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43、miR-145联合血清AFP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
作者 袁俊建 孔德帅 +4 位作者 陈雄飞 张雷 赵秀雷 李凤山 刘汝海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29-32,共4页
目的 探讨miR-143、miR-145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60例作为肝癌组,取同期肝硬化60例作为肝硬化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 目的 探讨miR-143、miR-145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60例作为肝癌组,取同期肝硬化60例作为肝硬化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miR-143、miR-145、AFP水平,计算不同检查方式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肝癌组miR-143、miR-145、血清AFP水平高于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miR-143+miR-145+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及特异度高于AFP、miR-145+AFP、miR-143+AFP单一诊断(P<0.05)。结论 miR-143、miR-145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升高,联合AFP检测可提高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及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MIR-143 MIR-145 血清甲胎蛋白 诊断
下载PDF
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02例报告 被引量:8
2
作者 柴伟 雷豹 +4 位作者 孟宇 赵秀雷 张雷 孔德帅 刘汝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90-493,共4页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TLPD)的安全性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对102例胰管直径≥3mm恶性肿瘤行TLPD,术中完成标本整块切除后按照Child顺序进行腔镜下消化...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TLPD)的安全性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对102例胰管直径≥3mm恶性肿瘤行TLPD,术中完成标本整块切除后按照Child顺序进行腔镜下消化道重建,胰肠吻合采用胰管对空肠黏膜吻合。结果102例顺利完成TLPD。手术时间(427±159)min,术中出血量(294±107)ml,胰肠吻合时间为(36.1±14.7)min,淋巴结清扫数目(15.2±5.7)枚,R0切除率94.1%(96/102),术后进食流质饮食时间(5.5±2.6)d,术后ICU入住时间(3.5±2.3)d,术后住院时间(10.9±5.9)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7.3%(38/102),其中A级胰漏发生率19.6%(20/102),B或C级胰漏发生率10.8%(11/102)。100例随访(11.4±4.7)月,术后6个月无瘤生存率90.0%(90/100),因肿瘤复发转移导致死亡13例(术后6~12个月死亡3例,13~24个月死亡8例,25~30个月死亡2例),肿瘤外因素死亡3例。结论对胰管直径≥3mm恶性肿瘤患者施行TLPD安全可靠,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肠吻合 胰漏
下载PDF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30例报告 被引量:4
3
作者 柴伟 刘汝海 +4 位作者 张执全 李凤山 雷豹 袁俊建 孔德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6月对30例胰体尾占位性病变施行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中定位肿物及胰腺切线,充分游离胰颈并应用Endo-GIA切断胰腺,根据肿物性质及肿物与脾血管关系决定是否保留脾脏...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6月对30例胰体尾占位性病变施行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中定位肿物及胰腺切线,充分游离胰颈并应用Endo-GIA切断胰腺,根据肿物性质及肿物与脾血管关系决定是否保留脾脏。结果 4例因脾血管出血难以控制中转开腹。行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15例,其中保留脾血管的保脾胰体尾切除(Kimura法)10例,手术时间210~260 min,(232±14)min,术中出血量120~200 ml,(165±21)ml;不保留脾血管的保脾胰体尾切除(Warshaw法)5例,手术时间110~170 min,中位手术时间135 min,术中出血量50~130ml,中位出血量80 ml。胰体尾及脾切除11例,手术时间95~190 min,(137±31)min,术中出血量30~150 ml,(83±41)ml。术后住院时间7~22 d,(12.2±2.4)d。术后病理:黏液性囊腺瘤9例,实性假乳头状瘤7例,神经内分泌肿瘤6例,浆液性囊腺瘤3例,胰腺囊肿3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1例,异位脾脏1例。术后胰漏发生率36.7%(11/30),部分脾梗死1例。21例随访中位时间15个月(6~3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对于胰体尾良性、交界性或低度恶性肿瘤,选择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安全可行,创伤小,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胰腺切除术 胰腺肿瘤
下载PDF
胃肠道小间质瘤5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尹光 徐文通 +3 位作者 沈勇 刘利成 菅锎宇 杨倚天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小间质瘤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4年10月-2010年4月接受手术治疗的55例胃肠道小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进行随访分析。结果55例中有临床症状者占58.2%;胃部间质瘤占80.0%,其中胃上部间... 目的:探讨胃肠道小间质瘤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4年10月-2010年4月接受手术治疗的55例胃肠道小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进行随访分析。结果55例中有临床症状者占58.2%;胃部间质瘤占80.0%,其中胃上部间质瘤占52.7%。 Fletcher危险度分级极低和低度占92.7%,肿瘤直径≤1 cm危险度分级更低,Ki-67阳性与危险度分级无关。肿瘤切除采取微创手术者33例(微创手术组),其中腹腔镜下切除17例,内镜下切除14例,双镜联合局部切除2例;采取传统开放手术者22例(开放手术组),其中局部切除18例,近端胃切除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微创手术组较开放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开始进食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3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6~104个月,中位时间41个月,仅1例胃体间质瘤内镜下切除术后22个月复发。结论胃肠道小间质瘤患者仅半数有临床症状,肿瘤多生长于胃上部,危险度分级及复发风险低,Ki-67不能作为判断胃肠道小间质瘤预后的指标。微创手术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 疾病特征 诊断 外科手术 随访研究
