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现象及654-2的干预 被引量:5
1
作者 蔚永运 傅向华 +6 位作者 刘君 谷新顺 吴伟力 范卫泽 姜云发 薛玲 张一达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应用654-2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后无复流现象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21例AMI直接PCI后梗死相关动脉(IRA)存在无复流患者,男14例,女7例,年龄62.3±9.3岁。从症状开始至PCI术开通IRA时间...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应用654-2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后无复流现象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21例AMI直接PCI后梗死相关动脉(IRA)存在无复流患者,男14例,女7例,年龄62.3±9.3岁。从症状开始至PCI术开通IRA时间7.14±2.32 h,术后平均TIMI血流1.76±0.43级,以硝酸甘油200μg冠状动脉内注入,10 min后以654-2 500μg冠状动脉内注入,于给药后第1、3、10分钟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应用TIMI血流计帧法和QCA分别测定硝酸甘油和654-2冠状动脉内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IRA血流速率帧数和管腔直径。结果①术后基础对照与硝酸甘油给药第1、3分钟时CAG血流帧数变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83.80±9.40 vs 78.33±10.39帧、83.80±9.40 vs 77.47±10.51帧,P均>0.05);654-2给药后第1、3和10分钟时CAG血流帧数分别较给药前减少58.3%、56.2%和54.6%(P均<0.001);②冠状动脉内给予654-2后3 min时IRA管径亦较前略有增加(3.20±0.26 mm vs 3.30±0.25 mm,P>0.05);③654-2冠状动脉内给药后10 min内连续监测冠状动脉内压、外周血压、PR间期、QT间期和QRS时限各参数,与给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应用654-2 500μg可改善AMI直接PCI术后无复流现象,且安全易行,可作为治疗IRA开通后无复流现象的有效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654—2 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 无复流
下载PDF
冠脉内注射山莨菪碱及腺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缓再流现象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陈金良 傅向华 +4 位作者 范卫泽 姜云发 谷新顺 刘津军 耿巍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0-343,共4页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约10%~30%的患者存在缓再流现象(SRP),致使患者不能实现心肌组织水平的有效再灌注,探讨 PCI 后 SRP 防治方法成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山莨...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约10%~30%的患者存在缓再流现象(SRP),致使患者不能实现心肌组织水平的有效再灌注,探讨 PCI 后 SRP 防治方法成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山莨菪碱及联合腺苷对 AMI 患者 PCI 后梗死相关动脉(IRA)SRP 的影响。方法 51例 AMI 直接 PCI 后存在 SRP 者,先以硝酸甘油200μg冠状动脉内注入确认 SRP,再随机分为两组:A 组(26例)冠状动脉内注入山莨菪碱500μg,B 组(25例)注入山莨菪碱500μg+腺苷3 mg,两组于给药后1、3、10 min 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应用 TIMI 血流计帧法和冠状动脉造影计算机测量系统行给药后不同时间点IRA 再通后血流速率帧数定量分析比较,并观察用药前后的心率和血压变化。结果术后基础对照与硝酸甘油给药1、3、10 min 时 CAG 血流帧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给药后1、3和10 min 时 CAG 血流帧数分别较给药前减少56.6%,54.4%和52.8%(P 均<0.01),平均 TIMI 血流从(1.75±0.46)级增加到(2.73±0.44)级(P<0.05);B 组较给药前减少59.5%,58.6%和55.8%(P 均<0.01),平均 TIMI 血流从(1.72±0.52)级增加到(2.82±0.36)级(P<0.05),组间差别显著。两组在给药后10 min 内连续监测冠状动脉内压、外周血压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心率较用药前增加了15~19次/min,B 组心率未见增加,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山莨菪碱联合腺苷可改善 AMI 直接 PCI 后 SRP,对血压和心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山莨菪碱 腺苷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缓再流
下载PDF
