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景教学在留学生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吕洋 王海萍 +5 位作者 王浩宇 张静 王志勇 王冬梅 任君旭 吴靖芳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8期46-48,50,共4页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模式在留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提高留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质量。方法利用情景教学模式对留学生进行《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设为实验组),常规教学模式设为对照组,通过实验考核、...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模式在留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提高留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质量。方法利用情景教学模式对留学生进行《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设为实验组),常规教学模式设为对照组,通过实验考核、问卷调查、出勤率等考核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的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教学模式、师生互动效果这2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考核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考核成绩的优良率分别为85.50%、77.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9);出勤率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课的出勤率分别为96.40%、9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与传统教学组相比,情景教学法能显著提高留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与胚胎学 实验教学 情景教学 留学生教育
下载PDF
组织学技术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2
作者 吕洋 刘博 +1 位作者 任君旭 王海萍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84-385,共2页
组织学技术是多学科研究工作的基础。在组织学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听课效果,使学生在以后的科研活动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是这门课程最关键的问题。本文就近两年我们在组织学技术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的几方面尝试作一介绍。
关键词 组织学技术 教学 研究
下载PDF
以形态为基础加强机能链接在组织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江兰 吕洋 +2 位作者 任君旭 张静 吴靖芳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7-848,共2页
组织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名词、概念较多的形态学基础学科,并且老师面对的都是刚入校门而对医学知识知之甚少的学生,如何上好一堂课,是组织学教师都应积极探索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大班集中授课,课堂... 组织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名词、概念较多的形态学基础学科,并且老师面对的都是刚入校门而对医学知识知之甚少的学生,如何上好一堂课,是组织学教师都应积极探索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大班集中授课,课堂上以教师授课为主,授课内容多、节奏快,在2个学时的时间里要讲授很多的知识,学生没有主动思考的时间。由此,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就失去了新鲜感与兴趣。在组织学教学的过程中尝试性地应用了以形态为主,又合理兼及功能的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教学 形态学 应用 链接 机能 集中授课 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TRIM28和p16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孙微 刘博 +4 位作者 李秀娟 李坤 林媛媛 吕洋 李凤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0-764,共5页
目的研究三结构域蛋白家族28(TRIM 28)和p16基因在食管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观察二者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ESCC患者肿瘤组织136例,并选取37例距肿瘤边缘5 cm以上的正常食... 目的研究三结构域蛋白家族28(TRIM 28)和p16基因在食管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观察二者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ESCC患者肿瘤组织136例,并选取37例距肿瘤边缘5 cm以上的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用免疫组化SP法及对各个组织中TRIM28、p16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定位二者在ESCC中的表达部分,依据结果对它们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进行探究。结果 (1)TRIM28与p16在ESC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1.2%(124/136)、32.4%(44/136),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4%(9/37)、57%(21/3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二者均主要定位于ESCC癌细胞的胞核中。(3)二者的表达情况均与ESCC的TNM分期、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4)TRIM28与p16在ESCC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284,P=0.001)。结论在ESCC发生发展过程中TRIM28及p16均可呈异常表达,协同检测二标记物可辅助ESCC诊断并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TRIM28 P16 免疫组织化学 荧光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小鼠生后不同发育阶段海马和丘脑组织中三叶因子3的表达
