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性痴呆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玮 于文涛 +2 位作者 聂金涛 蓝纯英 张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4-517,548,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中医证候特点及分布组合规律。方法:采集VD患者95例依据中医辨证量表(SDSVD)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统计比较各证候性别构成、年龄分布、文化程度构成差异,分析各证候出现率及证候组合方式,对证候积分进行相关矩阵分...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中医证候特点及分布组合规律。方法:采集VD患者95例依据中医辨证量表(SDSVD)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统计比较各证候性别构成、年龄分布、文化程度构成差异,分析各证候出现率及证候组合方式,对证候积分进行相关矩阵分析。结果:VD患者各证候间性别构成、年龄分布、文化程度构成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D患者证候出现率从大到小依次为肾精亏虚证>痰浊阻窍证>瘀血阻络证>腑滞浊留证>气血亏虚证>火热内盛证>肝阳上亢证,出现率分别为86.32%、56.84%、54.74%、45.26%、40.00%、33.68%、32.63%。其中单证占8.42%,两证组合占14.74%,三证组合占25.26%,两证组合以肾精亏虚证+瘀血阻络证出现最多,三证组合中以肾精亏虚证+痰浊阻窍证+瘀血阻络证出现最多。证候相关矩阵分析显示,火热内盛证与肝阳上亢证相关性最大,其次为腑滞浊留证与痰浊阻窍证均呈正相关。结论:VD的证候主要以肾精亏虚证、痰浊阻窍证、瘀血阻络证最为常见,证候组合以虚实夹杂为其主要特点,肾虚血瘀痰阻为其基本病理机制;证候积分相关矩阵分析提示,清肝泻火有助于平肝潜阳,合理采用通腑降浊法有助于化痰开窍醒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证候 相关分析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中医证候研究概况 被引量:23
2
作者 靳林静 范云龙 于文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2期152-154,共3页
随着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血管性痴呆已成为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的研究焦点。本文主要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基础及证型分布规律出发,进一步总结了血管性痴呆与神经心理学量表、影像学、血脂的关系。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发病基础 中医证候 综述
下载PDF
基于关联规则对血管性痴呆方药组成规律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董菲 于文涛 +2 位作者 李强 郭莲 杨真卿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9期2303-2305,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方药组成规律。方法利用CNKI数据库检索到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文献101首,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该文献方药组成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挖掘方法包括药物出现频次统计、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分析。结果10...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方药组成规律。方法利用CNKI数据库检索到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文献101首,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该文献方药组成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挖掘方法包括药物出现频次统计、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分析。结果101首方剂中共涉及中药167味,其中使用频次超过10次以上的药物共计33味;当支持度为20条件下,共得到药对14个;在置信度≥0.9的条件下,共得到药对1个。结论活血化瘀、补肾填精、化痰开窍为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最常用的药物,石菖蒲和黄芪,丹参和石菖蒲,川芎和黄芪等药对为治疗血管性痴呆常用配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对血管性痴呆方药组成规律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强 耿秀超 +3 位作者 于文涛 宫志强 鲁琴 靳林静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6期34-37,共4页
目的:从文献研究角度探讨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VD)方药组成规律。方法:利用CNKI数据库检索到中医药治疗VD文献101首,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该文献方药组成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挖掘方法包括药物出现频次统计、药物组合关联规... 目的:从文献研究角度探讨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VD)方药组成规律。方法:利用CNKI数据库检索到中医药治疗VD文献101首,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该文献方药组成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挖掘方法包括药物出现频次统计、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分析、熵聚类分析。结果:101首方剂中共涉及中药167味,其中使用频次超过10次以上的药物共计33味,按照频次由多至少前10味药分别为石菖蒲、黄芪、丹参、川芎、远志、茯苓、何首乌、熟地、红花、当归、地龙;当支持度为20条件下,共得到药对14个;在置信度≥0.9的条件下,共得到药对1个;选择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2,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关联系数大于0.02的药对32个;以改进的互信息法分析结果为基础,按相关的和惩罚度约束,基于复杂系统聚类,得到药物核心组合34个;运用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得到17个新处方。结论:活血、补肾、化痰为临床治疗VD最常用的药物,经数据挖掘得到的药物组合和配伍,对VD的临床治疗和方药选择可提供有益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下载PDF
铁代谢和铁死亡及其对阿尔茨海默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珊 贺小平 +2 位作者 林一璨 李佳明 董贤慧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77-779,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多发于高龄人群、起病不易察觉、症状呈进行性加重的神经疾病。其发病机制有多重学说。铁死亡是一种区别于以往发现的细胞死亡形式,主要是由于细胞内具有高度氧化活性的二价铁离子增...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多发于高龄人群、起病不易察觉、症状呈进行性加重的神经疾病。其发病机制有多重学说。铁死亡是一种区别于以往发现的细胞死亡形式,主要是由于细胞内具有高度氧化活性的二价铁离子增多,发生芬顿反应,抗氧化平衡被打破导致活性氧和有毒脂质过氧化物堆积,最终导致细胞死亡。过程中主要涉及铁代谢、氨基酸代谢及脂质代谢。其中铁代谢失衡引起的铁死亡与AD关系密切。我们将对铁代谢引发铁死亡的机制及其对AD特征性病理进程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铁死亡 铁螯合剂 铁代谢 铁沉积
