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监护病房气管切开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耐药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高志仁 朱颖 +2 位作者 唐平 刘晓鸿 荣嵘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4期325-327,共3页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 交叉感染 重症监护 危险因素 抗药性 细菌
下载PDF
优化院前急救护理在急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定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丽 马超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年第12期88-90,共3页
目的分析优化院前急救护理在急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急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优化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ST段抬高型心... 目的分析优化院前急救护理在急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急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优化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效果;救治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评分、病房环境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SF-36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救治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病房环境评分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SF-36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SF-36量表评分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急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优化院前急救护理的应用效果确切,可缩短救治时间,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状态;通过提供良好病房环境和护理服务质量,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医疗负担,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院前 护理 急诊 心肌梗死
下载PDF
盐酸乌拉地尔与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司伟 颜怀银 陈绍曾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1期178-178,共1页
目的比较盐酸乌拉地尔和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给予盐酸乌拉地尔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甘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 目的比较盐酸乌拉地尔和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给予盐酸乌拉地尔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甘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使用乌拉地尔治疗临床效果优于硝酸甘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地尔 硝酸甘油注射液 高血压 左心衰竭
下载PDF
小儿致死性中毒的急救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伺伟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35期7467-746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应用于小儿致死性中毒治疗的急救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致死性有机磷中毒小儿30例,都给予一般治疗与血液净化治疗。结果:所有小儿经过治疗后,治愈27例,死亡3例,死亡率为10.0%。治疗后存活患者的SCr、BUN、K+都有明显下...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应用于小儿致死性中毒治疗的急救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致死性有机磷中毒小儿30例,都给予一般治疗与血液净化治疗。结果:所有小儿经过治疗后,治愈27例,死亡3例,死亡率为10.0%。治疗后存活患者的SCr、BUN、K+都有明显下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致死性中毒采用血液净化急救治疗能提高预后,改善机体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致死性中毒 血液净化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叶雪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29期62-62,共1页
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典型者,如有明确的缺血性胸痛病史、特征性的心电图动态改变时诊断并不困难.但不典型者则易误诊漏诊,多误诊为消化道、呼吸道、脑血管、急性左心衰竭等疾病.老年患者症状常不典型,临床确诊率更低.为最大限度降低临床误... 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典型者,如有明确的缺血性胸痛病史、特征性的心电图动态改变时诊断并不困难.但不典型者则易误诊漏诊,多误诊为消化道、呼吸道、脑血管、急性左心衰竭等疾病.老年患者症状常不典型,临床确诊率更低.为最大限度降低临床误诊漏诊率,对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误诊 原因
下载PDF
用不同的西医疗法联合芪参益气滴丸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左玉琴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22期2-4,共3页
目的 :研究用不同的西医疗法联合芪参益气滴丸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4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46例患者随机分为药物对照组... 目的 :研究用不同的西医疗法联合芪参益气滴丸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4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46例患者随机分为药物对照组(25例)、药物治疗组(25例)、介入对照组(24例)、介入治疗组(24例)、药物+介入对照组(24例)和药物+介入治疗组(24例)。我院使用常规药物疗法对药物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对药物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介入疗法对介入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对介入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常规药物疗法和介入疗法对药物+介入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对药物+介入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六组患者EF(左心室射血分数)、FS(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SV(每搏输出量)、hs-CRP(C反应蛋白)的水平、BNP(脑钠肽)的水平和6 min步行距离。结果 :治疗2个月后,药物治疗组患者EF、FS、LVEDD、LVESD、SV、hs-CRP的水平、BNP的水平和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优于药物对照组患者,介入治疗组患者EF、FS、LVEDD、LVESD、SV、hs-CRP的水平、BNP的水平和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优于介入对照组患者,药物+介入治疗组患者EF、FS、LVEDD、LVESD、SV、hsCRP的水平、BNP的水平和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优于药物+介入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使用常规药物疗法和(或)介入疗法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地改善其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芪参益气滴丸 常规药物疗法 介入疗法 联合 心功能
下载PDF
PCT水平动态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左玉琴 《中国处方药》 2016年第12期140-141,共2页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动态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预后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10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48例心肌梗死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归人观察组,52例...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动态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预后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10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48例心肌梗死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归人观察组,52例未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心肌梗死患者归人对照组。于患者入院后0h、24h、48h、72h测定患者PCT水平,根据PCT变化情况绘制ROC曲线图,分析患者0h、24h、48h、72h时段PCT水平变化情况对判断观察组患者的7d生存情况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观察组血清PCT水平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在各时间段的PCT水平高于生存者,且病死者的PCT水平均高于生存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病死者的PCT的变化率较生存者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变化率对心肌梗死伴SIRS的预后价值,敏感性81.2%,特异性83.4%。结论早期检测心肌梗死伴SIRS患者的PCT变化率利于患者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 心肌梗死 炎症反应 变化率
下载PDF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体会
8
作者 叶雪峰 王伺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6期216-216,共1页
静脉输液是治疗抢救危重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亦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静脉把药送到患儿体内迅速产生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儿科输液难度大,因为对象是小孩,患儿不合作,所以在心理护理和选择血管上更为重要。
