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NLR对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价值
1
作者 杨成 聂双发 +3 位作者 武亮 武雪亮 费建东 张建锋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3年第1期80-86,共7页
目的 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癌胚抗原(CEA)对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8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同期肝切除的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使用... 目的 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癌胚抗原(CEA)对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8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同期肝切除的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使用X-TILE软件来计算NLR的最佳截止点;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来绘制和比较生存曲线,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来分析独立预后因素;采用时间依赖性曲线下面积(t-AUC)来绘制和比较不同指标联合使用时的预后价值。结果 共有122例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被纳入此研究,NLR进行预后分层时的最佳截止点为2.1,术前较高的NLR和更高的病理T分期相关(P=0.037),但与低NLR组相比在其他指标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提示术前NLR水平、最大肝转移直径、结直肠癌p T分期、是否淋巴结转移和术前CEA水平与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相关(P均<0.05);多因素生存分析肝转移数目(HR=1.644,95%CI=1.063~2.542,P=0.025)、有淋巴结转移(HR=1.76,95%CI=1.045~2.965,P=0.034)、CEA≥3.4μg/L(HR=1.611,95%CI=1.054~2.460,P=0.028),以及NLR≥2.1(HR=1.625,95%CI=1.044~2.539,P=0.033)是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NLR在预测患者预后时的t-AUC为60.89%~66.41%,CEA为58.15%~66.41%,联合检测时的t-AUC为64.53%~68.36%,CEA在预测患者预后时的C-index为0.648(95%CI=0.543~0.752),NLR为0.688(95%CI=0.583~0.795),二者相比无明显差异(P=0.29),联合检测时C-index可提高到0.69(95%CI=0.586~0.795),但对比单独使用CEA(P=0.12)或NLR(P=0.52)时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术前NLR或CEA升高与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联合应用术前NLR和CEA可提高对患者预后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肝转移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癌胚抗原 预后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9
2
作者 赵雪峰 贾楠 +2 位作者 李勇 范立侨 王冬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93-797,共5页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证实,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增殖、诱导分化和促凋亡的作用,并可抑制骨肉瘤细胞迁移和侵袭。但丹参酮ⅡA抑制胃癌侵袭和转移的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主要探讨丹参酮ⅡA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体外迁...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证实,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增殖、诱导分化和促凋亡的作用,并可抑制骨肉瘤细胞迁移和侵袭。但丹参酮ⅡA抑制胃癌侵袭和转移的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主要探讨丹参酮ⅡA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体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0.5、1、2、4μg/mL)丹参酮ⅡA分别作用体外培养的胃癌SGC7901细胞24、48、72 h后,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的改变;细胞划痕实验观察细胞的迁移能力的改变;3D侵袭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改变。结果:1、2、4μg/mL丹参酮ⅡA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存在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2μg/mL丹参酮ⅡA呈时间依赖性抑制SGC7901细胞迁移;1、2、4μg/mL丹参酮ⅡA呈浓度依赖性抑制SGC7901细胞侵袭;丹参酮ⅡA下调SGC7901细胞ICAM-1、MMP-2、MMP-9表达,同时可上调TIMP-2表达(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上调TIMP-2的表达,下调ICAM-1、MMP-2、MMP-9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胃癌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丹参酮ⅡA诱导体外胃癌细胞的自噬 被引量:15
3
作者 赵雪峰 魏敬妙 +2 位作者 李勇 张志栋 贾楠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体外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自噬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抑制肿瘤的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0.5、1、2和4μg/mL)丹参酮ⅡA作用体外培养的胃癌SGC7901细胞共孵24、48、72 h后,细胞增殖活力的改变;1、2和4μg/mL丹参...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体外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自噬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抑制肿瘤的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0.5、1、2和4μg/mL)丹参酮ⅡA作用体外培养的胃癌SGC7901细胞共孵24、48、72 h后,细胞增殖活力的改变;1、2和4μg/mL丹参酮ⅡA作用SGC7901细胞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自噬小体的水平;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测定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磷酸酯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LC3-Ⅱ和LC3-I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0.5μg/mL丹参酮ⅡA对胃癌SGC7901细胞没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1μg/mL以上各质量浓度丹参酮ⅡA对胃癌SGC7901细胞则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丹参酮ⅡA诱导细胞凋亡(P<0.05);细胞内酸性自噬小体含量增加(P<0.05);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Beclin-1、PTEN和LC3-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LC3-I表达下降(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自噬,其机制可能涉及上调自噬相关基因表达Beclin-1,促进自噬标志蛋白LC3-I向LC3-Ⅱ转化,促进自噬调控蛋白PTEN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胃癌 自噬
