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胰腺炎诊治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余欢 牛国超 +2 位作者 李风华 姚乐 李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35-237,共3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以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形成并可介导多器官组织损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常出现多系统受累。SLE相关性胰腺炎是SLE的严重并发症,易误诊、漏诊,治疗困难,预后不佳。因...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以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形成并可介导多器官组织损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常出现多系统受累。SLE相关性胰腺炎是SLE的严重并发症,易误诊、漏诊,治疗困难,预后不佳。因此,本文对SLE相关性胰腺炎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SLE相关性胰腺炎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胰腺炎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诊断和治疗
下载PDF
误诊为克罗恩病的成人巨结肠类缘病2例报道
2
作者 赵志灿 郭亚慧 +4 位作者 贾文秀 战蓉蓉 李辉 尹凤荣 张晓岚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958-960,共3页
通过回顾和分析2例误诊为克罗恩病的成人巨结肠类缘病的临床诊疗过程,增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
关键词 巨结肠类缘病 克罗恩病 误诊
下载PDF
CCN蛋白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宋怡然 罗雨欣 +1 位作者 郭金波 张晓岚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941-945,共5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肝病之一,其发病常与代谢综合征相关。CCN蛋白家族在其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对CCN蛋白家族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及进展中的作用作一概述。重点关注CCN蛋白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肝病之一,其发病常与代谢综合征相关。CCN蛋白家族在其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对CCN蛋白家族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及进展中的作用作一概述。重点关注CCN蛋白家族参与调控碳水化合物,特别是脂质代谢相关生物过程中的关键途径,以求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CCN蛋白 代谢紊乱 氧化应激
下载PDF
经腹肠道超声评估克罗恩病透壁愈合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宏桢 陈林茹(综述) +1 位作者 刘翠景 张晓岚(审校)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232-1237,共6页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以透壁损伤为标志的慢性、进行性、致残性疾病,单纯的黏膜愈合(mucosal healing,MH)不足以代表全层肠壁炎症的消失。随着影像学检查在CD诊疗中的普及,透壁愈合(transmural healing,TH)成为CD的潜在...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以透壁损伤为标志的慢性、进行性、致残性疾病,单纯的黏膜愈合(mucosal healing,MH)不足以代表全层肠壁炎症的消失。随着影像学检查在CD诊疗中的普及,透壁愈合(transmural healing,TH)成为CD的潜在治疗目标。与MH相比,TH与更好的疾病结局相关。经腹肠道超声(transabdominal ultrasound,TAUS)是一种无创、准确的评估炎症性肠病的工具,日益受到临床关注。本文就TAUS评估克罗恩病透壁愈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肠疾病 超声检查 透壁愈合
下载PDF
银杏黄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组织中脂质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韩静 李亚伟 +3 位作者 刘艳萍 刘宏 郭金波 王素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观察银杏黄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组织中脂质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银杏黄酮低、中、高剂量组,每组9只。第1~4周,正常对照组给予正常饲料,其他4组给予高脂饲料以构建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第5... 目的:观察银杏黄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组织中脂质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银杏黄酮低、中、高剂量组,每组9只。第1~4周,正常对照组给予正常饲料,其他4组给予高脂饲料以构建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第5~10周,银杏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大鼠以80、160、320 mg/kg的银杏黄酮灌胃处理,1次/d,其他2组给予生理盐水。第10周末,采集血清,检测ALT、AST水平。摘取肝脏,计算肝脏指数,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组织中TG、LDL-C、FFA、SOD、MD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IL-1β、TNF-α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模型组大鼠肝脏指数升高,血清ALT、AST水平升高,肝组织中TG、LDL-C、FFA水平升高,IL-1β、TNF-α蛋白表达水平升高,MDA水平升高,SOD活性下降(P<0.05)。银杏黄酮低、中、高剂量组以上指标均较模型组改善,且随剂量升高,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银杏黄酮能够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质和炎症因子水平,减轻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银杏黄酮 大鼠