5
作者 刘娇娇 崔万森 +2 位作者 陈亚敏 吴靖芳 高福禄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0-444,共5页
摘要目的:了解小鼠生后不同时相海马以及丘脑组织中三叶因子3(TFF3)的表达。方法:取生后PO、P1、P3、P5、P7、P9、P11、P13、P15、P17、P19、P21、P23、P25、P27及成年昆明种小鼠全脑,参照小鼠脑图谱,进行石蜡包埋、切片厚6μm、H... 摘要目的:了解小鼠生后不同时相海马以及丘脑组织中三叶因子3(TFF3)的表达。方法:取生后PO、P1、P3、P5、P7、P9、P11、P13、P15、P17、P19、P21、P23、P25、P27及成年昆明种小鼠全脑,参照小鼠脑图谱,进行石蜡包埋、切片厚6μm、H—E染色和TFF3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另取不同时相小鼠海马组织液氮冻存,提取组织总RNA,RT-PCR检测TFF3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TFF3在海马CA1、CA2、CA3、CA4及齿状回神经元的胞质与胞核中均有表达,随生后发育,胞质阳性信号增强,P15开始胞核呈阴性表达,且CAI-CA4区阳性神经元减少;丘脑内侧背核、外侧背核、缰内侧核、外侧膝状体背核、丘脑后核、丘脑腹后内侧核、外侧核、中央内侧核等也呈TFF3免疫反应阳性,且表达趋势与海马相似。随着个体的发育,P15后海马组织中TFF3mRNA的表达量与P1-P13相比逐渐减少;海马CA2、CA3区TFF3平均光密度在P1-P15水平较高,P15最高,P15之后逐渐下降,成年最低。结论:小鼠海马和丘脑TFF3生后发育的变化,提示TFF3可能参与海马和丘脑各核团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因子3 海马 丘脑 免疫组织化学显色 RT-PCR小鼠
下载PDF
大鼠视上核、室旁核肠三叶因子表达与实验性胃溃疡的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吴靖芳 史宝林 +3 位作者 张静 郑慧娥 张耕 任君旭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0-665,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肠三叶因子(ITF)在下丘脑视上核(SON)、室旁核(PVN)的表达及其与实验性胃溃疡愈合的关系。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分别检测溃疡组(42只)和正常组(6只)大鼠下丘脑和血清及ITF的表达...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肠三叶因子(ITF)在下丘脑视上核(SON)、室旁核(PVN)的表达及其与实验性胃溃疡愈合的关系。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分别检测溃疡组(42只)和正常组(6只)大鼠下丘脑和血清及ITF的表达及含量变化,RT-PCR检测ITFmRNA的转录情况。结果 ITF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主要位于视上核和室旁核大细胞部。溃疡1d视上核和室旁核ITF积分吸光度略增高,2d、4d和6d逐渐升高,6d达高峰(P<0.01),10~23d均维持在较高水平(P<0.05)。血清ITF的变化与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相似;溃疡组ITF/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吸光度比值在溃疡2~23d均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结论胃溃疡自愈期间可能通过下丘脑和血清ITF的高表达参与溃疡愈合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三叶因子 视上核 室旁核 实验性胃溃疡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大鼠
下载PDF
三叶因子3在胃溃疡大鼠脾脏不同部位的表达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江兰 吴靖芳 +4 位作者 王志勇 张静 吕洋 郑慧娥 张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5-318,327,共5页
目的研究三叶因子3(TFF3)在胃溃疡大鼠脾脏不同部位的表达。方法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正常组(6只)和溃疡组(42只)雄性大鼠脾脏TFF3的表达。结果①溃疡组大鼠脾脏明显肿大、充血;与正常组相... 目的研究三叶因子3(TFF3)在胃溃疡大鼠脾脏不同部位的表达。方法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正常组(6只)和溃疡组(42只)雄性大鼠脾脏TFF3的表达。结果①溃疡组大鼠脾脏明显肿大、充血;与正常组相比白髓面积明显增大(P<0.05或P<0.01),至6 d组最大,边缘区增厚(P<0.05或P<0.01),至10 d组最厚;红髓面积减少。②TFF3阳性反应物呈棕黄色颗粒状分布于胞质中。③TFF3在正常组大鼠脾脏中呈弱阳性表达,在溃疡组表达明显增高(P<0.05或P<0.01)。溃疡组白髓中阳性细胞TFF3平均吸光度值各组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以10 d组增高最为明显;边缘区阳性细胞TFF3吸光度值1、2 d和6 d组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或P<0.01),以6 d组增高最为明显;红髓阳性细胞TFF3吸光度值1、2、6 d和14 d组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或P<0.01),以6 d组增高最为明显。