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例冠状窦及其属支的解剖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文亮 郭进学 +1 位作者 杨书善 张朝佑 《解剖学杂志》 CAS 1987年第1期89-90,共2页
关于冠状窦及其属支的国人解剖学资料甚少,为了累积资料,我们对30例离体成人心脏进行了观测。测量冠状窦长度时,以心大静和钝缘静脉汇合处作为起端,冠状窦穿入右房壁处作为末端。一、冠状窦1.位置和长度:30例冠状窦全部位于后冠状沟内,... 关于冠状窦及其属支的国人解剖学资料甚少,为了累积资料,我们对30例离体成人心脏进行了观测。测量冠状窦长度时,以心大静和钝缘静脉汇合处作为起端,冠状窦穿入右房壁处作为末端。一、冠状窦1.位置和长度:30例冠状窦全部位于后冠状沟内,表面被脂肪,疏松结缔组织及心外膜覆盖。冠状窦长度均值为4.23±0.12厘米(2.9-5.51厘米)。其中:4-4.8厘米19例占63.3%;3.5-3.6厘米5例占16.7%;5.2-5.5厘米4例占13.3%;2.9厘米2例占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窦 长度 外径 心小静脉 左房斜静脉 心大静脉 左冠状静脉 心中静脉 右冠状静脉 左室后静脉
下载PDF
外侧眉下垂的解剖力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翁瑞 郑永生 +1 位作者 杜建龙 史树堂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9期1049-1051,i0005,共4页
目的:探讨外侧眉下垂与该区肌肉力学的关系,为眶周年轻化手术提供更加详实的解剖依据。方法:对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33侧进行大体和显微解剖观察。结果:下垂眉形组的额肌宽度在内眦间连线头侧3.0cm水平为(53.04±3.85)mm,5.0c... 目的:探讨外侧眉下垂与该区肌肉力学的关系,为眶周年轻化手术提供更加详实的解剖依据。方法:对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33侧进行大体和显微解剖观察。结果:下垂眉形组的额肌宽度在内眦间连线头侧3.0cm水平为(53.04±3.85)mm,5.0cm水平为(59.71±3.82)mm,明显窄于非下垂眉形组相应水平的(56.14±4.29)mm和(63.23±5.40)m(mP<0.05)。下垂眉形组眼轮匝肌外侧束出现率为87.5%,明显大于非下垂组的52.9%(P<0.01)。结论:外侧眉缺少额肌的支持及眼轮匝肌外侧束的出现是外侧眉下垂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眉部 解剖学 眉上提术
下载PDF
椎动脉显微解剖学观察
3
作者 霍志斐 秦建军 刘俊文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1997年第1期3-5,共3页
在成人32例64侧儿童25例50侧脑标本上,借用手术显微镜观察测量椎动脉颅内段的管径以及脊髓前后动脉的管径起始处到汇合处的距离;合并成基底动脉的部位等。结果表明成人一些正常数据与其它资料相符合,有一些观察、测量结果是很重要的,特... 在成人32例64侧儿童25例50侧脑标本上,借用手术显微镜观察测量椎动脉颅内段的管径以及脊髓前后动脉的管径起始处到汇合处的距离;合并成基底动脉的部位等。结果表明成人一些正常数据与其它资料相符合,有一些观察、测量结果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儿童椎动脉显微解剖学方面的内容过去报道较少,为正常成人人体解剖学验证了一些正常数据,为临床医学中椎动脉病变及变异等提供了解剖学方面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桥延沟 脊髓前动脉 脊髓后动脉
下载PDF
胆道系统的解剖学在临床上的应用
4
作者 史树堂 霍志斐 秦建军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1998年第3期3-5,49,共4页
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及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管和胆总管等。根据收集到的近600体例资料,本文着重讨论了胆囊管和肝总管汇合的位置和类型,其类型为:锐角型(75%)、平行型(20%)和螺旋型(5%)。胆总管开口于十二指肠时膨大部括约肌包括... 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及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管和胆总管等。根据收集到的近600体例资料,本文着重讨论了胆囊管和肝总管汇合的位置和类型,其类型为:锐角型(75%)、平行型(20%)和螺旋型(5%)。胆总管开口于十二指肠时膨大部括约肌包括胆总管括约肌、主胰管括约肌和肝胰壶腹括约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 括约肌 变异
