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护理体会
1
作者 周坦 李静 张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86-88,共3页
研究分析神经外科颅内动脉瘤患者采取介入治疗术的基础上运用常规护理与整体护理的差异性,分析两种护理方式在神经外科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主要为行介入治疗的神经外科颅内动脉瘤患者,患者的纳入数量为120... 研究分析神经外科颅内动脉瘤患者采取介入治疗术的基础上运用常规护理与整体护理的差异性,分析两种护理方式在神经外科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主要为行介入治疗的神经外科颅内动脉瘤患者,患者的纳入数量为120例,纳入期间为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根据患者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将120例神经外科颅内动脉瘤病例均等的划分为各60例的整体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常规护理组在术前以及出院的心理状态评分上低于整体护理组(P<0.05);常规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低于整体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但整体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神经外科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应用整体护理具有突出的治愈性和优势性,主要表现在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上,整体护理的作用性较为显著,因此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 护理体会 整体护理 常规护理
下载PDF
延续护理在放射介入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89-91,共3页
分析延续护理在放射介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神经外科介入治疗患者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一系列护理干预后,其心理情绪、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 分析延续护理在放射介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神经外科介入治疗患者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一系列护理干预后,其心理情绪、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延续护理可稳定放射介入治疗患者心态,使其保持乐观心态接受治疗,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对改善预后以及降低治疗后不良事件均具有重要意义,从而有助于提升患者对延续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护理 放射介入 神经外科 介入治疗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脑出血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3
作者 李静 张娜 +2 位作者 裴斐 马春梅 张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94-96,共3页
通过对比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以期寻找一种行之有效脑出血护理方法。方法 本次研究患者主要为脑出血者,在对于脑出血者的研究数量上最好是选择100名,研究的病例入院诊断的时间为近两年半内的脑出血者,将符... 通过对比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以期寻找一种行之有效脑出血护理方法。方法 本次研究患者主要为脑出血者,在对于脑出血者的研究数量上最好是选择100名,研究的病例入院诊断的时间为近两年半内的脑出血者,将符合纳入条件的脑出血者依据护理具体的方式进行分组,主要以是否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进行判断,其中采取优质护理进行干预的脑出血者分为优质护理组,行优质护理干预,未采取优质护理进行干预的脑出血者分为常规护理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水平、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上,优质护理组明显较高;而在并发症、住院时间上,优质护理组明显较低(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优质护理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 针对脑出血护理运用优质护理效果显著,且在并发症、治疗效果、预后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上相较于常规护理均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常规护理
下载PDF
神经外科放射介入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
4
作者 李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17-19,共3页
探索神经外科放射介入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对介入治疗神经外科患者180例进行健康教育方面的需求调查,分为两组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对比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对于手术期间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求,需要的健康教育方式也比较... 探索神经外科放射介入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对介入治疗神经外科患者180例进行健康教育方面的需求调查,分为两组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对比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对于手术期间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求,需要的健康教育方式也比较多样,创新组接受创新的健康教育方式在各方面评分均较高,满意度也高,P<0.05。结论 神经外科放射介入治疗手术风险较大,神经控制着身体各项功能,患者多存在比较大的担忧,而且住院期间的康复需要一段时间,出院以后需要长期进行自我管理,才利于疾病的康复。健康教育对患者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护理项目,创新健康教育模式是根据调查数据改进而来,更符合患者的需求,贴合实际可实施性,利用价值更大,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应多推荐采取创新健康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科 围手术期 创新 健康教育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泛免疫炎症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肠道菌群构成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获益及毒副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天伟 冯凯 +1 位作者 任瑞华 刘艳军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148-153,共6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泛免疫炎症值(panimmune inflammatory value,PIV)、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lymphocyte ratio,PLR)和肠道菌群构成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获...