下载PDF
山莨菪碱对横纹肌溶解致急性肾损伤大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安丽平 王伟 +4 位作者 杨洪霞 安然 于琨 吴广礼 李云峰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4-370,F0003,共8页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对横纹肌溶解引发急性肾小管上皮细胞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和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63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模型组和给药组采用甘油肌注法建立横纹肌溶...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对横纹肌溶解引发急性肾小管上皮细胞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和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63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模型组和给药组采用甘油肌注法建立横纹肌溶解致急性肾损伤大鼠模型,给药组建模前腹腔注射山莨菪碱(1 mg/kg)。甘油肌注后不同时点,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Scr)、肌酸激酶(CK)]、血清肌红蛋白(Mb)水平及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甘油肌注诱导急性肾损伤24 h时,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LAMP2、Cathepsin B、Megalin蛋白的表达。结果HE染色示模型组大鼠发生明显肾脏损伤,山莨菪碱给药后肾脏损伤情况明显改善。模型组在甘油肌注24 h和48 h的Scr、12 h和24 h的BUN、6 h的CK、24 h的Mb均高于对照组,而给药组上述各时点的指标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给药组甘油肌注6 h和12 h的MDA含量低于模型组,而SOD活性高于模型组(P<0.05)。甘油肌注24 h时,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LAMP2、Cathepsin B、Megalin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而给药组LAMP2、Cathepsin B、Megalin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山莨菪碱可能通过减少Mb的生成,下调肾组织内LAMP2和Cathepsin B的表达以及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溶解 急性肾损伤 溶酶体相关膜蛋白质2 组织蛋白酶B 山莨菪碱 肌红蛋白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元分离和培养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赵艳萌 马秀娟 +2 位作者 张怡 靳晓飞 高维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4期405-410,共6页
目的:优化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元提取、培养的方法,以获得高纯度并且生长状态良好的神经元,为神经系统的体外研究提供实验技术。方法:取新生24 h内的SD大鼠皮层组织,通过单次消化法、分步消化法两种不同的消化方法制备单细胞悬液,并以3种... 目的:优化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元提取、培养的方法,以获得高纯度并且生长状态良好的神经元,为神经系统的体外研究提供实验技术。方法:取新生24 h内的SD大鼠皮层组织,通过单次消化法、分步消化法两种不同的消化方法制备单细胞悬液,并以3种不同接种密度铺板,采用Neurobasal-A培养基+2%B27+0.5 mmol/L L-谷氨酰胺的体系进行培养。通过台盼蓝染色计数的方法计数两种消化方法得到的单细胞悬液中总细胞数和活细胞数,并计算细胞成活率。采用分步消化法制备单细胞悬液,用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密度接种后的神经元培养至7 d的生长状态,并观察以适宜密度接种的神经元培养1~7 d的生长状态。分别用神经元核抗原(NeuN)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两种神经元标志物鉴定神经元纯度。结果:分步消化法得到的细胞数量及细胞成活率均明显高于单次消化法(P <0.01);以5×105细胞/孔的密度接种细胞得到的神经元生长状态良好,密度适宜,形成的突触网络丰富而均匀;神经元培养1~7 d,胞体逐渐增大,突触逐渐伸长,直到第7 d,神经元胞体立体饱满、折光性强,形成均匀密集的突触网络;经鉴定,培养的神经元纯度可达95%以上。结论:分步消化法提取神经元、接种密度为5×105细胞/孔的培养稳定、高效,得到的神经元纯度高、生长状态好,可作为神经系统疾病体外研究的良好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神经元 原代培养 纯度鉴定 新生大鼠
下载PDF
丹酚酸B抗氧化应激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8
作者 安丽平 于琨 +1 位作者 耿海波 王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27-234,共8页
丹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丹参具有活血祛瘀、凉血消痈的功效,近代药理学研究发现丹参具有强心、改善微循环、抗血栓等作用。临床当中常用丹参的水煎剂,丹参的水煎剂的溶解成分主要为丹酚酸类物质,其中丹酚酸类物质当中的丹酚酸B是丹... 丹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丹参具有活血祛瘀、凉血消痈的功效,近代药理学研究发现丹参具有强心、改善微循环、抗血栓等作用。临床当中常用丹参的水煎剂,丹参的水煎剂的溶解成分主要为丹酚酸类物质,其中丹酚酸类物质当中的丹酚酸B是丹参水溶性成分之一,具有很强的生理学活性,丹酚酸B是丹酚酸类物质当中抗氧化作用最强的。丹酚酸B在体内具有调节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脱偶联型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 NOS),并通过调节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JAK2/STAT3/VEGF)和肿瘤阻抑蛋白(p53),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抗凋亡通路,抑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RK/MAPK),c-Jun氨基末端激酶/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JNK/MAP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和雌激素受体α/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核转录因子-κB(ERα/PI3K/Akt/NF-κB)抗炎通路,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Kelch样ECH联合蛋白1-抗氧化反应元件(SIRT1/Nrf2/Keap1-ARE)和NAD依赖性脱乙酰酶sirtuin-3/β细胞上的叉头转录因子1/超氧化物歧化酶(SIRT3/FOXO1/SOD2)抗氧化通路和促自噬通路抑制氧化应激,保护组织器官免受氧化损伤。本文从丹酚酸B抗氧化应激损伤的通路研究出发,综述近五年发表在国内外期刊的相关研究,为扩大丹酚酸B临床应用范围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氧化应激 信号通路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