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酮饮食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痉挛发作类癫痫的效果 被引量:12
1
作者 姬春雪 夏瑞雪 +3 位作者 李阔 张乐国 郭建 张俊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3220-3222,共3页
目的探讨生酮饮食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痉挛发作类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痉挛发作类癫痫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8例,以常规托吡酯片治疗;观察组28例,采用生酮饮食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生酮饮食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痉挛发作类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痉挛发作类癫痫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8例,以常规托吡酯片治疗;观察组28例,采用生酮饮食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癫痫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酮饮食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在减轻老年痉挛发作类癫痫患者病情方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酮饮食 丙戊酸钠缓释片 老年痉挛发作类癫痫
下载PDF
适度集束化护理对预防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术中压疮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6
2
作者 王芝静 王翠婕 +2 位作者 徐秀珍 孙杰 于红美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4期2232-2234,共3页
目的探讨适度集束化护理在侧卧位神经外科手术术中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患者5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法,结合适度护理的理念,对手术患者进行皮肤管理和压疮预防。对照组采用传统... 目的探讨适度集束化护理在侧卧位神经外科手术术中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患者5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法,结合适度护理的理念,对手术患者进行皮肤管理和压疮预防。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比较2组压疮发生率及压疮预防产生的费用和时间。结果 2组患者术后压疮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疮防护费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降低压疮发生率的情况下能够明显降低压疮防护所产生的费用和时间。结论适度集束化护理在有效降低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同时能降低压疮预防产生的费用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度护理 集束化护理 侧卧位 术中压疮
下载PDF
CTA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Cys-C、Hcy指标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贾建普 张乐国 +3 位作者 王丽轩 姬春雪 夏瑞雪 张俊玲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3期11-13,共3页
目的分析CT血管成像(CTA)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指标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72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TA检查评估颈动脉粥样... 目的分析CT血管成像(CTA)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指标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72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TA检查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利用CTA联合彩超对颈动脉斑块进行分级,分析动脉内-中膜不同厚度者的Cys-C、Hcy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172例患者经CTA检查发现,动脉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分别为16例、39例、28例;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正常者有52例,IMT增厚者31例,其余89例患者均有斑块形成,其中硬斑块22例,软斑块34例,混合斑块33例;IMT正常者的Cys-C、Hcy水平明显低于IMT增厚组者、斑块形成者,其中斑块形成组Cys-C、Hcy水平最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s-C、Hcy水平升高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ys-C和Hcy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相关性,CTA可有效显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对早期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作用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CT血管成像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清胱抑素C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鲁慧 王彬成 +2 位作者 崔宁宁 张艳春 吕建平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9-61,65,共4页
目的探讨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沧州市中心医院2013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肢... 目的探讨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沧州市中心医院2013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治疗6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NIHSS评分、影像学表现(MRI、SPECT),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84.00%)显著高于对照组(6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显示新发梗死率观察组(4.00%)显著低于对照组(16.00%),SPECT检查改善率观察组(82.00%)显著高于对照组(4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对缺血性脑梗死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提高神经功能水平,有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梗死 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围术期集束化护理在预防神经外科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芝静 贾汝福 +3 位作者 沈洪丽 王翠婕 薛兴翠 李海月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3期100-103,共4页