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泛免疫炎症值(panimmune inflammatory value,PIV)、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lymphocyte ratio,PLR)和肠道菌群构成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获益及毒副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分析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毒副反应Ⅰ~Ⅱ级组和毒副反应Ⅲ~Ⅳ级组患者治疗前后PD-L1、PIV、PLR和肠道菌群构成差异。结果69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有效率为61.61%。毒副反应达到Ⅲ~Ⅳ级患者38例,毒副反应达到Ⅰ~Ⅱ级患者74例。治疗有效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PD-L1、PIV、PLR、肠球菌及大肠埃希菌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无效组(均P<0.05),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均显著高于治疗无效组(均P<0.05)。毒副反应Ⅲ~Ⅳ级组患者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2分比例、TNM分期Ⅳ期比例分别为58.14%和46.51%,均显著高于毒副反应Ⅰ~Ⅱ级组(均P<0.05)。毒副反应Ⅰ~Ⅱ级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PD-L1、PIV、PLR均显著高于毒副反应Ⅰ~Ⅱ级组(均P<0.05),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均显著低于毒副反应Ⅰ~Ⅱ级组(均P<0.05)。结论在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有效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治疗后PD-L1、PIV和PLR显著降低,肠道菌群明显改善,同时在毒副反应Ⅰ~Ⅱ级患者中存在相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程序性死亡配体1 泛免疫炎症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肠道菌群 化疗联合免疫治疗 毒副反应
下载PDF
Hp、RASAL2、CDH1及TP53对胃癌前病变与早期胃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6
作者 马越 陈伟 +2 位作者 刘宝英 付丹丹 周彤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1期39-45,共7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RAS蛋白激活样因子2(RASAL2)、钙黏蛋白1(CDH1)及肿瘤抑制基因P53(TP53)对胃癌前病变与早期胃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早期胃癌52例,根据1:1选例原则另选取同期胃癌前病变52例、...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RAS蛋白激活样因子2(RASAL2)、钙黏蛋白1(CDH1)及肿瘤抑制基因P53(TP53)对胃癌前病变与早期胃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早期胃癌52例,根据1:1选例原则另选取同期胃癌前病变52例、胃炎52例,分别纳入胃癌组、癌前组、胃炎组。比较3组及不同病理特征的早期胃癌患者Hp、RASAL2、CDH1、TP53阳性表达率,比较胃癌组Hp阳性、阴性患者RASAL2、CDH1、TP53阳性表达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各指标阳性表达与早期胃癌患者部分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及胃癌前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3组Hp、CDH1、TP53阳性表达率胃癌组>癌前组>胃炎组,RASAL2阳性表达率胃癌组<癌前组<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胃癌组Hp阳性患者CDH1、TP53阳性表达率高于Hp阴性患者,RASAL2阳性表达率低于Hp阴性患者(P<0.05,P<0.01);早期胃癌患者Hp、RASAL2、CDH1、TP53阳性表达率在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Hp、CDH1、TP53阳性表达与早期胃癌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RASAL2阳性表达与之呈负相关(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p、RASAL2、CDH1、TP53联合诊断胃癌前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4(95%CI:0.846,0.945),联合诊断早期胃癌的AUC为0.894(95%CI:0.819,0.946)。结论Hp、CDH1、TP53在早期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高,RASAL2阳性表达率较低,联合检测对胃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具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鉴别诊断胃癌前病变、早期胃癌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癌前病变 胃炎 幽门螺杆菌 RAS蛋白激活样因子2 钙黏蛋白1 肿瘤抑制基因P53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不可逆电穿孔和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比较
7
作者 赵孟杰 邢恩涛 +2 位作者 董源 金鹏飞 孙景武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10-114,共5页
目的评价不可逆电穿孔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初步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0月,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诊治的原发性肝癌病人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1例。观察组采用不可逆电穿孔技术治... 目的评价不可逆电穿孔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初步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0月,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诊治的原发性肝癌病人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1例。观察组采用不可逆电穿孔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射频消融技术治疗。评估两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6和12个月的生存率和复发率,以及甲胎蛋白(AFP)的转阴率。比较两组总胆红素(TBiL)、清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和AFP等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总体临床效果、6和12个月生存率、AFP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χ^(2)=7.933、8.254,Log-rankχ^(2)=8.254、8.541,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和12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4.317,Log-rankχ^(2)=6.331、7.256,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lb、TBil、AFP、CEA和CA125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t=8.660~40.741,P<0.05)。结论不可逆电穿孔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显著,对病人肝功能影响较小,能够有效降低病人血清ALT、Alb和TBil等指标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电穿孔 射频消融术 肝功能试验 生物标记 肿瘤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吲哚美辛栓联合胰管支架置入对术后胰腺炎高危人群的影响
