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tMYB73基因正调控拟南芥对盐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4
1
作者 庞茜 赵亚婷 +4 位作者 樊锦涛 邢红侠 张靖 邢继红 董金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47,59,共5页
为明确拟南芥R2R3-MYB转录因子家族第22亚族基因AtMYB73在拟南芥抵抗盐胁迫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将拟南芥野生型Col-0、AtMYB73基因的T-DNA插入突变体myb73和超表达突变体OE进行NaCl胁迫处理,检测突变体在NaCl胁迫下的种子萌发率、存活... 为明确拟南芥R2R3-MYB转录因子家族第22亚族基因AtMYB73在拟南芥抵抗盐胁迫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将拟南芥野生型Col-0、AtMYB73基因的T-DNA插入突变体myb73和超表达突变体OE进行NaCl胁迫处理,检测突变体在NaCl胁迫下的种子萌发率、存活率及抗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在NaCl胁迫下,myb73突变体的种子萌发率、幼苗的存活率、成株时期的存活率及拟南芥抗盐相关基因MYB44、SOS2和SOS3的表达均明显低于野生型和超表达突变体,表明AtMYB73基因正调控拟南芥对盐胁迫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AtMYB73 NACL胁迫 抗盐基因
下载PDF
转录因子ZmMYC7与拟南芥JAZ家族基因的互作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曹宏哲 李薇 +5 位作者 庞茜 刘鹏飞 白华 张康 邢继红 董金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7-82,共6页
为明确转录因子ZmMYC7与JAZ家族基因的互作关系,本研究构建了ZmMYC7与拟南芥JAZ家族基因的酵母双杂交载体,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ZmMYC7与拟南芥JAZ家族基因的互作关系。结果发现,共转化BD-ZmMYC7与AD-AtJAZ1、AD-AtJAZ2、AD-AtJAZ3、A... 为明确转录因子ZmMYC7与JAZ家族基因的互作关系,本研究构建了ZmMYC7与拟南芥JAZ家族基因的酵母双杂交载体,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ZmMYC7与拟南芥JAZ家族基因的互作关系。结果发现,共转化BD-ZmMYC7与AD-AtJAZ1、AD-AtJAZ2、AD-AtJAZ3、AD-AtJAZ4、AD-AtJAZ5、AD-AtJAZ8、AD-AtJAZ9、AD-AtJAZ10、AD-AtJAZ12组合的酵母在三缺培养基(SD/-T/-L/-H)和四缺培养基(SD/-T/-L/-H/-A)上均能正常生长,而BD-ZmMYC7与AD-AtJAZ6、AD-AtJAZ7、AD-AtJAZ11组合的酵母以及阴性对照组均不能在三缺、四缺培养基上正常生长,表明ZmMYC7与AtJAZ1、AtJAZ2、AtJAZ3、AtJAZ4、AtJAZ5、AtJAZ8、AtJAZ9、AtJAZ10、AtJAZ12能在酵母细胞中直接互作。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转录因子ZmMYC7在JA信号防御反应中的功能及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mMYC7 JAZ家族基因 酵母双杂交 蛋白互作
下载PDF
灰葡萄孢BcPDR1基因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晓颖 吴艳丽 +5 位作者 李白 袁雪梅 曹宏哲 张康 邢继红 董金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9-75,共7页
灰葡萄孢BcPDR1基因在病菌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具体的分子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利用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Digit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DGE),获得了933个受BcPDR1基因影响的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 灰葡萄孢BcPDR1基因在病菌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具体的分子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利用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Digit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DGE),获得了933个受BcPDR1基因影响的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细胞过程、新陈代谢过程、细胞组分和催化作用等方面。利用数字基因表达谱数据,获得了14个差异表达的胞壁降解酶基因;热图分析和Real-time PCR分析发现,14个胞壁降解酶基因在突变体BCt89和ΔBcPDR1中的表达水平被明显上调或下调,确定了BcPDR1基因对胞壁降解酶基因的正负调控作用。试验结果为进一步阐明BcPDR1调控灰葡萄孢致病力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葡萄孢 BcPDR1 数字基因表达谱 细胞壁降解酶 REAL-TIME PCR
下载PDF
拟南芥AtBT4在抵抗Pst DC3000侵染过程中的功能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旭 黄聪聪 +5 位作者 庞茜 藏金萍 曹宏哲 张康 董金皋 邢继红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36,共5页