目的:分析围术期集束化护理降低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效果,以减少术后患者VAP的发生。方法:选取在医院治疗的110例行神经外科全麻手术后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按照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 目的:分析围术期集束化护理降低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效果,以减少术后患者VAP的发生。方法:选取在医院治疗的110例行神经外科全麻手术后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按照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围术期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VAP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9,χ^2=3.960;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2,t=3.352;P<0.05)。结论:围术期采用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预防患者术后VAP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及ICU入住时间,降低VAP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集束化护理 围术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多重耐药菌
下载PDF
多模式CT在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潮萍 芮汉臣 +1 位作者 范桂梅 张丽华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6期567-572,共6页
目的探讨多模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在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诊断为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进行320排CT全脑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及头、颈部CT血管成像(co... 目的探讨多模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在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诊断为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进行320排CT全脑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及头、颈部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观察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颅内外血管状况及脑灌注情况。结果 25例(83.33%)患者存在血管病变,其中70条椎基底动脉硬化并狭窄,9条椎动脉起始部扭曲,4条椎动脉先天发育不良。22例(73.33%)患者CTP图上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延迟及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延迟者分别为20例和17例,发现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下降及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下降者分别为16例和13例。22例CTP异常的患者患侧均存在责任血管狭窄,其中15例患者血管病变为中、重度狭窄。灌注异常区的TTP及MTT值高于健侧镜像区(P<0.05),患侧与健侧的CBF及CBV比较未发现存在明显差异;CTP异常与责任血管狭窄程度具有相关性,责任血管中、重度狭窄者CTP异常阳性率高于责任血管轻度狭窄者及无狭窄者(P<0.05)。结论多模式CT可对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患者血管状况及血流动力学进行有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眩晕 后循环缺血 CT灌注成像 CT血管成像 多模式CT
下载PDF
血清趋化素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丽轩 洪震 +2 位作者 张乐国 贾建普 张俊玲 《中国医药》 2020年第8期1249-125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趋化素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VCD)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完成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检查的ICVD患者60例,按照检查结果选取颅内、外脑大... 目的探讨血清趋化素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VCD)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完成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检查的ICVD患者60例,按照检查结果选取颅内、外脑大动脉至少1支血管狭窄率≥50%者30例为中重度狭窄组,颅内、外脑大动脉血管狭窄率<50%者30例为轻度狭窄组,选取同期到本院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脂质代谢水平水平[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趋化素及Hcy水平;记录高Hcy血症发生情况;分析趋化素与高Hcy血症发生率的相关性;分析趋化素及Hcy与脂质代谢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中重度狭窄组血清趋化素、Hcy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狭窄组,且中重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血清趋化素、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19±15)、(91±16)μg/L比(77±13)μg/L;(14.6±2.9)、(9.3±2.0)μmol/L比(7.0±1.9)μmol/L],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重度狭窄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水平均高于轻度狭窄组,HDL-C水平低于轻度狭窄组;中重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重度狭窄组高Hcy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狭窄组[76.7%(22/30)比53.3%(1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CD患者血清趋化素水平与高Hcy血症发生率呈正相关(r=0.474,P=0.001)。血清趋化素及Hcy水平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HDL-C及LDL-C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血清趋化素及Hcy水平与缺血性脑学管病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趋化素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病人静脉溶栓效果-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宁宁 董瑞芳 史方堃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21期3403-3406,共4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静脉溶栓效果及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沧州市中心医院脑科医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各40例,3组均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瑞舒伐...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静脉溶栓效果及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沧州市中心医院脑科医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各40例,3组均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瑞舒伐他汀组加用10 mg/d瑞舒伐他汀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加用2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各组治疗效果,测定治疗前后病人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治疗前后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评分表(mRS)评定病人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情况,统计病人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溶栓90 d病人颅内出血及病死率。