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18结合蛋白在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妍 齐曼曼 +3 位作者 缴宝杰 李春雷 王春雷 常玉林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76-783,共8页
目的探究IL-18结合蛋白(IL-18BP)在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TBI组、TBI+IL-18BP组(经尾静脉注射IL-18BP 1.5 mg/kg)与TBI+IL-18BP+ADU-S100组(经尾静... 目的探究IL-18结合蛋白(IL-18BP)在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TBI组、TBI+IL-18BP组(经尾静脉注射IL-18BP 1.5 mg/kg)与TBI+IL-18BP+ADU-S100组(经尾静脉注射IL-18BP1.5 mg/kg,经腹腔注射ADU-S10020 mg/kg),每组30只。应用自由落体法建立TBI模型,造模后30 d行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认知功能,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18、IL-18BP浓度,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GFAP、IL-18和cleaved-caspase-3荧光强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海马区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磷酸化TANK结合激酶1(p-TBK1)、TBK1、磷酸化干扰素调节因子3(p-IRF3)、IRF3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TBI组、TBI+IL-18BP组和TBI+IL-18BP+ADU-S100组大鼠逃逸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目标象限活动时间百分比降低(P<0.0001),血清IL-18、IL-18BP浓度升高,海马区IL-18和cleaved-caspase-3荧光强度明显增强,STING、p-TBK1、p-IRF3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TBI组比较,TBI+IL-18BP组大鼠逃逸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多,目标象限活动时间百分比增高(P<0.0001),血清IL-18浓度降低,IL-18BP浓度升高,海马区IL-18和cleaved-caspase-3荧光强度明显减弱,STING、p-TBK1、p-IRF3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TBI+IL-18BP组比较,TBI+IL-18BP+ADU-S100组大鼠逃逸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目标象限活动时间百分比降低(P<0.0001),血清IL-18浓度升高,IL-18BP浓度降低,海马区IL-18和cleaved-caspase-3荧光强度增强,STING、p-TBK1、p-IRF3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IL-18BP可改善TBI大鼠的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及抑制STING/TBK1/IRF3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8结合蛋白 认知功能 星形胶质细胞 细胞凋亡 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
下载PDF
IL-18BP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焦虑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2
作者 李妍 齐曼曼 +3 位作者 缴宝杰 李春雷 王春雷 常玉林 《新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20-126,共7页
目的探讨IL-18结合蛋白(IL-18BP)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大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各24只:假手术组(Sham组)、TBI组、TBI+IL-18BP组。Sham组仅开骨窗后缝合;TBI组应用自由落体... 目的探讨IL-18结合蛋白(IL-18BP)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大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各24只:假手术组(Sham组)、TBI组、TBI+IL-18BP组。Sham组仅开骨窗后缝合;TBI组应用自由落体法建立TBI模型;TBI+IL-18BP组大鼠建立TBI模型后经鼠尾静脉注射IL-18BP(1.5 mg/kg)。采用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焦虑样行为,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大鼠杏仁核区各神经细胞的数量、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和IL-18阳性星形胶质细胞百分比。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和脑脊液中IL-18的浓度。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杏仁核区焦亡相关蛋白:NLRP3、活化的Caspase-1、消皮素D的N端(N-GSDMD)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TBI组、TBI+IL-18BP组30 d旷场实验中央区进入次数和活动时间减少,高架十字迷宫开放臂进入次数百分比和滞留时间百分比减少,血清和脑脊液中的IL-18浓度增加,杏仁核区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增多,NLRP3与IL-18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百分比上调,杏仁核区焦亡相关蛋白表达上调(P均<0.05)。与TBI组相比,TBI+IL-18BP组30 d中央区进入次数与活动时间增多,开放臂进入次数百分比和滞留时间百分比增加,血清和脑脊液中的IL-18的浓度降低,杏仁核区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减少,NLRP3与IL-18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百分比下调,杏仁核区焦亡相关蛋白表达下调(P均<0.05)。结论IL-18BP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TBI大鼠的焦虑样行为,可能与抑制星形胶质细胞NLRP3炎性小体相关的细胞焦亡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8结合蛋白 创伤性颅脑损伤 焦虑 焦亡
下载PDF
类风湿膝关节置换术中髌下脂肪垫切除与否对髌骨高度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李龙杰 张海森 +1 位作者 陈思 刘畅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922-927,共6页
