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定地区2008至2010年肺炎患儿肺炎链球菌病原的药敏变化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董青伟 毕晶 张丽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5期2366-2367,共2页
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之一,也是重症肺炎的主要病原之一,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呼吸道主要病原菌,对儿童健康造成一定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05年全球每年约有160万例儿童死于肺炎链球菌感染。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感染 药敏变化 分析
下载PDF
思密达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6
2
作者 张少辉 王志华 +3 位作者 李宝静 冀超玉 张小龙 张远达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3期173-174,共2页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临床症状为清汤大便、大便次数增多、饮食不佳以及腹泻等。该病症的主要致病原因就是消化功能紊乱或者消化不良,容易使患儿营养不良,最终影响到儿童的正常体格发育、生长。近年来,临床上大多采用妈咪爱、醒脾养儿颗...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临床症状为清汤大便、大便次数增多、饮食不佳以及腹泻等。该病症的主要致病原因就是消化功能紊乱或者消化不良,容易使患儿营养不良,最终影响到儿童的正常体格发育、生长。近年来,临床上大多采用妈咪爱、醒脾养儿颗粒以及思密达等治疗小儿腹泻,但是单独使用一种药物治疗效果不是十分明显,很难快速有效地缓解病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思密达 儿童 酪酸梭菌活菌散
下载PDF
健胃消食口服液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临床症状及腹胀积分的影响 被引量:59
3
作者 张少辉 李宝静 +3 位作者 王志华 张小龙 庞薇薇 张远达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健胃消食口服液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临床症状及腹胀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只采用多潘立酮片治疗,研究组采用健胃消食口服液联合多... 目的探讨健胃消食口服液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临床症状及腹胀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只采用多潘立酮片治疗,研究组采用健胃消食口服液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研究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多潘立酮片联合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胃消食口服液联合多潘立酮片 功能性消化不良 腹胀积分
下载PDF
手足口病并发急性迟缓性麻痹21例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董青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2期191-192,共2页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并发急性迟缓性麻痹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收集临床收治的HFMD合并AFP患儿47例,所有病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系统治疗将其分为二组。治疗组急性期给予甲强龙冲击治疗5 d后改口服强的松,总疗程2...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并发急性迟缓性麻痹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收集临床收治的HFMD合并AFP患儿47例,所有病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系统治疗将其分为二组。治疗组急性期给予甲强龙冲击治疗5 d后改口服强的松,总疗程2月。对照组仅急性期给予甲强龙冲击治疗3~5 d。结果二组在出院后3、6个月随访,查肢体肌力恢复情况。治疗组迟缓性麻痹肢体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χ2检验P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地减轻了免疫病理过程等多种机制引起脊髓前脚细胞损伤,促进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急性迟缓性麻痹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2008~2011年手足口病诊治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董青伟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0期235-235,237,共2页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以发热,手、足、口、臀部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隐性感染者多、感染途径多、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本资料就近4年来保定市儿童医院诊治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以发热,手、足、口、臀部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隐性感染者多、感染途径多、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本资料就近4年来保定市儿童医院诊治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对其共性及特性加以分析,同时指出诊治手足口病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工作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传染病 诊疗指南
下载PDF
癫痫非药物治疗现状及进展
6
作者 李鸿萱 顾芳 张宸豪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03Z期252-253,共2页
癫痫(epilepsy,EP)是一种神经系统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耐药性EP(intractable epilepsy,IE),又称为难治性EP、顽固性EP,即两种正确选择、可耐受的抗EP药物,经足够疗程及剂量的单药或联合用药仍未能控制发作的EP... 癫痫(epilepsy,EP)是一种神经系统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耐药性EP(intractable epilepsy,IE),又称为难治性EP、顽固性EP,即两种正确选择、可耐受的抗EP药物,经足够疗程及剂量的单药或联合用药仍未能控制发作的EP。这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降低了生活质量,还增加了病死率。现将近几年EP非药物治疗现状及进展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非药物治疗
下载PDF
股静脉置管术在婴幼儿抢救中的应用
7
作者 刘红美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21期3349-3350,共2页
静脉留置针最大流速可达97ml/min,能满足危重病人抢救需快速补液的要求,故临床上广泛应用。股静脉穿刺术特别适用于失血性休克,输液时间长且输液量多的患儿。静脉穿刺是护理人员必须过硬的基本功之一,特别是对儿科护士静脉穿刺技... 静脉留置针最大流速可达97ml/min,能满足危重病人抢救需快速补液的要求,故临床上广泛应用。股静脉穿刺术特别适用于失血性休克,输液时间长且输液量多的患儿。静脉穿刺是护理人员必须过硬的基本功之一,特别是对儿科护士静脉穿刺技术要求更高,我们采用股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用于婴幼儿抢救时建立静脉通路,取得满意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静脉 留置套管针 婴幼儿 抢救
下载PDF
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对糖耐量受损和/或空腹血糖受损肥胖儿童3年临床转归影响的多中心随访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远达 刘毓 +5 位作者 董青伟 柏璐 刘瑞花 张少辉 张瑜 马蕾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5期16-19,24,共5页
