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赵玉庸教授辨治肾性血尿临床经验 被引量:7
1
作者 杨洪娟 陈景伟 +2 位作者 潘莉 魏华娟 蔡冀民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8-220,共3页
赵玉庸教授认为肾性血尿病因以肺、脾、肾亏虚为本,脾虚不摄为发病关键;热、瘀为标,肾络瘀阻为基本病机。治疗扶正治本,重在补益肺、脾、肾;祛邪治标,凉血活血以止血,同时针对肾络瘀阻病机重视虫类通络药使用,在肾性血尿治疗过程中,亦... 赵玉庸教授认为肾性血尿病因以肺、脾、肾亏虚为本,脾虚不摄为发病关键;热、瘀为标,肾络瘀阻为基本病机。治疗扶正治本,重在补益肺、脾、肾;祛邪治标,凉血活血以止血,同时针对肾络瘀阻病机重视虫类通络药使用,在肾性血尿治疗过程中,亦体现了中医治未病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络瘀阻 肾性血尿 赵玉庸教授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人参糖肽的结构及其对Aβ_(25-35)处理PC12细胞的抗凋亡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胡婧婷 邱智东 +4 位作者 朱迪夫 陈英红 姜瑞芝 贺明 罗浩铭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6-293,共8页
目的:研究人参糖肽的结构,探讨其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_(25-35))处理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为开发人参抗阿尔茨海默病(AD)药物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与Q Exactive Orbitrap质谱联用分析人参糖肽结构... 目的:研究人参糖肽的结构,探讨其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_(25-35))处理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为开发人参抗阿尔茨海默病(AD)药物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与Q Exactive Orbitrap质谱联用分析人参糖肽结构。将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分为6组,加入含不同浓度(0、6.25、12.50、25.00、50.00和100.00μmol·L^(-1))Aβ_(25-35)的培养基,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 (CCK-8)法测定PC12细胞的存活率。将PC1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模型组加入含有50.00μmol·L^(-1)Aβ_(25-35)的培养基,给药组加入不同浓度(0.03、0.10、0.30和1.00g·L^(-1))人参糖肽和含有50.00μmol·L^(-1)Aβ_(25-35)的培养基。采用CCK-8法测定PC12细胞的存活率,采用AnnexinⅤ-FITC/PI法测定人参糖肽和Aβ_(25-35)处理后PC12细胞的凋亡率。将PC1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人参糖肽给药组,模型组加入含有50.00μmol·L^(-1) Aβ_(25-35)的培养基,给药组加入不同浓度(0.10和0.30g·L^(-1))人参糖肽和含有50.00μmol·L^(-1) Aβ_(25-35)的培养基,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细胞周期PC12细胞的百分比。结果:人参糖肽结构分析得到肽链为NLSHYHSGSS、糖基为N1-HexNAc,肽链为SGSSSSSSSEDDGMGR、糖基为S6-HexNAc等20多个人参糖肽结构。当Aβ_(25-35)浓度为50μmol·L^(-1)时,PC12细胞存活率为(55.45±2.34)%;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Aβ_(25-35)处理组PC12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C12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C12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S期PC12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S期PC12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结论:利用质谱法分析得到人参糖肽结构。人参糖肽可有效抑制Aβ_(25-35)处理PC12细胞的凋亡,具有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其抗凋亡活性作用可能与抑制细胞S期阻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糖肽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Β-淀粉样蛋白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线粒体运输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田佳鑫 安静文 +5 位作者 张天雅 张志红 张旺 宋林春 段天梦 贲莹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7-36,共10页
目的:基于线粒体运输探讨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防治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45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DPN组、α-硫辛酸组、补阳还五汤组,每组15只,另设15只标准喂... 目的:基于线粒体运输探讨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防治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45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DPN组、α-硫辛酸组、补阳还五汤组,每组15只,另设15只标准喂养大鼠为正常组。α-硫辛酸组、补阳还五汤组分别给与α-硫辛酸60 mg·kg^(-1)·d^(-1)、补阳还五汤15 g·kg^(-1)·d^(-1)灌胃治疗12周。给药结束后检测机械性痛阈(PWT)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取双侧坐骨神经及双侧L4-5的背根神经节。用50 mmol·L^(-1)葡萄糖和250μmol·L^(-1)棕榈酸钠干预NSC34细胞建立细胞损伤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10%空白血清)、DPN组(10%空白血清)、α-硫辛酸组(10%α-硫辛酸含药血清)、补阳还五汤组(10%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补阳还五汤加Compound C(CC)组(10%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10μmol·L^(-1)CC),分别干预24 h。