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导航结合3D重建技术引导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丁永宏 梁成 +1 位作者 唐路 周立平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5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结合3D重建技术引导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沭阳医院入住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10例,按照治疗手段不同分为对照组(普通内镜治疗)58例和观察...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结合3D重建技术引导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沭阳医院入住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10例,按照治疗手段不同分为对照组(普通内镜治疗)58例和观察组(神经导航结合3D重建技术引导神经内镜治疗)52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血肿清除率明显提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30、3.032、17.592,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颅内再次出血、电解质紊乱及颅内感染的比例较小,且消化道出血者及颅内再次出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3、5.568,P<0.05)。术后随访半年,两组患者预后改良Rankin量表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1,P>0.05)。结论神经导航结合3D重建技术引导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可显著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 3D重建技术 神经内镜 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下载PDF
烟雾病联合血管重建术后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8
2
作者 翟晓雷 茅磊 王汉东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探讨烟雾病患者颅内外血管联合重建术后发生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RND)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烟雾患者及其实施的138例颅内外血管联合重建术,记录其人口统计资料,临床表现,既往病史,RND并发症,以及手术相关资料。结果共计13... 目的探讨烟雾病患者颅内外血管联合重建术后发生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RND)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烟雾患者及其实施的138例颅内外血管联合重建术,记录其人口统计资料,临床表现,既往病史,RND并发症,以及手术相关资料。结果共计13例(9.42%)术后RND,发生于12名患者中。术前临床症状多次发作(多次定义为3次及以上)、一次手术双侧血管重建与术后RND密切相关(P<0.05,P<0.01)。缺血型烟雾病患者术后RND发生率(13.89%)高于出血型烟雾病患者(3.8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型烟雾病中首发症状为TIA术后RND发生率为21.74%,首发症状为脑梗死者10.2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症状为TIA者,术后RND发生率明显高于出血型烟雾病(P<0.05)。患者年龄,性别,手术与上一次卒中时间间隔,血管重建方式,是否单侧烟雾病,既往甲状腺、免疫疾病、高血压等病史与术后RND无明显关系。结论颅内外血管联合重建术后,首发症状TIA者比出血型烟雾病更易发生RND。但首发症状TIA与脑梗死者之间,缺血型烟雾病与出血型烟雾病之间,术后RND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术前临床症状反复多次发作、一次手术双侧血管重建为术后RND的预测因素,因此双侧烟雾病的颅内外血管联合重建术不建议一次完成,而应分次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血管重建术 预测因素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文亮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2年第18期2775-2777,共3页
目的 对比神经内镜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HICH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分为内镜组和开颅组各30例。内镜组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开颅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 目的 对比神经内镜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HICH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分为内镜组和开颅组各30例。内镜组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开颅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疗效、手术及术后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神经功能情况。结果 内镜组手术优良率(93.33%)显著高于开颅组(73.33%),而手术时间、术后ICU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天,内镜组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颅组(P<0.05)。结论 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神经内镜手术治疗HICH具有快捷、创伤小、血肿清除率高、并发症少及术后恢复等优势,疗效确切,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内镜手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在基底节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冬红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第16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血肿清除情况,及对患者术后炎症反应、神经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沭阳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8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血肿清除情况,及对患者术后炎症反应、神经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沭阳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8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患者进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术前与术后7 d的血浆内皮素(ET)、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术前与术后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以及术后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浆ET、血清CRP、TNF-α水平及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GC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在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中疗效确切,血肿清除更彻底,可减轻手术对脑组织的损伤,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同时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利于患者预后,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脑出血 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 神经功能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微创抽吸辅助无延迟开颅减压治疗原发性脑出血伴脑疝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翟晓雷 周大志 +1 位作者 刘冬红 王少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28-1332,共5页
目的 研究微创抽吸辅助无延迟开颅减压治疗原发性脑出血伴脑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100例幕上原发性脑出血伴脑疝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放弃治疗2例,余48例)和对照组50例(放弃治疗3例+失访1例,余46... 目的 研究微创抽吸辅助无延迟开颅减压治疗原发性脑出血伴脑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100例幕上原发性脑出血伴脑疝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放弃治疗2例,余48例)和对照组50例(放弃治疗3例+失访1例,余46例)。观察组床边微创穿刺抽吸同时术前准备,无延迟行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常规行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根据入院时单侧或双侧瞳孔散大区分脑疝严重程度。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6个月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良好/中残率和死亡率显著优于对照组(39.4%vs. 19.6%;8.3%vs. 26.1%),两组术后6个月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中单侧瞳孔散大患者,观察组良好/中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9.4%vs. 31.0%),两组术后6个月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中双侧瞳孔散大患者术后6个月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单侧瞳孔散大患者中,微创抽吸后瞳孔明显回缩者良好/中残率显著高于无明显回缩者(78.3%vs. 11.1%,P <0.01)。观察组双侧瞳孔散大患者中,微创抽吸后瞳孔明显回缩者植物生存/死亡率显著低于无明显回缩者(36.4%vs. 100.0%,P <0.05)。结论 微创抽吸辅助无延迟开颅减压治疗原发性脑出血伴脑疝患者预后优于常规开颅减压,并可提高单侧瞳孔散大患者的良好/中残率,降低双侧瞳孔散大患者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疝 微创穿刺 开颅血肿清除术
