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小血管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认知及情感障碍的相关性
1
作者 李丽博 智珈鑫 +3 位作者 苑振云 韩彩莉 高雁 刘斋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认知及情感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CSVD患者216例,检测其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_(24))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_(1...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认知及情感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CSVD患者216例,检测其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_(24))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_(14))评估患者情感状况,根据结果分为认知障碍组与非认知障碍组、情感障碍组与非情感障碍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CSVD患者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的相关性。结果依据MoCA总分,216例CSVD患者分为认知障碍组144例和非认知障碍组72例;认知障碍组与非认知障碍组年龄、受教育年限、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促甲状腺激素、游离T3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发现,年龄大、糖化血红蛋白高、同型半胱氨酸高、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为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P均<0.05),受教育年限>12年、高密度脂蛋白低、游离T3水平低是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P均<0.05)。依据HAMA_(14)及HAMD_(24)总分,将216例CSVD患者分为情感障碍组110例、非情感障碍组106例;情感障碍组与非情感障碍组性别、受教育年限、尿酸、游离T3、游离T4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混杂因素的影响后,高游离T4水平为CSVD患者情感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男性、受教育年限7~12年、受教育年限>12年、低游离T3水平为CSVD患者情感障碍的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CSVD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认知及情感障碍有关,其中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为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游离T4水平升高为CSVD患者情感障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甲状腺激素 认知障碍 情感障碍
下载PDF
程序性坏死与脑梗死相关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斌斌 苗瑞晗 +1 位作者 王学林 刘晓云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2-279,共8页
脑梗死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程序性坏死是细胞程序性死亡形式之一。近些年研究认为程序性坏死参与了脑梗死后神经元损伤,但其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清楚。作者就程序性坏死的概念及相关通路、程序性坏死与脑梗死神经元损伤的关... 脑梗死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程序性坏死是细胞程序性死亡形式之一。近些年研究认为程序性坏死参与了脑梗死后神经元损伤,但其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清楚。作者就程序性坏死的概念及相关通路、程序性坏死与脑梗死神经元损伤的关系、程序性坏死标志物在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水平、程序性坏死与脑梗死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归纳总结了二者的相关性,为制定新的脑梗死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程序性坏死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 综述
下载PDF
马勃大黄栓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3
作者 郭子霞 张楠 +2 位作者 邢媛 李炜 张丹参 《中南药学》 CAS 2022年第12期2701-2707,共7页
目的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并探究马勃大黄栓对该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联用噁唑酮(OXZ)和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将造模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栓组,马勃栓组,大黄栓组,马勃大黄栓高、... 目的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并探究马勃大黄栓对该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联用噁唑酮(OXZ)和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将造模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栓组,马勃栓组,大黄栓组,马勃大黄栓高、中、低剂量(5 mg-2.5 mg、2.5 mg-1.25 mg、1.25 mg-0.625 mg)组,正常饲养的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各组栓剂给药14 d。通过记录给药期间各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观察结肠黏膜损伤并评分(CMDI)、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评分(HPS)、检测结肠组织中的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评价马勃大黄栓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及IL-6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肠TNF-α蛋白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法观察测定结肠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情况,探究马勃大黄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DAI、结肠单位长度湿重、CMDI及HP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给药14 d后各给药组小鼠与模型组相比,其症状及结肠损伤得到不同程度缓解,DAI、CMDI及HPS、MPO活力均降低(P<0.05或P<0.01)。与单用马勃、大黄治疗相比,马勃大黄栓高剂量组小鼠DAI、CMDI、HPS、MPO活力、血清IL-1β、IL-6及结肠中TNF-α、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或P<0.01)。结论联用OXZ和TNBS建立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具有稳定、迁延性特点;马勃、大黄联用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症状、减轻结肠损伤,其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MyD88/NF-κ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勃 大黄 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 TLR4/MyD88/NF-κB通路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丹 顾平 翟俊霞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96-601,共6页
目的 评价经颅磁刺激(TMS)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电子检索中外文数据库,辅以文献追溯检索.按磁刺激频率,将其分为高频刺激(>1 Hz)和低频刺激(≤1 Hz)进行分别统计,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低频、高频磁刺... 目的 评价经颅磁刺激(TMS)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电子检索中外文数据库,辅以文献追溯检索.按磁刺激频率,将其分为高频刺激(>1 Hz)和低频刺激(≤1 Hz)进行分别统计,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低频、高频磁刺激治疗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总分真刺激组比假刺激刺激组降低,分别为(WMD=-10.71,95%CI[-19.05,-2.37],P=0.01)和(WMD=-6.00,95%CI[-11.14,-0.86],P=0.02),真、假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频磁刺激组UPDRS运动评分比假刺激组降低,(WMD=-6.15,95%CI[-9.36,-2.95],P<0.01),真、假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频磁刺激UPDRSⅢ运动评分、UPDRS Ⅰ精神评分、UPDRSⅡ日常生活活动评分、低频或高频治疗后the Schwab and England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真、假刺激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M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帕金森病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