下载PDF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对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后镇痛效果及循环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力利 吕艳霞 付建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479-480,共2页
关键词 患者自控镇痛 硬膜外镇痛 老年 上腹部手术 术后镇痛 循环应激反应 麻醉
下载PDF
miR-200c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欣亮 张璁 +4 位作者 袁虎方 王玉栋 赵连梅 桑梅香 单保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8-543,共6页
目的:探讨miR-200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无病生存期(diease free survial,DFS)的关系。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普外科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64例胃癌手术切除的标本及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 目的:探讨miR-200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无病生存期(diease free survial,DFS)的关系。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普外科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64例胃癌手术切除的标本及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200c在胃癌组织和配对癌旁非癌组织中的表达。回顾性分析miR-200c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DFS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miR-200c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非癌组织(3.29 vs 5.91,P<0.01)。miR-200c的表达水平与肿瘤TNM分期、浸润深度、转移和脉管瘤栓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miR-200c高表达组患者中位DFS明显长于低表达组患者(22.0 vs 13.5个月,P<0.01),其表达水平与患者DFS呈正相关(P<0.01)。结论:miR-200c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和脉管瘤栓呈负相关,与DFS呈正相关,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MIR-200C 病理特征
下载PDF
糖预处理改善大肠癌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安广权 高英超 +3 位作者 于跃明 王贵英 于滨 何景利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大肠癌患者术前行新的禁食方法和糖预处理对减轻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的价值。方法选取大肠癌患者90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45例。对照组按常规处理,治疗组采用新的禁食方法和糖预处理并严格控制术后血糖。测定患者胰岛素敏感性... 目的观察大肠癌患者术前行新的禁食方法和糖预处理对减轻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的价值。方法选取大肠癌患者90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45例。对照组按常规处理,治疗组采用新的禁食方法和糖预处理并严格控制术后血糖。测定患者胰岛素敏感性、高血糖指数、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术后胰岛素抵抗程度及持续时间均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高血糖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对照组有9例患者发生并发症,而治疗组只有2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P〈0.05)。两组行麻醉插管无1例发生呕吐和误吸。结论新的禁食方法和糖预处理可以安全用于大肠癌患者,并能有效降低术后胰岛素抵抗程度,缩短胰岛素抵抗时间,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有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胰岛素 临床方案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原发灶、转移灶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药敏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赵群 吴胜春 +7 位作者 李勇 范立侨 刘军 王威 左连富 陈兴 宋振川 王力利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16-519,共4页
目的:对胃癌原发灶、转移灶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体外药敏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为实现胃癌个体化化学疗法(化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来手术切除的36例胃癌病人肿瘤组织、转移淋巴结标本和外周血标本,采用MTT法分别检测氟尿嘧啶(FU)... 目的:对胃癌原发灶、转移灶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体外药敏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为实现胃癌个体化化学疗法(化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来手术切除的36例胃癌病人肿瘤组织、转移淋巴结标本和外周血标本,采用MTT法分别检测氟尿嘧啶(FU)、顺铂(CDDP)、奥沙利铂(L-OHP)、伊立替康(CPT-11)、氟尿嘧啶+顺铂和氟尿嘧啶+奥沙利铂6种方案对3种不同组织细胞的抑制率。结果:3种不同组织细胞对6种化疗方案的敏感性,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转移淋巴结和癌组织细胞对4种化疗方案(FU、L-OHP、CPT-11、和FU+L-OHP)的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转移淋巴结与癌组织细胞对5种化疗方案(FU、CDDP、L-OHP、CPT-11和FU+L-OHP)的敏感性呈正相关,而转移淋巴结细胞与PBMCs以及癌组织细胞与PBMCs仅对部分化疗方案的敏感性呈正相关。结论:肿瘤术后病人根据转移灶药敏结果指导个体化化疗具有科学性。根据原发灶体外药敏结果指导化疗亦可能获得相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药物疗法 单核细胞 体外研究
下载PDF