④溃疡组边缘区TFF3表达与损伤时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 TFF3在胃溃疡大鼠脾脏各部位呈高水平表达,可能通过提高脾脏免疫反应性促进胃溃疡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 胃溃疡 三叶因子3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吕洋 王海萍 +3 位作者 刘博 吴志刚 霍艳丽 高辰玮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四肢骨骨髓,分离培养BMSCs,应用2、5、10、15μg/L TGF-β1对第2代BMSCs定向诱导,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四肢骨骨髓,分离培养BMSCs,应用2、5、10、15μg/L TGF-β1对第2代BMSCs定向诱导,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诱导后4周BMSCs结蛋白(desmin)、α-横纹肌肌动蛋白(α-SCA)、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心肌连接蛋白43(Cx43)的表达情况。根据cTnT心肌源性特异性标记物的阳性率分析心肌样细胞的转化率;应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技术,检测诱导后4周BMSCsα-SCA、cTnT的表达;以半定量RT-PCR方法在诱导后7、21和28d检测心肌转录调节因子(GATA4)和心肌特异性α-肌球蛋白重链(α-MHC)的表达。结果 1.不同浓度TGF-β1诱导后的BMSCs,其形态在不同的时间段存在差异。15μg/L组和2μg/L组诱导7d的BMSCs形态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类似,随后则逐渐转变成长柱形;5μg/L组诱导后的BMSCs于7d时形态已转变成类长柱形,28d时细胞体积则变小,呈条索状排列;10μg/L组诱导后的BMSCs类似于5μg/L组,但细胞数量相对较少。2.不同浓度TGF-β1诱导4周后的BMSCs均可见desmin、α-SCA及Cx43的阳性细胞,其中5μg/L组的阳性率均最强。各诱导组与对照组desmin、α-SCA及Cx43的阳性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3.各诱导组cTnT均有阳性表达。根据cTnT阳性率计算出的心肌样细胞转化率在5μg/L组最高,显著高于2μg/L组(P=0.028)和15μg/L组(P=0.000),但与10μg/L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各诱导组的心肌样细胞转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技术检测结果显示,经TGF-β1诱导4周的BMSCsα-SCA和cTnT蛋白均定位于细胞质且呈共表达。5.RT-PCR结果显示,GATA-4于诱导后7d弱表达,21d表达增强,28d表达减弱;α-MHC在诱导后7d不表达,21d弱表达,28d表达明显。结论 TGF-β1可以诱导BMSCs获得心肌分化表型,最佳诱导浓度是5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心肌细胞 分化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下载PDF
三叶因子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小俊 吴靖芳 +5 位作者 黄静 张静 张剑虹 刘军超 刘博 薛刚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3-508,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血清与组织中三叶因子3(TFF3)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收集甲状腺肿瘤患者153例,其中乳头状癌组66例、腺瘤组51例、乳头状增生组36例,正常组153例(来源于每例标本的正常甲状腺组织)。16例正常人血清标本...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血清与组织中三叶因子3(TFF3)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收集甲状腺肿瘤患者153例,其中乳头状癌组66例、腺瘤组51例、乳头状增生组36例,正常组153例(来源于每例标本的正常甲状腺组织)。16例正常人血清标本作为ELISA检测的正常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甲状腺手术标本中TFF3蛋白和mRNA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TFF3浓度。结果 1.TFF3蛋白和mRNA均表达于细胞质,呈棕黄色颗粒。66例乳头状癌TFF3表达阳性率92.42%;36例乳头状增生阳性率47.22%;51例腺瘤阳性率31.37%;正常组阳性率25.40%;各组TFF3 mRNA阳性率略低于其蛋白,且与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001);甲状腺癌组积分吸光度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2.甲状腺乳头状癌中TFF3及mRNA高表达率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3.甲状腺癌组血清TFF3浓度明显高于乳头状增生组、腺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01)。血清TFF3浓度在甲状腺癌组织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高表达TFF3蛋白及mRNA,检测血清TFF3浓度可能成为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筛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因子3 甲状腺乳头状癌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E-钙黏蛋白和β-连环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琳 张文静 +1 位作者 张静 吴靖芳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1-227,共7页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癌旁正常组织中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ALCAM)、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分析三者在PT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ALCAM...