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躯体疾病共病抑郁障碍及其生物心理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任若佳 黄凡凡 +2 位作者 赵天宇 刘不凡 王学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4年第9期609-614,共6页
慢性躯体疾病共病抑郁障碍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本综述从生物、心理及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慢性躯体疾病共病抑郁障碍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如遗传、免疫、社会及家庭环境等。在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结合药物、物理及心理治疗,构建联络会诊... 慢性躯体疾病共病抑郁障碍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本综述从生物、心理及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慢性躯体疾病共病抑郁障碍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如遗传、免疫、社会及家庭环境等。在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结合药物、物理及心理治疗,构建联络会诊的干预模式,有望减少慢性躯体疾病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其心身健康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病现象 抑郁障碍 慢性躯体疾病 生物心理因素 干预方法 综述
原文传递
童年期创伤与静息态血压、心率及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快快 白美娜 +1 位作者 黄凡凡 王学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4年第9期659-664,共6页
童年期创伤与静息态血压及心率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是预测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本文通过总结童年期创伤与静息态血压、心率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童年期创伤影响静息态血压、心率及心血管疾病的潜在机制,包括表观遗传学、... 童年期创伤与静息态血压及心率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是预测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本文通过总结童年期创伤与静息态血压、心率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童年期创伤影响静息态血压、心率及心血管疾病的潜在机制,包括表观遗传学、神经内分泌、氧化应激、炎性反应、不良生活方式、心理应激等,明确童年期创伤对心血管系统的潜在影响,旨在为早期防治心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童年期创伤 静息态血压 静息心率 心率变异性 综述
原文传递
负性生活事件及心理弹性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影响
3
作者 高媛媛 王冉 +11 位作者 任若佳 王岚 李娜 赵天宇 卢文婷 黄凡凡 刘不凡 焦艳明 张聪敏 赵晓川 王金成 王学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4年第9期629-634,共6页
目的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及心理弹性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6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或门诊就诊的217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 目的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及心理弹性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6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或门诊就诊的217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既往有无自杀未遂史,分为自杀未遂组(n=49)及非自杀未遂组(n=168)。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童年期创伤问卷(CTQ-SF)、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童年期创伤经历、生活事件和心理弹性。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青少年抑郁症自杀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17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自杀行为的发生率为22.58%(49/21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首发年龄、学校欺凌、非自伤性自杀、自杀意念、HAMD评分、CTQ总分、情感虐待得分、人际关系得分、心理弹性总分、坚韧性得分、乐观性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学校欺凌(OR=2.473,95%CI=1.036~5.902)、存在自杀意念(OR=10.206,95%CI=1.909~54.557)、情感虐待得分高(OR=1.213,95%CI=1.076~1.368)、人际关系得分高(OR=1.139,95%CI=1.041~1.246)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P<0.05),而乐观性得分高(OR=0.845,95%CI=0.719~0.993)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发生率较高,学校欺凌、自杀意念、情感虐待、人际关系不佳是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良好的心理弹性是自杀行为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青少年 负性生活事件 心理弹性 自杀行为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低睡眠质量抑郁症患者枕叶自发性活动与执行功能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刘不凡 赵天宇 +6 位作者 黄凡凡 任若佳 卢文婷 李娜 白美娜 刘快快 王学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4年第9期640-646,共7页
