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八个小麦品种(系)抗叶锈基因的推导 被引量:7
1
作者 郭爱国 刘颖超 +1 位作者 王焕如 朱之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109-114,共6页
根据18个未知基因品种(系)和27个Lr基因系对15个小麦叶锈菌系的反应,将18个未知基因(系)分为7个组.每组可能具有的Lr基因不同.(1)CA8646具有Lr15;(2)河农矮3具有Lr26,87-4314穗13具有Lr15和Lr26;(3)唐86-4043具有Lr2a或Lr26;(4)保麦2号... 根据18个未知基因品种(系)和27个Lr基因系对15个小麦叶锈菌系的反应,将18个未知基因(系)分为7个组.每组可能具有的Lr基因不同.(1)CA8646具有Lr15;(2)河农矮3具有Lr26,87-4314穗13具有Lr15和Lr26;(3)唐86-4043具有Lr2a或Lr26;(4)保麦2号和山东03201具有Lr1和Lr26,山东110021具有Lr1;(5)C4102-5可能具有Lr21,Lr23,Lr25或Lr27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6)丰抗9号等6个品种(系)可能具有与供试的Lr基因系不同的基因,(7)冀早15等4个品种(系)不具有供试的Lr基因系所具有的抗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小麦叶锈菌 抗性基因
下载PDF
河北省鸭梨黑星病发生现状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江柱 《中国果树》 1997年第2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梨树 鸭梨 黑星病 发生特点 防治
下载PDF
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瑞毒霉抗性的测定 被引量:41
3
作者 李炜 张志铭 樊慕贞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3-65,共3页
1994年秋季,在河北、黑龙江、内蒙、甘肃部分马铃薯种植区采集晚疫病病叶或病薯,共分离到66个菌株。在室内用‘渭薯1号’进行活体测定,瑞毒霉设0.01,0.1,1,10,100,1000mol/L等6个浓度梯度和1个空白对照,结果表明:有33.3... 1994年秋季,在河北、黑龙江、内蒙、甘肃部分马铃薯种植区采集晚疫病病叶或病薯,共分离到66个菌株。在室内用‘渭薯1号’进行活体测定,瑞毒霉设0.01,0.1,1,10,100,1000mol/L等6个浓度梯度和1个空白对照,结果表明:有33.3%的菌株对瑞毒霉表现高度抗性,43.9%的菌株表现为中度抗性。抗性的发生往往是伴随这个地区连续使用瑞毒霉后而出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菌 瑞毒霉 抗性 测定
下载PDF
小麦叶锈菌在感病寄主上发育的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黄国红 康振生 +1 位作者 朱之堉 李振歧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2-56,62,共6页
应用荧光显微技术、微分干涉技术和生物电镜技术 ,系统地研究了小麦叶锈菌在感病寄主上的发育过程及其超微结构特征。小麦叶锈菌在感病品种上的发育过程可分为几个明显的阶段 ,即孢子的萌发、附着胞的形成、气孔下囊的分化、初生菌丝和... 应用荧光显微技术、微分干涉技术和生物电镜技术 ,系统地研究了小麦叶锈菌在感病寄主上的发育过程及其超微结构特征。小麦叶锈菌在感病品种上的发育过程可分为几个明显的阶段 ,即孢子的萌发、附着胞的形成、气孔下囊的分化、初生菌丝和次生菌丝的形成和生长、吸器母细胞和吸器的形成、夏孢子床和夏孢子堆的产生以及夏孢子的形成。小麦叶锈菌的胞间菌丝呈丝状 ,生长和分枝通常沿寄主细胞壁进行。胞间菌丝与寄主细胞的接触诱导了吸器母细胞的分化 ,吸器母细胞在与寄主细胞壁的接触部位发育形成入侵栓 ,穿透寄主细胞壁后于细胞内形成吸器。胞间菌丝和吸器母细胞均含有双核 ,而成熟吸器则含有单核。经常规染色后 ,胞间菌丝和吸器母细胞的壁与隔膜均可分辨出由多层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病寄主 发育 小麦 叶锈菌 组织病理学 超微结构
下载PDF
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毒素钝化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金林 董金皋 +3 位作者 刘文山 李川 樊慕贞 腾忠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6-20,共5页
通过30种化合物对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brassicae毒素钝化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Na+、碱性物质和KMnO4。对毒素具有很强的钝化作用,而且随着浓度的提高,钝化作用增强,钝化物在离休叶片上的防效为6... 通过30种化合物对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brassicae毒素钝化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Na+、碱性物质和KMnO4。对毒素具有很强的钝化作用,而且随着浓度的提高,钝化作用增强,钝化物在离休叶片上的防效为63~100%;2000mg/L的化合物对白菜黑斑病分生孢子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对菌丝生长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黑斑病 AB 毒素 钝化物
