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坪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方案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丽宏 李会彬 边秀举 《高教学刊》 2016年第18期64-65,共2页
本研究结合河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草坪方向)教学改革的经验,提出新形势下草坪学科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涉及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三部分,文章详细介绍了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实践内容及考核方法,对后续实践教学的改进和完善及相... 本研究结合河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草坪方向)教学改革的经验,提出新形势下草坪学科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涉及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三部分,文章详细介绍了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实践内容及考核方法,对后续实践教学的改进和完善及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学 实践教学 教育改革
下载PDF
河北省10000kg·hm^(-2)以上冬小麦产量构成及群个体生育特性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红光 李东晓 +1 位作者 李雁鸣 李瑞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718-2729,共12页
【目的】探索河北省小麦超高产水平从9 000 kg·hm-2向10 000 kg·hm-2突破的途径,明确河北省10 000kg·hm-2以上超高产小麦的产量结构特点和各个生育时期的群体、个体特征,以及适宜的生态条件,为进一步开展可稳定实现10 00... 【目的】探索河北省小麦超高产水平从9 000 kg·hm-2向10 000 kg·hm-2突破的途径,明确河北省10 000kg·hm-2以上超高产小麦的产量结构特点和各个生育时期的群体、个体特征,以及适宜的生态条件,为进一步开展可稳定实现10 000 kg·hm-2以上产量的河北省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0—2014年4个小麦生长季,在高产大田设置不同品种、氮肥基追比和追氮时期处理,结合其他超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进行小麦超高产攻关研究。将4个生长季籽粒产量9 000 kg·hm-2以上的处理分为9 000—9 500、9 500—10 000和10 000 kg·hm-2以上3个水平,分析小麦产量从9 000 kg·hm-2提高到10 000 kg·hm-2以上,产量结构和各个生育时期群个体性状的变化,并结合土壤肥力数据和气象数据分析实现10 000 kg·hm-2以上产量适宜的生态条件。【结果】通过3个产量水平处理的比较,河北省小麦产量从90 00 kg·hm-2提高到10 000 kg·hm-2以上,公顷穗数变化较小,穗粒数在30—35粒的概率较大,粒重显著提高。产量水平从9 000—9 500 kg·hm-2提高至9 500—10 000 kg·hm-2时,干物质积累量明显增加,进一步提高至10 000 kg·hm-2以上时收获指数有所提高。穗数800万/hm2、穗粒数在30—35粒、千粒重43 g以上、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22 000 kg·hm-2、收获指数为0.46是河北省10 000 kg·hm-2以上超高产小麦比较理想的产量结构和调控指标。10 000 kg·hm-2以上产量水平的小麦旗叶和倒2叶叶面积均小于20 cm2,孕穗期叶面积指数为7.69—8.24,均低于9 000—9 500 kg·hm-2产量水平,但花后20 d叶面积指数在4以上,花后30 d在2以上,均高于后者。小麦产量从9 000 kg·hm-2到10 000 kg·hm-2以上,土壤基础肥力和施肥量变化较小,生育期降水量和灌水量也未增加,但小麦全生育时期特别是开花至成熟阶段的积温和光照时数均有所增加。【结论】河北省实现小麦产量从9 000 kg·hm-2到10 000 kg·hm-2的突破,公顷穗数的增产潜力较小,提高穗粒数和粒重应作为主攻方向。大小适中、后期衰老缓慢的高质量群体是实现10 000 kg·hm-2超高产的保证,较高的基础肥力以及积温和光照较好的年型是实现10 000 kg·hm-2超高产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10 000 kg·hm-2 产量构成因素 群体和个体性状 高产途径 河北省
下载PDF
外源NO对缺氮胁迫下棉花幼苗形态及生长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静 刘连涛 +3 位作者 孙红春 张永江 王占彪 李存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4595-4605,共11页