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癌旁正常组织中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ALCAM)、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分析三者在PT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ALCAM、E-cadherin和β-catenin在PTC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LCAM、E-cadherin和β-catenin在PTC中的表达并分析三者的变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TC组织中ALCAM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癌旁正常组织(P<0.05);PTC组织中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癌旁正常组织(P<0.05);PTC样本中β-catenin的异位表达率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癌旁正常组织(P<0.05)。三者的阳性率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癌旁正常组织中无明显差异(P>0.05)。三者的异常表达与PTC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在PTC组织中ALCAM、β-catenin高表达,E-cadherin呈现低表达,三者的异常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三者在PT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 E-钙黏蛋白 Β-连环蛋白 甲状腺乳头状癌 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不同浓度Wnt-11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定向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源 王海萍 +2 位作者 吕洋 王浩宇 霍艳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9-205,共7页
目的探讨Wnt-11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最适浓度。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SD大鼠BMMSCs,取第2代BMMSCs培养48h后进行定向诱导,根据Wnt-11终浓度的不同分为A组(100ng/mL),B组(200ng/mL),C组(400ng/mL)... 目的探讨Wnt-11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最适浓度。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SD大鼠BMMSCs,取第2代BMMSCs培养48h后进行定向诱导,根据Wnt-11终浓度的不同分为A组(100ng/mL),B组(200ng/mL),C组(400ng/mL)和D组(空白对照组),诱导72h后更换为完全培养液继续培养4周,D组仅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对BMMSCs表面联合标记物进行鉴定。各组细胞培养至第4周时,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检测结蛋白(Desmin)、间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表达情况。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分化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各组细胞在诱导后培养第1、2、4周时心肌早期转录因子GATA-4、Nkx2.5及α-MHC的表达。结果 1原代BMMSCs于第2周形成集落,多呈梭形、星形,少数形状不规则。传代后细胞体积变大,诱导后细胞多为长梭形,呈一致性生长。2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对BMMSCs表面联合标记物的鉴定结果显示CD29、CD45、CD90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9%、0.4%和99.5%。3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检测结果显示:诱导后常规培养至第4周,A组、B组、C组细胞胞质均呈阳性表达Desmin、Connexin43和cTnI,而D组细胞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B组细胞的阳性表达率均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各诱导组细胞于诱导后常规培养至第4周,胞质内可见平行排列的肌丝及亚细胞结构如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5RT-qPCR检测结果显示:BMMSCs经诱导后,常规培养第1周时各诱导组细胞均表达GATA-4及Nkx2.5基因,在第2周时表达减弱,在第4周时表达增强,就基因表达而言,三个诱导组相比较,B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α-MHC基因在诱导后常规培养期间均不表达。对照组细胞在常规培养期间GATA-4及Nkx2.5基因的表达量为1,而不表达α-MHC基因。结论 Wnt-11可在体外诱导SD大鼠BMMSCs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其诱导分化最适浓度为200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Wnt-11 心肌样细胞 细胞分化
下载PDF
催产素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海萍 张雷 +3 位作者 王浩宇 吕洋 陈炜 邵素霞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73-1277,共5页
目的探索催产素(OT)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取SD大鼠四肢骨骨髓,分离培养MSCs,应用OT定向诱导,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结蛋白,α-横纹肌肌... 目的探索催产素(OT)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取SD大鼠四肢骨骨髓,分离培养MSCs,应用OT定向诱导,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结蛋白,α-横纹肌肌动蛋白、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的表达;以半定量RT-PCR方法在诱导后7、21和28 d检测细胞心肌早期转录因子GATA-4和心肌特异性肌凝蛋白重链α-MHC的表达。结果体外分离培养的细胞生长稳定,增殖较快,主要为纺锤形和成纤维细胞状。诱导后1周,细胞以梭形、柱状为主,部分细胞有分支,核卵圆形、居中,类似心肌细胞形态,排列方向渐趋一致。诱导后4周,细胞形态变长、增大,多呈杆状,紧密平行排列生长。