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特点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变化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文婷 陈鸿旭 +4 位作者 李娅 张赛 顾平 樊文峰 付英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讨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帕金森病(P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102例PD患者。根据病史及多导睡眠图(PSG)结果将患者分为PD伴RBD组和PD不伴RB... 目的探讨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帕金森病(P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102例PD患者。根据病史及多导睡眠图(PSG)结果将患者分为PD伴RBD组和PD不伴RBD组。比较两组患者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3部分(UPDRS-Ⅲ)、Hoehn-Yahr(H-Y)分级、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HAMA-14)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皮肤交感反应(SSR)检测的差别。结果 102例PD患者中PD伴RBD组54例,PD不伴RBD 组48例。与PD不伴RBD组相比,PD伴RBD组病程明显延长,H-Y分级、UPDRS-Ⅲ、HAMA-14、HAMD-24、PSQI评分明显增高(均P <0.05),MoCA 总评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语言功能评分均降低(均P <0.05)。PD伴RBD组SCOPA-AUT 量表总分及消化、泌尿、心血管、体温调节系统得分较PD 不伴RBD 组增高(均P <0.05),PD 伴RBD 组SSR 异常率高于PD 不伴RBD 组(85.2%比62.5%,P <0.05),潜伏期延长〔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1.35(0.46)s比1.27(0.15)s,P <0.05〕,波幅下降〔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1.34(2.21)mV比2.87(0.97)mV,P <0.05〕。PD伴RBD组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风险更高(OR=3.450,95%CI:1.332~8.933)。结论伴RBD的PD患者病程长,运动症状和情绪、睡眠、认知功能、自主神经功能方面的非运动症状均较不伴RBD的PD患者更为明显,PD伴有RBD者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REM 睡眠行为障碍 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多道睡眠描记术 焦虑 抑郁 认知障碍
下载PDF
神奇的可重复“3+1”现象——双腔起搏器的A-cap^(TM)confirm功能
2
作者 杨曼 胡振彦 刘刚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3年第5期335-338,共4页
本文报告1例因窦性停搏安装圣犹达起搏器后,动态心电图上出现连续可重复的心电图片段,可见3跳房室顺序起搏后恢复1跳基础起搏间期,即“3+1”现象;持续一段时间后可见17跳基础频率起搏后外加1跳心房测试脉冲下的失夺获起搏,即“17+1”现... 本文报告1例因窦性停搏安装圣犹达起搏器后,动态心电图上出现连续可重复的心电图片段,可见3跳房室顺序起搏后恢复1跳基础起搏间期,即“3+1”现象;持续一段时间后可见17跳基础频率起搏后外加1跳心房测试脉冲下的失夺获起搏,即“17+1”现象。上述两种现象在1 d中每隔8 h又可重复出现。既往报道圣犹达心室自动化阈值管理功能,即自动夺获(Auto Capture)功能的文章较多,较少有心房自动化阈值管理(A-cap^(TM)confirm)功能的相关报道,而本文主要介绍A-cap^(TM)confirm功能在动态心电图中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性停搏 动态心电图 双腔起搏器 A-cap^(TM)confirm功能
下载PDF
远程心电监测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段立楠 赵欢 +2 位作者 刘毓 张洁 王亦文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18期2804-2806,2810,共4页
目的探讨远程心电监测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随访中早期复发的监测作用。方法4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接受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术后3个月内采用心电事件记录器进行远程心电监测,同时分别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进行门诊... 目的探讨远程心电监测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随访中早期复发的监测作用。方法4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接受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术后3个月内采用心电事件记录器进行远程心电监测,同时分别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进行门诊随访,使用常规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不同监测手段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检出情况。结果42例患者均完成3个月随访,早期复发19例,复发率为45.2%。其中,常规心电图检查检出6例(14.1%),动态心电图检出12例(28.6%),远程心电监测检出17例(40.5%);远程心电监测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动态心电图与远程心电监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症状时进行心电监测比无症状时心电监测房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与传统监测方法相比,远程心电监测方案能够有效监测房颤消融术后早期复发。有症状时及时进行心电监测可能提高术后房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心电监测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早期复发