下载PDF
大脑后动脉的显微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史树堂 边进才 +3 位作者 徐应进 秦建军 霍志斐 张玉学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3-6,F002,共5页
目的:研究大脑后动脉分支及走行。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放大4—60倍,观察58例116侧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走行。结果:大脑后动脉P1段左侧稍粗于右侧,P2、P3段管径左右变化较大,主要与后交通动脉的管径有关。大脑后动脉... 目的:研究大脑后动脉分支及走行。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放大4—60倍,观察58例116侧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走行。结果:大脑后动脉P1段左侧稍粗于右侧,P2、P3段管径左右变化较大,主要与后交通动脉的管径有关。大脑后动脉皮质支可分为:单干型、双干型、三干型、四干型和五干型。颞下前动脉和颞下中动脉合干起于颈内动脉尚属首见。结论:大脑后动脉供应枕叶的大部分和颞叶的底面,以及参与形成第三脑室的脉络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后动脉 临床应用 显微解剖学 颈内动脉 颞叶 中动脉 交通动脉 分支 部分和 放大
全文增补中
大脑中动脉的显微解剖学 被引量:1
6
作者 秦建军 边进才 +1 位作者 刘俊文 彭保兴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1995年第4期1-5,共5页
大脑中动脉,是颈内动脉在大脑外侧裂内侧端正对前穿质处分出大脑前动脉以后的延续,不参与构成大脑动脉环,它主要分布于大脑半球背外侧面,是脑动脉中最易发生血液循环障碍的动脉.大脑中动脉皮质支。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显微解剖学 角回动脉 不对称 皮质支 大脑外侧裂 顶后动脉 分支类型 额动脉 大脑半球
下载PDF
子宫阔韧带内静脉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侯广棋 韩云明 +2 位作者 赵荣伦 雷琦 张朝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39-141,共3页
子宫底和体上部的静脉汇集于子宫角处浅出,应称子宫上静脉。该静脉续为卵巢静脉。子宫上静脉1条者占30%,2条者占56.7%,3条者占13.3%。子宫上静脉与输卵管峡部中点相对处的口径是3.7±0.2mm,卵巢丛与子宫上静脉汇合后的口径为5.0... 子宫底和体上部的静脉汇集于子宫角处浅出,应称子宫上静脉。该静脉续为卵巢静脉。子宫上静脉1条者占30%,2条者占56.7%,3条者占13.3%。子宫上静脉与输卵管峡部中点相对处的口径是3.7±0.2mm,卵巢丛与子宫上静脉汇合后的口径为5.0±0.4mm。输卵管峡部中点与子宫上静脉的间距为6.3±0.6mm。在输卵管系膜中见有输卵管静脉汇入子宫上静脉。本文研究结果认为盆腔静脉淤血症的发生,与结扎手术中损伤子宫上静脉和输卵管静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静脉 阔韧带 解剖学
下载PDF
眼上静脉的解剖 被引量:3
8
作者 韩亚男 侯迂春 《河北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193-195,257,共3页
解剖了35例成人眶腔的眼上静脉,多数呈一千型,占94.29±0.12%。该静脉的重要属支有内上涡状静脉和外上涡状静脉,内上涡状静脉汇入部位与上斜肌滑车之间距值为12.80±0.48mm。外上涡状静脉汇入部位与视神经孔外缘上端之间距值为... 解剖了35例成人眶腔的眼上静脉,多数呈一千型,占94.29±0.12%。该静脉的重要属支有内上涡状静脉和外上涡状静脉,内上涡状静脉汇入部位与上斜肌滑车之间距值为12.80±0.48mm。外上涡状静脉汇入部位与视神经孔外缘上端之间距值为20.46±0.98mm。发现眼上静脉干中,眶上静脉汇入处和其与内眥静脉交通支的相连处,有成对的半月形瓣膜者占11.43±3.98%,瓣窦开口向海绵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供给 静脉 解剖学和组织学
下载PDF
小脑动脉解剖学与临床学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秦建军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1995年第2期32-35,45,共5页