8
作者 金鹏飞 董源 武振东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7期492-496,共5页
目的:研究吲哚美辛栓联合胰管支架置入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PEP)高危人群相关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接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且存在胰腺炎高危风险的234例患者作为... 目的:研究吲哚美辛栓联合胰管支架置入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PEP)高危人群相关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接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且存在胰腺炎高危风险的23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分为支架组(置入胰管支架,n=80)、吲哚美辛栓组(吲哚美辛栓直肠给药,n=78)、联合组(吲哚美辛栓联合胰管支架置入,n=76)。比较3组手术前后相关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术后胰腺炎发生情况、重症胰腺炎发生率、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术前3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联合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及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另两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另两组,CD8^(+)水平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PEP发生情况及重症PE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哚美辛栓联合胰管支架置入可降低PEP高危人群的炎症反应,提升患者免疫功能,缩短术后疼痛缓解时间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胰腺炎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胰管支架 吲哚美辛栓
下载PDF
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造影预测颅外颈内动脉狭窄研究
9
作者 赵永强 王钒 +4 位作者 杨景震 王成健 黄万刚 韩文艳 霍英杰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4期51-54,共4页
目的:评估颅内时间飞跃核磁共振血管造影(TOF-MRA)对预测颅外颈内动脉狭窄(ICA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就诊并诊断为中度(50%~69%)或重度(70%~99%)单侧颅外ICAS的51例患者病例资料(病变... 目的:评估颅内时间飞跃核磁共振血管造影(TOF-MRA)对预测颅外颈内动脉狭窄(ICA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就诊并诊断为中度(50%~69%)或重度(70%~99%)单侧颅外ICAS的51例患者病例资料(病变组),同时选取无颅外ICAS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在TOF-MRA源图像上测量两组双侧颈内动脉的腔内信号强度(SI),比较两组对侧与病变侧的SI比值(SIR)。结果:病变组颅内右侧C4段SIR值1.4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3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209,P<0.001)。病变组左侧狭窄的平均SIR为1.362,对照组平均SIR为1.000。右侧C4狭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临界值为1.086,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5%和8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左侧C4狭窄的ROC曲线的临界值为1.104,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0%和84%;AUC为0.80。结论:TOFMRA上的SIR可以用于预测颅外ICA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时间飞跃(TOF) 颈动脉狭窄
下载PDF
腔镜下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及乳房Ⅰ期重建在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国明 刘宝胤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1年第7期525-529,共5页
目的:探讨腔镜下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改良根治术及乳房重建(假体植入Ⅰ期成形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48),观察组行乳... 目的:探讨腔镜下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改良根治术及乳房重建(假体植入Ⅰ期成形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48),观察组行乳腔镜保留NAC改良根治术联合假体植入Ⅰ期成形术,对照组行腔镜保留NAC改良根治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乳房美容效果、生存质量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引流量、引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美容效果评分、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肢水肿、皮下积液、切口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4.00%vs.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下保留NAC改良根治术及假体植入Ⅰ期成形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效果较好,具有安全可行、美容效果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 乳房切除术 改良根治性 内窥镜检查 乳房Ⅰ期重建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血浆中ADMA、NO、ET-1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1
作者 刘炜 张换立 +2 位作者 高超 朱海伟 冯佳良 《微循环学杂志》 2021年第2期31-35,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治疗后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09-2019-09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治疗后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09-2019-09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溶栓+介入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ADMA、ET-1水平,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浆NO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4天后各指标的变化及两组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介入治疗后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浆ADMA、ET-1水平及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ADMA、ET-1水平及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梗死复发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介入治疗后血浆ADMA、ET-1水平及NIHSS评分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NO水平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高ADMA水平、低NO水平、高ET-1水平、高NIHSS评分是影响介入治疗后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溶栓+介入治疗较单纯静脉溶栓治疗更有利于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急性脑梗死 介入治疗 预后