下载PDF
hUCMSCs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引起的炎症因子表达改善Aβ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被引量:4
4
作者 刘莎 宫蕊 +3 位作者 吴明 刘俊骞 魏树林 刘增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258-262,共5页
目的观察侧脑室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对阿尔茨海默病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胶质细胞活化及炎症因子在hUCMSCs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侧脑室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对阿尔茨海默病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胶质细胞活化及炎症因子在hUCMSCs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共分5组,分别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溶剂对照组、Aβ损伤组、hUCMSCs保护组。双侧海马CA1区定位注射Aβ制备AD样学习记忆障碍大鼠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析海马组织中炎症因子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海马脑区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标志物表达。结果与Aβ损伤组相比,hUCMSCs保护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降低(P<0.05),平台区穿越次数及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显著提高(P<0.05)。与Aβ损伤组相比,hUCMSCs保护组大鼠海马组织内炎症因子TNF-α及IL-1β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hUCMSCs移植可改善Aβ损伤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其神经保护作用与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进而减少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间质干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下载PDF
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帕金森模型大鼠神经营养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君 李娜 +7 位作者 刘俊骞 张永志 董慈 王文婷 张帆 刘惠苗 周靖 顾平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92-697,共6页
目的:比较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hUCB-MSCs)和中脑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大鼠的神经营养作用。方法:6-羟基多巴胺所致偏侧帕金森病S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中脑NSCs组、hUCB-MSCs组、生理盐水组。造模成功后3周,将磷酸... 目的:比较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hUCB-MSCs)和中脑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大鼠的神经营养作用。方法:6-羟基多巴胺所致偏侧帕金森病S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中脑NSCs组、hUCB-MSCs组、生理盐水组。造模成功后3周,将磷酸缓冲液(PBS)和溴尿嘧啶(BrdU)标记的NSCs及hUCB-MSCs立体定向注入模型鼠右侧纹状体,检测大鼠旋转行为。在移植后8周对3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并对大鼠脑纹状体区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检测纹状体移植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的变化。结果:移植4、8周后,NSCs组、hUCB-MSCs组大鼠的旋转次数比生理盐水组均减少。移植8周后,水迷宫实验显示NSCs组和hUCB-MSCs组第1~5天平均潜伏期均短于生理盐水组,NSCs组、hUCB-MSCs组穿越平台次数均高于生理盐水组。但在大鼠旋转次数和水迷宫实验中,NSCs组和hUCB-MSCs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移植治疗8周后,纹状体移植区NSCs组、hUCB-MSCs组的BDNF和GDNF表达较生理盐水组显著增多;hUCB-MSCs组的BDNF和GDNF表达较NSCs组增多更明显。结论:NSCs、BMSCs的移植明显增加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移植区BDNF、GDNF的表达水平,并改善大鼠运动及认知功能;hUCB-MSCs移植在纹状体移植区BDNF、GDNF表达水平多于NSCs移植组,hUCB-MSCs神经营养效应可能更强,更适合应用于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帕金森病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化痰散结消核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颈部结节型淋巴结核4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闫宝环 董淑梅 +3 位作者 邓彦东 董玉霞 崔晓燕 王永军 《河北中医》 2016年第4期554-556,共3页
