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细化护理合并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
1
作者 王志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85-87,共3页
探究精细化护理合并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进行心血管介入手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方案护理和精细化+临床护理路径方案护理,对比护... 探究精细化护理合并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进行心血管介入手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方案护理和精细化+临床护理路径方案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分别为(30.26±2.16)分和(29.45±1.74)分,其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0.12±2.13)分和(38.25±2.16)分(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其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6.00%(P<0.05);实验组患者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护理质量与满意度评分上,实验组分别为(93.12±3.16)分和(95.34±2.22)分,而对照组患者分别为(72.55±2.45)分和(75.64±3.16)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合并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显著,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上有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心血管介入导管室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心血管患者介入手术前后的观察与护理
2
作者 王志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126-128,共3页
探讨对心血管患者在介入手术前后的观察与护理的方法。方法:受试者的数量有100例,都是本院所收治的进行心血管介入手术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在介入术开展的前后进行观察与护理,总结其方法。结果:100例患者最终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均疾... 探讨对心血管患者在介入手术前后的观察与护理的方法。方法:受试者的数量有100例,都是本院所收治的进行心血管介入手术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在介入术开展的前后进行观察与护理,总结其方法。结果:100例患者最终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均疾病好转安全出院,无死亡情况发生,其中分别有4例和1例患者出现了皮下血肿以及假性动脉瘤,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是5%,针对皮下血肿的患者重新进行包扎及压迫,最终血肿情况均消失;假性动脉瘤转入外科病房开展相应的手术治疗,最终也得到了治愈。结论:心血管患者介入手术前后进行密切的观察与充分的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治疗风险,提升介入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 介入手术 护理
下载PDF
置管溶栓术结合支架植入对急性下肢DVT患者血流畅通和血栓后综合征的影响
3
作者 袁克芳 孙莎 +1 位作者 刘秩硕 焦亚彬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61-264,共4页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术结合支架植入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血流畅通和血栓后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急性下肢DVT患者,随机均分为联合组(置管溶栓术+支架置入)和溶栓组(置管溶栓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静脉畅通率、下肢周径差...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术结合支架植入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血流畅通和血栓后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急性下肢DVT患者,随机均分为联合组(置管溶栓术+支架置入)和溶栓组(置管溶栓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静脉畅通率、下肢周径差、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血栓后综合征(PTS)、并发症情况。结果联合组静脉畅通率高于溶栓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双侧大腿周径差、双侧小腿周径差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且联合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2年,联合组发生PTS程度低于溶栓组(P<0.05)。治疗时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置管溶栓术结合支架置入能更有效地再通急性下肢DVT患者静脉,降低PTS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置入术 置管溶栓术 急性下肢DVT 静脉畅通 血栓后综合征
下载PDF
机械性血栓抽吸系统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焦亚彬 郝颖翠 +6 位作者 邢继颖 韩析言 刘秩硕 曲杨 裴晓东 袁克芳 王建军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5期559-562,580,共5页
目的探讨机械性血栓抽吸系统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疗效及尿激酶总量、溶栓时间、导管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诊治的50例急性下肢DVT患者,遵从“乱数表法”的分配原则将50例急性下... 目的探讨机械性血栓抽吸系统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疗效及尿激酶总量、溶栓时间、导管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诊治的50例急性下肢DVT患者,遵从“乱数表法”的分配原则将50例急性下肢DV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双J管溶栓治疗)和研究组(给予机械性血栓抽吸治疗),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尿激酶总量、导管留置时间、溶栓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尿激酶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的溶栓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双J管溶栓治疗相比,机械性血栓抽吸治疗可以减少下肢DVT患者的尿激酶总量,缩短溶栓时间及导管留置时间,保证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性血栓抽吸系统 尿激酶 溶栓时间 导管留置时间 双J管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联合自主收缩主动肌对抗电刺激拮抗肌训练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5
作者 贾俊玲 李双 +2 位作者 谷曼丽 王欢 樊国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4年第4期400-403,共4页
目的评估联合自主收缩主动肌对抗电刺激拮抗肌训练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股四头肌萎缩和改善下肢功能中的效果。方法纳入自2020-01—2022-01完成的53例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26例术后进行联合自主... 目的评估联合自主收缩主动肌对抗电刺激拮抗肌训练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股四头肌萎缩和改善下肢功能中的效果。方法纳入自2020-01—2022-01完成的53例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26例术后进行联合自主收缩主动肌对抗电刺激拮抗肌训练,对照组27例术后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每组各20例完成最终随访。比较两组术后6周膝关节疼痛VAS评分、手术侧大腿周径,以及术后12周10 m最快步行时间、站立-行走试验时间、爬楼梯试验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获得至少6个月随访,患者依从性良好,能够按要求完成术后功能锻炼内容。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6周膝关节疼痛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周手术侧大腿周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后6周手术侧大腿周径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周10 m最快步行时间、站立-行走试验时间、爬楼梯试验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自主收缩主动肌对抗电刺激拮抗肌训练在阻止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股四头肌力量减弱的同时更有效改善下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神经肌肉电刺激训练 联合自主收缩主动肌对抗电刺激拮抗肌训练
原文传递
经皮高位结扎与传统开放式高位结扎大隐静脉的随机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建军 余涛 +3 位作者 裴晓东 袁克芳 焦亚彬 曲杨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712-715,共4页
目的探讨两种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的临床优缺点。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病例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对隐股静脉连接部的处理采用经皮高位结扎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高位结扎... 目的探讨两种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的临床优缺点。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病例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对隐股静脉连接部的处理采用经皮高位结扎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高位结扎术。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手术时间(14.57±4.39)min、术中出血量(25.00±9.77)mL、切口长度(3.00±0.94)mm、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1.79%)优于对照组病人的手术时间(25.00±5.02)min、术中出血量(50.00±12.56)mL、切口长度(40.00±5.02)mm、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1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随访6个月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高位结扎术较传统开放式高位结扎术在随访6个月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其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方法,是一种等效而又微创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隐静脉 外科缝合器缝合 超声检查 血管外科手术 前瞻性研究
下载PDF
X线下经皮高位结扎联合氰基丙烯酸酯栓塞治疗大隐静脉曲张35例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建军 余涛 +3 位作者 袁克芳 裴晓东 焦亚彬 曲杨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456-458,I0004,共4页
目的探讨在X线下应用双尖缝合针经皮高位结扎联合氰基丙烯酸酯栓塞治疗大隐静脉功能不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35例(49条病肢)大隐静脉功能不全的病人,在病人平卧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目的探讨在X线下应用双尖缝合针经皮高位结扎联合氰基丙烯酸酯栓塞治疗大隐静脉功能不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35例(49条病肢)大隐静脉功能不全的病人,在病人平卧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使用双尖缝合针经皮高位结扎隐股静脉连接处的大隐静脉,将线结置于皮下,其余的大隐静脉主干、曲张的属支利用氰基丙烯酸酯经腔内栓塞。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静脉曲张无一例复发再通。结论在X线下应用双尖缝合针对大隐静脉进行经皮高位结扎及对大隐静脉的主干与属支栓塞胶粘治疗的方法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微创美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栓塞 治疗性 结扎术 导管插入术 外周 外科缝合器 放射学 介入性 大隐静脉 氰基丙烯酸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