结果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TC、TG、LDL-C、hs-CRP均降低,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治疗3个月TC、hs-CRP水平均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3组治疗3个月NIHSS评分、mRS评分均降低(P<0.05),且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NIHSS评分、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及溶栓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均可优化脑梗死病人静脉溶栓效果,促进病人神经功能及预后的改善,但瑞舒伐他汀调脂及抗炎作用更佳,且两者对溶栓风险均无明显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静脉溶栓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血脂 超敏C反应蛋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远隔缺血预适应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鲁慧 王彬成 +1 位作者 崔宁宁 张艳春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第11期176-179,共4页
目的研究远隔缺血预适应(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 IPC)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方法筛选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或脑梗死病史并经MRI检查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74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 目的研究远隔缺血预适应(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 IPC)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方法筛选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或脑梗死病史并经MRI检查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74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远隔缺血预适应组(r IPC组,88例)和对照组(86例);两组患者均严格按照指南用药,r IPC组额外给予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通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测并计算再梗死发生率,采用SPECT技术观察脑血流状况并半定量分析额、颞、顶、枕叶及基底核和丘脑血流灌注情况,采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测分析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和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 IPC组神经功能显著改善(83.0%vs 64.0%),再梗死发生率显著降低,脑血流状况明显改善,基底核和丘脑部位血流灌注状况明显改善,MCA、ACA、PCA、VA和BA平均血流速度显著升高,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r IPC能够明显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脑血流,提示r IPC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隔 缺血预适应 缺血 脑血管 治疗效果
下载PDF
3.0 T HR-MRI评估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TIA病情发展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辉 董爱勤 +4 位作者 侯丽颖 王春雨 左凤同 刘洁琼 张海柳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6期337-341,共5页
目的分析3.0 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3.0 T HR-MRI)评估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于本院诊治的TIA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3.0 T HR-MRI检查出椎-基底动脉粥样硬... 目的分析3.0 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3.0 T HR-MRI)评估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于本院诊治的TIA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3.0 T HR-MRI检查出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记录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和厚度,并根据斑块稳定性将患者分为斑块稳定组(n=38)和斑块不稳定组(n=42),比较两组患者TIA发作次数以及发作持续时间,门诊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脑梗死或TIA再发时间、TIA再发次数及脑梗死例数。结果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容易在背侧壁形成,斑块厚度以0.5~1.5mm为主;斑块不稳定组患者TIA发作次数显著多于斑块稳定组患者(P<0.05),TIA发作持续时间显著长于斑块稳定组患者(P<0.05);随访1年发现,斑块不稳定组患者脑梗死或TIA再次发作时间显著短于斑块稳定组患者(P<0.05),TIA发作次数、脑梗死例数高于斑块稳定组患者(P<0.05)。结论3.0 T HR-MRI能够评估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厚度等情况,并对斑块进行定性分析,进一步预测TIA病情发展,为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提供更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 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呼吸机内部回路消毒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龙 王芝静 +1 位作者 崔莹 贾汝福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98-100,104,共4页
目的评价呼吸机内部回路消毒在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使用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2组患者均在采用一致的组合干预措施基础上,观察组在机械... 目的评价呼吸机内部回路消毒在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使用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2组患者均在采用一致的组合干预措施基础上,观察组在机械通气前,呼吸机均经呼吸机内部回路消毒机消毒。机械通气7 d后,依据呼吸机呼气端与患者下呼吸道检出细菌的种类及数目,统计其细菌一致性。通过呼吸机呼气端与吸气端细菌培养菌落数,评价呼吸机内部回路消毒机的消毒效果。同时,依据VAP诊断标准计算2组患者VAP的发生率。结果呼吸机呼气端与患者下呼吸道细菌菌落数存在高度的一致性(kappa系数0.478~1)。呼吸机消毒后细菌菌落数与消毒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VAP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呼气端与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培养存在高度的一致性,呼吸机内部回路消毒机对呼吸机内部回路消毒效果明显,使用呼吸机内部回路消毒后的呼吸机能够明显减少VA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 内部回路消毒 呼吸机相关肺炎
下载PDF
320排CT在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潮萍 芮汉臣 张红霞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1642-1645,共4页