免疫荧光法、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实验组磷酸化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p-AMPK)、磷酸化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及线粒体运输蛋白驱动家族蛋白成员5A(KIF5A)、细胞质动力蛋白1中间链2(DYNC1I2)的表达。结果:动物实验中,与正常组比较,DPN组大鼠空腹血糖显著升高(P<0.01),MNCV、PWT均显著降低(P<0.01);KIF5A、p-AMPK/AMPK、p-CREB/CREB显著降低(P<0.01),DYNC1I2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DPN组比较,α-硫辛酸组及补阳还五汤组大鼠MNCV、PWT显著升高(P<0.01);KIF5A、p-AMPK/AMPK、p-CREB/CREB明显升高(P<0.05,P<0.01);DYNC1I2明显降低(P<0.05,P<0.01)。与α-硫辛酸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MNCV、KIF5A表达明显升高(P<0.05),DYNC1I2表达显著降低(P<0.01)。细胞实验中,与空白组比较,DPN组KIF5A、p-AMPK/AMPK、p-CREB/CREB显著降低(P<0.01),DYNC1I2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DPN组比较,α-硫辛酸组及补阳还五汤组KIF5A、p-AMPK/AMPK、p-CREB/CREB明显升高(P<0.05,P<0.01),DYNC1I2显著降低(P<0.01)。与α-硫辛酸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KIF5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补阳还五汤组比较,补阳还五汤加CC组KIF5A、DYNC1I2、p-AMPK/AMPK、p-CREB/CREB显著降低(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AMPK/CREB通路调节线粒体顺行运输,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从而防治DP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补阳还五汤 线粒体运输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通路
原文传递
基于SIRT1/p53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及方中黄芪用量 被引量:17
4
作者 贲莹 张天雅 +1 位作者 田佳鑫 张志红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0,共10页
目的:通过观察补阳还五汤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p53通路发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探讨其治疗DPN的机制和方中黄芪用量。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DPN加含120 g黄芪的补阳还五汤组(... 目的:通过观察补阳还五汤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p53通路发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探讨其治疗DPN的机制和方中黄芪用量。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DPN加含120 g黄芪的补阳还五汤组(BYHW120组),DPN加含60 g黄芪的补阳还五汤组(BYHW60组),DPN加含30 g黄芪的补阳还五汤组(BYHW30组),DPN加α-硫辛酸组(ALA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用高糖高脂饲料和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各用药干预组分别给与相应药物持续干预12周,剂量依次为含120 g黄芪的补阳还五汤15g·kg^(-1)·d^(-1),含60 g黄芪的补阳还五汤8.75 g·kg^(-1)·d^(-1),含30 g黄芪的补阳还五汤5.625 g·kg^(-1)·d^(-1);α-硫辛酸60 mg·kg^(-1)·d^(-1)。正常组给予标准饮食。干预结束后检测机械性痛阈和神经传导速度;取L4-5背根神经节,苏木素-伊红(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病理形态改变,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剪切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SIRT1/p53通路中主要蛋白SIRT1,乙酰化的p53(acetyl-p53),线粒体相关动力蛋白1(Drp1),B细胞淋巴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糖显著升高(P<0.01),神经传导速度、机械性痛阈均显著降低(P<0.01),TUNEL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cleaved Caspase-3表达显著升高(P<0.01),SIRT1表达显著降低(P<0.01),acetyl-p53,Drp1,Bax/Bcl-2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干预组cleaved Caspase-3,acetyl-p53,Drp1,Bax/Bcl-2均显著降低(P<0.01);除BYHW30组外,其余用药干预组神经传导速度、机械性痛阈明显升高(P<0.05,P<0.01),TUNEL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P<0.01);BYHW120组,ALA组SIRT1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BYHW120组比较,BYHW60组,BYHW30组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机械性痛阈及SIRT1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cleaved Caspase-3表达显著升高(P<0.01);BYHW30组TUNEL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acetyl-p53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通过调节SIRT1/p53抑制细胞凋亡,治疗DPN。其治疗作用与方中黄芪的用量有一定关系,120 g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抑制p53依赖的细胞凋亡的作用较60 g和30 g黄芪剂量补阳还五汤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补阳还五汤 黄芪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p53通路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从氧化应激角度探讨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天雅 张志红 +2 位作者 张冬 田佳鑫 贲莹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0-18,共9页