目的观察化痰散结消核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颈部结节型淋巴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颈部结节型淋巴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痰散结消核中药内服外敷治疗。2组均3个月为1疗... 目的观察化痰散结消核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颈部结节型淋巴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颈部结节型淋巴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痰散结消核中药内服外敷治疗。2组均3个月为1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7.8%,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8.9%,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散结消核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颈部结节型淋巴结核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淋巴结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酒石酸唑吡坦导致不宁腿综合征1例 被引量:5
7
作者 付英 田亚云 +1 位作者 敦昌平 顾平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3期259-260,共2页
酒石酸唑吡坦是咪唑吡啶类催眠药,其药理作用为:选择性的拮抗γ-氨基丁酸(GABA)A受体上的α1亚型,作用于GABA调节通道,导致氯离子通道开放,能增加细胞膜对氯离子通透性,使氯离子流入神经细胞内,引起细胞膜超极化,从而抑制睡眠中枢而... 酒石酸唑吡坦是咪唑吡啶类催眠药,其药理作用为:选择性的拮抗γ-氨基丁酸(GABA)A受体上的α1亚型,作用于GABA调节通道,导致氯离子通道开放,能增加细胞膜对氯离子通透性,使氯离子流入神经细胞内,引起细胞膜超极化,从而抑制睡眠中枢而产生镇静催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宁腿综合征 催眠药和镇静药 酒石酸盐类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对MPTP处理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娜 张君 +6 位作者 刘俊骞 张赛 刘惠苗 王文婷 张忠霞 仇福成 顾平 《解剖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ESC)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处理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ESC或/和不同浓度MPTP处理PC12细胞,再用3-甲基腺嘌呤(3-MA)抑制;通过MTS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染色观...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ESC)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处理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ESC或/和不同浓度MPTP处理PC12细胞,再用3-甲基腺嘌呤(3-MA)抑制;通过MTS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检测自噬标记物LC3B-Ⅱ、LC3B-Ⅰ和凋亡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 :经筛选得出,10μmol/L ESC预处理PC12细胞1 h,再加入1 000μmol/L MPTP处理24 h,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Hoechst 33258染色显示细胞核固缩明显减少;ESC+MPTP组LC3B-Ⅱ/Ⅰ、Bcl-2/Bax表达水平较MPTP组显著上升,但ESC+MPTP+3MA组LC3B-Ⅱ/Ⅰ、Bcl-2/Bax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结论 :ESC对MPTP处理的PC12细胞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通过PI3K/Akt途径激发自噬作用,提高了Bcl-2的表达,抑制MPTP引发的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对其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艾司西酞普兰 自噬 PC12细胞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3-甲基腺嘌呤
下载PDF
92例胆系疾病的超声分析
9
作者 樊文峰 樊艳华 +3 位作者 杨秀芬 邓彦东 王玲 刘明瑜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胆道疾病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诊断 胆石症 胆囊炎
下载PDF
超声诊断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1例
10
作者 尹洪宁 王岳恒 +3 位作者 宋振虎 毛天杰 吴春玲 陈红红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624-624,628,共2页
患者,女性,24岁,主因活动后气短10余年,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缘于10余年前出现活动后气短,近2个月症状加重,当地医院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右心扩大,右室壁增厚,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重度肺动脉高压,为进一步就诊来我院.查体,血压110/70mmHg,心... 患者,女性,24岁,主因活动后气短10余年,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缘于10余年前出现活动后气短,近2个月症状加重,当地医院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右心扩大,右室壁增厚,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重度肺动脉高压,为进一步就诊来我院.查体,血压110/70mmHg,心率85次/min,口唇发绀,无颈静脉怒张,心尖搏动不明显,心前区未触及明显震颤,叩诊心界向右侧扩大,心前区未闻及明显杂音,双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主动脉 超声检查
