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CS1-JAK2-STAT3信号通路在C57BL/6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中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董梅 辛立建 +4 位作者 陈丽萍 田慧杰 刘瑞春 郭力 檀国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9-463,共5页
目的:探讨SOCS1-JAK2-STAT3通路在C57BL/6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为多发性硬化(MS)的治疗寻找新的靶点。方法:对比AG490干预组、EAE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各组小鼠发病情况,各组发病初期和发病高峰期胸腺组织H... 目的:探讨SOCS1-JAK2-STAT3通路在C57BL/6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为多发性硬化(MS)的治疗寻找新的靶点。方法:对比AG490干预组、EAE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各组小鼠发病情况,各组发病初期和发病高峰期胸腺组织HE染色,及胸腺中IL-17、RORγt、SOCS1及p-STAT3免疫组化阳性细胞表达。结果:AG490干预组发病时间迟于EAE组(P<0.05),其高峰期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EAE组(P<0.05),AG490干预组胸腺组织中IL-17、RORγt、SOCS1及p-STAT3的表达与EAE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但各组发病高峰期均较发病初期含量增高(P<0.05)。结论:①AG490可以通过抑制SOCS1-JAK2-STAT3信号通路,降低特异性免疫应答,减少炎症反应。②SOCS1-JAK2-STAT3信号通路在EAE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作为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胸腺 ROR-yt IL-17 SOCS1 P-STAT3 AG490
下载PDF
Th17细胞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发病中的表达及依达拉奉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董梅 张美月 +3 位作者 陈欣 刘露 刘瑞春 郭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Th17细胞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发病中的动态变化及依达拉奉可能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对比EAE组和依达拉奉组大鼠发病前期、急性期和缓解期Th17相关细胞因子。评估大鼠临床发病情况;组化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炎症... 目的:探讨Th17细胞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发病中的动态变化及依达拉奉可能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对比EAE组和依达拉奉组大鼠发病前期、急性期和缓解期Th17相关细胞因子。评估大鼠临床发病情况;组化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炎症细胞中RORγt阳性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7、IL-6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脊髓组织IL-17mRNA、HO-1mRNA含量。结果:依达拉奉组平均发病时间、发病率、急性期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EAE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依达拉奉组各时期RORγt阳性细胞平均秩次均低于EAE组(P<0.05);ELISA结果显示依达拉奉组发病前外周血中IL-17、IL-6的含量低于EAE组(P<0.05),在急性期和缓解期依达拉奉组外周血中IL-17均含量低于EAE组(P<0.05);实时定量PCR发现依达拉奉组急性期IL-17mRNA表达低于EAE组(P<0.05),依达拉奉组不同时期HO-1mRNA含量均高于EAE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延迟EAE发病时间、减轻神经功能损伤、降低发病率;可能通过作用于HO-1起到抗氧化应激和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反应性脑脊髓炎 依达拉奉 IL-17 维甲酸相关孤儿素受体γt HO-1
下载PDF
Btk/NF-κB信号通路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中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炜 王素欢 +4 位作者 李世平 侯慧清 杨静 吴冰洁 董梅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692-696,共5页
目的检测NMOSD急性期患者单个核细胞(PBMCs)的BTK/NF-κB信号通路中BTK、NF-κB、PI3K、IKK mRNA水平,探讨BTK、NF-κB、PI3K、IKK在NMOSD患者急性期变化及可能作用;探讨NMOSD患者血清AQP4-Ab阳性与否、抗体水平与脊髓MRI受累节段数的... 目的检测NMOSD急性期患者单个核细胞(PBMCs)的BTK/NF-κB信号通路中BTK、NF-κB、PI3K、IKK mRNA水平,探讨BTK、NF-κB、PI3K、IKK在NMOSD患者急性期变化及可能作用;探讨NMOSD患者血清AQP4-Ab阳性与否、抗体水平与脊髓MRI受累节段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NMOSD急性期患者33例为实验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3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入组的NMOSD患者进行EDSS评分、脊髓MRI检查、血AQP4-Ab测定。留取外周血,分离PBMCs,采用RT-PCR法检测PBMCs中BTK、NF-κB、PI3K、IKK水平,将其与健康人比较。结果 NMOSD组BTK/NF-κB信号通路中Btk、NF-κB、PI3K、IKK mRNA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MOSD急性期患者AQP4-Ab阳性者较AQP4-Ab阴性者脊髓受累节段数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QP4-Ab抗体滴度与脊髓受累节段数无线性相关关系。结论BTK/NF-κB信号通路中4项激酶在NMOSD急性期增高,在调控B细胞分化时异常激活,可能参与了疾病发生;NMOSD患者急性期脊髓受累节段数可能与血AQP4-Ab阳性相关,滴度并不能预测脊髓受累节段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BTK NF-κB PI3K IKK AQP4-Ab
下载PDF
BTK及其相关炎症因子在AIS患者中的变化及作用探讨
4
作者 王素欢 乔会敏 +6 位作者 范昊龙 赵田祎 陶美淳 侯慧清 刘亚玲 董惠 董梅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771-775,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IS)后布鲁顿酪氨酸溶酶(BTK)及其相关炎症因子的变化及作用。方法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58例AIS患者,另随机选取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人口学、既往史、NIHSS评分等资...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IS)后布鲁顿酪氨酸溶酶(BTK)及其相关炎症因子的变化及作用。方法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58例AIS患者,另随机选取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人口学、既往史、NIHSS评分等资料,比较两组BTK、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IL-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分析BTK与NF-κB、NIHSS评分、AIS体积的相关性。结果AIS组BTK、NF-κ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β、IL-6和TNF-α与对照组相比升高不明显(P>0.05)。BTK与NF-κB(r=0.828 P<0.01)、AIS体积(r=0.647 P<0.01)以及NIHSS(r=0.498 P<0.01)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AIS患者BTK较健康人明显升高,且与NF-κB、NIHSS评分和AIS体积相关,BTK可能是AIS治疗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 核因子-ΚB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4