【目的】探讨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缺氮胁迫下棉花幼苗不同部位叶片以及不同直径范围根系等形态特征及生长情况的影响,分析不同浓度NO对棉花形态生长的调控效应,为外源NO调控棉花生长发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光照培养... 【目的】探讨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缺氮胁迫下棉花幼苗不同部位叶片以及不同直径范围根系等形态特征及生长情况的影响,分析不同浓度NO对棉花形态生长的调控效应,为外源NO调控棉花生长发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光照培养室内采用水培方法,以农大棉8号为供试品种,设7个不同处理,其中以Hoagland全营养液培养的棉花幼苗为对照(CK),以缺氮Hoagland营养液培养的棉花幼苗为外源NO处理对象,利用外源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处理棉花幼苗,设置6个浓度梯度0μmol·L-1(T0)、50μmol·L-1(T1)、100μmol·L-1(T2)、200μmol·L-1(T3)、500μmol·L-1(T4)和1 000μmol·L-1(T5),研究不同NO水平对缺氮胁迫下棉花幼苗叶面积、根系形态、耗水量及干物重的影响。【结果】缺氮胁迫抑制棉花幼苗地上部以及地下部的生长,抑制棉花幼苗叶片数和叶面积的增加,降低了幼苗细根(0.05—0.20 mm)、中等根(0.2—0.45mm)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减少了耗水量以及干物重。不同浓度外源NO对缺氮胁迫下棉花幼苗地上及地下部生长情况的影响不同。低浓度外源NO(SNP浓度为50—100μmol·L-1)能缓解缺氮胁迫对棉花幼苗的伤害,显著促进棉花幼苗上部和下部叶片的生长,促进细根和中等根生长,增加细根和中等根的根长、根表面积及根体积,增加棉花幼苗耗水量,显著增加幼苗干物重。当SNP浓度大于100μmol·L-1后,随浓度增加,其缓解作用下降。幼苗叶片数、上部和下部叶片的叶面积、细根和中等根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耗水量以及干物重均下降。综合分析认为氮素缺乏环境下,不同浓度外源NO通过影响棉花幼苗地上部以及根系的生长来缓解缺氮胁迫,以100μmol·L-1SNP处理的棉花幼苗生长最好,而高浓度的SNP则加剧缺氮胁迫对棉苗的抑制。【结论】缺氮胁迫下棉花幼苗长势减弱,适宜浓度外源NO(SNP浓度为50—100μmol·L-1)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缺氮胁迫对棉花幼苗造成的伤害,促进棉花幼苗地上和地下部的生长,提高棉花幼苗对缺氮胁迫的耐性。其中以100μmol·L-1SNP缓解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缺氮胁迫 一氧化氮 形态特征 生长
下载PDF
NO对缺氮胁迫下棉花幼苗生理生长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7
4
作者 陈静 刘连涛 +3 位作者 孙红春 张永江 王占彪 李存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3065-3071,共7页
【目的】探讨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氮素胁迫下棉花幼苗生长和叶片生理性状的影响,为NO的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调控棉花生长发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培处理,设置两个对照:以全营养素Hoagland营养液... 【目的】探讨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氮素胁迫下棉花幼苗生长和叶片生理性状的影响,为NO的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调控棉花生长发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培处理,设置两个对照:以全营养素Hoagland营养液培养棉花幼苗为对照1(CK1),缺氮Hoagland营养液培养棉花幼苗为对照2(CK2)。在CK2的基础上,利用SNP处理棉花幼苗,设置5个处理,每个处理SNP浓度分别为50、100、200、500和1 000μmol.L-1,研究NO对氮胁迫下棉花幼苗生理生长的调控效应。【结果】氮素胁迫对棉花幼苗产生抑制作用,导致棉苗的光合系统及蛋白质、脯氨酸含量产生变化。低浓度外源NO能明显促进氮素胁迫下棉花幼苗的生长,显著提高叶绿素、脯氨酸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其中以100μmol.L-1SNP缓解胁迫效果最好。而高浓度的外源NO则加剧氮素胁迫对棉苗的抑制。【结论】低浓度外源NO(SNP:50—100μmol.L-1)的确能缓解氮素胁迫对棉花幼苗造成的伤害,提高棉花幼苗对氮素胁迫的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氮素胁迫 一氧化氮 生理生长
下载PDF
去早果枝对转基因抗虫棉生长发育与衰老进程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4
5
作者 翟立超 张永江 +3 位作者 刘连涛 孙红春 朱秀金 李存东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9-405,共7页