下载PDF
胃间质瘤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尹光 徐文通 +3 位作者 沈勇 刘利成 菅锎宇 杨倚天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asric stromal tumor,GST)的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5年7月—2013年9月手术治疗的有完整记录103例GST的临床资料。结果 103例随访1~84个月,平均27个月,总体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asric stromal tumor,GST)的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5年7月—2013年9月手术治疗的有完整记录103例GST的临床资料。结果 103例随访1~84个月,平均27个月,总体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89%、80%,中位生存期68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是否破裂、Fletcher风险分级、Ki-67指数、是否R0切除和术后是否应用伊马替尼与GST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R0切除是影响GST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GST预后与肿瘤生长部位等多种因素相关,能否R0切除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间质瘤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预后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预防现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菲 姜胜莹 刘科霞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105-109,共5页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是胆胰疾病重要的诊疗方法,作为一种有创操作,术后并发症难以避免,以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最常见且最严重,其发生率为1%~10%...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是胆胰疾病重要的诊疗方法,作为一种有创操作,术后并发症难以避免,以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最常见且最严重,其发生率为1%~10%,在高危人群为30%~40%,国内大样本、多中心报道为4.31%。大量研究表明,PEP的发生主要与患者自身情况、术中操作及术者技术水平有关。针对以上方面,预防PEP主要是技术预防和药物预防,现将预防措施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胰腺炎 综合预防
下载PDF
改良胰肠荷包套入式吻合方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振勇 李凤山 +3 位作者 刘汝海 孔德帅 赵秀雷 张雷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胰腺空肠端侧荷包套入式吻合方式在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行改良胰腺空肠荷包套入式吻合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术中胰肠吻合时间、... 目的探讨改良胰腺空肠端侧荷包套入式吻合方式在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行改良胰腺空肠荷包套入式吻合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术中胰肠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检测术后第3、5、7天胰肠吻合口周围引流物淀粉酶浓度。术后患者每3个月复查上腹部增强CT,随访1年,随访截止时间2017年7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胰肠吻合时间(11±3)min,术中出血量(465±161)mL,术后第3、5、7天胰肠吻合口周围引流物淀粉酶浓度[M(Q)]分别为18.0(64.5)U、16.0(112.2)U、7.0(19.5)U,引流液淀粉酶呈逐渐减少趋势(F=18.104,P<0.05)。术后并发症:生化漏1例;腹腔内出血1例,再次剖腹探查发现为空肠切开处黏膜出血。36例患者获得随访,无胰管结石及急慢性胰腺炎,无腹泻等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的表现。结论改良胰腺空肠荷包套入式吻合方式操作简便、省时、可靠,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肠吻合 胰瘘
下载PDF
荷包套入式胰肠端侧吻合法对老年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柴伟 雷豹 +4 位作者 孟宇 赵秀雷 张雷 孔德帅 刘汝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87-2090,共4页
目的探讨荷包套入式胰肠端侧吻合法对老年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沧州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施行的377例年龄≥70岁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TLPD)组52例、腹... 目的探讨荷包套入式胰肠端侧吻合法对老年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沧州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施行的377例年龄≥70岁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TLPD)组52例、腹腔镜辅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D)组113例、开放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组212例,均采用荷包套入式胰肠端侧吻合。将各组及总体术后胰瘘发生率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总体B或C级胰瘘发生率为4.24%(16/377)。其中TLPD组为7.69%(4/52)、LAPD组为4.42%(5/113)、OPD组为3.30%(7/212)。按胰腺质地软硬各自分为a、b两个亚组,质硬胰腺组胰管直径显著大于质软胰腺组(P<0.05),但术后胰瘘发生率及术中胰肠吻合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荷包套入式胰肠端侧吻合法的应用可将老年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控制在相对理想水平,且安全、高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肠吻合 胰腺瘘