解剖学教科书描述小脑有三对动脉.自从OrHeB报道至1928年由Ja-cob命名的小脑下中动脉以后,小脑动脉就有三对和四对两种说法.CarPenter一书和Hamilton还提到小脑动脉的起点。
关键词 小脑下后动脉 小脑动脉 小脑下前动脉 解剖学 临床学 基底动脉 小脑后下动脉 小脑上动脉 第四脑室 椎动脉颅内段
下载PDF
用注射复型SEM方法研究足月胎儿小肠粘膜的微循环 被引量:8
10
作者 廖瑞 袁桂琴 +6 位作者 魏宝林 张朝佑 侯广棋 韩云明 雷琦 李向印 王丽 《解剖学报》 CAS 1985年第4期439-442,462,共5页
本文用注射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型扫描电镜方法,研究了足月胎儿小肠粘膜血管的立体构筑形象。绒毛毛细血管网的特征为管腔大部分呈窦状,其间夹杂有直形毛细血管;在十二指肠乳头处,胆总管壶腹口周围及壶腹粘膜的毛细血管多呈丛状,未见窦状... 本文用注射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型扫描电镜方法,研究了足月胎儿小肠粘膜血管的立体构筑形象。绒毛毛细血管网的特征为管腔大部分呈窦状,其间夹杂有直形毛细血管;在十二指肠乳头处,胆总管壶腹口周围及壶腹粘膜的毛细血管多呈丛状,未见窦状毛细血管。绒毛的毛细血管网接受来自三方面的动脉血,即通过来自粘膜下动脉的微动脉,从绒毛顶部、基底部和腺丛的交通支,向绒毛毛细血管网供血。后者构成小肠绒毛的“门脉系统”。微动脉在绒毛顶部与微静脉有交通支,构成动静脉吻合。微静脉从顶部到基底部贯穿整个绒毛,沿途自绒毛毛细血管网及腺丛接受属支,最终注入粘膜下静脉,与Mall的典型的“喷泉型”概念并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微循环 血管铸型 显微解剖 毛细血管网 门脉系统
下载PDF
豚鼠肝脏微血管铸型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廖瑞 袁桂琴 +6 位作者 魏宝林 张朝佑 侯广棋 雷琦 韩云明 李向印 张玉英 《解剖学报》 CAS 1985年第1期89-92,124,共5页
经豚鼠的主动脉灌注低粘度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肝8庄微血管铸型标本,在双目显微镜下进行解剖,然后镀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在肝脏铸型标本表面,清楚地显示出由肝窦状隙所组成的肝小叶轮廓,在相邻的肝小叶之间,窦状隙的周围部有广... 经豚鼠的主动脉灌注低粘度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肝8庄微血管铸型标本,在双目显微镜下进行解剖,然后镀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在肝脏铸型标本表面,清楚地显示出由肝窦状隙所组成的肝小叶轮廓,在相邻的肝小叶之间,窦状隙的周围部有广泛吻合,放大观察窦状隙的表面,可见有不甚规则而近似圆形的压痕。在肝脏血管铸型的断面标本,可见呈放射状排列的肝窦状隙,它们彼此吻合,并向小叶中心汇集成中央静脉。小叶间Glisson鞘内显示以下结构:小叶间静脉及其与肝窦状隙的吻合支;肝动脉与小叶间静脉伴行,并发出其终末支连于胆管周围丛;胆管周围丛显示为单层毛细血管网,该丛一方面自肝动脉接受其输入血管,另一方面也从该丛发出输出血管,由小叶周围部汇入肝窦状隙,构成胆管周围门脉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铸型 扫描电子显微镜 肝窦状隙 胆管周围丛 胆管周围门脉系统 豚鼠 肝脏
下载PDF
家兔输卵管结扎术后黄体的形态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桂敏 曹玉纯 +6 位作者 韩云明 雷琦 李淑荣 于铁林 彭艳丽 韩彩丽 李红宇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67-71,共5页
将27只雌性家兔随机分为五组,即Pomeroy法扎管组;Uchida法扎管组;结扎子宫动脉组;结扎卵巢动脉组和假手术组。术后4~10周合笼交配。交配后第八天取黄体做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Uchida法扎管后黄体的形态正常;Pomeroy法扎管和结扎... 将27只雌性家兔随机分为五组,即Pomeroy法扎管组;Uchida法扎管组;结扎子宫动脉组;结扎卵巢动脉组和假手术组。术后4~10周合笼交配。交配后第八天取黄体做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Uchida法扎管后黄体的形态正常;Pomeroy法扎管和结扎子宫动脉后黄体的形态有轻微改变;结扎卵巢动脉后黄体的形态有明显改变。研究结果对探讨“扎管后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结扎 黄体形态 光镜