以转基因抗虫棉品种为材料,设置了2个播期和4种去早果枝方式(去基部1个、2个、3个果枝及不去果枝的对照)处理,研究去除早期果枝对棉花生长发育及衰老进程的影响。2年结果表明,去早果枝推迟了棉花的生育进程;去掉1个早果枝处理总果枝数... 以转基因抗虫棉品种为材料,设置了2个播期和4种去早果枝方式(去基部1个、2个、3个果枝及不去果枝的对照)处理,研究去除早期果枝对棉花生长发育及衰老进程的影响。2年结果表明,去早果枝推迟了棉花的生育进程;去掉1个早果枝处理总果枝数与对照无差异,但去掉2个、3个果枝后明显低于对照,总果节数差异不显著;去早果枝显著提高了第1播期棉花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去1个、2个和3个果枝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在2年中平均比对照高13.5%,17.5%,19.0%,但在第2播期差异不明显;去早果枝降低了第1播期棉花脱落率和烂铃率并提高了棉花的子棉产量,脱落率在2年中平均比对照降低4.5,5.8和9.0百分点,烂铃率平均降低2.2,4.5,4.8百分点;去1个和2个果枝处理的子棉产量在2年的第1播期中比对照平均高9.6%和8.1%,但在第2播期增产不明显,甚至减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早果枝 抗虫棉 生长发育 衰老
下载PDF
河北坝上地区4个燕麦品种饲草产量和品质对不同刈割期的响应 被引量:5
6
作者 陈丽雪 张继宗 +3 位作者 李会彬 刘玉华 张立峰 王丽宏 《山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8期1204-1208,共5页
为筛选出适合作饲草的优质燕麦品种和适宜收获期,以坝莜18号、坝莜3号、冀张莜4号、坝燕4号为材料,于2021年在河北坝上地区进行不同刈割期饲草产量和品质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抽穗期刈割收获,冀张莜4号鲜草产量和坝莜18号干草产量最... 为筛选出适合作饲草的优质燕麦品种和适宜收获期,以坝莜18号、坝莜3号、冀张莜4号、坝燕4号为材料,于2021年在河北坝上地区进行不同刈割期饲草产量和品质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抽穗期刈割收获,冀张莜4号鲜草产量和坝莜18号干草产量最高,分别为32533.33、7794.80 kg/hm^(2);在灌浆期刈割收获,坝燕4号鲜草产量和坝莜3号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分别为29466.67、9425.07 kg/hm^(2);在成熟期刈割收获,冀张莜4号鲜草和干草产量均最高,分别为19394.27、9859.20 kg/hm^(2)。不同刈割期饲草品质差异显著,在抽穗期刈割收获,坝燕4号的品质最优,其中,粗蛋白质(C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分别为14.5%、30.2%、48.8%、16.7%;在灌浆期刈割收获,坝莜3号的品质最优,其中,CP、ADF、NDF、WSC含量分别为9.1%、31.4%、49.6%、11.4%;在成熟期刈割收获,坝燕4号的品质最优,其中,CP、ADF、NDF、WSC含量分别为6.9%、49.1%、68.7%、7.8%。综合比较分析,坝燕4号和坝莜3号分别在抽穗期和灌浆期收获可获得较高的饲草产量和优质燕麦干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坝上 饲草产量 饲草品质 刈割期
下载PDF
镉胁迫对棉花幼苗生长效应及不同器官镉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连涛 陈静 +2 位作者 孙红春 张永江 李存东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6-470,共5页
以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农大棉9号(ND9)和国欣棉3号(GX3)为材料,设4个镉(Cd)处理(0μmol·L-1、25μmol·L-1、50μmol·L-1、100μmol·L-1)。结果表明:随Cd处理浓度升高,棉苗干物质质量、根系总根长、总表面积和总体积呈... 以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农大棉9号(ND9)和国欣棉3号(GX3)为材料,设4个镉(Cd)处理(0μmol·L-1、25μmol·L-1、50μmol·L-1、100μmol·L-1)。结果表明:随Cd处理浓度升高,棉苗干物质质量、根系总根长、总表面积和总体积呈下降趋势;根冠比和根系直径呈升高趋势。Cd在根、茎、叶中的积累量表现为(叶片+叶柄)>根系>茎。当Cd处理浓度为50μmol·L-1时的转移率(TF)达到最大,为对照的2.2倍;处理浓度为100μmol·L-1时,TF则呈下降趋势。表明Cd胁迫增加棉苗体内Cd积累量,根系生长受到抑制,阻碍地上部植株发育,最终对棉苗产生毒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幼苗 生长效应 根系 镉胁迫 积累
下载PDF
7个匍匐翦股颖抗褐斑病的初步比较及生理响应
8
作者 张雅晰 孙建苗 +5 位作者 王逍冬 董康挺 刘畅 王丽宏 李会彬 孙鑫博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5,90,共9页