下载PDF
胃肠道外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立成 刘雅刚 徐文通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56-1559,共4页
目的:分析胃肠道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EGIST)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和伊马替尼治疗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0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胃肠道外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计量和计数资... 目的:分析胃肠道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EGIST)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和伊马替尼治疗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0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胃肠道外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生存情况采用寿命表法和Kaplan-Meier法。结果:全组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3~76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42%、35%。R0术后服用伊马替尼组3例患者1、2、3生存率100%、100%、100%;R0术后未服用伊马替尼组14例患者1、2、3生存率100%、91.0%、91.0%;非R0术后服用伊马替尼组12例患者1、2、3生存率91.7%、50.3%、33.5%;非R0术后未服用伊马替尼组11例患者1、2、3年生存率18.2%、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EGIST具有低的发病率,预后差。手术方式、肿瘤是否破裂、有无复发转移、危险度分级、术后靶向药物治疗等是影响EGIST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外间质瘤 治疗 病理 预后
下载PDF
蛋白Artemin在三阴性和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猛 戴殿禄 刘立成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79-482,共4页
目的研究蛋白Artemin在三阴性(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和非三阴性(non-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non-TNBC)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索蛋白Artemin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为临床判断其生物学行为及评... 目的研究蛋白Artemin在三阴性(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和非三阴性(non-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non-TNBC)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索蛋白Artemin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为临床判断其生物学行为及评估预后提供有力证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9年7月间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根据入选标准,随机抽取三阴性及非三阴性乳腺癌各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所有数据进行t检验、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寿命表法、Kaplan-Meier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蛋白Artemin阳性率为61.7%(148/240),在TNBC中的阳性率为82.5%(99/120),明显高于non-TNBC中的阳性率41.0%(49/120);在TNBC组中蛋白Artemin阳性与阴性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0%、78.0%、50.0%vs.100.0%、89.0%、79.0%;non-TNBC组中蛋白Artemin阳性与阴性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0%、89.0%、89.0%vs.99.0%、97.0%、9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蛋白Artemin在TNBC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non-TNBC,生存率明显降低,是判断乳腺癌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值得推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ARTEMIN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直肠间质瘤患者预后分析(附33例)
11
作者 刘立成 刘雅刚 徐文通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2476-2480,共5页
目的:分析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和靶向药物治疗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01月至2018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3例直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目的:分析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和靶向药物治疗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01月至2018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3例直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生存情况采用寿命表法和Kaplan-Meier法。结果:直肠间质瘤患者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7%、69%、60%。高风险度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5%、46%。获得完整切除肿瘤组和未获得完整切除肿瘤组患者1、3、5生存率分别为100%、77%、63%和80%、2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5)。结论:直肠间质瘤患者5年生存率低,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和术后服用靶向药物是提高疾病总生存率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间质瘤 治疗 病理 预后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在胆道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姬汉书 刘雅刚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4-379,共6页
