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静脉窦血栓4例临床和神经影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高海凤 马建国 +3 位作者 曹亦宾 孙泽民 才艳玲 张宏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0年第2期192-193,共2页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DuralSinusthrombosis,DST)远较脑动脉闭塞性血管病少见,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临床诊断较为困难[1]。近年来,随着对脑静脉系统研究的深入,特别是磁共振成像(MRI和MRA)技术的临床应用,DST的非创伤性影像诊断已经成...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DuralSinusthrombosis,DST)远较脑动脉闭塞性血管病少见,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临床诊断较为困难[1]。近年来,随着对脑静脉系统研究的深入,特别是磁共振成像(MRI和MRA)技术的临床应用,DST的非创伤性影像诊断已经成为现实。本文报道1例经手术证实和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 DST 神经影像学
下载PDF
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脑创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2
作者 洪军 崔建忠 +2 位作者 黎洁 周云涛 刘兴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27-731,共5页
目的探讨脑创伤后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平均分成4组:对照组、脑创伤组、脑创伤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和脑创伤PBS移植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伤后移植细胞在体内的分布和迁移,同... 目的探讨脑创伤后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平均分成4组:对照组、脑创伤组、脑创伤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和脑创伤PBS移植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伤后移植细胞在体内的分布和迁移,同时检测海马局部脑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表达;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伤后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果神经干细胞移植后7、14、21和28d,移植区可检测到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移植后7、14d时神经干细胞移植组伤后海马及周边局部脑组织中NGF的光密度(IOD)值分别为0.495 4±0.013 4、0.576 7±0.021 1,BDNF的IOD值分别为0.474 5±0.042 5、0.556 3±0.032 1,较其他组增高(P<0.05);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各时间点搜索安全岛逃避潜伏期较脑创伤组和PBS移植组有改善(P<0.05)。结论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后海马局部脑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发生改变,对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恢复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脑损伤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外源性bFGF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洪军 崔建忠 +1 位作者 孙长松 高俊玲 《创伤外科杂志》 2002年第2期78-82,共5页
目的 探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bFGF)对脑创伤后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Marmarou’s方法制作大鼠重型弥漫性脑创伤模型 ;利用HE染色、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及Morris水迷宫技术 ,对大鼠伤后海马区神经细胞的病理改变及... 目的 探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bFGF)对脑创伤后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Marmarou’s方法制作大鼠重型弥漫性脑创伤模型 ;利用HE染色、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及Morris水迷宫技术 ,对大鼠伤后海马区神经细胞的病理改变及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伤后给予外源性bFGF可明显抑制大鼠海马CA2 3区神经细胞的坏死、凋亡过程 ;治疗组Morris水迷宫测试潜伏期于伤后第 8天及第 1 0天较创伤组明显缩短。结论 海马是学习记忆形成的重要脑功能结构。外源性bFGF通过抑制伤后海马神经细胞缺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颅脑创伤 重型 成纤维生长因子 碱性 捅亡 水迷宫 学习记忆
下载PDF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
4
作者 尹立国 崔建忠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86-487,共2页
关键词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跨膜电位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外源性bFGF对大鼠创伤性海马神经元坏死凋亡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崔建忠 高俊玲 +1 位作者 周云涛 田艳霞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同时是否存在神经细胞凋亡现象 ,并试图应用外源性bFGF观察其对损伤后大鼠神经细胞病理学改变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Marmarou s颅脑损伤装置 ,造成Wistar大鼠重型颅脑损伤。以TUNEL...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同时是否存在神经细胞凋亡现象 ,并试图应用外源性bFGF观察其对损伤后大鼠神经细胞病理学改变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Marmarou s颅脑损伤装置 ,造成Wistar大鼠重型颅脑损伤。以TUNEL法做原位细胞凋亡检测。以组织病理HE染色观察组织损伤程度。结果 颅脑损伤后 4小时 ,动物海马CA2 3区即出现少量凋亡细胞 ,伤后 1、 3天逐渐增多 ,伤后 7天达峰值。外源性bFGF明显抑制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坏死、凋亡过程。结论 颅脑损伤后 ,神经元发生变性、坏死同时 ,存在凋亡现象。海马结构bFGF基因表达不足可能是颅脑损伤后神经元坏死、凋亡的原因之一。因此脑损伤后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有必要给予外源性bFGF ,减少神经细胞坏死及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BFGF 细胞凋亡 治疗
原文传递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破裂前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红平 徐翔 +4 位作者 王大永 裴剑 郑宇 田宝刚 高云鹤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10-814,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破裂前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唐山工人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4例破裂前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破裂前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唐山工人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4例破裂前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患者术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共14个前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所有患者均接受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其中9例患者选择双导管系统,5例选择单导管系统。术后即刻行DSA检查,采用Raymond分级评估动脉瘤栓塞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以评估治疗的安全性。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复查DSA,评估动脉瘤有无复发及支架内血流通畅情况。结果14例患者的Neuroform Atlas支架均成功释放,术中支架到位满意;术中均未出现载瘤动脉痉挛、动脉瘤破裂出血、支架打开不良、支架内血栓形成等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术后即刻DSA显示,14例动脉瘤均为完全栓塞(RaymondⅠ级)。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或脑出血,无死亡病例。14例患者中,8例完成术后6个月随访。8例患者的DSA结果均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RaymondⅠ级),瘤颈处未出现弹簧圈压缩,未见动脉瘤复发,支架内血流通畅、无狭窄或血栓形成。结论初步研究发现,应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破裂前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是有效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破裂 栓塞 治疗性 治疗结果 Neuroform Atlas支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