下载PDF
RhoGDI2和NDRG2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石林昌 王雅冰 +1 位作者 赵孟杰 孙景武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89-491,508,I0011,共5页
目的:探讨鸟嘌呤核苷酸抑制因子2(RhoGDI2)和N-myc下游并受其调节基因2(NDRG2)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治疗的肝癌患者89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RhoGDI2和NDRG2表达。结果:肝癌组织RhoGDI2阳... 目的:探讨鸟嘌呤核苷酸抑制因子2(RhoGDI2)和N-myc下游并受其调节基因2(NDRG2)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治疗的肝癌患者89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RhoGDI2和NDRG2表达。结果:肝癌组织RhoGDI2阳性表达率为69.6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而NDRG2阳性表达率为22.47%,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Ⅲ~Ⅳ期患者RhoGDI2阳性表达率为91.11%,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而NDRG2阳性表达率为8.89%,明显低于Ⅰ~Ⅱ期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RhoGDI2阳性表达率为87.50%,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RhoGDI2与NDRG2表达呈负相关(r=-0.406,P<0.05);复发患者RhoGDI2阳性表达率为83.33%,明显高于无复发患者(P<0.05),而NDRG2阳性表达率为11.11%,明显低于无复发患者(P<0.05);死亡患者RhoGDI2阳性表达率为93.10%,明显高于存活患者(P<0.05),而NDRG2阳性表达率为6.90%,明显低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RhoGDI2在肝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而NDRG2呈低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鸟嘌呤核苷酸抑制因子2 N-myc下游并受其调节基因2 病理 预后
下载PDF
IL-6、STAT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姚文娟 宋会双 +3 位作者 王凤琴 于婧 吴冬梅 刘大鹏 《癌症进展》 2019年第22期2645-2647,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8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为观察组,癌旁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8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为观察组,癌旁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两组组织中IL-6、STAT3表达情况,并分析IL-6、STAT3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子宫内膜组织中IL-6、STAT3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为Ⅲ期、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为G2~3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L-6、STAT3阳性表达率分别明显高于FIGO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为G1级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相关性分析显示,IL-6与STAT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57,P﹤0.05)。结论 IL-6、STAT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升高,且与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转移存在一定关系,可用于临床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白细胞介素-6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旋切取芯活检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乳腺微小肿物中的诊断效果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绍华 杨娜 +2 位作者 李国明 李建红 王建军 《医学综述》 2020年第6期1219-1223,共5页
目的探讨旋切取芯活检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乳腺微小肿物中的诊断效果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乳腺外科治疗的96例乳腺微小肿物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行旋切取芯活检,且术后均行病... 目的探讨旋切取芯活检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乳腺微小肿物中的诊断效果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乳腺外科治疗的96例乳腺微小肿物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行旋切取芯活检,且术后均行病理组织检查;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1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骨桥蛋白(OPN)水平;计算旋切取芯活检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乳腺微小肿物中的诊断效能。观察组术后随访1年,对患者预后与旋切取芯活检阳性率、血清肿瘤标志物CA15-3、CEA及OPN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观察组经术后病理组织检查确诊,术前旋切取芯活检的诊断符合率为96.88%(93/96)。观察组血清肿瘤标志物CA15-3、CEA及OP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旋切取芯活检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CA15-3、CEA水平以及OPN水平诊断乳腺微小肿物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各项单独检测(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预后(生存时间)与旋切取芯活检阳性率及血清肿瘤标志物CA15-3、CEA及OPN水平呈负相关(r=-0.393,P=0.003;r=-0.346,P=0.024;r=-0.291,P=0.019;r=-0.374,P=0.020)。结论旋切取芯活检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乳腺微小肿物的诊断效能较高,与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乳腺微小肿物患者术前旋切取芯活检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有助于判断乳腺肿物性质并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微小肿物 旋切取芯活检 血清肿瘤标志物 诊断效果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胆管细胞癌患者中miR-320a和GP73表达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雷 孙景武 张佳兴 《肝癌电子杂志》 2020年第2期16-20,共5页
