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化疗前后血浆核小体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国明 胡礼仪 +4 位作者 周业庭 臧家兰 马小波 张高明 徐庆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937-939,共3页
目的:探讨核小体(nucleosomes)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化疗前后检测的临床意义及早期预测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用ELISA试剂盒对66例晚期NSCLC患者血浆中核小体含量进行测定并与以30名健康对照组进... 目的:探讨核小体(nucleosomes)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化疗前后检测的临床意义及早期预测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用ELISA试剂盒对66例晚期NSCLC患者血浆中核小体含量进行测定并与以30名健康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在进行一线化疗前,NSCLC患者核小体水平为215(32~316)ng/mL,显著高于对照者30(2~112)ng/mL,一线药物化疗后,有效组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与病情稳定及进展者核小体水平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浆核小体可作为监测NSCLC化疗中生物化学反应性的有效指标,可能对早期化疗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个人体化治疗提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小体 肺癌 化疗 预测 监测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国明 戎国栋 +3 位作者 胡礼仪 李明安 张高明 李志沭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40-141,144,共3页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比(urinary albumin creatinine ratio,UACR)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肾病病变程度及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rinaryalbuminexcretionrate,UAER)相关性。方法根据UAER将163例2型...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比(urinary albumin creatinine ratio,UACR)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肾病病变程度及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rinaryalbuminexcretionrate,UAER)相关性。方法根据UAER将16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A)组(n=50)、早期糖尿病肾病(B)组(n=50)和临床糖尿病肾病(C)组(,2=63),另选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D)组(n=50),分别测定各组UACR,UAER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e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4组之间UAcR和hs-CRP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d0.01),且uACR和hs—CRP与UAER正相关(r=0.83,P〈0.05;r=0.79,P〈0.01);在UAER正常范围时,有4.76%(3/63)患者UACR超出正常参考值;UACR和hs—CRP联合检测亦优于UACR单项检测。结论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比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UACR可以代替UAER检查,联合hs-CRP检测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微量清蛋白 肌酐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SAA和oxLDL-Ab检测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3
作者 姜玉华 赵荣泽 +2 位作者 赵中强 王爱红 张国明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232-233,共2页
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DM人群中动脉硬化的患病率较高,发病年轻,病情进展较快。作为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分,已知动脉硬化的易感因素如肥胖、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等作为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以慢性、持续性高... 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DM人群中动脉硬化的患病率较高,发病年轻,病情进展较快。作为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分,已知动脉硬化的易感因素如肥胖、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等作为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以慢性、持续性高血糖为特征,可引起多系统损害,DM并发大血管病变是其重要的并发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糖尿病人群 大血管病变 oxLDL-Ab SAA 内分泌代谢疾病 检测 患者 持续性高血糖
下载PDF
近视患者LASEK和LASIK暗视下眩光失能值比较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秦兵 孟觉天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4期555-557,共3页
目的:比较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暗视下眩光失能值的差异,从而来评价两种术式的视觉质量。方法:对2010年2月20日至2010年7月20日行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的患者31人(共62眼),屈光度小于等于-... 目的:比较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暗视下眩光失能值的差异,从而来评价两种术式的视觉质量。方法:对2010年2月20日至2010年7月20日行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的患者31人(共62眼),屈光度小于等于-6.0D,手术方式经医师介绍后由患者决定。术前、术后一月、术后三月,在暗视下进行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检查,然后计算得出眩光失能值。结果:LASEK和LASIK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眩光失能值均存在差异性。术后一月时两组患者在暗视下均出现眩光敏感度下降,其中LASIK组在空间频率18c/deg处和24c/deg处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眩光失能值两组在空间频率18c/deg处和24c/deg处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3个月时两者的眩光失能值在空间频率24c/deg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后早期暗视下眩光失能值,LASEK组优于LASIK组,说明LASEK组比LASIK组有更好的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对比敏感度 眩光敏感度 眩光失能值 暗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