为筛选抗病匍匐翦股颖材料,本实验对立枯丝核菌接菌侵染后的7个匍匐翦股颖材料的生理指标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其抗病性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受到病原菌入侵后,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SP)、过氧化氢(H_(2)O_(2))含量下降... 为筛选抗病匍匐翦股颖材料,本实验对立枯丝核菌接菌侵染后的7个匍匐翦股颖材料的生理指标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其抗病性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受到病原菌入侵后,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SP)、过氧化氢(H_(2)O_(2))含量下降;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游离脯氨酸(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还原酶(APX)含量上升。将这10个生理指标转化为4个主成分因子,计算出得分D值,评分最高的为‘光芒’。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各项生理指标表明:7个品种匍匐翦股颖的抗病性排序为光芒>A-1>007>A4>朝阳>宣言>佳美,为后续匍匐翦股颖抗病机制的研究以及抗病新品种的培育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匍匐翦股颖 褐斑病 生理响应 抗病性评价
下载PDF
控失肥与普通复合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磊 安浩军 +3 位作者 岳茂武 李登云 蒋迁 张凤路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24期1-6,共6页
为了比较研究控失肥和普通复合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于2015—2016年在保定农业科学院试验田进行了随机区组试验。采用冬小麦品种‘保麦10’为材料,2种肥料均含N 20%,P_2O_5 20%,K_2O 8%,在播前整地时一次施用,施用量为600 kg/h... 为了比较研究控失肥和普通复合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于2015—2016年在保定农业科学院试验田进行了随机区组试验。采用冬小麦品种‘保麦10’为材料,2种肥料均含N 20%,P_2O_5 20%,K_2O 8%,在播前整地时一次施用,施用量为600 kg/hm^2,3次重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及其产量性状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控失肥处理效果显著优于普通复合肥。与普通复合肥相比,控失肥可分别提高小麦千粒重、干物质和产量2.5%,20.7%和6.3%。控失肥处理提高了小麦灌浆期叶面积指数(LAI)和光合强度。同时,控失肥处理增加基部节间粗度和抗折力,肥料的农学效率提高23.5%。控失肥作为一种新型肥料将对提高小麦产量、提高施肥效益和保护资源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控失肥 复合肥 生长发育 产量 倒伏
下载PDF
多效唑对狼尾草生长及抗倒伏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娄世杰 孙鑫博 +3 位作者 梁中银 边秀举 李会彬 王丽宏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8-82,共5页
通过监测狼尾草植株的形态指标,研究了多效唑对狼尾草生长及抗倒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施多效唑显著影响了狼尾草的株高、冠幅与节间长度,而对叶片长与宽影响不显著。与对照相比,浓度为300,400mg/L多效唑能有效抑制株高,施用后40d分别... 通过监测狼尾草植株的形态指标,研究了多效唑对狼尾草生长及抗倒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施多效唑显著影响了狼尾草的株高、冠幅与节间长度,而对叶片长与宽影响不显著。与对照相比,浓度为300,400mg/L多效唑能有效抑制株高,施用后40d分别较对照降低28.7%,33.6%,之后抑制作用减弱;冠幅随多效唑浓度的增高呈降低趋势,20d及之后400mg/L多效唑对冠幅的影响显著,300mg/L多效唑处理40d时的冠幅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狼尾草基部节间长度随多效唑浓度的增高呈降低趋势,多效唑对基部第2节间长度影响最大,200,300,400mg/L多效唑处理的节间长度分别较对照降低了34.6%,54.7%,66.5%。随着多效唑浓度的提高,狼尾草植株倒伏比例减少,倒伏程度降低。施用300~400mg/L多效唑,能有效提高狼尾草抗倒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唑 狼尾草 抗倒伏
下载PDF
管花肉苁蓉寄生对一年生柽柳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太新 杜艳华 +1 位作者 刘国库 刘淑红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5年第4期375-378,386,共5页