下载PDF
猴甲状腺微血管构筑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袁桂琴 廖瑞 +5 位作者 魏宝林 侯广棋 张朝佑 雷琦 李向印 王丽 《解剖学报》 CAS 1987年第2期119-121,225,共4页
本文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猴甲状腺微血管的构筑。甲状腺的血管自小叶间动脉、滤泡间小动脉、滤泡间微动脉,最后由入球微动脉在滤泡周围分支形成篮网状滤泡毛细血管网。该网自动脉极向静脉极过渡形成三级毛细血管,即由入球微动脉首先分出... 本文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猴甲状腺微血管的构筑。甲状腺的血管自小叶间动脉、滤泡间小动脉、滤泡间微动脉,最后由入球微动脉在滤泡周围分支形成篮网状滤泡毛细血管网。该网自动脉极向静脉极过渡形成三级毛细血管,即由入球微动脉首先分出分支毛细血管网,延续为网状毛细血管网和集合毛细血管网,最后在滤泡的静脉极汇集成出球微静脉。猴甲状腺滤泡毛细血管网大小不同,且独立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血管铸型 扫描电镜
下载PDF
大鼠睾丸血管构筑的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云明 雷琦 +6 位作者 张朝佑 侯广棋 廖瑞 袁桂琴 魏宝林 李向印 王丽 《解剖学报》 CAS 1987年第1期65-68,124,共5页
本文通过血管灌注透明标本和微血管腐蚀铸型扫描电镜,观察大鼠睾丸的大血管和微细血管的构筑。大鼠生精小管的周围,有两种小血管配布。1.管间血管:该血管或为1条毛细血管前微动脉,或为2条并行的较大的毛细血管连结成网状,位于生精小管... 本文通过血管灌注透明标本和微血管腐蚀铸型扫描电镜,观察大鼠睾丸的大血管和微细血管的构筑。大鼠生精小管的周围,有两种小血管配布。1.管间血管:该血管或为1条毛细血管前微动脉,或为2条并行的较大的毛细血管连结成网状,位于生精小管间三角形的间质柱内,并与小管平行走行。2.管周毛细血管:连于管间血管之间,呈绳梯状围绕生精小管,并在生精小管上皮下固有膜内,形成管周毛细血管网。本文还观察了大鼠睾丸较大血管及睾丸固有鞘膜脏层的血管配布特点,讨论了这些血管配布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睾丸 血管构筑
下载PDF
输卵管结扎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桂敏 韩云明 雷琦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5,共3页
输卵管结扎术(以下简称扎管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女性绝育方法。但扎管术是否会影响卵巢功能,至今各家报道不一。近年来,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扎管后妇女的卵巢激素水平进行测定,多数结果表明:扎管后有部分妇女卵巢功能受损,主要为雌... 输卵管结扎术(以下简称扎管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女性绝育方法。但扎管术是否会影响卵巢功能,至今各家报道不一。近年来,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扎管后妇女的卵巢激素水平进行测定,多数结果表明:扎管后有部分妇女卵巢功能受损,主要为雌、孕激素水平不足,术后有月经紊乱者更为明显。但也有一些报道与此相反。本文就这一问题的研究近况做一概述。一、扎管术可能导致卵巢血运改变输卵管、卵巢的血供均来自子宫动脉和卵巢动脉发出的输卵管支和卵巢支,其分支在输卵管系膜内相互吻合形成丰富的血管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结扎术 卵巢功能
下载PDF
衰老小鼠的氧化抗氧化与辅酶Q_(10)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晓芳 刘晋芝 +2 位作者 朱劲松 马幼敏 孙贺英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辅酶Q10 半乳糖 SOD MDA
下载PDF
成人睾丸的血管构筑 被引量:4
17
作者 韩云明 侯广棋 +2 位作者 雷琦 张朝佑 王丽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13-116,共4页