目的:观察胆管细胞癌患者中微小RNA-320a(miR-320a)、高尔基体膜蛋白73(GP73)协同作用及预后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胆管细胞癌患者142例为胆管细胞癌组,并选取同时间段内本院健康体检者146例为健康组。以实时... 目的:观察胆管细胞癌患者中微小RNA-320a(miR-320a)、高尔基体膜蛋白73(GP73)协同作用及预后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胆管细胞癌患者142例为胆管细胞癌组,并选取同时间段内本院健康体检者146例为健康组。以实时荧光定量法(qRT-PCR)检测两组血清miR-320a表达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两组GP73表达水平;分析胆管细胞癌组患者血清中miR-320a、GP73表达水平与胆管细胞癌临床特征及miR-320a表达水平与GP73关系;分析胆管细胞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血清miR-320a、GP73表达水平对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胆管细胞癌组患者血清miR-320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GP7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胆管细胞癌组患者血清miR-320a、GP73表达水平均与血管浸润、TNM分期、肝硬化有关(均P<0.05);胆管细胞癌患者血清中miR-320a表达水平与GP73呈负相关(P<0.05);血管浸润、TNM分期、肝硬化、GP73为胆管细胞癌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miR-320a为胆管细胞癌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miR-320a、GP73表达水平诊断胆管细胞癌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75、0.878,对应灵敏度分别为84.5%、85.4%,特异度分别为79.5%、79.5%;血清miR-320c、GP73联合诊断胆管细胞癌的AUC为0.956,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8%、91.8%。结论:胆管细胞癌患者血清中miR-320a低表达,GP73高表达,miR-320a与GP73具有一定负相关性,两者可能通过相互作用,进而共同影响胆管细胞癌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320a 高尔基体膜蛋白73 胆管细胞癌 表达关系 预后
下载PDF
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联合不同化疗方案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真实世界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7
16
作者 岳瑞雪 胡崇珠 +10 位作者 郝鑫 杨进强 韩猛 崔国忠 王建军 张志生 孔凡庭 张维 何文博 李现桥 周新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8-254,共7页
目的:比较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trastuzumab plus pertuzumab,HP)联合紫杉类+铂类(TCbHP)、紫杉类单药(THP)、蒽环类序贯紫杉类(AC-THP)三种化疗方案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回... 目的:比较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trastuzumab plus pertuzumab,HP)联合紫杉类+铂类(TCbHP)、紫杉类单药(THP)、蒽环类序贯紫杉类(AC-THP)三种化疗方案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等河北省共11家三级甲等医院接受三种方案新辅助治疗并完成后续手术的180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TCbHP组78例、THP组70例、AC-THP组32例,比较三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临床病理因素对总体病理完全缓解(total 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tpCR)率的影响。结果:总人群tpCR率为58.9%(106/180)。TCbHP组的tpCR率为64.1%(50/78),高于THP组的54.3%(38/70)和AC-THP组的56.3%(18/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4)。TCbHP组的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10/78),高于THP组的4.3%(3/70)和AC-THP组的9.4%(3/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5)。THP组的既定方案完成率为98.6%(69/70),高于TCbHP组的92.3%(72/78)和AC-THP组的90.6%(29/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7)。180例患者中绝经后组与绝经前组的tpCR率分别为65.4%(70/107)与49.3%(36/73),HER-2免疫组织化学法(IHC)3+组与HER-2 IHC2+且荧光原位杂交(FISH)+组的tpCR率分别为65.0%(102/157)与17.4%(4/23),激素受体(HR)阴性组与HR阳性组的tpCR率分别为78.0%(64/82)与42.9%(42/98),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与其他紫杉类药物组的tpCR率分别为66.3%(65/98)与50.0%(41/82),组间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HER-2 IHC3+、HR阴性、使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为tpCR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TCbHP、THP、AC-THP方案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疗效确切,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TCbHP方案可考虑作为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治疗 HER-2阳性 乳腺癌
下载PDF
中重度黄疸的壶腹部周围癌患者根治术前PTCD对康复效果的影响
17
作者 吴启业 伊国恩 +1 位作者 严玺德 武振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2期97-100,共4页
目的分析中重度黄疸的壶腹部周围癌患者在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前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76例中重度黄疸的壶腹部周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 目的分析中重度黄疸的壶腹部周围癌患者在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前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76例中重度黄疸的壶腹部周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14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周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胰漏、胆漏、胃瘫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重度黄疸的壶腹部周围癌患者在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前接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虽增加了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术后感染率,但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和术后出血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腹部周围癌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综合护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护理效果
