活性剂焊缝区晶内组织并未因补焊次数的增加而粗大;焊缝接头主要元素Ti、Al、Mo、V和Zr均分布均匀,没有因采用活性剂而出现烧损和偏聚的现象;室温下补焊焊缝组织由-αTi组成;涂活性剂焊缝各补焊区硬度值接近,略低于正常焊缝区硬度。采用活性剂对钛合金可以进行多次补焊并能够获得高质量焊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5钛合金 钨极氩弧焊 活性剂 补焊 组织特征
下载PDF
基于设计特征模型的加工特征映射技术 被引量:6
3
作者 于芳芳 郑国磊 +1 位作者 任文杰 杜宝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42-845,共4页
为了实现数控编程过程中能够自动确定加工区域,对基于特征设计系统构建产品模型的方法、产品信息模型、信息模型间的关联关系、飞机结构件加工特征定义分类、设计特征与加工特征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基于设计特征模型映... 为了实现数控编程过程中能够自动确定加工区域,对基于特征设计系统构建产品模型的方法、产品信息模型、信息模型间的关联关系、飞机结构件加工特征定义分类、设计特征与加工特征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基于设计特征模型映射加工特征的方法.该方法通过遍历特征设计树,判断特征间的关系,查询特征组成面信息,从而构建出特征属性邻接图,进而采用基于图匹配的特征识别方法得到加工特征,并提取加工特征信息.该方法压缩了图匹配空间,大大提高了特征识别的速度,应用此方法实现了飞机壁板类零件的特征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特征设计 加工特征映射 设计特征 加工特征
下载PDF
TA15钛合金接头补焊组织特征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杜鑫 刘黎明 +2 位作者 宋刚 王敏 杨磊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5-48,共4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探针等测试手段分析TA15钛合金熔焊接头补焊微观组织特征,探讨钛合金焊缝多次补焊的可行性。组织观察结果表明,钛合金接头补焊过程即是在原始焊缝基础上形成新的焊缝及热影响区的过程;补焊层焊缝与原... 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探针等测试手段分析TA15钛合金熔焊接头补焊微观组织特征,探讨钛合金焊缝多次补焊的可行性。组织观察结果表明,钛合金接头补焊过程即是在原始焊缝基础上形成新的焊缝及热影响区的过程;补焊层焊缝与原始焊缝之间结合良好,未发现界面反应物以及气孔、裂纹、夹渣等缺陷;焊缝及母材过渡区中Ti、Al、V、Fe等元素不存在成分偏析;室温下补焊焊缝组织由α-Ti组成;随着补焊次数增加,晶粒有所粗大,出现少量锯齿状α相,补焊区显微硬度有一定降低趋势,分析结果表明TA15钛合金补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5钛合金 补焊 组织特征 氩弧焊
下载PDF
铸造过程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波 于九明 由宝财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0-32,共3页
结合材料变温过程材料热物性参数的变化,利用ANSYS软件对几何外形复杂的铸件在铸造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得到了铸件温度随时间的分布关系。模拟结果较真实地反映了铸造系统温度的变化过程,且运算速度较快,从而可预测缩孔、缩松等... 结合材料变温过程材料热物性参数的变化,利用ANSYS软件对几何外形复杂的铸件在铸造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得到了铸件温度随时间的分布关系。模拟结果较真实地反映了铸造系统温度的变化过程,且运算速度较快,从而可预测缩孔、缩松等缺陷出现的可能性及位置,为优化铸造工艺方案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 温度场 数值模拟 非线性热物性参数
下载PDF
铸造过程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波 于九明 由宝财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18,共4页
