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太行山苹果产区土壤肥力与施肥现状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文赞 张丽娟 +3 位作者 霍增起 尹兴 吉艳芝 张杰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1年第1期70-77,共8页
为综合评价河北省太行山地区苹果园土壤肥力与施肥现状,通过实地调查该地苹果园不同养分投入量、投入类型以及各养分在0~60 cm土层分布状况,并进一步采用产量差法探究最佳养分投入量。结果表明,河北省太行山地区苹果园有机肥平均施入量... 为综合评价河北省太行山地区苹果园土壤肥力与施肥现状,通过实地调查该地苹果园不同养分投入量、投入类型以及各养分在0~60 cm土层分布状况,并进一步采用产量差法探究最佳养分投入量。结果表明,河北省太行山地区苹果园有机肥平均施入量为5934.72 kg/hm^2,以鸡粪、羊粪、牛粪为主;无机肥N、P2O5、K2O投入量分别为777.63 kg/hm^2、421.86 kg/hm^2、543.39 kg/hm^2。土壤养分随土层加深呈降低趋势,其中0~20 cm土层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铁含量均达到了丰富水平,但有效锰含量处于较低水平,有效铜、有效锌处于适量水平。产量差模型分析显示,河北省太行山苹果园最高产量N、P2O5、K2O投入量分别为821.87 kg/hm^2、580.73 kg/hm^2、676.99 kg/hm^2。建议在实际生产中应降低氮、钾肥投入,适当补充磷、锰肥,同时搭配有机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地区 苹果园 肥料投入 土壤养分 产量差分析
下载PDF
有机肥施用对红地球葡萄产量、品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30
2
作者 韩建 尹兴 +4 位作者 郭景丽 吉艳芝 张杰 张丽娟 马文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142,共12页
【目的】明确有机肥施用对河北葡萄主产区高产优质红地球葡萄产量、品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为葡萄种植合理施用有机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北张家口市怀来县葡萄试验示范基地13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进行为期4年的田间试验。设... 【目的】明确有机肥施用对河北葡萄主产区高产优质红地球葡萄产量、品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为葡萄种植合理施用有机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北张家口市怀来县葡萄试验示范基地13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进行为期4年的田间试验。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农民传统施肥(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9 t/hm^2 (M)、有机肥7.5 t/hm^2+化肥(M1NPK)、有机肥15 t/hm^2+化肥(M2NPK)、有机肥45 t/hm^2+化肥(M3NPK),采用常规方法测定葡萄产量、品质、重金属含量及果园土壤中硝态氮、微生物量碳和氮、重金属含量,并对葡萄园土壤重金属累积达到限量所需年限进行推算。【结果】施用有机肥处理葡萄产量均显著高于单施化肥(NPK),其中以中量有机肥+化肥处理(M2NPK)的产量最高,4年(2010-2013)平均产量为21503kg/hm^2,较农民传统施肥(CK)提高了14%;施用有机肥处理葡萄Vc含量比对照显著增加。各处理间葡萄百粒重、pH、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固酸比差异不显著。收获后M2NPK处理0-20 cm和20-40 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下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显著高于CK。连续4年施用有机肥后,葡萄果实及果园土壤的重金属含量(Cr、Cd、As、Pb、Hg、Cu、Zn)均未超标,但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葡萄及土壤中的重金属分别呈现线性和二次函数累积趋势。M3NPK处理土壤重金属含量较其他施用有机肥处理提前累积到限量水平。【结论】中量有机肥+化肥(M2NPK)处理葡萄的产量最高,品质最佳,而且降低了土壤硝态氮在各土层的累积,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且葡萄果实和果园土壤重金属含量未超标。高量有机肥处理不会进一步提高红地球葡萄的产量和品质,但快速增加果园土壤重金属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产量和品质 鸡粪 土壤硝态氮含量 重金属积累
下载PDF
新型尿素对农田土壤N2O排放、氨挥发及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艺磊 韩建 +3 位作者 张丽娟 尹兴 吉艳芝 周晓丽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313-316,共4页