下载PDF
2型固有淋巴细胞在肝脏疾病免疫调控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韩静 郭金波 张晓岚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24-2128,共5页
固有淋巴细胞(ILCs)是新发现的一类固有免疫细胞,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s)是其中一个细胞亚群,在受到IL-25、IL-33等刺激后可产生2型辅助型T淋巴细胞(Th2)因子,具有启动和维持2型免疫反应的作用。ILC2s属于固有免疫细胞,又具有调节适应... 固有淋巴细胞(ILCs)是新发现的一类固有免疫细胞,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s)是其中一个细胞亚群,在受到IL-25、IL-33等刺激后可产生2型辅助型T淋巴细胞(Th2)因子,具有启动和维持2型免疫反应的作用。ILC2s属于固有免疫细胞,又具有调节适应性免疫的功能,参与炎症、组织修复、细胞增殖、代谢、调节免疫等病理生理过程。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和免疫器官,含有多种免疫细胞。ILC2s在肝脏疾病中具有调节免疫、调控炎症以及组织修复等重要作用。总结了ILC2s的生理功能及其在肝脏疾病发病机制中的免疫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淋巴细胞 肝疾病 免疫 先天
下载PDF
幼年性息肉综合征合并Lynch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韩菲 宋佳 +2 位作者 李忱阳 尹凤荣 张晓岚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51-453,共3页
幼年性息肉综合征(Juvenile polyposis syndrome,JPS)是一类罕见的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以多发的良性息肉为主要表现,好发于结直肠,可累及整个消化道。该病患者伴有较高的结直肠癌发生风险。本文报道了1例罕见的JPS合并Lynch综合征,同时... 幼年性息肉综合征(Juvenile polyposis syndrome,JPS)是一类罕见的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以多发的良性息肉为主要表现,好发于结直肠,可累及整个消化道。该病患者伴有较高的结直肠癌发生风险。本文报道了1例罕见的JPS合并Lynch综合征,同时伴有胃多发息肉的患者,现结合相关文献对其诊疗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年性息肉综合征 LYNCH综合征 胃息肉 PMS2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丹丹 宋佳 张晓岚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20-2123,共4页
肠道菌群失调是肝脏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肠道和肝脏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肠-肝轴。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其通过门静脉暴露于肠道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后,激活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从而引发肝损伤。作为肠-肝轴的重要组... 肠道菌群失调是肝脏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肠道和肝脏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肠-肝轴。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其通过门静脉暴露于肠道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后,激活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从而引发肝损伤。作为肠-肝轴的重要组成部分,肠道菌群既是肝脏疾病的促发因素,又是潜在的治疗靶点。阐述了肠道菌群与多种肝脏疾病的关系,认为应深入探究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明确肠-肝轴的病理生理作用,为肝脏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胃肠道微生物组 肠-肝轴
下载PDF
Th9细胞与IL-9及其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吴梦瑶 王冬 +1 位作者 李辉 张晓岚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8年第20期1263-1267,共5页
Th9细胞是一种新发现的CD4^+T细胞亚群,主要分泌白介素-9(Interleukin-9,IL-9),与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肿瘤等疾病密切相关.IL-9主要通过促进炎性细胞的增殖并分泌炎症介质而引起炎症,其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 Th9细胞是一种新发现的CD4^+T细胞亚群,主要分泌白介素-9(Interleukin-9,IL-9),与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肿瘤等疾病密切相关.IL-9主要通过促进炎性细胞的增殖并分泌炎症介质而引起炎症,其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 B D)的发生发展中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在实验性结肠炎模型还是IBD患者中,Th9细胞与I L-9均加重结肠炎症,而IL-9抗体的应用能够明显缓解结肠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TH9细胞 IL-9 免疫反应