目的:比较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置换术中切除或保留髌下脂肪垫对术后髌骨高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7年10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8例,分为切除及保留髌下脂肪垫组。切除组23例,男9例,女14例;年龄48~69(55... 目的:比较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置换术中切除或保留髌下脂肪垫对术后髌骨高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7年10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8例,分为切除及保留髌下脂肪垫组。切除组23例,男9例,女14例;年龄48~69(55.83±5.65)岁;术中采取常规切除髌下脂肪垫。保留组25例,男6例,女19例;年龄49~70(55.52±6.28)岁;术中采取完整保留髌下脂肪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1年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疼痛缓解程度,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cal Surgery,HSS)评分进行膝关节疗效评价,并采用Insall-Salvati比值法(I-S比)比较两组术后髌骨高度改变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39(23.85±8.82)个月。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生感染并发症,术后随访无假体松动、翻修发生。两组术后1年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但术后1年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HSS评分较术前改善(P<0.05),但术后1年两组之间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切除组I-S比(1.03±0.04)小于髌下脂肪垫保留组(1.06±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置换术中切除或保留髌下脂肪垫在术后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方面都能获得良好疗效,但术中保留髌下脂肪垫有利于髌骨高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 关节炎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脂肪组织
下载PDF
跟骨前突置钉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海森 刘畅 +4 位作者 梁东启 王怀良 裴宝静 刘辉 刘颖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2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跟骨前突置钉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因闭合性胫骨远端粉碎骨折在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骨科接受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螺钉内固定治疗的19例患者临床资... 目的探讨跟骨前突置钉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因闭合性胫骨远端粉碎骨折在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骨科接受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螺钉内固定治疗的19例患者临床资料。术中于跟骨后内侧及载距突前侧约1 cm置入骨折远侧端外固定钉,于踝前内侧做有限切口,解剖复位胫骨远端关节面骨折后,采用螺钉固定。手术4周后每周1次放松外架,锻炼踝关节屈伸活动。通过分析围术期数据及随访资料,评价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8.6±15.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01.5±78.6)mL,平均住院时间(14.2±2.8)d。2例(10.5%)术后发生腓骨切口周围浅表炎性反应,1例(5.3%)术后并发外固定钉道感染,经处理后均愈合良好。所有患者无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出现。围术期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5.8%。病例获得13~15个月随访。所有病例骨折均获得愈合,未见复位丢失情况。在术后各随访时间点Lowa踝关节评分、视觉模拟量化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根据Maryland评分,总体优良率为84.2%。结论跟骨前突置钉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效果良好,固定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手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前突 外固定架 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胫骨远端骨折
下载PDF
跟骨前突置钉外固定架治疗AO/ASIF-43 A3型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海森 刘畅 +4 位作者 梁东启 王怀良 裴宝静 刘辉 刘颖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5期84-87,共4页
目的考察AO/ASIF-43 A3型胫骨远端骨折采用跟骨前突置钉外固定架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在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骨科采用跟骨前突置钉外固定架固定的AO/ASIF-43 A3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36例,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 目的考察AO/ASIF-43 A3型胫骨远端骨折采用跟骨前突置钉外固定架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在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骨科采用跟骨前突置钉外固定架固定的AO/ASIF-43 A3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36例,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伴有腓骨远端骨干骨折,且胫腓骨远端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术中于跟骨后内侧及载距突前侧约1 cm置入骨折远侧端外固定钉,采用后外侧切口钢板内固定腓骨骨折。术后4周开始训练踝关节屈伸,每周放松外架1次。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围术期并发症等数据。对患者进行为期18个月术后随访,临床疗效的评价采用Maryland评分、Lowa踝关节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2.6±23.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49.5±28.6)mL,平均住院时间(9.2±2.9)d。术后出现腓骨切口浅表炎性反应1例(2.8%),外固定钉道感染1例(2.8%),经相应处理后均愈合。所有病例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总体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5.6%。所有病例均经术后18个月随访。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折愈合,无复位丢失出现。患者Lowa踝关节评分与VAS评分术后各时间点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Maryland评分的整体优良率为88.9%。结论跟骨前突置钉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技术在AO/ASIF-43 A3型胫骨远端骨折损伤早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该方法临床疗效良好,固定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手术 跟骨前突 外固定架 胫骨远端骨折
下载PDF