分化后细胞结蛋白、α-横纹肌肌动蛋白和肌钙蛋白T均呈现阳性表达。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可见细胞质内结蛋白的表达呈红色,肌钙蛋白T的表达呈绿色,当两者同时被观察时可见其共表达的部位变成黄色。RT-PCR结果显示,GATA-4于诱导后7 d弱表达,21 d表达增强,28 d表达减弱。α-MHC在诱导后7 d不表达,21 d弱表达,28 d表达明显。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OT诱导下可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催产素 心肌细胞 细胞分化 大鼠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期间下颌下腺TFF3基因的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靖芳 顾彩霞 +3 位作者 张静 郑慧娥 王浩宇 张江兰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研究下颌下腺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peptide,ITF即TFF3)基因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过程的变化,探讨其与胃溃疡自愈的关系。方法通过胃窦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⑴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RT-PCR检测42只... 目的研究下颌下腺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peptide,ITF即TFF3)基因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过程的变化,探讨其与胃溃疡自愈的关系。方法通过胃窦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⑴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RT-PCR检测42只溃疡组,21只盐水组,及6只正常组大鼠下颌下腺组织中TFF3肽和TFF3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免疫组化显示:溃疡组大鼠下颌下腺的TFF3肽主要表达于导管系统上皮,如闰管、颗粒曲管(granular convoluted tubule,GCT)以及纹状管、小叶间导管上皮细胞、黏液腺泡细胞也有少量分布,浆液腺泡细胞呈阴性。溃疡组手术后第1d时,下颌下腺TFF3表达明显强于盐水组和正常组(P<0.01)。术后第2d,积分光密度明显低于1d溃疡组(P<0.05),4、6d积分光密度逐渐增强并高于对照组(P<0.05),到术后第10d达高峰(P<0.01),23d积分光密度仍高于对照组(P<0.05)。(2)RT-PCR显示:溃疡1、2、4、6、10、14、23dTFF3/GAPDH光密度比值分别为1.42±0.10,1.18±0.13,1.29±0.15,1.24±0.17,1.57±0.19,1.25±0.14,1.13±0.16明显高于相应盐水对照组的TFF3/GAP-DH光密度比值(P<0.01)。结论大鼠胃溃疡时期,下颌下腺TFF3基因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三叶因子 胃溃疡 下颌下腺 大鼠 免疫组织化学 RT-PCR
下载PDF
成纤维生长因子-2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微 王海萍 +2 位作者 吕洋 李柔 陈晓依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观察纤维生长因子-2(FGF-2)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单一及联合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效果。方法:从SD大鼠骨髓中分离提取BMMSCs,细胞传至第2代时加入诱导物质,分组(FGF-2诱导组、BMP-2诱导组、联... 目的:观察纤维生长因子-2(FGF-2)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单一及联合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效果。方法:从SD大鼠骨髓中分离提取BMMSCs,细胞传至第2代时加入诱导物质,分组(FGF-2诱导组、BMP-2诱导组、联合诱导组及空白对照组)培养。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对培养至第28天时4组细胞中cTnT、desmin、α-actin、p38mapk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应用RT-PCR法对4组细胞中GATA-4、Nkx2.5及α-MHC mRNA的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常规养至第28天时,联合诱导组细胞中cTnT、desmin、α-actin和p38mapk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依次为(30.14±8.66)%、(45.30±6.96)%、(60.95±7.73)%和(43.50±7.32)%,且FGF-2诱导组、BMP-2诱导组各指标的阳性率均低于联合诱导组(P<0.05)。FGF-2诱导组、BMP-2诱导组细胞中Nkx2.5及GATA-4 mRNA的表达量在第7、14、28天均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而联合诱导组中以上两种基因的表达量呈现"低-高-高"的表达趋势;且第28天时联合诱导组中以上两种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单一诱导组(P<0.05);各组细胞均未见α-MHC mRNA表达。结论:BMMSCs可在FGF-2与BMP-2单一及联合诱导下发育为心肌样细胞,且两者联合诱导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生长因子-2 骨形态发生蛋白-2 大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样细胞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海萍 张雷 +4 位作者 赵静 吴志刚 吕洋 王浩宇 邵素霞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9-213,共5页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左心功能的影响以及在心肌病大鼠体内存活、分化的情况。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采用同种异体大鼠BMSCs体外分离、纯化、扩增,胶体金标记。按照对BMSCs的处...