背景 糖耐量受损(IGT)及空腹血糖受损(IFG)是正常糖耐量向糖尿病转化的过渡阶段且该阶段可逆,因此探讨IGT及IFG进展为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对IGT和/或IFG肥胖儿童3年临床转... 背景 糖耐量受损(IGT)及空腹血糖受损(IFG)是正常糖耐量向糖尿病转化的过渡阶段且该阶段可逆,因此探讨IGT及IFG进展为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对IGT和/或IFG肥胖儿童3年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在保定市儿童医院、河北省儿童医院、贵阳市儿童医院及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IGT和/或IFG肥胖儿童123例,其中单纯IGT儿童38例(A组)、单纯IFG儿童54例(B组)、IGT并IFG儿童31例(C组);另选取同期单纯肥胖儿童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儿童基线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25-(OH)D3水平,A组、B组、C组儿童随访3年临床转归,不同临床转归儿童基线及随访3年血清25-(OH)D3水平;血清25-(OH)D3水平与IGT和/或IFG肥胖儿童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后2h血糖(2hPG)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1)随访期间29例儿童失访,失访率为23.6%,其中A组9例、B组10例、C组10例。(2)4组儿童基线TC、TG、HDL-C及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儿童基线血清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A组、B组儿童基线血清25-(OH)D3水平高于C组(P<0.05)。(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3水平与IGT和/或IFG肥胖儿童空腹血糖、2hPG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6、-0.33,P<0.05)。(4)随访3年,C组儿童临床转归劣于A组和B组(P<0.05)。(5)IGT和/或IFG和糖尿病肥胖儿童基线及随访3年血清25-(OH)D3水平低于正常糖耐量肥胖儿童,糖尿病肥胖儿童基线及随访3年血清25-(OH)D3水平低于IGT和/或IFG肥胖儿童(P<0.05)。结论 血清25-(OH)D3水平与IGT和/或IFG肥胖儿童空腹血糖、2hPG呈负相关,且血清25-(OH)D3水平较低的IGT和/或IFG肥胖儿童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糖耐量受损 空腹血糖受损 糖尿病 25-羟维生素D3 临床转归 多中心研究 随访研究
下载PDF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1 h血糖和25-羟维生素D_3水平对糖耐量正常肥胖儿童3年自然转归的影响:多中心随访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远达 刘毓 +4 位作者 董青伟 柏璐 刘瑞花 楚永涛 张瑜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10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 h血糖和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对糖耐量正常肥胖儿童3年自然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保定市儿童医院、贵阳市儿童医院、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及河北省儿童医院行OGTT的... 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 h血糖和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对糖耐量正常肥胖儿童3年自然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保定市儿童医院、贵阳市儿童医院、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及河北省儿童医院行OGTT的肥胖儿童297例,其中糖耐量正常者238例;根据OGTT 1 h血糖将糖耐量正常儿童分为对照组(OGTT 1 h血糖≤8.6 mmol/L,n=142)和观察组(OGTT 1 h血糖>8.6 mmol/L,n=96);两组儿童均随访3年,根据随访结果分为A组(糖耐量正常,n=123)、B组(糖耐量异常,n=25)及C组[2型糖尿病(T2DM),n=7]。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儿童基线实验室检查指标及随访3年自然转归,比较A组、B组和C组儿童基线实验室检查指标及随访结束时25-(OH)D_3水平;25-(OH)D_3水平与糖耐量正常肥胖儿童OGTT 1 h血糖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随访3年,失访83例,失访率为34.9%;最终对照组共84例儿童完成随访,观察组共71例儿童完成随访。对照组与观察组儿童基线0 h胰岛素、2 h胰岛素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基线OGTT 0 h血糖、1 h血糖、2 h血糖高于对照组,基线25-(OH)D_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年,观察组儿童自然转归劣于对照组(P<0.05)。A组、B组及C组儿童基线0 h胰岛素、2 h胰岛素、OGTT 0 h血糖、OGTT 2 h血糖及TG、TC、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儿童基线OGTT1 h血糖高于A组,基线25-(OH)D_3水平低于A组(P<0.05);C组儿童基线OGTT 1 h血糖高于B组,基线25-(OH)D_3水平低于B组(P<0.05)。B组C组儿童随访结束时25-(OH)D_3水平低于A组,C组儿童随访结束时25-(OH)D_3水平低于B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5-(OH)D_3水平与糖耐量正常肥胖儿童OGTT 1 h血糖呈负相关(r=-0.20,P<0.05)。结论 OGTT 1 h血糖和25-(OH)D_3水平均可影响糖耐量正常肥胖儿童3年自然转归,且OGTT 1 h血糖与25-(OH)D_3水平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1 h血糖 25-羟维生素D3 糖耐量正常 肥胖症 儿童 自然转归
下载PDF
手足口病患儿血压升高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顾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2291-2292,共2页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压升高与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保定市儿童医院2010—05—2010—10收治的136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预后。结果1360例患儿97例血压升高,占7.13%;97例血压升高患儿中死亡24例,占24.74%,占1360例患...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压升高与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保定市儿童医院2010—05—2010—10收治的136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预后。结果1360例患儿97例血压升高,占7.13%;97例血压升高患儿中死亡24例,占24.74%,占1360例患儿1.77%,好转6例,痊愈67例。结论血压升高是患儿短期内病情可能恶化的重要指标,对早期发现危重病例有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血压 预后
原文传递
丁苯酞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11
作者 张宸豪 顾芳 +3 位作者 胡磊 王丽 宋钦 赵淑芹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2833-2833,共1页
脑梗死(CI)的致残率很高,幸存者留下较多后遗症。研究证明,丁苯酞(dl-丁基苯酞)可通过多个环节阻断脑缺血引起的病理生理发展过程,可改善缺血区脑灌注,增加缺血区毛细血管的数量,增加缺血区脑血流量;缩小梗塞面积减轻神经功... 脑梗死(CI)的致残率很高,幸存者留下较多后遗症。研究证明,丁苯酞(dl-丁基苯酞)可通过多个环节阻断脑缺血引起的病理生理发展过程,可改善缺血区脑灌注,增加缺血区毛细血管的数量,增加缺血区脑血流量;缩小梗塞面积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减轻脑水肿等。因此,本文采用丁苯酞治疗CI,现将疗效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药物疗法 苯呋喃类/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