以华北平原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静态培养系统研究新型尿素施入土壤后对N2O排放和氨挥发的影响。供试肥料为聚能网尿素、腐殖酸尿素、控失尿素、普通尿素,脲酶抑制剂为氢醌(C6H6O2),硝化抑制剂为2-氯-6-三氯甲基吡啶(NP)。结果表... 以华北平原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静态培养系统研究新型尿素施入土壤后对N2O排放和氨挥发的影响。供试肥料为聚能网尿素、腐殖酸尿素、控失尿素、普通尿素,脲酶抑制剂为氢醌(C6H6O2),硝化抑制剂为2-氯-6-三氯甲基吡啶(NP)。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N2O排放通量峰值均出现在第2天,其中控失尿素土壤N2O排放通量最低,为20168.1μg/(kg·d);与普通尿素相比,控失尿素减少了58.0%的N2O排放,减排效果最佳。不同新型尿素均能显著降低土壤氨挥发损失量,其中腐殖酸尿素对减少氨挥发损失量的效果最好,聚能网尿素其次,控失尿素最差。培养期间,在0~3d土壤NO3-含量与N2O排放量显著相关;土壤NH4+含量与氨挥发损失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挥发 N2O排放 控失尿素 腐殖酸尿素 聚能网尿素
下载PDF
滴灌施肥对红地球葡萄产量、品质及土体氮磷钾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杰 韩建 +4 位作者 孙卓玲 张丽娟 尹兴 汪新颖 吉艳芝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0-480,共11页
【目的】研究滴灌施肥对‘红地球’葡萄产量、品质与土体氮磷钾分布的影响,为科学合理制定河北省葡萄水肥管理策略提供理论及技术依据。【方法】以河北省怀来县15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材,设置5个不同水肥投入水平,分别为传统灌溉施肥(... 【目的】研究滴灌施肥对‘红地球’葡萄产量、品质与土体氮磷钾分布的影响,为科学合理制定河北省葡萄水肥管理策略提供理论及技术依据。【方法】以河北省怀来县15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材,设置5个不同水肥投入水平,分别为传统灌溉施肥(CK)、传统施肥+滴灌(FCK+D)、滴灌施肥Ⅰ(F1+D)、滴灌施肥Ⅱ(F2+D)、滴灌施肥Ⅲ(F3+D)。滴灌用水量为传统灌溉用水量的55%,CK与FCK+D施肥总量相同(N、P_2O_5、K_2O总施入量分别为2708.7、2615.45、1315.2 kg/hm^2),与CK相比,F1+D总N、P_2O_5、K_2O施入量分别降低了68.32%、87.61%、40.47%;F2+D较F1+D减少17.31%的磷和12.54%钾肥量,F3+D又降低了18.53%的氮肥量。对葡萄的产量与品质和氮、磷、钾等养分在0—100 cm土体中的分布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养分利用效率及成本收益。【结果】2012年和2013年CK处理葡萄产量分别为24115 kg/hm^2和23020 kg/hm^2,F1+D处理显著高于CK,分别为28830、27272 kg/hm^2,平均提高了19.0%,而F2+D、F3+D和FCK+D与CK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品质方面,F3+D的千粒重显著高于CK,在2012与2013年分别为11.39、11.47 kg,平均提高了7.2%,而F1+D、F2+D和FCK+D与CK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012年和2013年CK处理果实Vc含量分别为14.36、14.42 mg/100 g,F1+D、F2+D和F3+D显著高于CK,分别平均提高了16.7%、15.2%和15.6%。在土体养分分布方面,土体中上层(0—60 cm)滴灌施肥处理养分含量与传统水肥处理不存在显著差异,但60—100 cm土层中,F1+D的硝态氮、速效磷含量最低,分别为21.37、28.56 mg/kg,F1+D、F2+D和F3+D的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26.11、117.75、139.00 mg/kg,均显著低于CK,但三者间无显著差异。滴灌施肥各处理的灌溉水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最高可比CK高出209.1%和266.3%;F1+D、F2+D、F3+D在水肥投入及用工成本上较传统管理分别平均节省了17857.5、18547.5、17752.5元/hm^2,实现了增产增效。【结论】葡萄生产中采用滴灌施肥技术,并根据葡萄生育期养分需求(前期补充氮磷,膨大期后适当增施钾肥),能够显著提高葡萄产量,改善果实品质,降低养分淋失,增加农民经济收益。综合比较,以不降低氮磷钾施肥量、以滴灌施肥代替土施的F1+D在产量、品质及节本增效等方面综合表现最优,氮、磷向60 cm以下的土层淋洗量也大大减少,比CK增收47145~51024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滴灌施肥 养分投入量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持续氮素调控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氮素利用和表观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彭正萍 刘亚男 +5 位作者 李迎春 王艳群 舒晓晓 魏姗姗 门明新 刘会玲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79,共6页