下载PDF
枣缩果病主要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郑晓莲 赵光耀 +2 位作者 武丽芬 陈海 李荣海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16,共4页
枣缩果病为多病原病害,本文对其中2种主要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盾壳霉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9~33℃,最适温度27℃;pH值范围为3~10,最适pH为7~8;碳素营养以果糖、蔗糖、葡萄糖为好,乳糖较差。细链格孢菌苗丝生长温度范围为6~36℃... 枣缩果病为多病原病害,本文对其中2种主要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盾壳霉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9~33℃,最适温度27℃;pH值范围为3~10,最适pH为7~8;碳素营养以果糖、蔗糖、葡萄糖为好,乳糖较差。细链格孢菌苗丝生长温度范围为6~36℃,最适温度为24℃;pH值范围为3~10,最适pH为7;碳源以果糖为佳,乳糖最差;分生孢子在3~39℃,pH值3~10范围内均可萌发,以温度27℃,pH 5~8为最适。不同光照处理对盾壳霉菌和细链格孢菌菌丝生长和后者孢子萌发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果病 病原菌 生物学特性 枣树
下载PDF
枣缩果病病原子实体的诱导和鉴定 被引量:17
7
作者 郑晓莲 齐秋锁 +2 位作者 赵光耀 李秀娟 蒋占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8,共3页
1992~1996年作者对枣缩果病病原研究认为该病由Coniothyriumsp.(C.sp)、Alternariaalter-nataf.sp.tenuis和一种半知菌亚门有隔有色丝状菌等多病原引起。经室内外对上述... 1992~1996年作者对枣缩果病病原研究认为该病由Coniothyriumsp.(C.sp)、Alternariaalter-nataf.sp.tenuis和一种半知菌亚门有隔有色丝状菌等多病原引起。经室内外对上述病原菌的子实体诱导,以及越冬后自然病果上子实体的发现,病原菌C.sp.经再鉴定为C.olivaceumBon,另一病原菌半知菌亚门有隔有色丝状菌订名为群生小穴壳菌DothiorelagregariaSacc。至此明确引起枣缩果病的病原为C.olivaceum、Alternariaalternataf.sp.tenuis、Dothiorelagregaria和一种细菌(待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缩果病 子实体诱导 病原鉴定
下载PDF
玉米黄斑病研究──Ⅲ.病原菌Curvularia lunata致病毒素初探 被引量:8
8
作者 赵来顺 臧少先 +2 位作者 杨军玉 田学军 董金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20,共3页
用玉米黄斑病菌Curvularialunata无菌培养滤渡进行生物测定的结果表明,无菌培养滤波处理的,离休叶圆片四周有较大范围的褪绿区;活体植株叶片上产生水清状褪绿晕斑,与病原菌所致的症状相同;种子根的伸长受到明显抑制,证明C.lunat... 用玉米黄斑病菌Curvularialunata无菌培养滤渡进行生物测定的结果表明,无菌培养滤波处理的,离休叶圆片四周有较大范围的褪绿区;活体植株叶片上产生水清状褪绿晕斑,与病原菌所致的症状相同;种子根的伸长受到明显抑制,证明C.lunata在人工培养过程中可以产生致病毒素。这种毒素是对热稳定的物质。关于C.lunata致病毒素尚属首次报道,作者将其命名为C1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黄斑病 新月弯孢 致病毒素
下载PDF
家蝇对拟除虫菊酯抗性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何凤琴 何运转 +3 位作者 李梅 艾颖 王宗惠 冯国蕾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4-420,共7页
本文概述了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的抗性机制 ,特别是结合我国室内培育的抗拟除虫菊酯家蝇品系 (Dec R和 2Cl R) ,探讨了Na+通道、神经递质释放、ATPase、蛋白质磷酸化等与家蝇Kdr抗性的关系 ,从多方面证明了神经敏感性降低是家蝇对拟除虫菊... 本文概述了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的抗性机制 ,特别是结合我国室内培育的抗拟除虫菊酯家蝇品系 (Dec R和 2Cl R) ,探讨了Na+通道、神经递质释放、ATPase、蛋白质磷酸化等与家蝇Kdr抗性的关系 ,从多方面证明了神经敏感性降低是家蝇对拟除虫菊酯产生抗性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拟除虫菊酯 击倒抗性 KDR Na^+通道 神经递质释放 机理
下载PDF
马铃薯晚疫病病菌对瑞毒霉抗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炜 张志铭 +1 位作者 李川 谷增辉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3-60,共8页