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胆道外科手术围术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1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0例胆道系统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 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胆道外科手术围术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1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0例胆道系统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ERAS围术期处理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围术期处理方案。观察指标:(1)应激状态评价:计算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IR)和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2)炎症因子水平:采用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3)营养状态: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4)术后情况: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5)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结果筛选出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80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1)两组患者应激状态指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至术后第7天IR变化分别为3.8±0.8~3.7±0.7、3.9±0.9~3.8±1.0;血清CRP水平变化分别为(18±5)μg/L~(27±8)μg/L、(18±5)μg/L~(38±9)μg/L;两组患者术前至术后第7天IR与血清CRP水平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38,17.85,P〈0.05)。(2)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至术后第7天血清IL-6变化分别为(9.3±3.1)ng/L~(12.5±2.8)ng/L、(8.9±3.3)ng/L~(17.3±6.5)ng/L;血清TNF-α变化分别为(10.2±3.5)ng/L~(12.8±3.3)ng/L、(9.9±2.8)ng/L~(14.3±4.2)ng/L;两组患者术前至术后第7天血清IL-6、TNF-α水平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93,15.74,P〈0.05)。(3)两组患者营养状态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至术后第7天PA水平变化分别为(335±53)mg/L-(332±50)mg/L、(330±49)mg/L-(331±45)mg/L,两组患者术前至术后第7天PA水平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6,P〈0.05)。(4)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分别为(30±10)h和(54±8)h、(51±13)h和(70±16)h、(7.7±2.5)d和(15.4±3.1)d、(10.2±2.3)千元和(15.6±4.7)千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73,18.62,38.67,20.64,P〈0.05)。(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00%(60/400)和22.50%(90/400),其中切口感染、恶心呕吐、腹部感染、腹腔感染、尿路感染、腹腔出血、胆汁漏分别为23例和30例、15例和20例、8例和13例、5例和10例、4例和7例、3例和5例、2例和5例;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39,P〈0.05)。结论胆道手术围术期应用ERAS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可减轻患者应激状态和炎症反应,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疾病 加速康复外科 围术期 预后
原文传递
荷包套入式胰肠端侧吻合法对术后胰痿发生率的影响——单中心581例临床经验总结 被引量:3
13
作者 柴伟 雷豹 +4 位作者 孟宇 赵秀雷 张雷 孔德帅 刘汝海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492-496,共5页
目的探讨荷包套入式胰肠端侧吻合法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痿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8年9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581例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开放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en pancreaticoduode... 目的探讨荷包套入式胰肠端侧吻合法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痿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8年9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581例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开放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en pancreaticoduodenectomy,OPD)327例、腹腔镜辅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APD)175例、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TLPD)79例,胰肠吻合均采用荷包套入式端侧吻合。统计分析各组及总体术后胰痿发生率情况。结果采用荷包套入式胰肠端侧吻合法术后总体B或C级胰痿发生率为3.10%(18/581)o0PD组术后B或C级胰痿发生率为2.75%(9/327),LAPD组术后B或C级胰痿发生率为2.29%(4/175),TLPD组术后B或C级胰痿发生率为6.33%(5/79)03组分别按胰腺质地各自分为a、b两个亚组,亚组间比较胰管直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但胰肠吻合时间及术后胰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荷包套入式胰肠端侧吻合法具有操作简单、适应性强、安全高效等特点,并可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痿发生率控制在理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肠吻合 胰腺痿
原文传递