本文用血管铸型扫描电镜法观察了成人睾丸的血管构筑。迂曲的睾丸动脉主支,在血管膜内,从睾丸门向睾丸游离缘放射状地分布。睾丸表面的粗大静脉与睾丸动脉主支伴行,并由睾丸外周迂曲地朝向睾丸门汇集。在睾丸小隔内有向心动脉、离心动... 本文用血管铸型扫描电镜法观察了成人睾丸的血管构筑。迂曲的睾丸动脉主支,在血管膜内,从睾丸门向睾丸游离缘放射状地分布。睾丸表面的粗大静脉与睾丸动脉主支伴行,并由睾丸外周迂曲地朝向睾丸门汇集。在睾丸小隔内有向心动脉、离心动脉以及向心静脉和离心静脉行走。在睾丸小叶内存在管间血管和管周毛细血管丛,后者由两层毛细血管构成。外层为纤细的毛细血管网,内层为较粗的环状毛细血管。在生精小管间的间质内,某些管周毛细血管的起始部相连结形成间质毛细血管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睾丸 血管构筑
下载PDF
猴下颌下腺微血管的三维结构 被引量:3
18
作者 廖瑞 袁桂琴 +4 位作者 魏宝林 王金萍 李向印 王丽 廖峥嵘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2-24,共3页
猴下颌下腺有两种管径和构筑形式明显不同的毛细血管网,即腺泡周围毛细血管网和纹管周围毛细血管网。两种血管网分别由来自小叶内微动脉的毛细血管前微动脉供血。在两种毛细血管网之间藉,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微静脉两种形式相连,后者... 猴下颌下腺有两种管径和构筑形式明显不同的毛细血管网,即腺泡周围毛细血管网和纹管周围毛细血管网。两种血管网分别由来自小叶内微动脉的毛细血管前微动脉供血。在两种毛细血管网之间藉,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微静脉两种形式相连,后者又称为门脉血管。纹管周围毛细血管的回流血管形式为:1.先汇集成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再注入小叶内静脉;2.直接延续为小叶内导管周围毛细血管网。导管周围毛细血管网除借助毛细血管分别与腺泡及纹管周围毛细血管网相连外,还直接有导管周围毛细血管前微动脉供血。小叶内微动脉的管壁可见有环形缩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下腺 微血管 三维结构
下载PDF
家兔输卵管结扎术后的卵巢功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桂敏 韩云明 雷琦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64-66,共3页
输卵管结扎术是国内外常用的女性绝育手术。但输卵管结扎术是否影响卵巢功能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的争议:章思驹、Donnez等报道输卵管结扎术后部分妇女卵巢功能不足,认为其原因可能与术时损伤了输卵管与卵巢间的部分血管与神经有关。而Corso... 输卵管结扎术是国内外常用的女性绝育手术。但输卵管结扎术是否影响卵巢功能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的争议:章思驹、Donnez等报道输卵管结扎术后部分妇女卵巢功能不足,认为其原因可能与术时损伤了输卵管与卵巢间的部分血管与神经有关。而Corson和Meldrum等的结论则与前者相反。本文旨在以家兔为模拟动物,探讨输卵管结扎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结扎 卵巢 家兔
下载PDF
猕猴腮腺微血管构筑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袁桂琴 廖瑞 +1 位作者 魏宝林 王丽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29-133,共5页
本文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猕猴腮腺微血管的构筑。腮腺微血管的分布是在腺泡周围有稀疏的毛细血管网,在导管周围有密集的窦状毛细血管网。由小叶间动脉和小叶内动脉,发出腺泡微动脉和导管微动脉,再分别向腺泡和闰管周围发出并组成毛细血管... 本文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猕猴腮腺微血管的构筑。腮腺微血管的分布是在腺泡周围有稀疏的毛细血管网,在导管周围有密集的窦状毛细血管网。由小叶间动脉和小叶内动脉,发出腺泡微动脉和导管微动脉,再分别向腺泡和闰管周围发出并组成毛细血管网,以及纹管小叶内导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腺泡周围毛细血管网有3种引流形式:1.直接引流入静脉;2.通过毛细血管,引流入纹管周围毛细血管网;3.通过微静脉,引流入纹管周围毛细血管网。第3条通路可称为腮腺“门脉系统”。而纹管周围毛细血管网有两种引流形式。首先延续为小叶内导管周围毛细管网。其次,它们汇集成微静脉,与小叶内导管伴行。在腮腺内未见动-静脉吻合。但在小叶间有动-动脉及静-静脉的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血管铸型 扫描电镜 猕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