国产Firebird支架与Cypher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一达 傅向华 +3 位作者 谷新顺 郝国贞 姜云发 范卫泽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评价国产Firebird雷帕霉素涂层支架与进口Cypher雷帕霉素涂层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2月至2006年2月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发病12小时以内患者中接受Fireb...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评价国产Firebird雷帕霉素涂层支架与进口Cypher雷帕霉素涂层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2月至2006年2月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发病12小时以内患者中接受Firebird支架的患者38例(Firebird组),接受Cypher支架治疗的患者43例(Cypher组)。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和6个月随访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及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情况。结果住院期间Firebird组无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及心绞痛事件发生,9例术后6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3例有心绞痛事件)均未见支架内再狭窄;Cypher组2例于术后复发胸痛,原ST段抬高导联再次抬高,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示亚急性血栓形成,再次开通。8例术后6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4例有心绞痛事件)1例显示支架内再狭窄,再次植入药物支架。两组各有3例患者心绞痛事件与非支架血管有关。结论国产Firebird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具有同Cypher支架一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支架 西罗莫司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术后心肌显色分级无复流现象对心肌存活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蔚永运 傅向华 +4 位作者 刘君 薛玲 谷新顺 郝国贞 范卫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44-144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的无复流现象对心肌梗死后心肌存活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直接PCI患者132例,应用心肌显色分级(MBG)方法将患者分为无复流组(MBG 0~1级)和有复流组(MBG 2~3级),于PCI后即行左心室...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的无复流现象对心肌梗死后心肌存活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直接PCI患者132例,应用心肌显色分级(MBG)方法将患者分为无复流组(MBG 0~1级)和有复流组(MBG 2~3级),于PCI后即行左心室造影,测定心室容积、舒张末压和室壁运动积分(WMS);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测定心脏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和收缩同步性参数; AMI后6个月随访时重复行心室造影和核素心室造影及主要恶性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AMI后1 w时行静息及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 SPECT,以极坐标靶心图定量法测定缺血范围记分(ES)和缺血程度记分(SS).结果 AMI PCI后6个月随访时,无复流组LVESVI、LVEDVI、WMS和LVEDP均较有复流组明显增高(P均<0.05);核素心室造影参数比较,无复流组LVEF、PER和PFR各参数均较有复流组明显降低(P均<0.05).急性心肌梗死PCI后1 w硝酸甘油介入后,有复流组ES较无复流组降低37.73%(P<0.05),有复流组SS较无复流组降低24.24%(P<0.05).相位分析示无复流组左室收缩同步性参数PS和PSD亦高于有复流组(P<0.05).在6个月随访期内,无复流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有复流组.结论 MBG可准确判定直接PCI后的无复流现象,反映梗死相关区域的心肌存活,预示着心脏功能的恢复和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显色分级 无复流现象 心肌存活 心功能
下载PDF
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无再流现象的影响
5
作者 谷新顺 王荣英 +1 位作者 胡少东 傅向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47-749,共3页
目的探讨梗死前心绞痛(PI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再流现象的影响。方法100例首次AMI患者均在发病12h内行PCI术。所有患者按照有无无再流现象分为2组:无再流组(15例)和再流组(85例)。监测心肌酶谱和C反... 目的探讨梗死前心绞痛(PI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再流现象的影响。方法100例首次AMI患者均在发病12h内行PCI术。所有患者按照有无无再流现象分为2组:无再流组(15例)和再流组(85例)。监测心肌酶谱和C反应蛋白(CRP)变化;放射性核素测定心功能;观察室壁瘤、心力衰竭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结果无再流组PIA发生率显著低于再流组(P<0.01);而前壁梗死的发生率高于再流组(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再流组(P<0.01)。无再流组放射性缺损面积显著大于再流组(P<0.01);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再流组(P<0.01);心力衰竭、室壁瘤发生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再流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缺乏PIA是发生无再流现象的独立预测因素(OR=6.12,P=0.01)。结论缺乏PIA是发生无再流现象的独立预测因素,而无再流现象与心力衰竭和死亡率增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前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无再流现象