肝门胆管癌术后胆道系统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秋学 赵连利 +6 位作者 刘汝海 李学锋 杨冬山 张执全 李凤山 张磊 鲁猛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0-442,共3页
目的探讨肝门胆管癌(Hcc)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总结我院1998年9月至2013年9月手术治疗的130例肝门胆管癌患者的病例资料。Bismuth分型:I型11例,Ⅱ型33例,Ⅲa型36例,inb型42例,Ⅳ型8例。手术方式:采用基本... 目的探讨肝门胆管癌(Hcc)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总结我院1998年9月至2013年9月手术治疗的130例肝门胆管癌患者的病例资料。Bismuth分型:I型11例,Ⅱ型33例,Ⅲa型36例,inb型42例,Ⅳ型8例。手术方式:采用基本术式(胆囊、肝门部胆管和胆总管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肝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68例,基本术式联合右半肝切除14例、左半肝切除37例、左三叶切除3例、左半肝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外引流6例。全尾叶或部分尾叶切除39例。联合肝固有动脉切除60例,其中6例重建。门静脉部分切除吻合12例。结果胆道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2%(34/130)。其中胆漏21例,经引流后2周内愈合19例,4周后愈合2例。胆道感染7例,应用抗生素和利胆药物后痊愈。吻合口狭窄3例,其中2例再次手术治愈,1例肝内胆管穿刺引流后带管出院。胆汁瘤3例,经介入引流后痊愈。本组因肝功能衰竭死亡2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死亡1例,病死率为2.3%(3/130)。结论肝门胆管癌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胆漏发生率居众多并发症之首。合理引流是治疗胆漏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外科手术 并发症 胆漏
原文传递
全腹腔镜与开腹Bismuth-Ⅲb型肝门胆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柴伟 张执全 +4 位作者 雷豹 孟宇 赵秀雷 张雷 刘汝海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77-380,共4页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Bismuth-Ⅲb型肝门胆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沧州市中心医院109例Bismuth-Ⅲb型肝门胆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腔镜手术的17例患者设为实验组,筛选同时期相匹配的17...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Bismuth-Ⅲb型肝门胆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沧州市中心医院109例Bismuth-Ⅲb型肝门胆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腔镜手术的17例患者设为实验组,筛选同时期相匹配的17例开腹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将两组各项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420.8±136.5)min比(292.3±65.6)min]、手术切口总长度[(8.2±4.7)cm比(20.4±5.8)cm]、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9.4%(5/17)比52.9%(9/17)]、术后进流食时间、术后ICU入住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出血量[(325.2±98.7)ml比(367.4±72.9)ml]、病理结果、淋巴结清扫数目、RO切除率、肿瘤复发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腹腔镜Bismuth-IDE型肝门胆管癌根治术安全、可行,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腹腔镜 疗效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柴伟 张执全 +4 位作者 李凤山 雷豹 袁俊建 孔德帅 刘汝海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37-741,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手术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至2017年问在我科手术的122例LPD和167例开放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ASA分级、术前血总胆红素、丙氨酸氨...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手术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至2017年问在我科手术的122例LPD和167例开放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ASA分级、术前血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血白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PD组与OPD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405±109)min和(312±57)min,术后进食流质饮食时间(5.4±2.6)d和(7.9±3.3)d,术后住院时间(10.4±6.1)d和(14.5±8.6)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出血量为(290±102)ml和(322±75)ml,恶性肿瘤病例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4.7±5.6)枚和(13.9±7.3)枚,恶性肿瘤病例RO切除率为97.9%(96/98)和96.6%(143/14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9.3%(48/122)和35.3%(59/167),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LPD组与OPD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9个月和11个月,术后6个月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3.4%(114/122)和90.4%(151/1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D具有与传统OPD手术相同的安全性和根治效果.而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疗效比较研究 腹腔镜
原文传递
介入治疗自发性腹腔内出血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振勇 李凤山 +1 位作者 王铁功 柴伟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38-1239,共2页