下载PDF
慢性胆囊炎胆囊壁超声表现1例
11
作者 张宇宸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1241-1241,共1页
关键词 慢性胆囊炎 胆囊壁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对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患者睡眠障碍管理的推荐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俊骞 吕俊丽 +4 位作者 张赛 闫晨璐 李冬 张笑青 顾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779-782,共4页
意大利痴呆研究协会的睡眠研究小组对2013年12月以前发表的原始论文、荟萃分析和系统性综述的证据进行了回顾分析。该研究按照证据等级(Ⅰ、Ⅱ、Ⅲ)和推荐强度(A、B、C、D、E)进行分类,试图解决认知障碍和痴呆患者睡眠障碍的管理。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痴呆 睡眠障碍 催眠药和镇静药 褪黑激素 多巴胺激动剂
下载PDF
对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患者睡眠障碍评估的推荐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俊骞 吕俊丽 +4 位作者 张赛 闫晨璐 李冬 张笑青 顾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669-672,共4页
对轻度认知障碍(MCI)及痴呆患者的睡眠障碍进行临床评估和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睡眠不好导致痴呆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并成为加重照料者负担的原因之一。睡眠障碍在MCI和痴呆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它们常以共病形... 对轻度认知障碍(MCI)及痴呆患者的睡眠障碍进行临床评估和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睡眠不好导致痴呆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并成为加重照料者负担的原因之一。睡眠障碍在MCI和痴呆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它们常以共病形式存在。因此,临床上应常规对认知功能下降的患者,仔细进行睡眠障碍的临床评估及管理。意大利痴呆研究协会的睡眠研究小组将2013年12月前发表的原始论文、荟萃分析和系统性综述,进行了回顾。这些证据按照等级(Ⅰ、Ⅱ、Ⅲ)和推荐强度(A、B、C、D、E)进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痴呆 睡眠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过度嗜睡性障碍 睡眠 快速眼运动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神经精神疾病和睡眠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大伟 张永志 +2 位作者 董梁 李冬 顾平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1期86-88,共3页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目前已成为世界性的健康问题。除了是肝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常见原因,HCV感染广泛的肝外表现(extrahepatic manifestations,HCV-EHMs),对不同器官系统均可产生影响。近50%的HCV慢性感染患者患有精神...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目前已成为世界性的健康问题。除了是肝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常见原因,HCV感染广泛的肝外表现(extrahepatic manifestations,HCV-EHMs),对不同器官系统均可产生影响。近50%的HCV慢性感染患者患有精神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且与肝病的严重程度和HCV复制率无关。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睡眠障碍、抑郁、疲劳和生活质量降低都是慢性HCV感染的常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精神病 认知 精神障碍 睡眠障碍
下载PDF
低氯血症与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明超 李树仁 田焕平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725-727,共3页
心力衰竭是由任何损害心室舒张充盈和(或)收缩射血功能的心脏结构和(或)功能性疾病导致的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在心力衰竭患者中血清电解质紊乱现象普遍存在,其中低氯血症就是一种常见的电解质紊乱类型,但是在日常临床工作中未受到重... 心力衰竭是由任何损害心室舒张充盈和(或)收缩射血功能的心脏结构和(或)功能性疾病导致的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在心力衰竭患者中血清电解质紊乱现象普遍存在,其中低氯血症就是一种常见的电解质紊乱类型,但是在日常临床工作中未受到重视,本文旨在对心力衰竭患者低氯血症出现的原因、相关机制、预后关系及治疗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低氯血症 预后 治疗
下载PDF
焦虑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大力 石松鑫 +3 位作者 顾平 刘俊骞 解冰川 刘惠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年第4期626-629,共4页