下载PDF
2015欧洲肝病学会丙型肝炎治疗指南解读 被引量:4
10
作者 罗雨欣 尹凤荣 张晓岚 《临床荟萃》 CAS 2016年第3期322-324,共3页
2015年4月,《Journal of Hepatology》在线发表了欧洲肝病学会(EASL)制订的《丙型肝炎治疗指南》,该指南在2014年指南的基础上对丙型肝炎治疗的进展进行了更新,为医务人员规范诊治提供了更全面、更新的依据。本文主要从慢性丙型肝炎的... 2015年4月,《Journal of Hepatology》在线发表了欧洲肝病学会(EASL)制订的《丙型肝炎治疗指南》,该指南在2014年指南的基础上对丙型肝炎治疗的进展进行了更新,为医务人员规范诊治提供了更全面、更新的依据。本文主要从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筛查、治疗适应证与禁忌证、治疗药物和方案以及随访等方面入手,重点对指南的更新部分进行解读,使临床医生了解到丙型肝炎诊疗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治疗 指南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相关肠道和肠外肿瘤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梦瑶 牛巍巍 张晓岚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59-263,共5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随着病程延长,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逐年增加,IBD不仅能够导致肠道肿瘤(小肠、结直肠和肛门),同时也存在于肠道以外的器官,如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皮肤癌、宫颈癌和尿道癌...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随着病程延长,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逐年增加,IBD不仅能够导致肠道肿瘤(小肠、结直肠和肛门),同时也存在于肠道以外的器官,如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皮肤癌、宫颈癌和尿道癌等。本文将概述与IBD相关的肠道和肠外肿瘤,阐述与IBD相关肿瘤的发病率、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案等问题,为临床IBD相关恶性肿瘤的预防、监测、临床识别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以期引起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肠道肿瘤 肠外肿瘤
下载PDF
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的免疫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雨欣 张晓岚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3期272-276,共5页
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的活化和增殖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HSCs活化后可大量合成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在肝组织内异常沉积,从而引起肝纤维化。免疫调控细胞分泌的各种免疫调控因子以及其他活化... 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的活化和增殖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HSCs活化后可大量合成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在肝组织内异常沉积,从而引起肝纤维化。免疫调控细胞分泌的各种免疫调控因子以及其他活化分子在HSCs活化、增殖中起到重要调控作用。本文就HSCs活化、增殖的免疫调控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肝星状细胞 免疫调控
下载PDF
呕血的判断与初步处理
13
作者 罗雨欣 张晓岚 《临床荟萃》 CAS 2016年第12期1380-1380,共1页
呕血多为上消化道(即屈氏韧带以上)急性出血所致,常伴随有黑便的症状。但当下消化道的出血量较多或肠内压力高于胃内压力时,血液可反流入胃和食管,引起呕血。在确定呕血之前,必须排除口腔、鼻、咽喉等部位的出血以及咯血。呕血的病因... 呕血多为上消化道(即屈氏韧带以上)急性出血所致,常伴随有黑便的症状。但当下消化道的出血量较多或肠内压力高于胃内压力时,血液可反流入胃和食管,引起呕血。在确定呕血之前,必须排除口腔、鼻、咽喉等部位的出血以及咯血。呕血的病因诊断极为重要,查明病因能够更加合理而有效地治疗呕血。1呕血的临床表现呕血前常有上腹不适感与恶心,随后呕吐血性胃内容物。其颜色视出血量、胃内淤滞时间及出血部位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呕血 诊断 初步处理
下载PDF
经腹肠道超声在溃疡性结肠炎密切监测中的应用与进展
14
作者 陈宏桢 赵子乾 +1 位作者 刘翠景 张晓岚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7-421,共5页
密切监测是实现溃疡性结肠炎(UC)达标治疗的关键。经腹肠道超声(TAUS)具有快速、价廉、非侵入性等优势,患者接受度高,可准确评估UC疾病活动度、范围,监测治疗反应,预测治疗效果和临床结局,有望改变UC的监测模式,辅助临床决策。现综述TAU... 密切监测是实现溃疡性结肠炎(UC)达标治疗的关键。经腹肠道超声(TAUS)具有快速、价廉、非侵入性等优势,患者接受度高,可准确评估UC疾病活动度、范围,监测治疗反应,预测治疗效果和临床结局,有望改变UC的监测模式,辅助临床决策。现综述TAUS在UC密切监测中的应用进展和优势,展望TAUS在UC达标治疗中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结肠炎 溃疡性 密切监测 疾病活动度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1例