目的:探讨管花肉苁蓉寄生及不同寄生数量对一年生中国柽柳光合特性和生长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未寄生、寄生1个、4个、8个管花肉苁蓉的柽柳分别为CK、处理A、处理B、处理C,测定分析柽柳叶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 目的:探讨管花肉苁蓉寄生及不同寄生数量对一年生中国柽柳光合特性和生长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未寄生、寄生1个、4个、8个管花肉苁蓉的柽柳分别为CK、处理A、处理B、处理C,测定分析柽柳叶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以及柽柳株高、茎粗、一级分枝数、主根长、侧根数、茎叶和根干重等生长指标。结果:随着管花肉苁蓉寄生数量的增加,柽柳叶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增加,三者均表现为处理C>处理B>处理A>CK;10月柽柳叶的叶绿素含量最高,9月11日柽柳叶的光合速率达到峰值,11月柽柳叶的可溶性糖含量随管花肉苁蓉寄生数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随着管花肉苁蓉寄生数量的增加,柽柳株高、茎粗、一级分枝数、主根长、侧根数、茎叶和根的干重均显著降低,各指标均表现为CK>处理A>处理B>处理C。结论:管花肉苁蓉寄生促进了柽柳叶光合能力的提升,但随着寄生数量的增加,柽柳各部位的生长量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花肉苁蓉 柽柳 光合特性 寄生植物
下载PDF
农科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永江 刘连涛 李存东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7年第2期85-88,97,共5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不同于其它学科,农科类实验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地域性和复杂性特点,实现相关实验的虚拟仿真相当困难。河北农业大学紧跟形势,依托两个国家级实验...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不同于其它学科,农科类实验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地域性和复杂性特点,实现相关实验的虚拟仿真相当困难。河北农业大学紧跟形势,依托两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和省强势特色学科优势,开展了"植物生长与病虫害防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系列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实践表明,农科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缩短教学实验与试验周期,弥补传统实验受生长季节、多元环境和时空限制的不足,实现虚实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 信息化
下载PDF
氮肥中不同硝化抑制剂DCD添加比例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段文静 马彤彤 +7 位作者 张永江 陈莉 江丹 刘连涛 孙红春 张科 白志英 李存东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95-2106,共12页
【目的】棉花生长和品质对氮素施用量十分敏感,研究在氮肥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棉花生产提供可行的氮肥管理措施。【方法】以农大棉601为材料进行了田间试验。在施氮量240 kg/hm^... 【目的】棉花生长和品质对氮素施用量十分敏感,研究在氮肥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棉花生产提供可行的氮肥管理措施。【方法】以农大棉601为材料进行了田间试验。在施氮量240 kg/hm^2条件下,设置在氮肥中添加双氰胺比例分别为0%(CK)、1.5%(C1.5)和3%(C3)的3个处理,研究各处理棉花生长发育指标、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变化。【结果】与CK相比,C1.5处理显著提高了棉花初花期、盛铃期、吐絮期株高,蕾期、盛铃期、吐絮期茎粗,蕾期、盛铃期叶面积指数,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棉花形态特征。与CK相比,C1.5处理显著提高了蕾期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可溶性糖含量,蕾期和初花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表明氮肥配施适量DCD对棉花蕾期生理特征(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以及蛋白质含量)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与CK相比,C1.5处理显著提高了初花期、盛花期主茎功能叶干物质量,初花期和盛铃期果枝叶干物质量,5个生育时期茎干物质量;蕾期、初花期和盛铃期蕾干物质量,表明氮肥配施适量DCD对棉花干物质(茎、叶、蕾)量产生了明显促升作用。但C3与CK相比,以上各指标之间多无显著差异。两年产量结果显示,C1.5处理均显著高于CK,分别增产812和324kg/hm^2;而C3处理理论产量与CK无显著差异。