目的探讨焦虑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PD患者,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版本(Hamilton Anxiety Scale-14,HAMA14)评测患者焦虑情绪、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 目的探讨焦虑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PD患者,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版本(Hamilton Anxiety Scale-14,HAMA14)评测患者焦虑情绪、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定患者认知功能、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PartⅢ,UPDRSⅢ)和Hoehn-Yahr分期评测患者运动功能和病情严重程度。分析焦虑对PD患者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60例患者中,27例(45%)存在焦虑,焦虑与非焦虑组之间的UPDRSⅢ、MMSE和MoC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者中,17例(28.33%)为轻度运动功能障碍,43例(71.67%)为中重度运动功能障碍,二组间病程、HAMA14、Hoehn-Yahr分期之间存在差异(P〈0.05),并且焦虑(OR=4.280,OR95%CI=1.081~16.937,P=0.038)和病程(OR=6.717,OR95CI=1.743~25.895,P=0.006)是运动功能障碍加重的危险因素。60例患者中,18例(30%)为认知功能正常,26例(43.33%)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16例(26.67%)为痴呆,三组之间年龄、UPDRSⅢ、HAMA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年龄(OR=4.290,OR95%CI=1.133~16.235,P=0.032)和焦虑(OR=4.274,OR95%CI=1.041~17.555,P=0.044)为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焦虑对PD患者的运动及认知功能有影响,并且是运动功能障碍加重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焦虑 运动功能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慢性失眠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相关性 被引量:45
17
作者 顾鑫 顾平 +6 位作者 刘义晗 张洪艳 董慈 刘惠苗 王文婷 付英 李娜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65-670,共6页
目的 探讨慢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和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慢性失眠患者197例,采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版)... 目的 探讨慢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和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慢性失眠患者197例,采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版)(HAMA1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及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检查.比较中重度失眠患者(PSQI≥14分)和轻度失眠患者(7分≤PSQI< 14分)HAMA14、HAMD24总得分及各分项得分和SSR异常率.结果 197例慢性失眠患者中女性占74.6%(147例),女性患者的年龄大于男性患者,其中40 ~ 60岁女性患者所占比例最高(37.1%,73/197);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女性所占比例较高(50.3%,99/197),女性患者文化程度普遍低于男性患者.轻度失眠患者104例(52.8%),中重度失眠患者93例(47.2%).中重度失眠患者HAMA14评分明显高于轻度失眠患者[(16.47 ±5.40)分比(12.51 ±4.53)分,t=5.552,P<0.01];其中躯体化焦虑因子得分[(5.90±3.10)分比(4.3l±2.26)分,t=5.600,P<0.01]和精神化焦虑因子得分[(10.57±2.97)分比(8.20±3.00)分,=4.157,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重度失眠组患者HAMD24评分明显高于轻度失眠患者组[(18.04 ±5.91)分比(13.41 ±5.05)分,t=5.928,P<0.01],其中除体重及日夜变化分项外,其余分项焦虑/躯体化得分[(3.56±1.51)分比(2.94±1.28)分,t=3.110,P=0.002]、认知障碍[(2.91±1.68)分比(2.17±1.57)分,t=3.191,P =0.002]、阻滞[(2.33±1.31)分比(1.72±1.22)分,t=3.939,P=0.001]、睡眠障碍[(4.5l±1.54)分比(3.01 ±1.80)分,t=6.228,P<0.01]、绝望感[(2.29±1.46)分比(1.66±1.07)分,t=3.459,P=0.00l]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重度失眠组患者的SSR异常率明显高于轻度失眠组患者,其中波形分化不良和波形未引出2种SSR异常表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Pearson相关分析,慢性失眠患者PSQI评分与HAMA14、HAMD24评分及SSR异常率呈正相关(r=0.439、0.465、0.249,均P<0.01).结论 慢性失眠患者以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中年女性患者多见;慢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严重程度及SSR异常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睡和睡眠障碍 焦虑 抑郁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原文传递
