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瑞昔布钠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镇痛效果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磊 陈百成 +3 位作者 马世云 张为民 苏航 林瑜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4532-4534,共3页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切皮前后应用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镇痛效果、炎性因子影响的比较。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4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膝自体腘绳肌腱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分为两组,其中A组为在切皮前30min静脉注射...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切皮前后应用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镇痛效果、炎性因子影响的比较。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4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膝自体腘绳肌腱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分为两组,其中A组为在切皮前30min静脉注射40mg帕瑞昔布钠,B组为在切皮后30 min静脉注射40 mg帕瑞昔布钠,术后两组均给予自控静脉镇痛(PCIA)泵镇痛并辅助盐酸曲马多镇痛。通过比较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术后辅助应用盐酸曲马多用量比较两组的临床镇痛效果。分别于切皮前30min(T1)、术后8h(T2)抽取静脉血样,测定血浆IL-6和IL-8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A组与B组术后2h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8、12、24hVAS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48h内辅助应用盐酸曲马多的量A组显著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A组和B组血浆IL-6和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A组血浆IL-6和IL-8水平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皮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较术后应用对关节镜下膝自体腘绳肌腱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产生良好的镇痛效应,提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减少了炎性因子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关节镜 帕瑞昔布钠 炎性因子 前交叉韧带重建
下载PDF
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解剖止点中点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磊 陈百成 +4 位作者 马世云 张为民 苏航 张海森 林瑜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05-509,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胫骨、股骨独立隧道解剖止点中点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近期效果。方法:2009年9月~2011年9月,收治33例陈旧性ACL断裂患者。在关节镜下进行单束重建,通过胫骨、股骨独立...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胫骨、股骨独立隧道解剖止点中点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近期效果。方法:2009年9月~2011年9月,收治33例陈旧性ACL断裂患者。在关节镜下进行单束重建,通过胫骨、股骨独立建立隧道将移植同种异体肌腱定位于胫骨、股骨止点的中点并固定。应用Lachman和轴移实验及KT-1000评估膝关节稳定性,按照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标准(IKDC)、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4个月,平均16.6个月。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关节内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均未发现免疫排异反应及过敏反应。术后1年随访结果:术后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KT-1000检查、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利用胫骨、股骨独立隧道解剖止点中点同种异体肌腱单束重建ACL可恢复膝关节稳定性,近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独立隧道 中点重建 关节镜 同种异体肌腱
下载PDF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和同种异体胫前肌腱解剖止点中点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磊 陈百成 +4 位作者 马世云 张为民 苏航 闫文静 左炳光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90-1294,共5页
目的比较自体腘绳肌腱和同种异体胫前肌腱解剖止点中点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关节镜下利用自体腘绳肌腱和异体胫前肌腱解剖止点中点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随访满1年的病例。自体腘绳肌腱(简称自体组,32例)和同种异体... 目的比较自体腘绳肌腱和同种异体胫前肌腱解剖止点中点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关节镜下利用自体腘绳肌腱和异体胫前肌腱解剖止点中点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随访满1年的病例。自体腘绳肌腱(简称自体组,32例)和同种异体胫前肌腱(简称异体组,21例)行前交叉韧带解剖止点中点单束重建手术。利用客观指标(双侧膝关节前向松弛度差异、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Lysholm评分表和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评分表进行术后膝关节功能评估。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愈合,无关节内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术后1年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双侧膝关节前向松弛度差异、IKDC膝关节评分和Lysholm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自体腘绳肌腱和同种异体胫前肌腱解剖止点中点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均能取得优良的近期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检查 前交叉韧带 移植物 中点重建 膝关节
下载PDF
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修复股骨关节面软骨缺损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继春 高石军 +3 位作者 陈百成 邵德成 张敏 王飞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镶嵌式移植术治疗股骨负重面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2001年6月起,共17例股骨关节面软骨缺损患者,男12例,女5例;年龄18~45岁,平均29岁;左膝10例,右膝7例。按照Brittberg-Peterson功能评定标准,膝关节的...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镶嵌式移植术治疗股骨负重面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2001年6月起,共17例股骨关节面软骨缺损患者,男12例,女5例;年龄18~45岁,平均29岁;左膝10例,右膝7例。按照Brittberg-Peterson功能评定标准,膝关节的功能为65~105分,平均(80.65±9.69)分。3例无明显外伤史,但有风湿病史;14例有外伤史,均有膝关节疼痛,大腿肌肉萎缩。3例伴绞锁,2例伴弹响。14例外伤患者为股骨外髁负重面局灶性软骨损伤,均为单个创面,损伤范围2.5~3.0cm2;3例无外伤患者为股骨内髁负重面局灶性软骨软化或软骨剥脱,损伤范围2.0~2.5cm2。采用镶嵌式骨软骨移植器,在关节镜下取膝关节非负重关节面骨软骨条,将之移植修复膝关节负重面的局灶性软骨缺损。结果术后随访10~20个月,平均15个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关节活动度正常。术后Brit-tberg-Peterson评分,14例为0分,3例因活动时轻微疼痛分别评为3分和2分。MRI显示软骨缺损区软骨表面平整,移植的骨软骨柱位置良好。结论自体骨软骨镶嵌式移植术对关节负重面局灶性软骨缺损有较好、确切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自体骨软骨移植 修复 股骨关节面软骨缺损
原文传递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微球治疗兔膝骨关节炎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磊 马世云 +3 位作者 张为民 王军 苏航 陈百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32-2232,共1页
骨关节炎(OA)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关节软骨的损伤退变。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最有效的软骨细胞分裂素,bFGF缓释微球能维持其关节腔内的有效浓度。目前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膝骨关节炎 缓释微球 基质金属蛋白酶 治疗 关节软骨 细胞分裂素 病理改变
原文传递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微球治疗兔膝骨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磊 陈百成 +3 位作者 马世云 张为民 王军 苏航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30-833,共4页
目的研究壳聚糖包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缓释微球对实验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选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54只,随机分成6组:对照组、模型组、PBS微球组(PBS—M)、bFGF溶液组(bFGF... 目的研究壳聚糖包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缓释微球对实验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选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54只,随机分成6组:对照组、模型组、PBS微球组(PBS—M)、bFGF溶液组(bFGF—S)、10雌bFGF微球组(10-bFGF-M)及100μbFGF微球组(100-bFGF—M)。膝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建立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对照组除外)。除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分别于建模后第3周和第6周于关节腔内注射1ml干预液,分别含PBS微球、bFGF溶液、10μgbFGF微球及100μgbFGF微球。于第9周处死动物后取材,通过大体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价实验结果。结果根据Ink评分及Mankin评分结果,模型组关节软骨损伤程度重于对照组(t=8.22,P=0.00;f=17.20,P=0.00),PBS—M组、bFGF—S组的关节软骨损伤程度与模型组近似(Ink评分:t=0.26,P=0.79;t=0.80,P=0.45;Mankin评分:t=1.51,P=0.17;t=0.56,P=0.60),而10-bFGF—M组和100-bFGF—M组关节软骨损伤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Ink评分:t=3.58,P=0.01:t=6.82,P=0.00;Mankin评分:t=3.41,P=0.01;t=5.00,P=0.00)。100-bFGF—M组与10.bFGF-M组相比关节软骨损伤程度明显减轻(t=5.29,P=0.00;t=2.80,P=0.02)。结论bFGF缓释微球能维持bFGF关节腔内的有效浓度,可能通过加速蛋白多糖的合成并抑制其分解等作用机制逆转了关节软骨损伤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微球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