15
作者 余欢 姚乐 +1 位作者 李风华 李辉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38-139,共2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任何器官。狼疮相关性急性胰腺炎是SLE严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同时也是诱发狼疮危象的重要原因,患者预后差。本文报道1例SLE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及狼疮危象诊治经验,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胰腺炎 狼疮危象
原文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EB病毒血症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丹丹 尹凤荣 +1 位作者 郭金波 张晓岚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34-839,共6页
目的分析UC合并EB病毒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以及抗病毒治疗对疾病症状缓解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8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239例UC患者,通过EB病毒DNA检测明确是否患有EB病毒血症,将其分为EB... 目的分析UC合并EB病毒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以及抗病毒治疗对疾病症状缓解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8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239例UC患者,通过EB病毒DNA检测明确是否患有EB病毒血症,将其分为EB病毒血症组(试验组)43例和非EB病毒血症组(对照组)19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分析UC伴发EB病毒血症的危险因素,以及抗病毒治疗对合并EB病毒血症的UC患者疾病症状缓解的影响。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临床类型、病变范围的患者构成,使用5-氨基水杨酸(5-ASA)和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比例,出现腹泻和血便症状的患者比例,肠镜下表现为发现自发性出血、片状溃疡和纵行溃疡的患者比例,以及病程和Mayo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中有吸烟史、病情程度为重度的患者比例,使用硫唑嘌呤与6-巯基嘌呤(6-MP)和使用英夫利昔单克隆抗体治疗的患者比例,出现发热、腹痛症状的患者比例,以及肠镜下发现深大溃疡的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04、6.608、6.718、6.939、8.783、4.493、5.425,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吸烟史、硫唑嘌呤与6-MP治疗史为UC伴发EB病毒血症的危险因素(OR=2.801、9.343,95%CI 1.170~6.703和1.749~49.922,P=0.021、0.009)。试验组好转率为79.1%(34/43),对照组好转率为95.4%(187/196),两组好转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51,P=0.001)。试验组中有12例(27.9%)患者接受更昔洛韦治疗,4例(9.3%)使用膦甲酸钠,21例(48.8%)联合应用更昔洛韦与膦甲酸钠,6例(14.0%)未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3周后以上4种用药方案的好转例数分别为8、4、16和6例。试验组中是否使用和使用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患者的好转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有吸烟史、嘌呤类药物经治是合并EB病毒血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危险因素 EB病毒 临床表现 内镜特征
原文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肺部病变一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冬 赵亦雯 +2 位作者 李风华 霍晓霞 张晓岚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36-638,共3页
炎症性肠病(IBD)合并肺部病变包括非药物诱导和药物诱导的肺部异常,其中药物诱导的肺部异常相关药物主要包括柳氮磺胺吡啶、5-氨基水杨酸、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甲氨蝶呤、英夫利昔单抗等。IBD患者肺部受累发生率低、症状隐匿,易被忽... 炎症性肠病(IBD)合并肺部病变包括非药物诱导和药物诱导的肺部异常,其中药物诱导的肺部异常相关药物主要包括柳氮磺胺吡啶、5-氨基水杨酸、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甲氨蝶呤、英夫利昔单抗等。IBD患者肺部受累发生率低、症状隐匿,易被忽视,现报道溃疡性结肠炎合并肺部病变1例,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药物 肺部病变 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
原文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李斯特菌感染及脑膜脑炎一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尹凤荣 郭亚慧 +4 位作者 贾文秀 罗雨欣 弥丽丽 赵静霞 张晓岚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50-552,共3页
在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治过程中,由于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疾病本身可导致患者营养状况下降,以及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的广泛应用,机会性感染风险明显升高。本文报道了1例溃疡性结肠炎合并李斯特菌感染及脑膜脑炎的诊治经过。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李斯特菌病 脑膜脑炎