下载PDF
血清CXCL12、CCCK-18水平检测在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鲍俊杰 王光胜 +2 位作者 耿德勤 顾汉沛 周大志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629-632,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细胞角蛋白18裂解片段(CCCK-18)水平检测在急性脑出血(ACH)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168例ACH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后随访6个月。统计患者预后情况,分析影响... 目的 探讨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细胞角蛋白18裂解片段(CCCK-18)水平检测在急性脑出血(ACH)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168例ACH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后随访6个月。统计患者预后情况,分析影响ACH患者预后的因素,分析CXCL12、CCCK-18水平预测ACH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168例ACH患者中有41例出现预后不良情况,剩余127例患者预后良好。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XCL12、CCCK-18、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是影响ACH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XCL12、CCCK-18及二者联合预测ACH患者预后不良AUC分别为0.759、0.733、0.892。结论 ACH患者预后不良风险高,CXCL12、CCCK-18与ACH患者病预后有关,二者联合预测ACH患者预后效能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CXC趋化因子配体12 细胞角蛋白18裂解片段 预后
下载PDF
血清MIF及NF-κB联合检测对急性脑外伤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唐路 陆天宇 丁永宏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1430-143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及细胞核因子-kB(NF-κB)联合检测对急性脑外伤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1年4月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沭阳医院收治的93例急性脑外伤患者为研究组,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目的探讨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及细胞核因子-kB(NF-κB)联合检测对急性脑外伤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1年4月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沭阳医院收治的93例急性脑外伤患者为研究组,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患者分为轻度脑损伤患者(GCS评分>12分,n=45)和中重度脑损伤患者(GCS≤12分,n=48),另选取医院同时间段体检的82例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入院血清MIF、NF-κB水平,比较轻度脑损伤患者与中重度脑损伤患者血清MIF、NF-κB水平。根据研究组患者入院28d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1~3分]和预后不良组(GOS评分4~5分),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临床资料,以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急性脑外伤患者入院28 d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MIF、NF-κB水平及二者联合对急性脑外伤患者入院28 d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MIF、NF-κB水平比对照组均高(P<0.05);中重度脑损伤患者血清MIF、NF-κB水平比轻度脑损伤患者高(P<0.05);93例急性脑外伤患者入院28 d内,其中预后不良组25例,预后不良率为26.88%(25/93),其中死亡4例、植物生存12例,严重残疾9例;预后不良组中重度脑损伤例数占比、D-二聚体(D-D)、血清MIF、NF-κB水平均比预后良好组高(P<0.05),预后不良组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计数(PLT)水平比预后良好组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重度脑损伤、Fbg、血清MIF、NF-κB水平均为急性脑外伤患者入院28 d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MIF、NF-κB水平及二者联合对急性脑外伤患者入院28d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19、0.778、0.908(P<0.05)。结论血清MIF、NF-κB水平可反映急性脑外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在预测患者28 d内预后不良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且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细胞核因子-kB 急性脑外伤 预后不良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脑出血行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40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史海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23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4-12我院收治的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观察临床效果。结果40例患者的存活率97.5%,其中意识改善率61.5%,... 目的探讨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4-12我院收治的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观察临床效果。结果40例患者的存活率97.5%,其中意识改善率61.5%,术后平均清醒时间(3.1±1.6)d,1个月时肌力好转率为18.4%,行气管切开6例(15.4%),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0.5%,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血肿清除 去骨瓣减压术
下载PDF
手术方式和时机的选择对不同部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影响研究
9
作者 魏山 胡大为 +1 位作者 梁成 丁永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89-91,共3页
对不同部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术式和时机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择取100例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筛选时间为2016.03-2019.03。遵循具体手术时机将对象进行分组,即初期组和末期组,前者入组条件... 对不同部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术式和时机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择取100例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筛选时间为2016.03-2019.03。遵循具体手术时机将对象进行分组,即初期组和末期组,前者入组条件指从发病至手术的时间少于24小时,后者入组条件指从发病至手术的时间超过24小时,每组各5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微创组和开颅组,每组各5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昏迷指数评分和预后总有效率。结果:初期组对象的昏迷指数评分较末期组对象低(P<0.0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意义;微创组对象的昏迷指数评分与开颅组的昏迷指数评分相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初期组对象的预后总有效率(96.00%)较末期组对象高(88.00%)(P<0.0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意义。结论: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最佳手术时机是在发病24小时之内,无论实施何种手术方式后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昏迷情况,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部位 高血压 脑出血 手术方式 时机选择 预后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