目的探讨320排CT在椎基底动脉短暂性缺血发作(TIA)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录椎基底动脉TIA患者89例,进行320排CT全脑灌注成像(CTP)及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观察全脑灌注及后循环脑血管情况。结果 CTA检查发现存在血管病变者患者64例... 目的探讨320排CT在椎基底动脉短暂性缺血发作(TIA)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录椎基底动脉TIA患者89例,进行320排CT全脑灌注成像(CTP)及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观察全脑灌注及后循环脑血管情况。结果 CTA检查发现存在血管病变者患者64例(71.91%),CTP检查发现存在灌注异常者50例(56.18%),CTP异常与责任血管狭窄程度相关,责任血管中、重度狭窄者与责任血管轻度狭窄及无狭窄者的CTP异常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20排CT能有效评估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脑血管状况及早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短暂性缺血发作 CT灌注成像 CT血管成像 320排CT
下载PDF
新型矫形高腰鞋在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洁琼 王芝静 +3 位作者 王路 孙杰 王希瑞 贾汝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339-2341,共3页
目的研究穿戴新型矫形高腰鞋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78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成研究组(n=38)和对照组(n=40),研究组在入院当天开始穿戴新型矫形高腰鞋联合常规床边康复训练,对照组在入院当天开... 目的研究穿戴新型矫形高腰鞋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78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成研究组(n=38)和对照组(n=40),研究组在入院当天开始穿戴新型矫形高腰鞋联合常规床边康复训练,对照组在入院当天开始仅给予常规床边康复训练,比较两组3个月后下肢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足下垂、足内翻发生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偏瘫侧下肢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偏瘫侧下肢足下垂、足内翻的发生率(5.3%)低于对照组(15.0%),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戴新型矫形高腰鞋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偏瘫侧的下肢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并且降低足下垂、足内翻畸形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矫形 高腰鞋 偏瘫 足下垂
下载PDF
丰富环境对慢性应激大鼠情绪和行为及HPA轴活性和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阔 王丽轩 +1 位作者 姬春雪 张俊玲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607-3612,共6页
目的观察丰富环境对慢性应激大鼠情绪和行为,以及HPA轴活性和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control+SE组予对照及标准环境,stress(no gap)组予慢性应激,stress+SE组予慢性应激及标准环境,control+EE组予... 目的观察丰富环境对慢性应激大鼠情绪和行为,以及HPA轴活性和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control+SE组予对照及标准环境,stress(no gap)组予慢性应激,stress+SE组予慢性应激及标准环境,control+EE组予对照及丰富环境,stress+EE组予慢性应激及丰富环境。采用旷场试验、液体偏爱试验和强迫游泳试验分别检测大鼠的活动能力和抑郁样情绪,通过放免试验和PCR技术分别检测大鼠HPA轴和海马盐皮质激素受体(MR)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mRNA的表达。结果慢性应激3周时,stress+SE组大鼠体重明显低于control+SE组(P<0.05)。28 d丰富环境干预后,stress+SE组和stress+EE组大鼠体重都开始恢复增长,与control+SE组相比无明显差异。21 d慢性应激之后,与control+SE组比较,stress(no gap)组大鼠穿越格数(P<0.01)、直立次数(P<0.01)和修饰次数(P<0.01)均明显减少。28 d丰富环境干预后,stress+SE组大鼠穿越格数(P<0.01)和直立次数(P<0.05)仍少于control+SE组;而stress+EE组较stress+SE组大鼠穿越格数(P<0.01)和直立次数(P<0.05)明显增加。慢性应激大鼠糖水的摄入量和偏爱率均明显低于control+SE组(均P<0.01);去除应激后,stress+SE组大鼠糖水摄入量和偏爱率均明显低于control+SE组(均P<0.01);与stress+SE组大鼠相比,stress+EE组大鼠糖水的摄入量和偏爱率显着增加(P<0.05,P<0.01)。21 d慢性应激后,与control+SE组比较,stress(no gap)组大鼠静止时间明显增加(P<0.05)。28 d丰富环境干预后,stress+SE组大鼠静止时间仍较control+SE组增加(P>0.05);stress+EE组较stress+SE组大鼠静止时间明显减少(P<0.05)。stress(no gap)组大鼠垂体ACTH的水平较control+SE组略有下降(P>0.05)。慢性应激增加海马GR mRNA的水平(P<0.01);去除应激后,与control+SE组大鼠相比,stress+SE组MR mRNA的水平显着下降(P<0.01);此外,慢性应激降低了海马MR/GR的比值(P<0.01)。去除应激后,与control+SE组大鼠相比,stress+SE组MR/GR显着下降(P<0.01);而与stress+SE组大鼠相比,stress+EE组MR/GR显着升高(P<0.05)。结论慢性应激可以导致大鼠的抑郁样行为,HPA轴活性降低以及海马MR mRNA和MR/GR的比例减少,而EE可以减轻慢性应激导致的抑郁行为,恢复MR mRNA的表达和MR/GR的比例。MR和GR参与了丰富环境对慢性应激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应激 抑郁样行为 丰富环境 MR GR
下载PDF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误诊5例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庞其军 赵颖 +3 位作者 郗艳国 段世博 王龙龙 李国京 《中国医刊》 CAS 2015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误诊的原因,以提高诊断、鉴别及治疗的能力。方法总结误诊病例5例,分析原因并提出处置方法。结果本组5例,男3例,女2例;年龄3-12岁,平均8.4岁。误诊为血肿机化2例,组织细胞增生症X2例,骨髓瘤1例。5例中4例随... 目的:分析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误诊的原因,以提高诊断、鉴别及治疗的能力。方法总结误诊病例5例,分析原因并提出处置方法。结果本组5例,男3例,女2例;年龄3-12岁,平均8.4岁。误诊为血肿机化2例,组织细胞增生症X2例,骨髓瘤1例。5例中4例随访3个月至2年,2例放弃治疗,1例术后半年复发,再次手术后继续放化疗,目前二次术后7个月,另一例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儿童神经母细胞瘤在神经外科少见,有些仅以头部肿物为主诉,极易误诊,要提高认识,加强重视,并合理运用各种辅助检查手段,降低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神经母细胞瘤 神经外科 误诊
下载PDF
安宫牛黄丸联合鲜竹沥辅助治疗重型颅脑创伤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郗艳国 李双英 张赛 《陕西中医》 2017年第2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联合鲜竹沥对重型颅脑创伤的疗效。方法:41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1),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治疗1周内颅内压,患侧颈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平均血流量,入院1周及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GOS评分,...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联合鲜竹沥对重型颅脑创伤的疗效。方法:41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1),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治疗1周内颅内压,患侧颈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平均血流量,入院1周及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GOS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不良反应(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肾功能损伤)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第7天颅内压升高幅度小,波动不明显,颈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平均血流量均高于对照组;入院1周时治疗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但没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预后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消化道出血及肾功能损伤的例数也少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安宫牛黄丸联合鲜竹沥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以增加脑血流量,预防肺部感染,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中医药疗法 安宫牛黄丸/治疗应用 竹沥/治疗应用
