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南月敏 王蕾 +2 位作者 汪茂荣 付娜 于君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29-232,共4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o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小鼠肝组织PPARγ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在NASH进展...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o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小鼠肝组织PPARγ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在NASH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1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罗格列酮干预组。酶法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甘油三酯(TG)水平;光镜下观察肝组织脂肪变程度、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PPARγ和TNF-α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小鼠肝脏未出现明显的脂肪变、炎症和纤维化,而模型组肝脂肪变及炎症明显,罗格列酮干预组肝脂肪变及炎症均明显减轻。罗格列酮干预组、模型组和对照组肝组织PPARγ mRNA及其蛋白表达依次为0.83±0.01、0.75±0.01、0.72±0.01和0.77±0.00、0.69±0.02、0.49±0.01(P<0.01)。模型组、罗格列酮干预组、对照组TNF-α mRNA及蛋白表达依次为1.11±0.01、0.99±0.02、0.91±0.00和0.99±0.01、0.60±0.01、0.47±0.01(P<0.01)。结论在高脂、胆碱-蛋氨酸缺乏饮食诱导的小鼠NASH模型中,肝组织TNF-α活性与NASH的进展有关;PPARγ特异性激动剂罗格列酮可通过上调PPARγ水平而抑制TNF-α表达,进一步阻止NASH的进展,为NASH的靶向性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 罗格列酮 肿瘤坏死因子-Α 小鼠
下载PDF
胃镜下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最佳部位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钰 朱振龙 +6 位作者 杨艳红 霍晓辉 储建坤 马金城 崔冬生 王铭维 于君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1420-1421,共2页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胃镜检查 活组织检查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组织中MMP、TIM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南月敏 付娜 +4 位作者 于君 吴文娟 李亚 杨玉锋 赵景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14-1217,共4页
目的观察PPARγ靶向性激动剂罗格列酮对营养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表达的影响,探讨罗格列酮阻止脂肪性肝纤维化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给予小鼠高脂、蛋氨酸-胆碱缺乏(MCD... 目的观察PPARγ靶向性激动剂罗格列酮对营养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表达的影响,探讨罗格列酮阻止脂肪性肝纤维化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给予小鼠高脂、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饮食8周,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列入模型组(MCD-组,n=10);将蛋氨酸-胆碱充足饮食小鼠列入对照组(MCD+组,n=10);将接受MCD饮食加罗格列酮干预的小鼠列入干预组(MCD-+R组,n=10)。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肝脂肪变、炎症活动及纤维化程度。RT-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MMP-2、MMP-9、TIMP-1、TIMP-2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MCD+组动物肝组织学未见明显异常。MCD-组动物肝组织学呈现重度肝细胞脂肪变,伴有点状和灶状肝细胞坏死、炎性细胞浸润、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及窦周纤维化;MMP-2、MMP-9mRNA及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减弱(P<0.05),而TIMP-1、TIMP-2mRNA及蛋白表达则显著增强(P<0.05);MCD-+R组动物肝组织学改变与MCD-组比较均明显改善,MMP-2、MMP-9mRNA及蛋白表达较MCD-组明显上调(P<0.05);TIMP-1、TIMP-2mRNA及蛋白表达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高脂、MCD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小鼠模型中,罗格列酮可通过激活PPARγ而上调MMPI、抑制TIMP的表达,从而延缓或阻止脂肪性肝纤维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肝硬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金属蛋白酶类组织抑制剂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作用
4
作者 王蕾 南月敏 于君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9年第4期227-230,共4页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o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小鼠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o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小鼠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及其在NASH进展中的作用。选取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15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罗格列酮干预组。酶法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切片脂肪变程度、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TNF-α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HE染色显示对照组小鼠肝脏未出现明显脂肪变、炎症和纤维化,而模型组肝脂肪变及炎症明显,罗格列酮干预组上述病变减轻。肝组织TNF-αmRNA及蛋白表达依次为模型组>罗格列酮干预组>对照组(TNF-αmRNA和蛋白条带吸光度值依次为:1.11±0.01、0.99±0.02、0.91±0.00和0.99±0.01、0.60±0.01、0.47±0.01,P<0.01)。结论:在高脂、胆碱-蛋氨酸缺乏饮食(high fat,methionine and choline deficienct diet,MCD)诱导的小鼠NASH模型中,肝组织TNF-α的表达与NASH的进展有关;PPAR-γ特异性激动剂罗格列酮可抑制TNF-α的表达,阻止NASH的进展,为NASH的靶向性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 罗格列酮
下载PDF
紫杉醇腹腔及静脉联合应用治疗胃癌腹腔转移1例
5
作者 霍晓辉 储建坤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6年第3期225-225,共1页
1病例介绍病人男,62岁。主因呕血3h于2004—11—30入院,3h前突感胸闷头晕后发生晕厥,5秒清醒后呕血约100ml,急来我院就诊,以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待查收入院。入院后做胃镜检查提示胃癌,取活检送病理回报胃体腺癌。后转肿瘤医院行根... 1病例介绍病人男,62岁。主因呕血3h于2004—11—30入院,3h前突感胸闷头晕后发生晕厥,5秒清醒后呕血约100ml,急来我院就诊,以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待查收入院。入院后做胃镜检查提示胃癌,取活检送病理回报胃体腺癌。后转肿瘤医院行根治性全胃切除及食管一空肠吻合术,术后进行化疗,4个疗程,后因病人出现明显纳差、烧心、腹胀及体重下降,伴双下肢浮肿,无法继续化疗,于是出院。后在当地给予白蛋白及营养支持并府用利尿剂等对症治疗.效果不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转移 应用治疗 胃癌 紫杉醇 根治性全胃切除 联合 静脉 上消化道出血 空肠吻合术 双下肢浮肿
下载PDF
脱氧核苷酸钠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治疗胃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素梅 储建坤 霍晓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1期6-8,共3页
目的观察脱氧核苷酸钠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胃癌患者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 6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均给予奥沙利铂联合多西他赛化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化疗期间检测白细胞水平低于正常范围时... 目的观察脱氧核苷酸钠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胃癌患者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 6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均给予奥沙利铂联合多西他赛化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化疗期间检测白细胞水平低于正常范围时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停用化疗药3 d后复查血常规,治疗组白细胞下降例数占6.67%(2/30),明显少于对照组36.67%(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肝功能损伤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6,P<0.05),且出现肝功能损伤程度较轻。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化疗过程中同时加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脱氧核苷酸钠预防白细胞减少效果比仅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核苷酸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细胞减少 化疗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PCI围术期抗血小板治疗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黄茜 杨湛南 +7 位作者 朱秀芳 李超 刘刚 吉立双 王乐 田立 杨志瑜 李立卓 《江苏医药》 CAS 2015年第18期2141-2142,共2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抗血小板治疗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行PCI术冠心病患者520例,围术期均给予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Hp检测结果:410例Hp感染阳性(A组),110例Hp阴性(B组)...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抗血小板治疗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行PCI术冠心病患者520例,围术期均给予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Hp检测结果:410例Hp感染阳性(A组),110例Hp阴性(B组)。A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1组采用规范三联用药方案实施Hp根除治疗,A2组未予抗Hp治疗。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上消化道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6.83%,B组未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病例。A1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46%,低于A2组的12.20%(P<0.05)。结论 Hp感染增加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抗Hp治疗能有效降低这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消化道出血 幽门螺杆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