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技术治疗肩胛下肌腱损伤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李龙杰 张海森 +2 位作者 陈思 刘畅 王春雷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33-37,共5页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采用单排与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治疗肩胛下肌腱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沧州市中心医院采用全关节镜修复治疗的40例肩胛下肌腱损伤患者资料。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39~70岁,平均(55.25±...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采用单排与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治疗肩胛下肌腱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沧州市中心医院采用全关节镜修复治疗的40例肩胛下肌腱损伤患者资料。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39~70岁,平均(55.25±6.82)岁。依据术中肩胛下肌腱的固定方式分为双排缝合桥固定组(双排组,20例)和单排缝合固定组(单排组,20例)。记录缝合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coring System,ASES)、洛杉矶加利福尼亚肩关节分级评分(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时肩关节功能情况,并应用改良Sugaya分级法评估术后1年肩胛下肌腱愈合和再撕裂情况。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53个月,平均19.80个月。双排组患者肩胛下肌腱缝合时间多于单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双排缝合桥固定组的VAS评分[(1.30±0.57)分]、ASES评分[(70.92±5.65)分]、UCLA评分[(26.52±6.88)分]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单排缝合固定组VAS评分[(1.55±0.69)分]、ASES评分[(70.14±5.46)分]、UCLA评分[(26.89±7.78)分]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两组间在VAS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Sugaya分级法,双排组术后1年核磁检查肌腱愈合良好,有1例再撕裂病例,单排组有2例再撕裂病例,两组术后1年肩胛下肌再撕裂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采用单排和双排缝合桥技术修复肩胛下肌腱损伤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和较低的再撕裂率。双排缝合固定肩胛下肌腱需要一定的手术技巧,缝合固定时间多于单排缝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肩胛下肌腱 单排 双排
下载PDF
功能磁共振对于病毒性脑炎及颅内结核的诊断价值研究
7
作者 谷聚贤 户红伟 +1 位作者 姚彦 刘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6期31-33,60,共4页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对于病毒性脑炎(VE)及颅内结核(I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VE患者48例、IT患者41例、亚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低级别胶质瘤患者50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对于病毒性脑炎(VE)及颅内结核(I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VE患者48例、IT患者41例、亚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低级别胶质瘤患者50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弥散加权成像(DWI)及氢质子MR波谱分析(~1H-MRS)成像扫描。观察比较VE、IT、亚急性脑梗死和低级别胶质瘤四组患者的ADC值、rCBF值和1H-MRS结果。结果IT患者的平均ADC值较正常对照区ADC值升高,而VE患者、亚急性脑梗死和低级别胶质瘤三组的平均ADC值均较正常对照区ADC值减低。IT患者rADC均高于VE患者、亚急性脑梗死患者和低级别胶质瘤患者,以VE患者和亚急性脑梗死患者最为显著(P<0.05)。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平均rCBF较正常对照区rCBF升高,而IT患者和亚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平均rCBF均较正常对照区rCBF减低,其中亚急性脑梗死患者降低最明显,而VE患者平均rCBF较正常对照区稍降低。低级别胶质瘤患者rrCBF均高于VE患者.、IT患者和亚急性脑梗死患者,以亚急性脑梗死患者最为显著(P<0.05)。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Cho/Cr和Cho/NAA比值明显高于VE患者、IT患者、亚急性脑梗死患者(P<0.05)。VE患者的Cho/Cr和Cho/NAA比值低于IT患者(P<0.05)。结论ADC值、rCBF值、Cho/Cr和Cho/NAA比值对VE和I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提供重要信息,有助于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 病毒性脑炎 颅内结核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保留髌下脂肪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龙杰 张磊 +2 位作者 张海森 靳胜利 刘畅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19期3397-3399,共3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保留髌下脂肪垫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6年9月该院3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资料,根据术中对髌下脂肪垫切除或保留分为切除组和保留组,应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美国西部Onta...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保留髌下脂肪垫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6年9月该院3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资料,根据术中对髌下脂肪垫切除或保留分为切除组和保留组,应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美国西部Ontario和McMaster大学骨关节指数(WOMAC)评分系统进行评价,应用Insall-Salvati比值法测量术后1周及最后随访髌骨高度的改变情况。结果获得完整随访患者38例(38膝),保留组18例,切除组20例,两组间术前及最后随访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组较切除组最后随访WOMAC评分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最后随访髌腱均有不同程度短缩情况发生,保留组Insall-Salvati比值(1.06±0.07)大于切除组(1.02±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膝关节置换术中髌下脂肪垫的保留,降低了低位髌骨综合征的发生率,术中对炎性滑膜的细致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关节炎 类风湿 髌下脂肪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