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左心功能的影响以及在心肌病大鼠体内存活、分化的情况。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采用同种异体大鼠BMSCs体外分离、纯化、扩增,胶体金标记。按照对BMSCs的处理方式和心肌内注射的成分不同随机分为3组:A组接受BMSCs移植治疗;B组移植经5-氮胞苷体外诱导的BMSCs;C组列为对照组,注射等量培养基;每组12只。4周后通过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评价BMSCs移植对大鼠心功能的改善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和分化。结果与对照组C组相比,移植组A,B两组左心功能显著改善(P<0.01)。A,B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移植组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等容期压力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移植的BMSCs能在心外膜下、梗死区及与正常心肌的交界处存活并向心肌细胞分化,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cTnT)和α-横纹肌肌动蛋白(α-sarcomeric actin)表达阳性。结论同种异体BMSCs移植入大鼠心肌梗死区后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并向心肌细胞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梗死 细胞移植 心功能 大鼠
下载PDF
三叶因子2在大鼠下颌下腺内的表达及其与实验性胃溃疡愈合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靖芳 杨明月 +3 位作者 张静 王志勇 王浩宇 张江兰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4-727,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三叶因子2(TFF2)在大鼠下颌下腺的表达及其与胃溃疡愈合的关系。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分为溃疡组和正常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法,检测溃疡组和正常组大鼠下颌下腺中TFF2肽和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三叶因子2(TFF2)在大鼠下颌下腺的表达及其与胃溃疡愈合的关系。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分为溃疡组和正常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法,检测溃疡组和正常组大鼠下颌下腺中TFF2肽和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TFF2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主要位于纹状管、闰管和小叶间导管、颗粒曲管少颗粒细胞的胞质,管腔内亦有阳性物质表达,近腔面处较多。和正常组相比,溃疡1d时TFF2阳性物质面密度和积分吸光度明显增高,2d时最低,4、6d时逐渐升高(P<0.01),10~23d时均维持在较高水平(P<0.05)。溃疡1、2、4、6、10、14、23d TFF2/GAPDH吸光度比值除2d溃疡组略有增高外,其他各溃疡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大鼠下颌下腺中TFF2参与了胃溃疡愈合过程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三叶因子2 下颌下腺 免疫组织化学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大鼠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期间胃黏膜三叶因子3的改变 被引量:3
17
作者 吕洋 侯勇 +3 位作者 张江兰 张静 任君旭 吴靖芳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8-551,共4页
三叶因子家族(trefoil factor family,TFF)是一群主要由胃肠道黏液细胞分泌的小分子多肽。目前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的三叶肽(trefoil peptide)有3种,即乳癌相关肽(pS2或TFF1)、解痉多肽(SP或TFF2)和肠三叶因子(ITF或TFF3)。其... 三叶因子家族(trefoil factor family,TFF)是一群主要由胃肠道黏液细胞分泌的小分子多肽。目前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的三叶肽(trefoil peptide)有3种,即乳癌相关肽(pS2或TFF1)、解痉多肽(SP或TFF2)和肠三叶因子(ITF或TFF3)。其中TFF3是在1991年由Suemori等从大鼠空肠中发现的,分子仅由59个氨基酸组成,含有1个P结构域。质谱分析表明,TFF3存在单聚体及二聚体2种形式,其同源二聚体通过2个C末端半胱氨酸(Cys58)形成分子间二硫键连接而成。三叶因子对胃肠道黏膜的保护和损伤后修复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未见胃溃疡形成及愈合过程胃黏膜TFF3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因子3 胃黏膜 大鼠 溃疡期 实验性 同源二聚体 小分子多肽 胃肠道黏膜
下载PDF
大鼠舌下腺TFF2、TFF3在实验性胃溃疡愈合过程中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顾彩霞 吴靖芳 +3 位作者 张静 王浩宇 张江兰 任君旭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81-1085,共5页