目的:基于氧化应激探讨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和方中黄芪用量。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α-硫辛酸干预组、补阳还五汤高黄芪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补阳还五汤中黄芪剂量组(中药... 目的:基于氧化应激探讨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和方中黄芪用量。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α-硫辛酸干预组、补阳还五汤高黄芪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补阳还五汤中黄芪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补阳还五汤低黄芪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各药物干预组分别持续给药12周。含量依次为α-硫辛酸60 mg·kg^(-1)·d^(-1)、中药高剂量组15 g·kg^(-1)·d^(-1)、中药中剂量组8.75 g·kg^(-1)·d^(-1)、中药低剂量组5.625 g·kg^(-1)·d^(-1)。给药结束后检测机械性痛阈(PWT)和神经传导速度(SNCV);检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取L4-5背根神经节(DRG),电镜观察各组神经元线粒体形态结构;检测呼吸链复合物Ⅰ、Ⅱ、Ⅲ、Ⅳ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通路中主要蛋白:磷酸化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p-AMPK)、磷酸化核因子E2相关因子2(p-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醌NADH脱氢酶1(NQO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空腹血糖升高(P<0.01),SNCV、PWT、GSH含量均降低(P<0.01),MDA含量升高(P<0.01);线粒体损伤明显,多数呈空泡样改变;呼吸链复合物Ⅰ、Ⅱ、Ⅲ、Ⅳ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降低(P<0.01);p-AMPK、p-Nrf2、HO-1、NQO1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α-硫辛酸组及中药高剂量组SNCV、PWT、GSH上升,MDA降低(P<0.05,P<0.01),线粒体结构损伤减轻;呼吸链复合物Ⅰ、Ⅱ、Ⅲ、Ⅳ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升高(P<0.01),p-AMPK、p-Nrf2、HO-1、NQO1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通过AMPK/Nrf2通路调节氧化应激,治疗DPN。其治疗作用与黄芪的用量有一定联系,其中补阳还五汤高黄芪剂量组抑制氧化应激的作用较补阳还五汤中黄芪剂量组和补阳还五汤低黄芪剂量组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补阳还五汤 黄芪 线粒体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因子E_(2)相关因子2(Nrf2)通路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补肾法经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子宫内膜血管生成 被引量:4
6
作者 曹璨 周玉玲 +3 位作者 张宇 杜澍金 陈景伟 贺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609-2612,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调经方(Bu Shen Tiao Jing Decoction, BSTJD)对人子宫内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Endometri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HEMECs)中雌激素受体α(ERα)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阐明BSTJD促进血管生成改善... 目的观察补肾调经方(Bu Shen Tiao Jing Decoction, BSTJD)对人子宫内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Endometri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HEMECs)中雌激素受体α(ERα)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阐明BSTJD促进血管生成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动情周期正常的昆明系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补肾组,每组40只小鼠。建立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COH)的小鼠模型,造模第1天补肾组灌服BSTJD 0.4ml/30g(浓度1.5g/ml),正常组和模型组用生理盐水代替灌胃药物,连续11天。孕4天取子宫组织,免疫荧光观察子宫内膜血供情况;孕8天观察小鼠胚胎种植数;培养HEMECs并给予BSTJD预孵育,用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免疫荧光方法来检测β-catenin和ERα的表达变化。结果 (1)BSTJD可提高模型组小鼠妊娠数、胚胎种植数,丰富子宫内膜血供。(2) BSTJD可促进模型组小鼠子宫中ERα的表达,与上调β-catenin的表达密切相关,进而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结论 BSTJD促进血管生成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与上调β-catenin的表达和诱导ERα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调经方 Β-CATENIN ERΑ 子宫内膜血管生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