C1.5和C3处理的伏桃、伏前桃和秋桃棉铃纤维品质各项指标与CK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表明,在不增加施氮量的前提下,在氮肥中配施1.5%双氰胺(DCD)可以调控氮素养分的供应强度和时间,不仅提高了棉花生育前期和中期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还增加了蕾期、花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了棉花的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对棉花纤维的品质没有显著影响。而当氮肥中DCD添加比例为3%时,有可能过度抑制了氮素的硝化反应,影响了棉花生育后期氮素的供应,削弱了DCD的有益作用。因此,在常规施氮量不变的前提下,添加1.5%双氰胺是促进棉花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双氰胺 生长发育 产量 纤维品质
下载PDF
晚冬早春阶段增温对冬小麦光合性能及旗叶衰老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闫鹏 孙小诺 +2 位作者 杜雄 高震 边大红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581-2592,共12页
【目的】针对华北平原北部冬小麦生长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与环境实际温度间的矛盾,通过晚冬早春阶段性增温,研究拔节前增温及拔节后揭除塑膜相对降温对冬小麦旗叶光合性能和衰老的调控作用,以期为华北平原冬小麦通过调控温度延缓小麦衰... 【目的】针对华北平原北部冬小麦生长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与环境实际温度间的矛盾,通过晚冬早春阶段性增温,研究拔节前增温及拔节后揭除塑膜相对降温对冬小麦旗叶光合性能和衰老的调控作用,以期为华北平原冬小麦通过调控温度延缓小麦衰老和挖掘产量潜力提供理论及方法依据。【方法】2015—2017年连续2个生长季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深州旱作节水农业试验站进行大田试验,以'衡观35'为试验材料,晚冬早春采用搭建温室的方法,设置覆盖2层塑膜(M2E,1月25日—3月25日)、覆盖2层塑膜(M2L,2月5日—3月25日)、覆盖1层塑膜(M1,2月20日—3月25日)、常规生产对照(CK)共4个处理,以覆盖有孔和无孔塑膜以及时间的早晚和长短来调控温度和小麦生长发育时间,由此获得了时间相同的小麦生长发育进程不同、发育进程相同而所处日期和温度不同的结果。试验过程中记录每个处理各生育期起始时间,并测定光合特性、衰老相关酶活性、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早覆盖的M2E处理的冬小麦比对照开花提前8 d,成熟提前3—4 d;灌浆期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提高17.3%、净光合速率提高30.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23.7%、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27.2%、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19.4%、丙二醛(MDA)含量降低23.8%;开花时的旗叶面积增大27%,收获时籽粒产量提高22.8%,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6.9%。随着增温时间的推迟和覆盖时间的缩短,上述指标与对照差异越来越小,以至于M1处理上述指标与CK均显著不差异。【结论】晚冬早春阶段增温既维持了旗叶较高的光合速率,又显著延缓了旗叶衰老,进而为灌浆提供了物质基础;既增加了小麦穗粒数,又延长了小麦灌浆时间,从而获得了高产,获得高产的同时虽然增加了耗水量但促进了水分的高效利用。晚冬早春阶段增温是华北平原北部冬小麦有效平衡热量资源供应与生长发育所需的方法,既可减轻晚冬早春冻害对小麦返青及拔节的影响,又可规避小麦生育后期干热风带来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阶段增温 光合特性 旗叶衰老 籽粒产量
下载PDF
北京市农业水资源可持续性利用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段巍巍 史磊刚 +1 位作者 曾凡立 李奇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9期143-146,共4页
为探明北京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演变规律,促进其可持续利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北京市2001—2015年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自2002年以来,北京市农业水资源可持续性水平持续改善,综合评价得分由2001年的0.23分提高至... 为探明北京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演变规律,促进其可持续利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北京市2001—2015年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自2002年以来,北京市农业水资源可持续性水平持续改善,综合评价得分由2001年的0.23分提高至2015年的1.86分,15年增加7.21倍。其中,2001—2008年为快速改善阶段,2008—2015年为缓慢提升阶段。提出了提升平原区农民的节水意识、改革供水测算模式、建立奖罚分明的长效管理制度、加强节水技术的研发与成果转化、提供高水平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促进小农户节水等进一步提升北京市农业水资源可持续性利用水平的建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 主成分分析 可持续性 北京市
