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病理切片在河北省临床病理科住培工作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2
1
作者 邓会岩 张曼 +1 位作者 田晓玲 刘月平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1072-1074,共3页
数字病理是病理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通过高通量全数字扫描成像技术,将镜下的直观图像转变成液晶屏幕以及电子通信移动设备的可视图像,优化了病理医师诊断条件,在脱离显微镜的同时,能随时随地通过电子移动设备进行阅片... 数字病理是病理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通过高通量全数字扫描成像技术,将镜下的直观图像转变成液晶屏幕以及电子通信移动设备的可视图像,优化了病理医师诊断条件,在脱离显微镜的同时,能随时随地通过电子移动设备进行阅片工作。通过把镜下的直观图像转变成的可视图像传输到计算机软件里,从而使计算机阅片考核成为可能,这是具有开创性的举措,也是很有发展前景的考核方式。河北省率先实行数字病理切片结业技能考核,优化了技能考试模式,使得技能考试更加便捷、规范。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能够用这种方法来辅助完成住培教学和技能考核(尤其是结业技能考核)的地区屈指可数,河北省处于领先地位,充分代表了河北省病理住培在全国住培教学及技能考核工作中的先进性,希望此种考核方法可以普及到全国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临床病理科 数字病理切片 教学 考核
下载PDF
病理科危急值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月平 邓会岩 江锦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8-340,共3页
临床病理诊断危急值是近几年来逐渐受病理科关注的问题,但是对其必要性和有效性的认识仍然不足。目前对如何设定危急值项目和范围,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和标准,给各医院/机构病理工作者的临床病理诊断工作带来困难,对医疗安全也产生... 临床病理诊断危急值是近几年来逐渐受病理科关注的问题,但是对其必要性和有效性的认识仍然不足。目前对如何设定危急值项目和范围,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和标准,给各医院/机构病理工作者的临床病理诊断工作带来困难,对医疗安全也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急诊断 危急值 诊断病理
下载PDF
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丁妍 田晓玲 +3 位作者 邓会岩 刘尧 张曼 刘月平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2年第6期571-574,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模式。方法根据2015年以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简称我院)临床病理科住培工作,总结临床病理科培训模式及教学策略。结果我院临床病理科作为国家级住培基地,形成了独特的临床病理科培训... 目的探讨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模式。方法根据2015年以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简称我院)临床病理科住培工作,总结临床病理科培训模式及教学策略。结果我院临床病理科作为国家级住培基地,形成了独特的临床病理科培训模式,包括:加强并重视入科前岗前培训工作,使住院医师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工作态度;合理的培训方案,使住院医师掌握临床病理诊断技能;实行导师负责制度及带教导师奖惩制度,保证培训质量;实施PBL教学法,调动住院医师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注重临床技能和科研两手抓,提高住院医师的科研能力。结论合理的临床病理科培训模式可以提高住院医师学习效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病理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PBL教学法
下载PDF
医院临床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邓会岩 刘月平 +1 位作者 张曼 田晓玲 《职业教育(汉斯)》 2019年第2期73-78,共6页
近两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颁布与实施,我院也制定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本文重点就临床病理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开展实施现状及住培医师数字化题库建设进行分析。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临床病理 管理
下载PDF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预测食管鳞癌淋巴血管侵犯状态的价值
5
作者 李扬 王向明 +8 位作者 谷霄龙 杨丽 王琦 时高峰 随义 徐校胜 岳萌 王明博 任嘉梁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9-246,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预测食管鳞癌(ESCC)淋巴血管侵犯(L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行根治性切除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24例食管鳞癌患者,其中包括66例LVI阳性和158例LVI阴性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2周内进行胸部增强CT扫描。...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预测食管鳞癌(ESCC)淋巴血管侵犯(L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行根治性切除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24例食管鳞癌患者,其中包括66例LVI阳性和158例LVI阴性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2周内进行胸部增强CT扫描。将入组的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3D Slicer软件逐层勾画全肿瘤感兴趣区(ROI),采用Python软件的Pyradiomics包提取肿瘤组织的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模型用于预测食管鳞癌的LVI状态并进行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来评价影像组学模型的诊断效能,使用校准曲线评价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拟合程度。使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影像组学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从全肿瘤ROI中提取了1130个组学特征,经过筛选最终保留了7个影像组学特征,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建立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在训练集中,影像组学模型预测LVI的AUC值为0.930,敏感度为0.851,特异度为0.919,准确度为0.899,阳性预测值为0.816,阴性预测值为0.936;在测试集中,AUC值为0.897,敏感度为0.789,特异度为0.787,准确度为0.788,阳性预测值为0.600,阴性预测值为0.902。校准曲线显示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及测试集中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的一致性良好。DCA曲线显示影像组学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基于增强CT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能够在术前有效预测食管鳞癌的LVI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影像组学 淋巴血管侵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增强CT
下载PDF