5
作者 高风超 陈翔 田新英 《医学综述》 2014年第6期1068-1071,共4页
血管性痴呆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以缺血缺氧性或出血性脑损伤造成的病理组织学损伤和进行性智能减退为特征。血管性痴呆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痴呆类型,其发病率逐年增加。血管性痴呆的确切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清楚... 血管性痴呆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以缺血缺氧性或出血性脑损伤造成的病理组织学损伤和进行性智能减退为特征。血管性痴呆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痴呆类型,其发病率逐年增加。血管性痴呆的确切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清楚,但目前公认脑缺血缺氧是血管性痴呆的主要病因。海马是学习记忆的重要结构,并且对脑缺血缺氧极其敏感。因此,脑缺血缺氧极易导致海马神经元凋亡,从而使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目前,血管性痴呆是唯一一种可以防治的痴呆。因此,对血管性痴呆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与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钊 董梅 +4 位作者 李世平 赵仕琪 槐瑞雪 史肖鹤 李震中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97-499,共3页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梗死初发以及复发患者阿司匹林(ASP)疗效,探讨缺血性脑梗死复发与阿司匹林抵抗(AR)的关系,并对复发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初发组和复发组,复发组入院后即...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梗死初发以及复发患者阿司匹林(ASP)疗效,探讨缺血性脑梗死复发与阿司匹林抵抗(AR)的关系,并对复发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初发组和复发组,复发组入院后即行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初发组规律服用ASP后1 m进行TEG检测,比较初发组及复发组AR发生率。并对患者生化指标、TOAST分型及危险因素等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缺血性脑梗死复发的临床相关因素。结果初发组AR发生率为28.57%;复发组AR发生率为56.76%。复发组AR明显高于初发组(P<0.01)。糖尿病、冠心病在复发组出现率高(P<0.05);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型、BMI、TG、CHOL、LDL、HDL、HCY及hs-CRP的水平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P<0.1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示AR、糖尿病与缺血性脑梗死复发明显相关。结论 AR能显著增加缺血性脑梗死复发风险;糖尿病增加缺血性脑梗死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抵抗 血栓弹力图 缺血性脑梗死 复发风险
下载PDF
JAK2抑制剂AG490对EAE小鼠C57BL/6的Th17/Treg细胞平衡的影响
7
作者 董梅 王彬 +3 位作者 辛立建 郭力 檀国军 刘瑞春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80-683,共4页
目的探讨AG490对EAE小鼠Th17/Treg平衡的影响及其治疗作用。方法以MOG33-35多肽免疫C57BL/6小鼠建立EAE模型,观察AG490干预前后EAE组、AG490组和对照组小鼠脊髓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及p-STAT5、Foxp3和IL-17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目。... 目的探讨AG490对EAE小鼠Th17/Treg平衡的影响及其治疗作用。方法以MOG33-35多肽免疫C57BL/6小鼠建立EAE模型,观察AG490干预前后EAE组、AG490组和对照组小鼠脊髓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及p-STAT5、Foxp3和IL-17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目。结果 AG490组较EAE组小鼠炎症细胞浸润及IL-17阳性细胞数目减少(P<0.05),AG490组小鼠p-STAT5和Foxp3阳性细胞数目较EAE组增多(P<0.05),两组小鼠发病高峰期较发病初期炎症细胞浸润及IL-17阳性细胞数目增多,而p-STAT5和Foxp3阳性细胞数目减少(P<0.05)。结论 (1)AG490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2)JAK2抑制剂可以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多发性硬化 AG490 IL-17 p-STAT5 Foxp3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及EAE动物模型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孙哲 郭力 孔鹏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58-62,共5页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白质脱髓鞘为主要病理特点的慢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CD4+T淋巴细胞介导的对自身髓鞘抗原产生的免疫应答为其可能的发病机制。目前公认小鼠实验性...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白质脱髓鞘为主要病理特点的慢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CD4+T淋巴细胞介导的对自身髓鞘抗原产生的免疫应答为其可能的发病机制。目前公认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为研究MS的动物模型。目前关于MS的治疗尚缺乏有效方法,近年研究发现多种信号通路在MS/EAE中发挥调控作用,通过研究MS/EAE中的相关信号通路及相关通路靶点药物的干预效果,将对MS的治疗起到启示性作用。本文就有关MS/EAE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脑脊髓炎 自身免疫性 实验性 MAP激酶信号系统 信号传导
下载PDF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9
作者 郭彦芳 董梅 +3 位作者 毛卓峰 张美月 陈欣 左晓洁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05-806,I0001,共3页
1病历资料 患者男,25岁,2010—03—26就诊。主诉左眼充血2个半月,左眼外凸伴左耳耳鸣2个月。该患者2个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充血,无眼部痒感、异物感,无视物不清,无眼球活动障碍,就诊于当地医院以“左眼结膜炎”治疗未见好... 1病历资料 患者男,25岁,2010—03—26就诊。主诉左眼充血2个半月,左眼外凸伴左耳耳鸣2个月。该患者2个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充血,无眼部痒感、异物感,无视物不清,无眼球活动障碍,就诊于当地医院以“左眼结膜炎”治疗未见好转。2个月前出现左眼外凸伴左耳耳鸣,耳鸣呈持续性“吹风机样”,当地考虑“脑血管病”,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海绵窦瘘 头痛 搏动性突眼 眼肌麻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