18
作者 裴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132-134,共3页
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到我院实施治疗的160例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80例患者。... 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到我院实施治疗的160例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80例患者。研究组的患者通过综合性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而对照组的患者则选择常规护理方案实施护理,对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的患者在通过综合性护理干预之后,其总遵医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为优越(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比对照组患者更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退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通过综合性护理干预大幅度提升了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遵从医嘱的概率,极有利于有针对性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从而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后康复 心理状态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双微导管技术治疗老年颅内不规则复杂破裂动脉瘤患者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正虎 黄淮 +3 位作者 冯佳良 刘欢 高超 王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分析双微导管技术治疗老年颅内不规则复杂破裂动脉瘤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5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颅内不规则复杂破裂动脉瘤患者102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50例(双微导管技术治疗)和... 目的分析双微导管技术治疗老年颅内不规则复杂破裂动脉瘤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5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颅内不规则复杂破裂动脉瘤患者102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50例(双微导管技术治疗)和对照组52例(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前和出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生活自理能力,观察动脉瘤栓塞程度、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4±0.61)h vs(3.31±0.45)h,(10.46±2.33)d vs(18.71±3.34)d,(4.58±0.54)万元vs(6.65±0.88)万元,P<0.01]。2组术后NIHS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MBI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致密栓塞及预后良好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8.0%vs 55.8%,P=0.017;82.0%vs 63.5%,P=0.036),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vs 15.4%,P=0.031)。结论双微导管技术治疗老年颅内不规则复杂破裂动脉瘤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预后,降低术后并发症,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支架 栓塞 治疗性 预后
下载PDF
TCbHP与AC-THP方案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真实世界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耿丹 胡崇珠 +9 位作者 郝鑫 宋瑞 王久洁 代颖 蒲朋朋 高建朝 张亮 刘娜 张豪云 冯志龙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3年第8期782-787,共6页
目的比较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TCbHP方案与AC-THP方案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河北省各地市11家三级甲等医院接受TCbHP方案或AC-THP方案新辅助治疗并完成既定... 目的比较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TCbHP方案与AC-THP方案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河北省各地市11家三级甲等医院接受TCbHP方案或AC-THP方案新辅助治疗并完成既定手术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病例资料,比较两种方案的总体病理完全缓解(tpCR)率、3级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既定治疗方案完成率。结果共纳入110例患者,其中TCbHP方案78例、AC-THP方案32例,均采用3周方案。TCbHP组tpCR率高于AC-TH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4.10%vs.56.25%,P=0.441)。TCbHP组与AC-THP组的乳腺pCR率、腋窝p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51%vs.56.25%,P=0.150;78.21%vs.84.38%,P=0.462)。探索性分析发现,HR阳性患者中TCbHP组的tpCR率显著高于AC-THP组(51.11%vs.22.22%,P=0.036)。HR阴性患者中,AC-THP组的tpCR率有高于TCbHP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vs.81.82%,P=0.088)。TCbHP组3级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略高于AC-TH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82%vs.9.38%,P=0.753),全组无死亡病例。TCbHP组和AC-THP组的人群既定方案完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31%vs.90.63%,P=0.718)。结论在真实世界的临床实践中,TCbHP方案和AC-THP方案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耐受性良好。两种方案的tpCR率无显著差别,AC-THP方案可考虑作为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优选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HER2阳性 总体病理完全缓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