糖预处理法对大肠癌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安广权 赵雪莲 +2 位作者 高英超 王贵英 于跃明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5期618-620,共3页
目的观察大肠癌患者术前采用糖预处理和新的禁食方法,对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IR)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R1)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sTNFR2)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大肠癌患者51例,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7例)。对照组按外科常规处理,... 目的观察大肠癌患者术前采用糖预处理和新的禁食方法,对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IR)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R1)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sTNFR2)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大肠癌患者51例,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7例)。对照组按外科常规处理,治疗组采用新的禁食方法和糖预处理法,并严格控制患者术后血糖水平。测定患者术前、术毕及术后1、4和7d的胰岛素敏感性(SI)、血清sTNFR1和sTNFR2的含量,同时记录患者的体重指数(BMI)、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术后SI无改变(P>0.05),对照组术后SI明显低于术前(P<0.05)。对照组sTNFR1含量术后无明显改变(P>0.05),而sTNFR2含量从术后1d明显增高(P<0.05),到术后7d仍未恢复。治疗组的sTNFR1含量术后明显增高于术后1d到最高峰,术后7d的水平仍高于术前(P<0.05);同期比较术后治疗组sTNFRI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组患者sTNFR2含量自术毕就显著低于术前水平,到术后7d仍未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的禁食方法和糖预处理法可以安全用于大肠癌患者,并能有效降低术后IR程度,缩短IR时间,提高TNF-α抗肿瘤效能,减少患者住院天数,有助于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胰岛素抵抗 糖顸处理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
下载PDF
胃肠间质瘤耐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勇 安昭杰 +3 位作者 檀碧波 赵群 范立侨 赵雪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0年第20期999-1003,共5页
靶向药物治疗使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除手术治疗外的另一个有效治疗手段,使GIST患者的预后有了显著的改善,但部分患者的耐药仍是临床工作中的棘手问题.本文综述了GIST患者一线治疗原发和继发耐药的机制... 靶向药物治疗使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除手术治疗外的另一个有效治疗手段,使GIST患者的预后有了显著的改善,但部分患者的耐药仍是临床工作中的棘手问题.本文综述了GIST患者一线治疗原发和继发耐药的机制以及二线、三线治疗的进展情况,并对GIST耐药患者目前面临的问题及以后的努力方向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靶向治疗 耐药 伊马替尼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的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艳霞 王力利 韩俊萍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817-818,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围手术期 心肌缺血
下载PDF
肺鳞癌引流区域淋巴结细胞对自体肿瘤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11
作者 何明 单保恩 +3 位作者 李启亮 杨立伟 国建飞 蔡建辉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62-565,共4页
目的:研究肺癌引流淋巴结(tumor draining lymph nodes,TDLN)细胞对自体肿瘤的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手术时取肺癌患者肿瘤引流淋巴结2~4枚,制备细胞悬液,分别用IL-2(I-TDLN)、IL-2+GM-CSF+IL-4(G-TDLN)刺激... 目的:研究肺癌引流淋巴结(tumor draining lymph nodes,TDLN)细胞对自体肿瘤的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手术时取肺癌患者肿瘤引流淋巴结2~4枚,制备细胞悬液,分别用IL-2(I-TDLN)、IL-2+GM-CSF+IL-4(G-TDLN)刺激后,对建立人肺癌细胞移植瘤模型的裸鼠进行免疫干预,检测不同组裸鼠移植瘤细胞的凋亡率和Bcl-2、Bax、survivin、Fas、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荷瘤裸鼠癌组织的凋亡率为(6.07±3.31)%,IL-2处理组的凋亡率为(12.11±1.19)%;LAK细胞组的凋亡率为(21.42±1.82)%。I-TDLN细胞组的凋亡率为(24.60±0.96)%,G-TDLN细胞组的凋亡率为(32.76±4.46)%。方差分析显示各组间肿瘤组织的凋亡差异显著(P〈0.001)。Fas及FasL蛋白在空白对照组及IL-2、LAK、I-TDLN、G-TDLN干预组移植瘤细胞表达的FI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246,P=0.528)。然而经LAK、I-TDLN、G-TDLN干预后。移植瘤细胞Bax蛋白的表达FI值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及IL-2作用组(P〈0.001);而Bcl-2蛋白在IL-2、LAK、I-TDLN和G-TDLN干预组小鼠移植瘤细胞中的表达FI值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01);同样survivin蛋白在LAK、I-TDLN和G-TDLN干预组移植瘤细胞中的表达FI值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及IL-2作用组(P〈0.001)。结论:肺癌引流淋巴结细胞对自体肿瘤的杀伤可能与凋亡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淋巴结 小鼠 凋亡调节蛋白质类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肿瘤特异性CTLs的制备及其对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的治疗效果
12
作者 刘运江 张香梅 杨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4-628,共5页