为解决作物生产中氮肥过量施用问题,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法,设置农民习惯施氮(FN)、优化减氮(ON)、优化减氮后再减氮20%配施不同氮素调控剂等处理,研究持续氮素调控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作物产量、氮素利用和表观损失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 为解决作物生产中氮肥过量施用问题,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法,设置农民习惯施氮(FN)、优化减氮(ON)、优化减氮后再减氮20%配施不同氮素调控剂等处理,研究持续氮素调控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作物产量、氮素利用和表观损失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FN比,ON的小麦和玉米产量、氮素吸收量均未受影响,而氮素利用率、氮肥生产效率、氮肥农学效率均提高。ON的小麦和玉米两茬作物总N输入量较FN减少207.7kg/hm^2,N素表观损失减少119.1kg/hm^2,增收672.8元/hm^2,说明在农民习惯施氮肥基础上合理减少施氮量不但没有影响作物产量,反而促进作物氮素利用,减少氮素损失,降低氮肥生产成本,增加纯收益。与ON比,在优化减氮的基础上再减氮20%并配施硝化抑制剂(DCD),小麦和玉米两茬作物增产9.54%,氮素吸收量提高3.83%,氮素利用率提升5%以上,N素表观损失减少114.5kg/hm^2,增收3 292元/hm^2。综合考虑,各氮素调控措施中以ON80%+DCD效果较好,既能持续获得作物稳定高产,减少氮肥用量,又能减少氮素向环境中的损失,同时获得更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氮素调控 小麦/玉米轮作系统 氮素利用 氮素表观损失 经济效益
下载PDF
根层调控对小麦-玉米种植体系氮素利用及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彭亚静 汪新颖 +4 位作者 张丽娟 郝晓然 乔继杰 王玮 吉艳芝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87-2198,共12页
【目的】针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高产田水肥资源利用效率低、氮素累积严重的问题,探索不同根层调控措施对作物氮素利用及土壤NO3--N残留的影响。【方法】以华北平原高产粮田为对象,设置传统水氮、水氮调控、调控+土壤调理剂(A... 【目的】针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高产田水肥资源利用效率低、氮素累积严重的问题,探索不同根层调控措施对作物氮素利用及土壤NO3--N残留的影响。【方法】以华北平原高产粮田为对象,设置传统水氮、水氮调控、调控+土壤调理剂(Agh)、调控+CRU(用含量为43%的缓释尿素代替氮肥)和调控+植物生长调节剂(GGR)田间小区试验,采集测定土壤、植株及根系样品,分析不同根层调控措施对氮素利用的效果。【结果】在控水减氮前提下,调理剂和GGR处理的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吸氮量均高于传统水氮。小麦拔节期GGR处理80—100 cm土层根系分布较多,表明GGR能促进中下层根系的发育;玉米大喇叭口期,藁城调理剂和大名GGR处理20—50 cm土层的根长密度均明显高于传统水氮。第一个轮作季,藁城和深州GGR的0—200 cm土体各土层硝态氮残留量均显著低于传统水氮,尤其在60—100 cm土层硝态氮的残留最低;第二个轮作季,藁城调理剂和大名GGR处理各土层硝态氮的残留量显著低于传统水氮。第一个轮作季的调理剂和第二个轮作季的GGR(藁城)的氮素表观亏缺量较大,说明根层调控促进了作物对土壤累积氮素的利用。根层调控措施能够达到经济和生态的双赢,灌溉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氮偏生产力(PFPN)较传统水氮平均提高了2.47 kg·m-3和18.08 kg·kg-1,平均增收258.43元/667 m2。【结论】在华北平原高产田,不同根层调控措施的小麦、玉米单季及周年的产量较传统水氮平均分别提高了8.58%、5.99%和7.13%;两季作物收获后0—100 cm土层中土壤硝态氮残留量较传统水氮平均分别降低了70.73和59.44kg·hm-2,明显降低了土壤硝态氮的残留,减缓了向土体深层的淋溶损失;促进了小麦、玉米关键生育期根系的发育。总之,通过在控水减氮的基础上添加土壤调理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GGR)可以显著提高作物产量,能使其充分挖掘土壤累积氮素,实现节本增效,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层调控 小麦-玉米轮作 产量 NO3--N残留 土壤调理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填闲种植对棚室菜田累积氮素消减及黄瓜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彭亚静 郝晓然 +4 位作者 吉艳芝 王琳 任翠莲 巨晓棠 张丽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74-1784,共11页