目的探讨舌下腺三叶因子2(TFF2)和三叶因子3(TFF3)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表达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溃疡组(42只)和正常对照组(6只)。溃疡组在胃前壁近胃窦处将0.01ml冰醋酸注入黏膜下层制作实验性胃溃疡模型,对照组不作任何... 目的探讨舌下腺三叶因子2(TFF2)和三叶因子3(TFF3)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表达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溃疡组(42只)和正常对照组(6只)。溃疡组在胃前壁近胃窦处将0.01ml冰醋酸注入黏膜下层制作实验性胃溃疡模型,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以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RT-PCR检测溃疡组和正常组舌下腺TFF2及TFF3基因和多肽表达情况。结果 TFF2及TFF3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主要位于纹状管、闰管和肌上皮细胞,管腔内亦有阳性物质表达。TFF2的积分光密度在溃疡第1天时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高,第2天最低,第4、第6天逐渐升高(P<0.01),第10~23天均维持在较高水平(P<0.05);而TFF3的积分光密度在溃疡第1、第2天时接近正常组,第4、第6天逐渐增强并高于正常组(P<0.05),到第10天达高峰(P<0.01),至第23天仍高于正常组(P<0.05)。RT-PCR显示TFF2mRNA和TFF3mRNA的转录情况与相应多肽的表达趋势相似。结论舌下腺TFF2和TFF3基因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表达增高,可能参与胃溃疡愈合过程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三叶因子2 三叶因子3 舌下腺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和丹参酮ⅡA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娇 吕洋 +4 位作者 刘洋 王浩宇 赵亚如 王雪娇 王海萍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0-527,共8页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和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BMSCs,利用流式细胞术进行鉴定。实验分组:对照组(不加任何诱导剂)、FGF-2组、丹参酮ⅡA组...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和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BMSCs,利用流式细胞术进行鉴定。实验分组:对照组(不加任何诱导剂)、FGF-2组、丹参酮ⅡA组及两者联合诱导组。MTT检测诱导后的活性及增殖情况;Real-time PCR检测早期心肌转录因子GATA-4、Nkx2.5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缝隙连接蛋白43(Cx43)以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表达;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检测结蛋白(desmin)、原肌球蛋白(Tm)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蛋白、Tm的表达。结果各诱导组较对照组增殖明显。与对照组相比,诱导组GATA-4和Nkx2.5基因的表达增强,联合组表达量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诱导组各标记物Cx43、cTnI、结蛋白、Tm的阳性表达率高于FGF-2及丹参酮ⅡA单独诱导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联合诱导组结蛋白、Tm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诱导后细胞的细胞核居中,细胞质中可见肌丝、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和核糖体。结论FGF-2和丹参酮ⅡA均能促进BMSCs增殖,诱导B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两者联合诱导的效果较其他组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样细胞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丹参酮ⅡA 流式细胞术 免疫印迹法 大鼠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2α与CITED2、PTPRZ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琳 高彬 +3 位作者 王冬梅 张文静 张静 吴靖芳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5-790,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低氧诱导因子-2α(HIF-2α)、CITED2和PTPRZ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分析三者在PT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探讨HIF-2α在PTC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ting及Real-time PCR法检测H... 目的通过检测低氧诱导因子-2α(HIF-2α)、CITED2和PTPRZ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分析三者在PT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探讨HIF-2α在PTC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ting及Real-time PCR法检测HIF-2α、CITED2和PTPRZ1在5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并分析三者的变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TC组织中HIF-2α、CITED2和PTPRZ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三者在甲状腺腺瘤组织和瘤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0.05),且蛋白表达量与PTC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及肿瘤大小有关(P<0.05),而与PTC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在PTC中HIF-2α、CITED2和PTPRZ1蛋白的高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大小和临床病理分期呈正相关,HIF-2α可能通过CITED2和PTPRZ1的高表达促进PTC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三者在PT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2α CITED2 PTPRZ1 甲状腺乳头状癌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