目的:制备乳腺癌患者自体肿瘤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auto-tumor specificcytotoxicity T lymphocytes,CTLs),观察其对乳腺癌患者骨髓微转移的治疗作用。方法:以CK18、CK19为标志物、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一... 目的:制备乳腺癌患者自体肿瘤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auto-tumor specificcytotoxicity T lymphocytes,CTLs),观察其对乳腺癌患者骨髓微转移的治疗作用。方法:以CK18、CK19为标志物、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一科2007年3-12月间治疗的82例原发性乳腺癌(Ⅰ~Ⅲ期)术前患者(参加本实验的患者全部知情同意)骨髓微转移状况,将23例术前骨髓微转移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肿瘤特异性CTLs治疗组17例,IL-2治疗对照组6例。术中取治疗组患者腋下淋巴结及外周血体外诱导培养肿瘤特异性CTLs,于术后10—14d回输,观察特异性CTLs对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82例乳腺癌患者中23例(28.05%)骨髓微转移阳性,骨髓微转移的阳性率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增高,随ER、PR蛋白表达增强而降低。自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成功分离、诱导培养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并经自体肿瘤抗原致敏,与患者腋窝淋巴结来源的淋巴细胞共培养后诱导产生自体肿瘤特异性CTLs。治疗组17例患者经特异性CTLs治疗后,14例转为阴性,转阴率为82.35%;对照组6例中仅1例转为阴性,转阴率为16.67%;肿瘤特异性CTLs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治疗(P=0.00028)。结论:成功制备的肿瘤特异性CTLs对乳腺癌骨髓微转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骨髓微转移 DCS 肿瘤特异性CTLs 免疫治疗
下载PDF
糖预处理法对大肠癌患者麻醉气管插管循环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安广权 董军杰 +5 位作者 李蓉 赵雪莲 于跃明 何景利 王贵英 于滨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24期3731-3732,共2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术前采用糖预处理法对麻醉气管插管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同期收治大肠癌患者51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治疗组27例。对照组按外科常规处理,治疗组采用新的禁食方法和糖预处理法并严格控制患者术后血糖水平。...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术前采用糖预处理法对麻醉气管插管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同期收治大肠癌患者51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治疗组27例。对照组按外科常规处理,治疗组采用新的禁食方法和糖预处理法并严格控制患者术后血糖水平。测定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胰岛素敏感性(SI)、气管插管不同时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术后胰岛素抵抗程度及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气管插管后MAP和HR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组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的禁食方法和糖预处理法可有效降低大肠癌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程度,缩短胰岛素抵抗时间,改善患者气管插管的应激水平,减少患者住院天数,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胰岛素抵抗 糖预处理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胃腺癌中KAI1蛋白表达与预后的研究
14
作者 刘月平 王珩 +2 位作者 王永军 王小玲 马力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558-561,共4页
目的检测胃腺癌中抑制基因-1(kangar 1,KAI1)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判断预后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对2001—2004年间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胃腺癌患者81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 目的检测胃腺癌中抑制基因-1(kangar 1,KAI1)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判断预后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对2001—2004年间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胃腺癌患者81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S-P法检测胃腺癌中KAI1的表达情况;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1例胃腺癌中KAI1的阳性表达率为55.6%(45/81)。KAI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在转移阴性组表达率高于阳性组(P<0.05);KAI1的表达与病理学分级有关,高、中分化组表达高于低分化组(P<0.05);KAI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二者呈负相关关系(r=-0.375,P<0.01)。KAI1蛋白表达阳性组5年生存率(56%)高于阴性组(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I1蛋白表达情况对胃腺癌预后有显著影响(P<0.05),但不能作为独立的预后指标(P>0.05)。结论 KAI1蛋白在胃腺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长径、浸润深度无关。蛋白表达阳性提示高生存率,可作为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围术期急性左心衰竭的防治
15
作者 王力利 吕艳霞 韩俊萍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93-694,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心脏病 围术期 左心衰竭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6
作者 李进军 李春仲 +1 位作者 伍冀湘 梁杰雄 《北京医学》 CAS 2005年第5期282-285,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直肠癌中的表达、相关性及与直肠癌恶性度、转移、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半定量技术,对30例直肠癌的手术切除标本(包括癌组织及其相应正常黏膜)中的VEGF及MMP-7基因表...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直肠癌中的表达、相关性及与直肠癌恶性度、转移、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半定量技术,对30例直肠癌的手术切除标本(包括癌组织及其相应正常黏膜)中的VEGF及MMP-7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VEGF在26例直肠癌组织和15例正常黏膜中表达;29例直肠癌组织中MMP-7mRNA表达阳性,1例正常黏膜中表达。直肠癌的不同分期与VEGF和MMP-7表达有关,随癌分期进展而呈现阳性结果增高(P<0.05)。结论VEGF及MMP-7在直肠癌组织中均有差异性表达,是癌发生、生长和转移的重要因素,在直肠癌的生物学研究中可作为判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7 直肠癌 表达
下载PDF
HLA-G在胃癌患者外周血及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17
作者 王亮 范立侨 +3 位作者 李勇 宋振川 赵群 王力利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2年第4期394-396,共3页