原文传递
婴儿肝衰竭综合征1型一家系临床及遗传学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白欣立 杨亭亭 +2 位作者 张晓岚 马淑贞 李英超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52-554,共3页
目的分析婴儿肝衰竭综合征1型(ILFS1)一家系的临床特点和致病基因突变,总结本病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型及相互关系。方法对2016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ILFS1先证者的临床资料、体格检查、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凝血常规、... 目的分析婴儿肝衰竭综合征1型(ILFS1)一家系的临床特点和致病基因突变,总结本病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型及相互关系。方法对2016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ILFS1先证者的临床资料、体格检查、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凝血常规、肝纤维四项、肝炎筛查、TORCH10项及肝胆动态显像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取先证者及其父母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代谢性肝病相关基因外显子组捕获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临床诊断ILFS1患儿进行检测,同时采用Sanger测序技术对患者胞质亮氨酰-tRNA合成酶基因(LARS)突变进行验证。结果先证者为4月龄女婴,低出生体质量(1950g),早期生长迟缓,肝损伤,重度淤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15.5U/L(13~35U/L),γ-谷氨酰转肽酶257U/L(7~45U/L),总胆汁酸176.9μmol/L(0~10μmol/L)。总胆红素134.27μmol/L(3.4~17.1μmol/L),结合胆红素115.44μmol/L(0~6.8μmol/L),肝肋下4cm,剑下3cm。并中度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顽固性低蛋白血症,迁延下呼吸道感染后导致急性肝衰竭。父母及姐姐临床表型均正常。该家系先证者为LARS基因c.2422delA(Thr808fs)/c.478A>G(p.Ile160Val)复合杂合突变,父亲为c.2422delA(Thr808fs)携带者,母亲及姐姐为c.478A>G(p.Ile160Val)携带者,此2个基因突变为首次发现。本先证者为世界第12例ILFS1患者。结论低出生体质量、早期生长迟缓、小细胞性贫血、低蛋白血症、复发肝功能障碍和婴儿期急性肝衰竭为ILFS1的典型临床特点,ILFS1患者存在因各种感染触发的脑病和肝衰竭致命的风险,建议早期入院,积极干预,尽可能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肝衰竭综合征1型 胞质亮氨酰-tRNA合成酶基因 复发性肝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异型增生危险因素的多中心长程随访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万健 张琴 +12 位作者 梁树辉 张玉洁 钟捷 李景南 冉志华 智发朝 王晓娣 张晓岚 温忠慧 盛剑秋 施华秀 梅俏 吴开春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61-465,共5页
目的探讨我国UC患者发生异型增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2012年3月1日至2013年12月30日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目的探讨我国UC患者发生异型增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2012年3月1日至2013年12月30日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日友好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东院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11家医院的154例UC患者,随访至2017年12月1日。所有UC患者均需结肠镜检查并行组织病理学评估。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我国UC患者发生异常增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最终纳入133例UC患者,年龄为(50.0±11.9)岁,诊断年龄为(35.5±11.6)岁,病程为(14.5±6.7)年,结肠镜检查次数为(3.4±1.6)次。共检出21例异型增生患者,未检出结直肠癌患者。单因素分析筛选出诊断年龄(风险比为1.05,95%CI 1.01~1.10,P=0.009)和广泛结肠型(风险比为2.92,95%CI 0.97~8.79,P=0.057)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诊断年龄大(风险比为1.06,95%CI 1.02~1.11,P=0.003)和广泛结肠型(风险比为3.68,95%CI 1.21~11.19,P=0.022)均为UC患者发生异型增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广泛结肠型UC患者异型增生的累积发病率高于左半结肠型患者[24.3%(17/70)比6.3%(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23,P=0.005)。结论广泛结肠型和诊断年龄大是我国UC患者发生异型增生的2个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对长病程广泛结肠型UC患者的癌变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异型增生 危险因素 多中心 长程随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