目的探讨低睡眠质量抑郁症患者脑区自发性活动变化与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4年4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或门诊就诊的42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组,同期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招募年龄、性... 目的探讨低睡眠质量抑郁症患者脑区自发性活动变化与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4年4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或门诊就诊的42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组,同期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招募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14名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数字广度测验(DST)评估受试者的抑郁情绪、睡眠情况及认知水平。采用3.0T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rs-fMRI)计算分数低频振幅(fALFF)。根据PSQI评分,将研究组患者PSQI得分≤7分定义为高睡眠质量组(n=14)、PSQI得分>7分为低睡眠质量组(n=28)。对3组受试者的fALFF值方差分析后进行事后检验,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差异脑区与数字广度得分的相关性。结果3组受试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顺背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倒背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6.56,P=0.03)。事后比较结果显示,低睡眠质量组倒背得分低于健康对照组(Z=-3.40,P<0.05),高睡眠质量组与低睡眠质量组(Z=-1.34,P=0.18)、健康对照组(Z=-1.35,P=0.1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的右侧枕上回(MNI:x=0,y=-102,z=-31;k=37)、左侧枕中回(MNI:x=21,y=-102,z=6;k=51)、左侧楔前叶(MNI:x=-9,y=-78,z=21;k=27)的fALFF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RF矫正,P<0.05)。与高睡眠质量组相比,低睡眠质量组的右侧枕上回fALFF值升高(Z=-3.02,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高睡眠质量组左侧楔前叶fALFF值升高(Z=-2.02,P=0.04),低睡眠质量组右侧枕上回(Z=-3.47,P<0.05)、左侧枕中回(Z=-3.82,P<0.05)、左侧楔前叶(Z=-3.71,P<0.05)fALFF值均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右侧枕上回(r=-0.26,P<0.05)、左侧楔前叶(r=-0.38,P<0.05)与数字广度倒背得分呈负相关。结论低睡眠质量的抑郁症患者枕叶自发性活动增加,且枕叶的异常活动可能与低睡眠质量抑郁症患者执行功能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睡眠质量 静息功能磁共振 枕叶自发性活动 楔前叶 分数低频振幅 执行功能
原文传递
伴焦虑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心率变异性的初步研究
5
作者 刘颖 王卓言 +3 位作者 张坤 程月红 王学义 于鲁璐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4年第9期623-628,共6页
目的探讨伴焦虑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率变异性(HRV)的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6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住院和门诊就诊的8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将... 目的探讨伴焦虑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率变异性(HRV)的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6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住院和门诊就诊的8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将HAMA评分>14分设为伴焦虑抑郁症组(n=50),将HAMA评分≤14分设为不伴焦虑抑郁症组(n=30)。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采用HRV测量仪测量HRV,分析两组患者的低频(LF)、高频(HF)、低频/高频(LF/HF)、心搏中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和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睡眠质量和HRV的差异,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症患者伴发焦虑的影响因素。结果伴焦虑抑郁症组和不伴焦虑抑郁症组的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史和体重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焦虑抑郁症组的PSQI-Ⅴ(睡眠节律紊乱)、PSQI-Ⅶ(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得分为(1.3±0.6)、(2.3±0.7)分,高于不伴焦虑抑郁症组的(1.0±0.6)、(1.8±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焦虑抑郁症组的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因子得分、认知障碍因子得分、迟滞因子得分、睡眠障碍因子得分为(19.6±3.6)、(6.5±2.2)、(5.0±2.1)、(7.3±1.9)、(3.5±1.8)分,高于不伴焦虑抑郁症组的(14.7±4.2)、(5.0±2.1)、(3.7±2.4)、(5.4±2.1)、(2.6±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V分析结果显示,伴焦虑抑郁症组的LF为(5.2±1.2)ms,高于不伴焦虑抑郁症组的(4.5±1.4)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伴焦虑抑郁症组的HF和RMSSD为(4.0±1.1)、(22.8±10.5)ms,低于不伴焦虑抑郁症组的(5.4±1.2)、(28.3±9.7)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AMD总分高(OR=1.439,95%CI:1.157~1.789)、LF高(OR=2.640,95%CI:1.275~5.467)与抑郁症患者焦虑风险增加有关,而HF高与抑郁症伴焦虑症状风险降低有关(OR=0.286,95%CI:0.142~0.577)。结论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更重,存在睡眠质量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焦虑 睡眠质量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深部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社会功能的初步研究
6
作者 林泉 黄凡凡 +5 位作者 卢文婷 许月航 靳娜 白美娜 刘快快 王学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4年第9期635-639,共5页