【目的】在中国集约化蔬菜种植区,传统的高水肥投入导致土壤氮素大量累积,致使氮素淋洗到土壤深层或进入地下水,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种植填闲作物可控制和减少土壤深层硝态氮的累积,因此,本研究探讨不同填闲作物种类对消减土壤剖面... 【目的】在中国集约化蔬菜种植区,传统的高水肥投入导致土壤氮素大量累积,致使氮素淋洗到土壤深层或进入地下水,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种植填闲作物可控制和减少土壤深层硝态氮的累积,因此,本研究探讨不同填闲作物种类对消减土壤剖面累积硝态氮及下季作物生长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填闲作物种类。【方法】以华北平原传统棚室黄瓜菜田为对象,在蔬菜休闲期通过种植深根型填闲作物,利用其根系发达、生长迅速、吸氮量大的特点,促使土层中硝态氮大量消耗,以消减土壤剖面根层NO3--N累积和降低土壤剖面NO3--N淋失。以此为目标,设置甜玉米、苋菜、甜高粱及休闲田间小区试验,采集测定土壤、植株及根系样品,分析不同填闲作物的消减效果。【结果】在这3种填闲作物中,甜玉米的生物量和吸氮量最大,整体根长密度大于其它填闲种类。从对土壤剖面NO3--N的消减能力来说,甜玉米的消减能力最高。2008、2009及2010年,甜玉米对0—200 cm土层土壤NO3--N的消减量分别为153.8、605.7和56.3 kg·hm-2。3年休闲期后,第一季前茬休闲处理的黄瓜产量、生物量及吸氮量均最高,在产量、吸氮量上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第二季、第三季,前茬休闲的产量、生物量和吸氮量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填闲作物的种植并没有对黄瓜产量造成影响,并且黄瓜收获后土壤NO3--N含量明显降低。氮素表观平衡中0—200 cm土层,甜玉米-黄瓜的氮素亏缺量较大,说明甜玉米能显著降低土壤NO3--N的残留。种植填闲作物能够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甜玉米、苋菜与甜高粱可分别为农民带来39 467、497和16 522元/hm2的净收入。【结论】棚室菜田夏季种植填闲作物不仅可以消减土壤剖面根层NO3--N累积,而且对下茬黄瓜产量未造成显著影响,黄瓜收获后土壤NO3--N含量也会明显降低;在设施蔬菜轮作体系中引入填闲作物具有可行性,甜玉米为较佳的填闲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闲作物 NO3^--N累积 黄瓜 产量
下载PDF
根层调控措施对甜玉米-黄瓜设施蔬菜轮作体系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郝晓然 彭亚静 +4 位作者 张丽娟 王琳 巨晓棠 吉艳芝 任翠莲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90-2400,共11页
【目的】以甜玉米作为填闲作物,探讨不同的根层调控措施对消减土壤剖面累积硝态氮及下茬黄瓜生长的影响。【方法】在华北平原传统棚室蔬菜的休闲季种植甜玉米,针对甜玉米设置添加土壤调理剂和秸秆还田2种根层调控措施,以甜玉米传统种植... 【目的】以甜玉米作为填闲作物,探讨不同的根层调控措施对消减土壤剖面累积硝态氮及下茬黄瓜生长的影响。【方法】在华北平原传统棚室蔬菜的休闲季种植甜玉米,针对甜玉米设置添加土壤调理剂和秸秆还田2种根层调控措施,以甜玉米传统种植作为对照,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试验于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进行,共3次甜玉米-黄瓜轮作,6季作物。每年6月初至9月底种植甜玉米,10月初至次年1月底扣棚育黄瓜苗,当年2月初种植黄瓜。在甜玉米季,共3个处理,随机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为4 m×2 m,小区间隔0.3 m,区组之间布设1 m的保护行。【结果】甜玉米种植季,调理剂处理的玉米籽粒产量最高,2008、2009和2010年的产量分别为6.2、7.4和7.9 t·hm-2;土壤调理剂和秸秆还田2种根层调控处理的甜玉米总吸氮量高于传统种植。秸秆还田和调理剂处理能够促进20—60 cm土层根系的生长发育,促使根系吸收更深层的土壤养分。2种根层调控措施均能降低土壤剖面NO3--N的累积,尤其对100—200 cm的作物根区NO3--N的消减能力更强,NO3--N消减趋势大致为:调理剂>秸秆还田>传统种植。3季黄瓜种植季,不同前茬处理的黄瓜产量、生物量和吸氮量差异均不显著;3季平均土壤NO3--N在0—200 cm土层的残留量为秸秆还田<调理剂<传统种植。3个轮作季后,传统种植、调理剂和秸秆还田处理在0—200 cm土层的氮素盈余量分别为1 911.6、1 966.3和1 930.2 kg·hm-2,调理剂处理显著高于传统种植。【结论】在硝态氮高累积的设施土壤上,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加入土壤调理剂和适当的秸秆还田对100—200 cm的作物根区土壤剖面NO3--N的消减能力更强。填闲作物种植第二年对下茬黄瓜土壤NO3--N的消减作用最为明显。土壤调理剂和秸秆还田措施能够显著提高甜玉米对土壤剖面NO3--N的消减能力,减缓土壤NO3--N的淋失,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层调控 设施蔬菜 甜玉米-黄瓜轮作 NO3--N累积