下载PDF
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垒垒 吉苏珍 +1 位作者 姚俊朝 张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6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颅脑创伤患者120例,依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轻型组[13~15(13.6±1.3)分]、中型组[9~12(10.7±1.5)分]及重型组[3~8(5.6&#...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颅脑创伤患者120例,依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轻型组[13~15(13.6±1.3)分]、中型组[9~12(10.7±1.5)分]及重型组[3~8(5.6±2.6)分],每组40例。另外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轻型组、中型组及重型组于入院第1、3、5、7天,对照组于体检时分别取静脉血,检测血清PCT、CRP水平及WBC数量,分析血清PCT、CRP水平及WBC数量与入院时GCS的关系。结果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入院第1天血清PCT、CRP水平及WBC数量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于发病后第3天达高峰,第5、7天逐渐下降;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同时间点血清PCT水平依次升高(P均〈0.05),血清CRP水平及WBC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入院第1、3、5、7天血清CRP水平及WBC数量与入院时GCS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血清PCT水平与入院时GCS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861、-0.875、-0.768、-0.799,P均〈0.05)。结论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血清PCT水平升高,其水平变化可用于评估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创伤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下载PDF
远程缺血预适应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脑氧代谢及脑血流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鲁慧 崔宁宁 王彬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4期3074-3076,共3页
目的:研究远程缺血预适应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脑氧代谢及脑血流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远程缺... 目的:研究远程缺血预适应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脑氧代谢及脑血流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然后将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与6个月时的脑氧代谢及脑血流指标进行分别检测与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脑氧代谢及脑血流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与6个月时观察组的脑氧代谢及脑血流指标均优于本组治疗前及同时间的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缺血预适应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脑氧代谢及脑血流指标的影响较好,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缺血预适应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脑氧代谢 脑血流指标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评价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8
19
作者 董爱勤 王春雨 刘辉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8期486-489,共4页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检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处斑块,初步探讨斑块稳定性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76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对MCA-M1狭窄段进行HRMRI血管壁检查...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检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处斑块,初步探讨斑块稳定性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76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对MCA-M1狭窄段进行HRMRI血管壁检查,分析狭窄部位斑块信号特点,评估斑块的稳定性。根据HRMRI评估的斑块性质,将其分为不稳定斑块组(46例)和稳定斑块组(30例),其中将不稳定斑块组分为斑块内出血组(13例)、强化斑块组(17例)和混合斑块组(16例)。随访18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首次就诊至发生目标MCA供血区发生脑梗死的时间及比例。结果①不稳定斑块组发生MCA区脑梗死的比例是25/46,稳定斑块组是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稳定斑块组发生MCA区脑梗死的时间中位数是17.0(10.5,18.0)个月,明显短于稳定斑块组中位数18(16.3,18.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稳定斑块分型的三组间发生MCA区脑梗死的比例和时间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HRMRI可评估大脑中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从而预测脑卒中的风险,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指导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大脑中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脑梗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在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患者体位安置与压力性损伤防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芝静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89-92,共4页
案例背景: 术中压力性损伤多在术后12小时至6天发生,发生率达4.7%~66.0%.多项研究表明,术中侧卧位患者是手术压力性损伤高危人群,尤其神经外科侧卧位患者因其手术方式和体位的特殊性,使得围术期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进一步增加.
关键词 侧卧位 患者 压力 手术 发生率 体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