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癌切除联合门静脉、肝动脉置泵化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玉国 蔡敬国 +2 位作者 马元华 刘加升 李文美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联合门静脉、肝动脉置泵化疗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1998年3月至2002年3月采用肝癌切除63例,随机分为2组,Ⅰ组24例仅行肝癌切除,Ⅱ组39例肝癌切除时联合门静脉、肝动脉置泵化疗,58例获随访。结果 5例手...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联合门静脉、肝动脉置泵化疗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1998年3月至2002年3月采用肝癌切除63例,随机分为2组,Ⅰ组24例仅行肝癌切除,Ⅱ组39例肝癌切除时联合门静脉、肝动脉置泵化疗,58例获随访。结果 5例手术后3个月内死于肝肾功能衰竭,53例术后恢复良好。术后1,2,3年复发率和生存率据统计学检验,Ⅱ组的手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Ⅰ组(P< 0.05),Ⅱ组的手术后生存率明显高于Ⅰ组(P<0.01)。结论肝癌切除联合门静脉、肝动脉置泵化疗, 可以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门静脉插管 肝动脉插管 外科手术 化疗
下载PDF
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在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马元华 杜红梅 +1 位作者 蔡敬国 刘自力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第12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在低位直肠癌保括约肌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9年2月该院普外科收治的初次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行低位切除术加预防性... 目的探讨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在低位直肠癌保括约肌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9年2月该院普外科收治的初次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行低位切除术加预防性回肠造,术后3个月行造口还纳术;对照组(31例)行低位切除术无预防性回肠造口。比较两组吻合口漏的发生、住院时间、饮食恢复、伤口感染、术后肠梗阻,记录回肠造口主要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吻合口漏0例和饮食恢复时间(2.48±0.72)d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0、6.340,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7.00±2.70)d、术后肠梗阻1例和伤口感染1例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0,χ^2=0.590,2.240,P>0.05)。结论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在低位直肠癌保括约肌术中有助于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促进饮食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伤口感染、术后肠梗阻。虽然造口并发症是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的主要缺点,但是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在疾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保括约肌术 预防性回肠造口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临床体会
3
作者 马元华 《系统医学》 2018年第13期80-81,84,共3页
目的探究对于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时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13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手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9例实行一般手术,观察组68例进... 目的探究对于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时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13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手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9例实行一般手术,观察组68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6.45±10.2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33.42±15.18)mL,平均住院时间为(4.16±1.55)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t=12.538,11.447,6.293,P<0.05);住院期间,对照组患者有3例发生切口感染,5例发生伤口渗血,1例患者发热,1例患者皮肤黄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49%(10/69);观察组患者1例切口感染,1例皮肤黄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2/68),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χ~2=6.779,P<0.05)。结论通过选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来对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不仅治疗时间短,恢复时间短,而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急性发作期胆囊炎 术中出血量 治疗时间 住院时间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