通过研究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瑞毒霉不同抗性菌株,结果表明抗性菌株在转移过程中,其对瑞毒霉的抗性程度不变,在叶片上接种,高抗菌株其病斑面积显著大于较敏感菌株,但它们在浸染频率上没有显著差异。薯块在4℃,12℃,18℃,25℃贮存... 通过研究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瑞毒霉不同抗性菌株,结果表明抗性菌株在转移过程中,其对瑞毒霉的抗性程度不变,在叶片上接种,高抗菌株其病斑面积显著大于较敏感菌株,但它们在浸染频率上没有显著差异。薯块在4℃,12℃,18℃,25℃贮存过程中,在低温条件下,不同敏感菌株在薯块上的存活力没有显著差异,随温度升高,敏感菌株相对抗性菌株有较强存活力,成为下一个季节主要浸染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菌 瑞毒霉 抗性
下载PDF
植物的形态结构与抗病性 被引量:19
11
作者 董金皋 黄梧芳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3,共3页
在寄主与病原物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中,寄主植物表现出种种防御病原物的特殊能力,这种防御能力在病理学上称为抗病性(resistance)。长期以来。人们对各自所观察到的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对抗病性进行了描述和分类。如根据寄主植物防御病原... 在寄主与病原物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中,寄主植物表现出种种防御病原物的特殊能力,这种防御能力在病理学上称为抗病性(resistance)。长期以来。人们对各自所观察到的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对抗病性进行了描述和分类。如根据寄主植物防御病原物的机制,可分为形态结构抗病性和生理生化抗病性。前者主要是通过寄主形态结构的差异产生物理上的阻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形态结构 抗病性
下载PDF
链霉菌SO1几丁质酶发酵液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冯波 郑津辉 魏艳敏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02-103,共2页
关键词 链霉菌 几丁质酶 植物病原真菌 侵染
下载PDF
寄主选择性植物病原真菌的毒素化学 被引量:13
13
作者 董金皋 李正平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47-250,230,共5页
关键词 植物病原真菌 寄主选择性 毒素化学
下载PDF
中国蛀果蛾科分类学整理及新种记述(鳞翅目:粪蛾总科)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后魂 王玉荣 董建臻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1-73,共13页
记载中国蛀果蛾科昆虫 8属 2 3种 (亚种 ) ,其中有中国 2新纪录 :断斑洁蛀果蛾MeridarchisexcisaWalsingham和日本拟蛀果蛾Alexotypajaponica (Walsingham)及 2新种 :天目坚蛀果蛾Ar chostolatianmushanasp .nov .和五峰洁蛀果蛾Meridar... 记载中国蛀果蛾科昆虫 8属 2 3种 (亚种 ) ,其中有中国 2新纪录 :断斑洁蛀果蛾MeridarchisexcisaWalsingham和日本拟蛀果蛾Alexotypajaponica (Walsingham)及 2新种 :天目坚蛀果蛾Ar chostolatianmushanasp .nov .和五峰洁蛀果蛾Meridarchiswufengensissp .nov .。文中给出了中国蛀果蛾科分种检索表和中国新纪录及新种的特征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学 鳞翅目 粪蛾总科 蛀果蛾科 中国新纪录 新种
下载PDF
小麦根腐病病理组织学观察及品种结构抗病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金皋 康绍兰 +5 位作者 刘增群 张汀 黄梧芳 郭丽娟 姚庆筱 胡启德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121-126,共6页
采用组织学染色方法对田间表现抗感不同的品种的形态特性和与根腐菌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显微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供试两品种表皮茸毛的数量及长短,气孔的数量、大小及开张程度,叶脉间的距离.叶片上分生孢子前发方式、侵入途径和侵染点数目,... 采用组织学染色方法对田间表现抗感不同的品种的形态特性和与根腐菌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显微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供试两品种表皮茸毛的数量及长短,气孔的数量、大小及开张程度,叶脉间的距离.叶片上分生孢子前发方式、侵入途径和侵染点数目,分生孢子开始侵入的时间,菌丝开始扩展的时间以及组织变褐枯死的时间均有差异.幼苗接种调查结果表明,供试两品种的发病株率,株病叶率和叶病斑数也明显不同,但在抗病品种叶片上确实存在着感病病斑.因而推测小麦品种对根腐菌的抗性主要表现为抗侵入,形态结构抗性占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小麦根腐病 组织病理学 形态抗病性
下载PDF
甘薯丛枝病植原体的PCR检测 被引量:12
16
作者 兰平 李文凤 +1 位作者 朱水芳 王振镒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0-215,共6页