下载PDF
硝态氮源及碳源有效性对土壤N_2O和CO_2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周晓丽 王琳 +4 位作者 张艺磊 张丽娟 马银丽 巨晓棠 吉艳芝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70-175,共6页
以华北平原农田土壤为对象,通过室内静态培养系统研究NO_3^--N与不同碳源组合对土壤N_2O和CO_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NO_3^--N作为氮源和不同碳源施入土壤,除NO_3^-+纤维素,其余土壤N_2O排放通量均高于对照组和只添加氮源土壤;NO_3^--N... 以华北平原农田土壤为对象,通过室内静态培养系统研究NO_3^--N与不同碳源组合对土壤N_2O和CO_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NO_3^--N作为氮源和不同碳源施入土壤,除NO_3^-+纤维素,其余土壤N_2O排放通量均高于对照组和只添加氮源土壤;NO_3^--N和不同碳源组合的CO_2累积排放量均高于对照和只添加氮源土壤。NO_3^-+果胶的N_2O排放量在第1 d达到最大值1 383.42μg N·kg^(-1)·d^(-1);NO_3^-+葡萄糖的CO_2排放量在第1 d达到最大值370.13 mg C·kg^(-1)·d^(-1),CO_2累积排放量顺序为:葡萄糖>果胶>秸秆>纤维素>淀粉>木质素。土壤NO_3^--N含量与N_2O排放呈极显著正相关。总之,添加纤维素可以抑制N_2O的排放,促进CO_2排放,并增加土壤中NO_3^--N含量,添加其余碳源均会促进土壤N_2O和CO_2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农田土壤 硝态氮源 碳源 氧化亚氮 二氧化碳
下载PDF
大棚萝卜菜田土壤理化性质及相关酶活性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英男 李博文 +3 位作者 马理 卢金海 李玉涛 刘文菊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86-491,共6页
以河北省永清县萝卜种植区不同种植年限大棚萝卜的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深度(0-20、〉20-40 cm)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土壤养分含量的频数分布及相关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特征,研究萝卜种植年限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 以河北省永清县萝卜种植区不同种植年限大棚萝卜的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深度(0-20、〉20-40 cm)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土壤养分含量的频数分布及相关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特征,研究萝卜种植年限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除土壤p H值、EC值在2层之间没有明显差别外,其他各指标含量在表层土壤中均极显著高于下层土壤;其中,上、下2层土壤中碱解氮、有机质含量的频数分布曲线均呈正态分布;表层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与种植年限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上下2层土壤有效态铁、锰、铜、锌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表层土壤速效磷、有机质含量对脲酶活性产生直接影响,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对脲酶活性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间接作用上;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对碱性磷酸酶活性产生不同程度的直接影响,速效磷含量对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速效钾产生的间接性影响来实现的。综上所述,大棚萝卜种植到一定年限后,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会发生变化,因此,要根据平衡施肥的理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大棚萝卜土壤养分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土壤养分 频数分布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设施黄瓜生产系统重金属Cd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金海 李博文 +1 位作者 杨志新 赵洪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97-100,共4页