目的探究深部经颅磁刺激(dTMS)联合药物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的149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dTMS联合药物... 目的探究深部经颅磁刺激(dTMS)联合药物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的149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dTMS联合药物治疗组(dTMS联合组,n=70)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单纯药物组,n=79)。单纯药物组采用单一的抗抑郁剂治疗,dTMS联合组在单纯药物组的基础上联合dTMS治疗,每周5次,共治疗2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末,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两组受试者的抑郁及焦虑症状,采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评估受试者的社会功能。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间的疗效差异。结果单纯药物组和dTMS联合组各自治疗前后的HAMA[(26.10±8.60)分比(12.87±4.54)分;(26.89±6.98)分比(12.34±4.91)分]、HAMD-17[(26.43±6.40)分比(11.46±4.58)分;(26.83±4.62)分比(9.30±5.33)分]和GAF[(41.00±9.30)分比(52.36±11.31)分;(42.23±11.49)分比(58.54±15.31)分]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95、17.29、19.15、21.77、-11.95、-12.26,均P<0.05)。治疗2周后,单纯药物组与dTMS联合组的HAMA评分减分率[(0.46±0.27)比(0.53±0.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P=0.09);HAMD-17评分减分率[(0.55±0.19)比(0.64±0.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P<0.05)。dTMS联合组的GAF评分加分率高于单纯药物组[(0.46±0.25)比(0.3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P<0.05)。结论dTMS联合药物治疗能快速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且能促进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经颅磁刺激 药物治疗 社会功能
原文传递
伴童年创伤抑郁症患者与相关候选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霜 王学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4年第9期654-659,共6页
童年期创伤与抑郁症的康复和预后有关,目前认为伴童年期创伤抑郁症的发生是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非同质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也参与其中。基因多态性又称为遗传多态性,是指在某一个生物群体中,同时或经常存在两种或者多种不连续变... 童年期创伤与抑郁症的康复和预后有关,目前认为伴童年期创伤抑郁症的发生是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非同质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也参与其中。基因多态性又称为遗传多态性,是指在某一个生物群体中,同时或经常存在两种或者多种不连续变异的基因。研究发现伴童年期创伤抑郁症可能与神经递质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炎症等基因多态性相关。本文通过对抑郁症相关候选基因多态性进行综述,以期揭示伴童年期创伤抑郁症患者潜在的发病机制,为抑郁症早期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童年创伤 神经递质 候选基因多态性 综述
原文传递
深部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患者大脑自发神经活动的影响
8
作者 许月航 赵天宇 +8 位作者 刘不凡 卢文婷 任若佳 林泉 靳娜 黄凡凡 刘快快 白美娜 王学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4年第9期647-653,共7页
目的探讨深部经颅磁刺激(d TMS)对抑郁症患者大脑自发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4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或住院治疗的17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组,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健康... 目的探讨深部经颅磁刺激(d TMS)对抑郁症患者大脑自发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4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或住院治疗的17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组,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1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研究组使用dTMS刺激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频率为18 Hz,刺激强度为静息运动阈值的120%;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2周,共计10次。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及焦虑情况,并采集受试者头颅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rs-fMRI)图像。使用分数低频振幅(fALFF)评估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及研究组治疗前与对照组的大脑自发神经活动变化。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评估研究组治疗前后的大脑自发神经活动变化,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临床症状与脑区自发神经活动的相关性。结果最终纳入研究组16例,对照组10名。研究组治疗后的HAMA总分、HAMD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的右中央旁小叶fALFF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P<0.05)。研究组经dTMS治疗后的左侧额中回、右内侧额上回fALFF值降低,右侧舌回、左侧舌回、右侧枕中回、右中央旁小叶fALFF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36、16.01、-11.07、-10.81、-10.19、-14.14,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前的左侧舌回fALFF值与HAMA总分(r=-0.89,P=0.017)、焦虑/躯体因子得分(r=-0.96,P=0.002)呈负相关,治疗后左侧额中回fAFLL值下降与迟滞因子得分下降呈正相关(r=0.88,P=0.021)。结论抑郁症患者的额叶、舌叶和枕叶存在异常的自发神经活动,dTMS治疗后自发神经活动的平衡与抑郁焦虑和迟滞症状的改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深部经颅磁刺激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自发神经活动 分数低频振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