神经变性疾病相关睡眠障碍的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仇福成 付英 +4 位作者 韩瑞 刘惠苗 李冬 刘俊骞 顾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0期3193-3195,共3页
神经变性疾病患者常出现各种睡眠障碍,包括失眠、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 RBD)、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日间过度嗜睡、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CRSD)、周期性腿动、不宁腿综合征、睡眠呼吸障碍等[1-2]。研究显示,在... 神经变性疾病患者常出现各种睡眠障碍,包括失眠、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 RBD)、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日间过度嗜睡、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CRSD)、周期性腿动、不宁腿综合征、睡眠呼吸障碍等[1-2]。研究显示,在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多系统萎缩等神经变性疾病中,α-突触核蛋白在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异常聚集[3],而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痴呆、皮克病、进行性核上麻痹等多种神经变性疾病神经细胞胞体及树突中均有异常tau蛋白聚积[4]。睡眠呼吸暂停和阿尔茨海默病间有可能关联[5],睡眠质量好可以减弱ApoE4基因对神经元纤维缠结的病理进展,从而影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6]。神经变性疾病患者睡眠障碍的治疗也相对复杂。现就神经变性疾病睡眠障碍的机制及药物治疗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变性疾病 睡眠障碍 药物治疗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神经元纤维缠结 不宁腿综合征 睡眠期行为障碍
原文传递
脐血管解剖结构、血流参数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18
19
作者 刘荷一 刘明瑜 +1 位作者 刘姝燕 王素君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359-361,共3页
目的 探讨脐带血管的解剖结构和血流参数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脐带、脐动脉、脐静脉直径 ,计算横截面积。分别于脐带胎盘附着部、漂浮部、脐轮部测量血流参数 ,并进行比较。结果 孕 2 1~ 40周脐带直径... 目的 探讨脐带血管的解剖结构和血流参数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脐带、脐动脉、脐静脉直径 ,计算横截面积。分别于脐带胎盘附着部、漂浮部、脐轮部测量血流参数 ,并进行比较。结果 孕 2 1~ 40周脐带直径 ( 1.2 5± 0 .2 1)~ ( 1.5 0± 0 .18)cm ,面积 ( 1.2 6± 0 .13 )~( 1.83± 0 .47)cm2 ;脐动脉直径 ( 0 .2 8± 0 .0 6)~ ( 0 .40± 0 .0 9)cm ,面积 ( 0 .0 6± 0 .0 3 )~ ( 0 .14± 0 .0 6)cm2 ;脐静脉直径 ( 0 .5 4± 0 .11)~ ( 0 .79± 0 .11)cm ,面积 ( 0 .2 5± 0 .0 2 )~ ( 0 .49± 0 .15 )cm2 。孕 2 5周前胎盘附着部脐动脉血流参数低于漂浮部和脐轮部 (P <0 .0 5 ) ,孕 3 6周后胎盘附着部脐动脉血流参数高于漂浮部和脐轮部 ( P <0 .0 5 ) ,2 6~ 3 5周之间 3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 P >0 .0 5 )。结论 正常妊娠期脐带、脐动脉、脐静脉直径和面积随孕龄、胎儿双顶径、枕额径、头围持续增长 ,脐动脉血流参数值则持续下降。随意测量脐动脉所获得的血流参数值不能精确反映胎儿宫内情况 ,胎盘附着部脐动脉血流参数值可反映胎儿生长发育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结构 血流参数 胎儿 生长发育 脐带 血管
原文传递
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冬 强静 +2 位作者 刘惠苗 仇福成 顾平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5-157,共3页
失眠是目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严重影响人类的睡眠质量及身心健康。针对失眠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及物理治疗等)。临床上,大多数患者对失眠药物潜在的不良反应存有担忧,在接受心理或... 失眠是目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严重影响人类的睡眠质量及身心健康。针对失眠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及物理治疗等)。临床上,大多数患者对失眠药物潜在的不良反应存有担忧,在接受心理或认知行为治疗时依从性较差。近年来,治疗失眠的物理手段越来越多[1]。与高电位静电疗法、脑电生物反馈疗法等传统物理治疗方法比较,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更容易刺激到颅脑深部,治疗时与人体无接触,不适感较少,对病灶的定位和治疗具有独特功效[2]。目前,rTMS已成为治疗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手段之一,在神经生理学、神经病理学、神经认知科学等领域内均有广泛应用。本文就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在失眠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其前景发展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治疗 失眠 睡眠障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