以河北省永清县具代表性管理模式的黄瓜日光温室为对象,通过连续2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设施黄瓜土壤重金属Cd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荐氮肥施用量(750 kg/hm2)、减氮施肥处理(960 kg/hm2)的重金属Cd输入量明显低于常规施肥处理,... 以河北省永清县具代表性管理模式的黄瓜日光温室为对象,通过连续2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设施黄瓜土壤重金属Cd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荐氮肥施用量(750 kg/hm2)、减氮施肥处理(960 kg/hm2)的重金属Cd输入量明显低于常规施肥处理,鸡粪是设施黄瓜生产系统重金属Cd输入的主要来源;除不施用肥料外,其他施肥处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Cd净积累;推荐氮肥用量处理Cd的输出量相对最高,净积累量相对最低,产投比相对最高,可减轻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黄瓜 施肥量 Cd净积累 产投比 输入量 输出量
下载PDF
对石灰性土壤矿质氮分析测定方法的研究
12
作者 王雪 张家铜 +2 位作者 刘建涛 孙志梅 崔少雄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5,共5页
以石灰性土壤为供试土壤,研究了不同浸提剂、液土比及震荡时间对土壤矿质氮(NH+4-N和NO-3-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提剂种类、液土比及震荡时间均会不同程度影响土壤NH+4-N和NO-3-N含量的测定结果。3种浸提剂浸提土壤NH+4-N的含量均... 以石灰性土壤为供试土壤,研究了不同浸提剂、液土比及震荡时间对土壤矿质氮(NH+4-N和NO-3-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提剂种类、液土比及震荡时间均会不同程度影响土壤NH+4-N和NO-3-N含量的测定结果。3种浸提剂浸提土壤NH+4-N的含量均表现为1mol/L KCl>2mol/L KCl>0.01mol/L CaCl2;3种浸提剂对土壤NO-3-N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受震荡时间的影响,震荡时间为0.5h时,3种浸提剂对NO-3-N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与对NH+4-N测定结果的影响趋势一致,但当震荡时间为1h时,则表现为1mol/L KCl和2mol/L KCl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0.01mol/L CaCl2。液土比和震荡时间对土壤NH+4-N和NO-3-N的含量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综合本研究结果,在石灰性土壤上若单独测定NO-3-N,1mol/L KCl为浸提剂,液土比用5∶1,震荡时间以0.5h为最佳;若联合测定土壤NH+4-N和NO-3-N,用1mol/L KCl为浸提剂,5∶1液土比,1h震荡时间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提剂 液土比 震荡时间 铵态氮 硝态氮
下载PDF
氮肥配施调控剂对麦田土壤N_2O排放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舒晓晓 李迎春 +5 位作者 王艳群 魏珊珊 石新丽 王朝东 彭正萍 王燕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0-36,56,共8页
针对目前农田氮肥用量大,造成氮素利用率低,增加土壤N_2O排放等问题。本试验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了不同氮肥调控模式对麦田土壤N_2O排放、氮素利用和表现损失、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N_2O排放主要集中在播种-苗期和返青-拔节期,N... 针对目前农田氮肥用量大,造成氮素利用率低,增加土壤N_2O排放等问题。本试验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了不同氮肥调控模式对麦田土壤N_2O排放、氮素利用和表现损失、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N_2O排放主要集中在播种-苗期和返青-拔节期,N_2O排放通量与土壤湿度呈极显著指数相关。与推荐减氮处理(RN)相比,施用锌腐酸尿素(RN+HA+Zn)和有机无机配施处理(OM+N)N_2O排放总量分别降低24.8%、35.4%;氮素利用效率分别提高0.7%,32.8%;氮素表观损失分别减少2.2%,63.4%;分别增产9.4%,11%且差异达显著水平。与RN+HA+Zn相比,OM+N处理的N_2O排放总量降低14.2%,氮肥生产效率和农学效率分别增加20.2kg/kg,9.9kgGrain/kgN,氮肥利用率提高32.1个百分点,土壤残留氮素和氮素表观损失分别减少27.5%和62.6%,籽粒产量略有上升但二者间无显著差异。说明OM+N处理可以减少N_2O排放,提高氮素利用率、增加小麦产量,是利于麦田安全生产的一种氮素调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调控模式 麦田 N2O排放 氮素利用 产量