关键词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危重患儿 静脉输液 护理工作 儿科输液 心理护理 治疗
下载PDF
22例急性乙醇中毒并发脑出血的回顾性分析
9
作者 王伺伟 颜怀银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2期48-49,共2页
目的提高对急性乙醇中毒并发脑出血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2例急性乙醇中毒并发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2例急性乙醇中毒者有22例并发脑出血,死亡4例,好转18例。结论在临床救治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应注意并发脑出血可能,尤其是有高血... 目的提高对急性乙醇中毒并发脑出血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2例急性乙醇中毒并发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2例急性乙醇中毒者有22例并发脑出血,死亡4例,好转18例。结论在临床救治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应注意并发脑出血可能,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乙醇中毒 脑出血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下载PDF
早搏后的T波异常提示冠脉供血不足60例分析
10
作者 尤春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早搏后的T波异常对冠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2月至2010年8月间收治的60例临床确诊的冠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经心电图检查,平静时心电图显示有早搏(室性或室上性),每次早搏代偿间... 目的探讨早搏后的T波异常对冠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2月至2010年8月间收治的60例临床确诊的冠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经心电图检查,平静时心电图显示有早搏(室性或室上性),每次早搏代偿间歇后第一个窦性激动的T波倒置,即期前收缩后的T波异常,其中40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15例患者结合生化常规、心脏超声、心脏摄片检查分别诊断为心肌炎、心肌病、心肌肥厚。5例诊断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变。最后经冠脉造影检查全部确诊为冠脉供血不足。结论当患者有胸痛、胸闷、心前区压迫感等心肌缺血症状,心电图若有早搏后的T波异常,对冠脉供血不足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前收缩 T波异常 冠脉供血不足
下载PDF
血清cTn、BNP、D-D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疾病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仲伟君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2期98-98,100,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B型利钠肽(BNP)、血浆D-二聚体(D-D)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对患者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4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47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cTn、BNP、D-D水平。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B型利钠肽(BNP)、血浆D-二聚体(D-D)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对患者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4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47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cTn、BNP、D-D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血清cTn、BNP、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cTn、BNP、D-D水平变化反映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程度,可将其作为疾病预后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N BNP D-D
下载PDF
对比分析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2
作者 畅学君 《中国农村卫生》 2016年第12X期14-14,共1页
目的:探讨分析阿替普酶与尿激酶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2月进行急诊溶栓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 目的:探讨分析阿替普酶与尿激酶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2月进行急诊溶栓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21.4%,对照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46.4%,观察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尿激酶相比,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具有更好疗效且降低了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 阿替普酶 尿激酶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特点及病原菌耐药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颖 高志仁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971-2973,共3页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特点、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耐药情况,为有效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08年1-12月入住ICU的1115例患者资料进行统计调查分析。结果ICU医院感染率为12.10%,例次...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特点、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耐药情况,为有效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08年1-12月入住ICU的1115例患者资料进行统计调查分析。结果ICU医院感染率为12.10%,例次感染率为12.47%,感染好发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占56.12%;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7.30%,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25.84%,真菌占16.85%,且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结论ICU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药敏试验呈现多药耐药,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强病原菌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特点 病原菌耐药
原文传递
县医院医院感染特点调查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颖 高志仁 +1 位作者 荣嵘 徐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2-633,共2页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与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2007~2008年出院的44093份病历进行调查。结果医院44093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084例,感染率2.46%,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与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2007~2008年出院的44093份病历进行调查。结果医院44093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084例,感染率2.46%,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69.84%,其次为皮肤软组织8.35%和胃肠道5.30%,高发科室为神经内科感染率10.02%、脑外科5.20%和儿科2.93%;神经内科的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占48.26%,脑外科的感染部位也以下呼吸道为主,占53.68%;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居多占49.57%。结论强化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意识,规范各种操作行为,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等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医院 医院感染 分析及对策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实习护生的带教管理体会
15
作者 黄祝生 徐晓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6期6392-6393,共2页
关键词 加强医疗病房 临床实习/组织和管理 教育 护理
原文传递
间断计量输液器的设计及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晓鸿 耿苏华 +1 位作者 宋考明 张淑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年第29期3580-3581,共2页
目的探讨为需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静脉注射某种药物的患者提供一种更加安全、经济、便捷的输液装置。方法将8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输液器分次分离输液针头进行静脉注射,观察组采用新设计的... 目的探讨为需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静脉注射某种药物的患者提供一种更加安全、经济、便捷的输液装置。方法将8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输液器分次分离输液针头进行静脉注射,观察组采用新设计的间断计量输液器,通过改变调节开关达到分次静脉注射的目的。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护理材料成本低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缩短,护理人力成本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需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静脉注射某种药物的患者,使用间断计量输液器优于传统输液器,达到保证患者安全,减轻患者负担,节省护士的体力,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 间断计量 输液器 护理成本
原文传递
多功能输液卡的设计与应用
17
作者 徐晓丽 《医药世界》 2009年第6期274-274,共1页
关键词 输注 静脉内/护理 人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