传统治疗自发性腹腔内出血(spontaneousabdominalhemorrhage,又称腹卒中)的方法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目前,国内外关于介入治疗自发性腹腔内出血的报道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2014年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采用介入方法治疗... 传统治疗自发性腹腔内出血(spontaneousabdominalhemorrhage,又称腹卒中)的方法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目前,国内外关于介入治疗自发性腹腔内出血的报道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2014年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采用介入方法治疗的3例自发性腹腔内出血病人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腹腔内出血 腹卒中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Miles手术结肠造口术的改进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遵义 姜国胜 +1 位作者 刘伟 张维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88-589,共2页
自1908年Miles施行第1例腹会阴联合切除直肠癌手术(Miles术)以来,世界各地有关造口并发症的报道显示其总发生率高达21%~71%。为了防止造口旁疝的发生,对结肠造口术的改进,一直是外科医生探索的课题。本文作者采用将造口处腹膜拖至造... 自1908年Miles施行第1例腹会阴联合切除直肠癌手术(Miles术)以来,世界各地有关造口并发症的报道显示其总发生率高达21%~71%。为了防止造口旁疝的发生,对结肠造口术的改进,一直是外科医生探索的课题。本文作者采用将造口处腹膜拖至造口真皮层缝合固定,使外翻的腹膜与造口结肠的浆膜层容易粘连愈合,减少造口旁疝、造口脱垂及造口旁感染的发生率。手术方式的设计有科学性,有新意。但对肥胖、腹壁很厚的患者,要将造口的腹膜拖至真皮层缝合不太可能。另外,作者这一改进的结肠造口术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结肠造口旁疝发生的原因。如因造口周围肌肉的萎缩,或因造口周围肌肉向远离造口方向的收缩致造口肠壁周围肌肉的间隙不断增宽等。用补片预防Miles术后人造肛旁疝的发生,是当前外科医生普遍认为较好的方法。随着各种新型补片的出现,手术方法也将不断更新,关于预防Miles术后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工作,还需要外科界同僚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造口术 MILES手术 MILES术后 结肠造口旁疝 腹会阴联合切除 造口并发症 外科医生 缝合固定
原文传递
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后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柴伟 张执全 +5 位作者 雷豹 袁俊建 孟宇 赵秀雷 张雷 刘汝海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43-446,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laparoscopic duodenum-preserving pancreatic head resection,LDPPHR)后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沧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完成的32例LDPPHR患者... 目的分析总结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laparoscopic duodenum-preserving pancreatic head resection,LDPPHR)后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沧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完成的32例LDPPHR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针对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3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LDPPHR,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9%(7/32),其中包括严重并发症3例(1例术后长期胰瘘、1例术后十二指肠乳头狭窄致梗阻性黄疸、1例术后腹腔出血),均行二次手术治愈;轻微并发症4例,均为单纯性胰瘘,延长带管时间治愈。结论LDPPHR治疗胰头部良性病变技术上可行,但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患者远期生存质量有待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切除术 十二指肠 腹腔镜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左后下动脉优先入路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柴伟 张执全 +5 位作者 雷豹 孟宇 袁俊建 赵秀雷 张雷 刘汝海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29-433,共5页
目的探讨左后下动脉优先入路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3月间沧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3例行左后下动脉优先入路的LPD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完成术中探查后优先由肠系膜下... 目的探讨左后下动脉优先入路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3月间沧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3例行左后下动脉优先入路的LPD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完成术中探查后优先由肠系膜下静脉与Treitz韧带之间进入胰头十二指肠后间隙,显露下腔静脉、左肾静脉及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完成16组淋巴结探查,同时在肠系膜上动脉左侧离断胰腺钩突系膜,切断胰十二指肠下动脉。明确肿瘤可切除后常规切除标本,按照Child顺序进行全腔镜下消化道重建。结果33例患者均成功实施左后下动脉优先入路LPD,手术时间为(379.2±64.8)min,左后下入路肠系膜上动脉探查及钩突离断时间为(40.7±16.3)min,术中出血量为(276.4±103.5)ml,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4.4±5.6)枚,R0切除率为1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9.4%(13/33),其中胰瘘发生率为27.3%(9/33),B或C级胰瘘发生率为12.1%(4/33);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6.4±6.7)d。结论左后下动脉优先入路解剖层面清晰、操作简单,可优先完成对肠系膜上动脉及胰腺钩突的解剖及探查,并可实现肠系膜上动脉右侧至少180°的钩突系膜切除,提高手术R0切除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肠系膜上动脉 动脉入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