下载PDF
缓释肥分层底施对夏玉米生长、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宫宇 段巍巍 +4 位作者 王贵彦 陈宗培 陈召月 薛佳欣 李奔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1-46,共6页
为了探明缓释肥分层底施模式的作用效果,为简化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玉米品种鑫瑞25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缓释肥分层(0~15、15~30 cm土层)底施模式(M1)、普通化肥底施模式(M2)、普通化肥底施+追施模式(M3)... 为了探明缓释肥分层底施模式的作用效果,为简化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玉米品种鑫瑞25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缓释肥分层(0~15、15~30 cm土层)底施模式(M1)、普通化肥底施模式(M2)、普通化肥底施+追施模式(M3)3个处理,研究了缓释肥分层底施对玉米群体生长、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M2模式夏玉米在生育前期具有较高的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M1和M3模式夏玉米在生育中后期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较高,灌浆期—成熟期M1模式的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显著高于其他施肥模式。抽雄期之后M1模式的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M2和M3模式。夏玉米营养器官干物质的转运率和对籽粒贡献率均表现为M2模式最高,M1与M3模式相似。M1与M3模式的穗粒数和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M2模式。M1模式的夏玉米产量分别比M2、M3模式提高13.9%、5.2%。可见,缓释肥分层底施能促进夏玉米生育后期的生长发育,提高夏玉米后期的干物质积累量,通过增加夏玉米的穗粒数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缓释肥 分层施肥 生长发育 干物质 产量
下载PDF
控失磷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秋英 田金柱 +2 位作者 李磊 蒋迁 张凤路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6期88-92,共5页
为了比较研究控失磷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于2015-2016年在保定市河北农业大学实验基地进行了试验。参试小麦品种为保麦10,试验所用控失、活化磷酸二铵与普通磷酸二铵养分含量均为61%(16-45-0),在播前整地时一次施用,施用量为60... 为了比较研究控失磷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于2015-2016年在保定市河北农业大学实验基地进行了试验。参试小麦品种为保麦10,试验所用控失、活化磷酸二铵与普通磷酸二铵养分含量均为61%(16-45-0),在播前整地时一次施用,施用量为600 kg/hm2,以不施肥处理为空白对照,3次重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及其产量性状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控失磷肥处理影响效果显著优于普通磷肥。与普通磷酸二铵相比,控失活化磷肥可分别提高小麦千粒重、干物质和产量6.8%、11.9%和7.1%。控失肥处理提高了小麦灌浆期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强度。同时,控失肥处理增加基部节间粗度和抗折力。肥料的偏生产效率和农学效率分别提高7.1%和24.0%。控失肥作为一种新型肥料将对提高小麦产量、提高施肥效益和保护资源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控失肥 磷酸二铵 生长发育 产量 茎秆性状
下载PDF
氮素用量及春季减灌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曦 高思 +1 位作者 张菲菲 肖凯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11,共6页