为明确拟南芥AtBT4基因在抵抗Pst DC3000侵染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检测AtBT4基因的T-DNA插入突变体bt4和bt4-1、回复突变体CE和超表达突变体OE对Pst DC3000的敏感性,结果发现,bt4、bt4-1突变体感病症状较为严重、病菌cfu值明显增强、胼... 为明确拟南芥AtBT4基因在抵抗Pst DC3000侵染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检测AtBT4基因的T-DNA插入突变体bt4和bt4-1、回复突变体CE和超表达突变体OE对Pst DC3000的敏感性,结果发现,bt4、bt4-1突变体感病症状较为严重、病菌cfu值明显增强、胼胝质含量明显降低,表明AtBT4基因在拟南芥抵抗Pst DC3000侵染过程中发挥正调控的作用。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野生型和突变体bt4、bt4-1、CE、OE接种Pst DC3000后SA、JA/ET信号途径关键基因ICS1、NPR1、JAR1、PDF1.2的表达情况,发现bt4和bt4-1突变体中各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野生型、回复突变体和超表达突变体,表明AtBT4基因正调控ICS1、NPR1、JAR1、PDF1.2的表达。由此推测,AtBT4基因通过调控SA、JA/ET信号途径影响拟南芥对Pst DC3000的抗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AtBT4基因调控拟南芥抵抗Pst DC3000侵染的分子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AtBT4 PST DC3000 抗病信号途径
下载PDF
拟南芥转录因子MYB73与TPRs蛋白的互作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范宇航 赵盼盼 +5 位作者 白华 庞茜 张康 曹宏哲 邢继红 董金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3-90,共8页
转录因子MYB73在拟南芥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尚待探究。本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Yeast two-hybrid,Y2H)技术,对拟南芥MYB73与TPRs(TOPLESS-related proteins)蛋白之间的互作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转录因子MYB73在拟南芥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尚待探究。本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Yeast two-hybrid,Y2H)技术,对拟南芥MYB73与TPRs(TOPLESS-related proteins)蛋白之间的互作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共转化MYB73与TPR3、TPR4组合(BD-MYB73+AD-TPR3、AD-MYB73+BD-TPR3、BD-MYB73+AD-TPR4、AD-MYB73+BD-TPR4)的酵母能够在三缺(SD/-L/-T/-H)和四缺(SD/-L/-T/-H/-A)培养基上生长,而共转化MYB73与TPR1、TPR2组合的酵母以及阴性对照组均不能在三缺、四缺培养基上正常生长,表明MYB73与TPR3、TPR4蛋白互作,与TPR1、TPR2不互作;与阳性对照相比,共转化EAR(Ethylene-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factor-associated amphiphilic repression)基序突变的MYB73-m1(L197V)、MYB73-m2(L201V)与TPR3、TPR4组合(AD-MYB73-m1+BD-TPR3、ADMYB73-m2+BD-TPR3、AD-MYB73-m1+BD-TPR4、AD-MYB73-m2+BD-TPR4)的酵母不能在三缺和四缺培养基上生长,表明MYB73通过EAR基序与TPRs蛋白互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B73 TPRs蛋白 酵母双杂交 EAR基序
下载PDF
去乙酰转移酶ZmHDA101与TPL/TPRs蛋白的互作研究
6
作者 于璐 白华 +4 位作者 庞茜 朱岩 张康 邢继红 董金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3-89,共7页
ZmHDA101是玉米去乙酰转移酶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尚未明确。为了明确ZmHDA101与TPL/TPRs蛋白之间的互作关系,本研究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了ZmHDA101、TPL/TPRs的酵母双杂交载体AD/BD-ZmHDA101、AD/BD-AtTPL、AD/BD-AtT... ZmHDA101是玉米去乙酰转移酶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尚未明确。为了明确ZmHDA101与TPL/TPRs蛋白之间的互作关系,本研究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了ZmHDA101、TPL/TPRs的酵母双杂交载体AD/BD-ZmHDA101、AD/BD-AtTPL、AD/BD-AtTPR1、AD/BD-AtTPR2、AD/BD-AtTPR3和AD/BD-AtTPR4;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分析了ZmHDA101与TPL/TPRs蛋白之间的互作关系。结果发现,共同转化了ZmHDA101与TPL/TPRs组合的酵母均能在-Leu/-Trp、-Leu/-Trp/-His和-Leu/-Trp/-His+3-AT培养基上正常生长,而转化了对照组合的酵母不能在-Leu/-Trp/-His或-Leu/-Trp/-His+3-AT培养基上正常生长,表明ZmHDA101与AtTPL、AtTPR1、AtTPR2、AtTPR3和AtTPR4在酵母细胞中均能够直接互作。研究结果为阐明ZmHDA101在玉米生长发育和抵抗生物/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ZmHDA101 TPL/TPRs 酵母双杂交 自激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