结合材料变温过程材料热物性参数的变化,利用ANSYS软件对几何外形复杂的铸件在铸造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的模拟,得到了铸件温度随时间的分布关系。模拟结果较真实地反映了铸造系统温度的发展过程,且运算速度较快,从而预测缩孔、缩松等缺... 结合材料变温过程材料热物性参数的变化,利用ANSYS软件对几何外形复杂的铸件在铸造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的模拟,得到了铸件温度随时间的分布关系。模拟结果较真实地反映了铸造系统温度的发展过程,且运算速度较快,从而预测缩孔、缩松等缺陷出现的可能性及位置,为优化铸造工艺方案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 温度场 数值模拟 非线性热物性参数 ANSYS 有限元
下载PDF
防尘盖成形工艺分析与模具设计
7
作者 郑晖 于江 廖立平 《模具工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2,共3页
通过对汽车防尘盖的结构和尺寸公差的分析,提出了几种加工工艺方案,对各方案进行了论证,最终确定了采用单工序模成形该零件,在1个工位同时完成成形和切断2个工序。同时还介绍了生产防尘盖模具的结构和设计要点,实践证明该模具成形的零... 通过对汽车防尘盖的结构和尺寸公差的分析,提出了几种加工工艺方案,对各方案进行了论证,最终确定了采用单工序模成形该零件,在1个工位同时完成成形和切断2个工序。同时还介绍了生产防尘盖模具的结构和设计要点,实践证明该模具成形的零件毛刺极小,产品断面平整光滑,尺寸精度达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尘盖 加工工艺 复合模 毛刺
下载PDF
输油管道的风险识别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范县位 张勇 田宏 《工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55,共2页
输油管道是石油运输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输送油气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风险。应用科学分析方法,识别管道输油生产作业危害及其影响和事故隐患,并对危害因素进行正确的评价。同时,对输油管道安全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从而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 输油管道 风险识别 风险评分法 石油运输
下载PDF
机床夹具三维标准件库开发中的参数控制 被引量:5
9
作者 梁莉 郑国磊 +1 位作者 王金才 冯子明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5年第5期57-60,共4页
在CATIAV5系统平台上,使用“目录”功能开发标准件库是最便捷的方法之一。介绍采用这种方法开发机床夹具三维标准件库中对多值参数的处理和管理方法,包括针对性地使用“设计参数表”、“检验”和“规则”等三种方式,并结合一个典型的标... 在CATIAV5系统平台上,使用“目录”功能开发标准件库是最便捷的方法之一。介绍采用这种方法开发机床夹具三维标准件库中对多值参数的处理和管理方法,包括针对性地使用“设计参数表”、“检验”和“规则”等三种方式,并结合一个典型的标准件详细说明这些方式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夹具 标准件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下载PDF
TiAl合金激光冲击强化表面微观形貌演变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陆莹 李松夏 +3 位作者 乔红超 曲楠 赵吉宾 胡太友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41-846,共6页
针对TiAl合金进行激光冲击强化,研究多晶体在强化过程中表面微观形貌演变,发现经过单点激光冲击的试样表面形成的凹坑中存在一些分布不均匀的凸起结构,凸起结构相对高度范围为100~300 nm,凸起边缘为环状凸台;研究激光冲击能量密度对表... 针对TiAl合金进行激光冲击强化,研究多晶体在强化过程中表面微观形貌演变,发现经过单点激光冲击的试样表面形成的凹坑中存在一些分布不均匀的凸起结构,凸起结构相对高度范围为100~300 nm,凸起边缘为环状凸台;研究激光冲击能量密度对表面凸起结构的影响,发现随着激光能量密度增加凸起结构的数量明显增加,凸起相对高度有增加的趋势,同时凹坑中心平均表面粗糙度明显增加;研究搭接率为50%的多次冲击形貌变化,发现相比于单次冲击,多次冲击凸起数量明显减少,表面粗糙度略有增加,这是因为随着冲击次数增加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趋于一种饱和状态,弹性变形部分发生回弹。分析表面凸起结构形成机制,建立不均匀塑性变形流模型和冲击波叠加模型,激光冲击强化形成的表面形貌是2种模型相互耦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合金 激光冲击强化 凸起 微观组织 塑性变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