以报道的植原体 (Phytoplasma) 1 6SrDNA基因保守序列为依据 ,设计合成了两对引物对R1 6mF2 /R1 6mR2 和R1 6F2 /R1 6R2 ,以甘薯丛枝病 (SPWB)带病植株的叶脉中提取的DNA为模板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和巢式PCR(Nested_PCR)技术... 以报道的植原体 (Phytoplasma) 1 6SrDNA基因保守序列为依据 ,设计合成了两对引物对R1 6mF2 /R1 6mR2 和R1 6F2 /R1 6R2 ,以甘薯丛枝病 (SPWB)带病植株的叶脉中提取的DNA为模板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和巢式PCR(Nested_PCR)技术对甘薯丛枝病病原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PCR扩增出了 1 .5kb的特异片段 ,在PCR基础上的巢式PCR扩增出了 1 .2kb的特异片段。灵敏度实验显示该方法所需PCR模板DNA量为 0 .1 0 73ng/μl,在PCR基础上的巢式PCR可以将灵敏度提高约 1 0 0 0 0倍 ,所需模板DNA仅为 0 .0 1 0 73pg/μl,在甘薯丛枝病的检测中是一种快速、灵敏、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植原体 取合酶链式反应 巢式PCR 丛枝病原检测
下载PDF
小麦抗根腐病突变体的抗病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姚庆筱 郭丽娟 +1 位作者 康绍兰 董金皋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7-110,共4页
将通过细胞工程技术获得的小麦抗根腐病突变体后代M_1、M_2和M_3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其突变体后代M_1、M_2和M_3都能保持抗病性,同时,突变体的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较标准型对照品种明显增强,在同工酶谱中出现2条新的酶带。
关键词 小麦 根腐病菌 抗病突变体 抗病稳定性
下载PDF
氮、磷肥和灌水对小麦黑胚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田世民 朱之堉 刘保柱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3-35,共3页
在田间人工接种条件下,研究了氮肥、磷肥和灌水对小麦黑胚病(Bipolarissorokiniana)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尿素)和氮肥+磷肥(过磷酸钙)追施可降低小麦黑胚病粒率,单施磷肥的作用不明显;少2次灌水对黑脏病发生亦没有明... 在田间人工接种条件下,研究了氮肥、磷肥和灌水对小麦黑胚病(Bipolarissorokiniana)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尿素)和氮肥+磷肥(过磷酸钙)追施可降低小麦黑胚病粒率,单施磷肥的作用不明显;少2次灌水对黑脏病发生亦没有明显影响。因此,建议生产上增施氮肥以减轻小麦黑胚病发生和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磷肥 小麦 黑胚病
下载PDF
改良的根冠细胞测定法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2
19
作者 董金皋 康绍兰 黄梧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8-40,共3页
本研究用玉米小斑菌(Helminthosporium maydis)为试材系统地研究了影响离体植物根冠细胞测定法的诸因素,对Hawes等(1982)的根冠细胞法进行了全面改进,提出了改良的根冠细胞测定法及其关键技术。这种方法简便,快速、精确,在作物品种抗性... 本研究用玉米小斑菌(Helminthosporium maydis)为试材系统地研究了影响离体植物根冠细胞测定法的诸因素,对Hawes等(1982)的根冠细胞法进行了全面改进,提出了改良的根冠细胞测定法及其关键技术。这种方法简便,快速、精确,在作物品种抗性测定,生理小种,毒素及其它应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植物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在培育抗病品种及测定大量品种的抗病性中,如何进一步提高测定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根冠 细胞 测定法
下载PDF
葱鳞葡萄孢与灰葡萄孢毒素及其致病性的探索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晓莲 李萍 +1 位作者 任建国 张宝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0-21,共2页
葱鳞葡萄孢Botrytis squamosa(简称B.s.,下同)为韭菜、葱、蒜灰霉病病原;灰葡萄孢B.cinerea(简称B.c.,下同)引起黄瓜、番茄等多种蔬菜的灰霉病,均为保护地重要病害。试验探索了B.s.、B.c.毒素的提取方法,并用生物测定(毒素浸茎及抑制种... 葱鳞葡萄孢Botrytis squamosa(简称B.s.,下同)为韭菜、葱、蒜灰霉病病原;灰葡萄孢B.cinerea(简称B.c.,下同)引起黄瓜、番茄等多种蔬菜的灰霉病,均为保护地重要病害。试验探索了B.s.、B.c.毒素的提取方法,并用生物测定(毒素浸茎及抑制种子根),初步明确毒素粗提液可抑制种子根伸长,抑制率59.2%-79.05%,抗病品种抑制率低于感病品种,毒素浸茎出现典型的灰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葱鳞葡萄孢 灰葡萄孢 致病性 蔬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