下载PDF
太行山南部苹果园土壤养分特征及其与果实品质关系的多元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韩建 霍增起 +3 位作者 尹兴 吉艳芝 张杰 张丽娟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9-74,共6页
试验选取太行山南部31个典型果园探究不同地形与产量条件下土壤养分特征并进行土壤养分与果实品质多元分析。结果表明:(1)太行山南部富士苹果园土壤养分总体处于适量及以上水平,仅丘陵、平原及中低产园土壤有效锰含量较低。(2)土壤有机... 试验选取太行山南部31个典型果园探究不同地形与产量条件下土壤养分特征并进行土壤养分与果实品质多元分析。结果表明:(1)太行山南部富士苹果园土壤养分总体处于适量及以上水平,仅丘陵、平原及中低产园土壤有效锰含量较低。(2)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均以山地园较高,分别为20.61,79.97mg/kg;土壤有效磷虽呈现平原﹥山地﹥丘陵趋势,但不同地形间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之间差异不显著。高产园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分别为76.89,51.15 mg/kg,显著高于低产园;土壤速效钾高产园为347.81 mg/kg,显著高于中低产园(154.97,132.10mg/kg);氮素水平在不同产量园未表现差异性。(3)山区园土壤有效锰含量达22.73mg/kg显著高于丘陵、平原园地;其他微量元素地形间园地差异不显著。不同产量园中土壤微量元素未有明显分异。(4)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和Vc在不同地形与产量园没有差异,丘陵与高产园具有较高的硬度,山地与低产园酸度较大,平原园果个较大。(5)土壤有机质与果实固酸比呈正相关;土壤有效铜与果实单果重、果形指数呈负相关,而与果实硬度和Vc呈正相关;土壤有效锰与Vc和果实硬度呈正相关;土壤有效锌与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 苹果 土壤养分 地形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不同新型尿素的氮素利用率及去向 被引量:6
15
作者 杜思婕 张艺磊 +4 位作者 张志勇 吉艳芝 尹兴 韩建 张丽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34,共11页
【目的】以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探究新型尿素对作物氮素吸收及去向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在河北省辛集市河北农业大学马庄试验站进行小麦15N田间微区试验,微区面积为1 m2,设置施用普通尿素、... 【目的】以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探究新型尿素对作物氮素吸收及去向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在河北省辛集市河北农业大学马庄试验站进行小麦15N田间微区试验,微区面积为1 m2,设置施用普通尿素、普通尿素+硝化抑制剂(Nr)、控失尿素、聚能网尿素和腐植酸尿素5个处理,各施肥处理氮素施用量均为N 225 kg/hm^2,并以不施氮肥处理为对照。【结果】5个氮肥处理相比,控失尿素处理的冬小麦产量最高,为8123 kg/hm^2;腐植酸尿素处理次之,为8083 kg/hm^2;再次为聚能网尿素处理,为8049 kg/hm^2。控失尿素、腐植酸尿素、聚能网尿素、普通尿素+Nr、普通尿素的15N当季利用率分别为43.6%、41.1%、37.8%、34.2%、32.2%;控失尿素、腐植酸尿素的15N当季利用率显著高于普通尿素+Nr和普通尿素处理,聚能网尿素的15N当季利用率显著高于普通尿素,普通尿素+Nr处理则与普通尿素处理的15当季利用率无显著差异;控失尿素的15N当季利用效果最为突出,较普通尿素15N当季利用率提高了35.4%,腐植酸尿素、聚能网尿素较普通尿素15N当季利用率显著提高了27.6%、17.4%。后茬玉米能吸收利用前茬小麦残留在土壤中的氮素,但后茬玉米的土壤残留15N利用率仅为2.98%~3.62%,4种新型尿素处理间后茬玉米15N利用率无显著性差异。小麦收获后,4种新型尿素均显著提高了土壤上层(0—40 cm)硝态氮残留量,有利于后茬玉米对氮素的吸收,减少氮素淋溶的可能性。肥料氮总损失表现为控失尿素、聚能网尿素<腐植酸尿素、普通尿素+Nr<普通尿素。【结论】新型尿素显著促进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减少氮素损失,获得高产。4种新型尿素相比,控失尿素增产增效最为突出,土壤中氮残留少,损失率低,其当季利用率、残留率和损失率分别为43.6%、40.8%和15.6%;腐植酸尿素氮当季利用率仅次于控失尿素,而损失率较高达19.8%;聚能网尿素有利于氮素固持在土壤中,其残留率、损失率分别为46.1%、16.1%;普通尿素+Nr处理的氮素当季利用率偏低而土壤残留率最高,分别为34.2%和4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尿素 冬小麦–夏玉米 氮肥去向 氮肥后效 15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