目的:探讨HLA-G在胃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胃癌患者的癌组织、正常胃黏膜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LA-G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正常胃黏膜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较低,而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 目的:探讨HLA-G在胃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胃癌患者的癌组织、正常胃黏膜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LA-G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正常胃黏膜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较低,而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胃癌组织与正常胃黏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两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胃黏膜组与外周血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胃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TNM分期的增高及出现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中HLA-G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HLA-G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癌局部的免疫逃逸,有利于胃癌的发生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人类白细胞抗原-G 免疫逃逸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实时虚拟超声成像与钼靶X线成像对乳腺病灶诊断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景梅 王新乐 裴月颖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845-847,共3页
目的探讨实时虚拟超声成像系统(real-time virtual sonography systen,RVS)与钼靶X线成像(molybdenum X-ray photography,MX-rP)对良恶性乳腺病灶的鉴别诊断。方法对83例女性乳腺肿块患者共101个病灶术前行RVS与MX-rP检查,手术病理为诊... 目的探讨实时虚拟超声成像系统(real-time virtual sonography systen,RVS)与钼靶X线成像(molybdenum X-ray photography,MX-rP)对良恶性乳腺病灶的鉴别诊断。方法对83例女性乳腺肿块患者共101个病灶术前行RVS与MX-rP检查,手术病理为诊断金标准,分析RVS与MX-rP诊断乳腺疾病的准确性。结果 RVS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06%,93.05%,91.08%,94.36%,80.01%。MX-rP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4%,83.33%,80.19%,89.55%和63.52%,RVS诊断准确性高于MX-rP(P<0.05),结论 RVS在诊断乳房良恶性病灶时较MX-rP有更高的准确性,两者结合可以提高乳腺良恶性病灶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腺 诊断
下载PDF
高位胸椎骨巨细胞瘤一例误诊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9
作者 史凌子 邓婕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0年第4期91-93,102,共4页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是一类具有潜在侵袭性的原发骨肿瘤,好发于20~40岁的中青年[1]。脊柱GCT仅占脊柱原发肿瘤的2%~3%[2],其中胸椎病变更少见。而原发于骨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的一...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是一类具有潜在侵袭性的原发骨肿瘤,好发于20~40岁的中青年[1]。脊柱GCT仅占脊柱原发肿瘤的2%~3%[2],其中胸椎病变更少见。而原发于骨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的一类亚型常与GCT有相似表现,易与不典型的GCT发生混淆引起误诊[3]。本文报告了近期我院收治1例病理误诊为MFH的高位胸椎GCT的患者临床资料,简单回顾了两病的诊断思路、分析了误诊的可能原因,为以后临床工作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原发肿瘤 诊断思路 原发骨肿瘤 误诊分析 侵袭性 胸椎 脊柱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钙离子结合蛋白14、16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20
作者 苗金鱼 何丽彩 +5 位作者 刘媛 张建锋 王春艳 王敬然 丁秋蕾 边浩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7期2110-2115,共6页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CRC)组织中钙离子结合蛋白14(S100A14)、钙离子结合蛋白16(S100A1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36例CR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距离癌组织边缘2 cm以上)中S100A14、S100A16的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相...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CRC)组织中钙离子结合蛋白14(S100A14)、钙离子结合蛋白16(S100A1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36例CR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距离癌组织边缘2 cm以上)中S100A14、S100A16的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CRC组织中S100A14与S100A16的相关性。分析CRC组织中S100A14、S100A16的表达与CR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分析不同S100A14、S100A16表达情况CRC患者的生存情况。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影响CR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CRC组织中S100A14、S100A16阳性表达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C组织中S100A14和S100A16的表达呈正相关(r=0.595,P<0.001)。CRC组织中S100A14、S100A16表达与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S100A14、S100A16阴性表达的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S100A14、S100A16阳性表达的患者(P<0.05)。TNM分期Ⅲ期、S100A14阴性表达、S100A16阴性表达是影响CR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HR>1)。结论CRC组织中S100A14、S100A16阳性表达率降低,S100A14、S100A16表达与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有关,检测S100A14、S100A16表达情况可评估CRC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钙离子结合蛋白14 钙离子结合蛋白16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