以‘保麦10’和‘石麦22’为材料,研究了氮素用量及春季减灌对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石麦22’和‘保麦10’对水氮供应的响应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保麦10’旗叶光合参数对水氮供应水平敏感,表现为高水氮(施氮225kg/hm2... 以‘保麦10’和‘石麦22’为材料,研究了氮素用量及春季减灌对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石麦22’和‘保麦10’对水氮供应的响应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保麦10’旗叶光合参数对水氮供应水平敏感,表现为高水氮(施氮225kg/hm2,春季灌水2次)较低水氮(施氮112.5kg/hm^2,春季灌水1次)的旗叶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Chl)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明显增加;而‘石麦22’光合参数对水氮供应较迟钝,上述参数在不同水氮处理下的变幅表现较小。供试品种不同水氮处理下旗叶叶绿素含量缓降期(RSP)和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PAD)以及产量表现特征与上述光合参数的表现特征相一致。表明,抗旱品种‘石麦22’和高水肥适应品种‘保麦10’植株上位叶光合参数对水氮响应特征,在调控植株水氮适应和产量形成能力中发挥重要作用。‘石麦22’植株在低水氮供应下能维持较强光合能力,是其节水栽培下实现高产稳产的重要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素用量 春季灌水 光合参数 产量
下载PDF
氮肥分配方式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志鹏 杨梦雅 +1 位作者 陈曦 肖凯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27,35,共8页
以‘郑单958’为材料,对不同施氮方式调控河北平原区超高产夏玉米产量、氮素吸收积累和利用特性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氮对照(T1)相比,各种施氮处理(T2~T5)植株的氮素累积量和产量均显著提高。各种等量施氮(375kg/hm^2)处理... 以‘郑单958’为材料,对不同施氮方式调控河北平原区超高产夏玉米产量、氮素吸收积累和利用特性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氮对照(T1)相比,各种施氮处理(T2~T5)植株的氮素累积量和产量均显著提高。各种等量施氮(375kg/hm^2)处理中,与常规施氮处理(T2,30%底施结合70%大喇叭口追施)相比,氮素后移处理T3(30%底施、50%大喇叭口追施和20%开花追施)、T4(30%底施、40%大喇叭口追施和30%开花追施)和T5(30%底施、30%大喇叭口追施和40%开花追施)生育后期各时期和阶段(开花-灌浆和灌浆-成熟)植株和茎、叶、籽粒的氮累积量增多,其中以T4植株和上述器官的增幅最大。不同处理成熟期穗粒数、粒重和产量及表现特征与各处理植株及各器官的氮素积累能力一致。此外,氮素后移处理(T3~T5)较常规施氮处理(T2)成熟期植株的氮效率参数(如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增大,单位籽粒吸收氮量增加,营养器官的氮素转运率降低,表明氮素后移处理(T4)通过改善生育后期氮素吸收,具有增强穗粒发育、籽粒灌浆进而促进增产和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作用。不同施氮处理各生育时期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植株氮素积累特性的表现特征相似,表现为T3~T5明显高于T2。本研究表明,河北平原区适宜氮素后移施氮方式(如T4)能改善夏玉米生育后期植株氮素营养,促进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超高产 氮肥后移 产量 氮素吸收 氮效率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草地植物生长表现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鲁佳男 陈月 +3 位作者 邵增会 许继峥 阚海明 孙鑫博 《草学》 2022年第5期10-17,共8页
近几年来,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AMF)在草地植被恢复重建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AMF与陆地上80%植物形成共生关系。AMF从植物中获取自身所需要的能量,同时帮助植物吸收N、P等矿质营养元素,改善植物的品质,提高产量... 近几年来,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AMF)在草地植被恢复重建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AMF与陆地上80%植物形成共生关系。AMF从植物中获取自身所需要的能量,同时帮助植物吸收N、P等矿质营养元素,改善植物的品质,提高产量。草地植物生长时期的不同也会影响到AMF对其生长的作用。本文重点从时空特征、物候差异、养分状况和逆境胁迫的角度综述AMF对草地植物生长的影响,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旨在能够对未来草地的补播建植以及退化草地的恢复重建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时空特征 养分吸收 物候期 逆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