下载PDF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有无梗死前心绞痛患者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王荣英 傅向华 胡少东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090-1092,共3页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对有无梗死前心绞痛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37例首次AMI患者 ,按有无梗死前心绞痛分为 :有梗死前心绞痛者 (A组 ) 2 4例 ;无梗死前心绞痛者 (B组 ) 13例。...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对有无梗死前心绞痛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37例首次AMI患者 ,按有无梗死前心绞痛分为 :有梗死前心绞痛者 (A组 ) 2 4例 ;无梗死前心绞痛者 (B组 ) 13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 6小时内行直接PCI术 ,术后 2周、12周、2 4周分别行超声心动图和99mTc心血池显像观察左心室容积、心功能变化。结果 ① 12周、2 4周与 2周比较 ,所有患者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和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 (LVESVI)均显著降低 (P <0 .0 1) ;在 12周、2 4周时 ,A组均低于B组 (P <0 .0 5 )。② 12周、2 4周与 2周比较 ,A组左室射血分数 (LVEF)显著提高 (P <0 .0 5 ) ;在 12周和 2 4周时 ,A组LVEF均高于B组 (P <0 .0 5 )。结论 直接PCI治疗可有效抑制心室重构 ,改善心室功能 ,而梗死前心绞痛组的这种作用明显优于无梗死前心绞痛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绞痛 心肌梗塞 心室功能
下载PDF
体重监测健康教育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建辉 杨秋荻 +1 位作者 白雪浩 郝国贞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20期3101-3102,共2页
目的了解住院期间进行体重监测健康教育是否会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方法 198例因急性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99例,A组给予体重监测健康教育,B组不给予体重监测健康教育,观察1年内两组患者的再住院人次、再住院... 目的了解住院期间进行体重监测健康教育是否会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方法 198例因急性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99例,A组给予体重监测健康教育,B组不给予体重监测健康教育,观察1年内两组患者的再住院人次、再住院率和死亡率。结果 A组再住院41人次,再住院率为36.36%,死亡率为9.09%,B组再住院86人次,再住院率为68.68%,死亡率为16.16%。两组间再住院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期间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体重监测健康教育可以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体重 健康教育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动脉弹性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贾新未 谷新顺 +6 位作者 陈春红 王占启 肖暖 李志强 邸桂新 蒋艳红 栗建辉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经症状、CT血管造影(CTA)确诊的高血压合并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22人(主动脉夹层组),平均发病时间为9.6h,患者均有高血压史,入院平均血压为(180±16)/(9...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经症状、CT血管造影(CTA)确诊的高血压合并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22人(主动脉夹层组),平均发病时间为9.6h,患者均有高血压史,入院平均血压为(180±16)/(97±9)mmHg,其中DebakeyⅠ型9例、Ⅱ型6例、Ⅲ型7例。入院后维持血压在140/80mmHg左右,于24h内血压控制稳定后分别测定上肢动脉段(C-R)、主动脉段(C-F)、下肢动脉段(F-A)的PWV。选择高血压患者22例作为对照组,同样测定上述动脉段的PWV。比较两组患者各动脉段PWV的变化和主动脉夹层患者不同类型之间各动脉段PWV的差别。结果主动脉夹层组患者的主动脉段PWV显著低于高血压对照组[夹层组RC-F(8.14±0.78)比高血压(9.64±1.79)m/s;夹层组LC-F(8.16±1.85)比高血压(9.38±1.56)m/s],左上肢颈桡动脉段PWV显著低于高血压对照组(夹层组LC-R(8.42±1.84)比高血压(9.01±2.13)m/s,P<0.05],其余动脉段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亚组分析表明,对主动脉段PWV来说,三亚型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别,其中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最低,Ⅱ型最高,Ⅲ型居中[RC-F,Ⅰ型:(8.04±1.89),Ⅱ型:(8.77±0.78),Ⅲ型:(8.36±1.86)m/s;LC-F,Ⅰ型:(8.10±1.56),Ⅱ型:(8.64±1.85),Ⅲ型:(8.38±1.86)m/s,P<0.05];左上肢动脉段PWVⅠ型主动脉夹层显著低于部Ⅱ、Ⅲ型[Ⅰ型:(8.11±1.15),Ⅱ型:(8.35±2.81),Ⅲ型:(8.64±1.86)m/s,P<0.05],而Ⅱ、Ⅲ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别。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主动脉PWV显著降低,累及的主动脉段越长,PWV越低。因此PWV检查有助于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主动脉夹层 脉搏波传导速度 踝臂指数 诊断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