胃癌及区域淋巴结CD44v6、nm23-H1表达与其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景华 李勇 +3 位作者 王晓玲 曹月敏 邝刚 王力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56-258,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及其区域淋巴结CD44V6、nm23-H1表达与胃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10例胃癌及613枚区域淋巴结组织中的CD44V6、nm23-H1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在胃癌原发灶和在淋巴结转移灶,CD44V6阳... 目的:探讨胃癌及其区域淋巴结CD44V6、nm23-H1表达与胃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10例胃癌及613枚区域淋巴结组织中的CD44V6、nm23-H1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在胃癌原发灶和在淋巴结转移灶,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5%和89.4%,nm23-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1%和16.8%。CD44V6、nm23-H1表达率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胃癌原发灶CD44V6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P<0.01);nm23-H1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P<0.01)。结论:对胃癌组织进行CD44V6、nm23-H1蛋白的检测,有助于预测胃癌进程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以及评估胃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D44V6蛋白 NM23-H1 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占东 王小玲 +3 位作者 吴国祥 杨会钗 王永军 陈砚凝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62-665,共4页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对消化道内 16 9例间叶源性肿瘤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和形态学观察 ,确诊 113例胃肠道间质瘤。结果 肿瘤多见于胃 ,临床常见首发症状为消化道出...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对消化道内 16 9例间叶源性肿瘤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和形态学观察 ,确诊 113例胃肠道间质瘤。结果 肿瘤多见于胃 ,临床常见首发症状为消化道出血及腹部包块。瘤细胞主要有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两种形态 ,梭形细胞型 70例 ,上皮样细胞型 10例 ,混合细胞型33例。相对良性 33例 ,交界性 2 6例 ,恶性 5 4例。免疫表型 :CD117阳性 112例 ,CD34阳性 10 2例 ,阳性率分别为 99.1%及90 .2 % ,且呈弥漫强阳性表达。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是消化道最常见间叶源性肿瘤 ,以胃内多见 ;主要有 2种细胞形态和 3种组合形式 ;确诊需要依靠CD1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间质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黏液纤维肉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占东 杨杰 +3 位作者 杨会钗 王小玲 郭明 吴国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5-678,共4页
目的探讨黏液纤维肉瘤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7例黏液纤维肉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对手术切除的标本进行多种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体包括CD117、CD34、CD99、actin、S-100蛋白、vimentin等。结果黏液纤维肉瘤多见于男性,年龄37... 目的探讨黏液纤维肉瘤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7例黏液纤维肉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对手术切除的标本进行多种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体包括CD117、CD34、CD99、actin、S-100蛋白、vimentin等。结果黏液纤维肉瘤多见于男性,年龄37~72岁,中位年龄52岁,主要以不完全纤维性间隔的多结节行为为特征性表现,黏液区与细胞密集区交错排列,细胞密集区可见特征性曲线型血管,肿瘤细胞围绕在其周围排列。免疫表型:vimentin、CD99阳性,其他抗体多呈阴性。结论黏液纤维肉瘤为一侵袭性较强的软组织肉瘤,与多种黏液性肿瘤需要鉴别,易局部复发,宜采取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黏液纤维肉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乳腺癌17号染色体异倍体对HER-2表达的影响及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文进 刘月平 +2 位作者 李云涛 吴雅轩 耿翠芝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28-1232,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17染色体异倍体(多体、单体)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同时采用免疫组化(IH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HER-2表达状态的乳腺浸润癌病例,共352例。... 目的探讨乳腺癌17染色体异倍体(多体、单体)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同时采用免疫组化(IH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HER-2表达状态的乳腺浸润癌病例,共352例。根据17号染色体多体、单体及HER-2的表达情况分组,对各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7号染色体多体、单体与HER-2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0.05);17号染色体多体与HER-2基因扩增呈负相关(r=-0.162,P=0.001);17号染色体单体与HER-2基因扩增呈正相关(r=0.282,P=0.000)。17号染色体多体组与HER-2阴性组比较,组织学分级,脉管瘤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号染色体多体组与HER-2阳性组比较,组织学分级,脉管瘤栓,Ki-67表达,ER、PR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号染色体单体组与HER-2阴性组比较,PR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号染色体单体组与HER-2阳性组比较,肿瘤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号染色体多体组与17号染色体单体组比较,脉管瘤栓,PR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7号染色体多体、单体与HER-2的蛋白表达无相关性,而与HER-2基因扩增有相关性。17号染色体多体组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可能提示乳腺癌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17号染色体多体 17号染色体单体
下载PDF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1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爽 杨会钗 王小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ofibroblastoma,AMF)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组织来源以及鉴别诊断。方法通过16例AMF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研究,并结合文献复习,总结AMF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及鉴别诊断。结果16例... 目的探讨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ofibroblastoma,AMF)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组织来源以及鉴别诊断。方法通过16例AMF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研究,并结合文献复习,总结AMF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及鉴别诊断。结果16例AMF,大体境界清楚,无包膜,可见一层假纤维膜包绕;组织学上呈疏松水肿样,丰富薄壁海绵样血管,肿瘤细胞多样性,梭形及上皮样细胞多见,常围绕血管排列呈疏密交替分布特征。免疫组化结果:瘤细胞desmin及vimentin呈弥漫强阳性表达,actin、CD34、ER和PR染色稍弱、呈灶状分布,而S-100蛋白、NF和CK均阴性。结论AMF临床上多无明显症状;发病部位以女性外阴及盆腔最多见,但全身多处部位也可见;其生物学行为及组织来源尚无定论;术前很难确定诊断AMF,需与侵袭性血管黏液瘤、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等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 病理学 临床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食管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占东 王小玲 +3 位作者 王永军 杨会钗 王珩 吴国祥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31-33,i009,共4页
目的 研究食管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重新认识食管间叶源性肿瘤的组成。方法 用CD117、CD34、vimentin、SMA、S 10 0蛋白 5种抗体对 4 4例食管间叶源性肿瘤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结果确诊食管胃肠道间质... 目的 研究食管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重新认识食管间叶源性肿瘤的组成。方法 用CD117、CD34、vimentin、SMA、S 10 0蛋白 5种抗体对 4 4例食管间叶源性肿瘤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结果确诊食管胃肠道间质瘤 9例 ,平滑肌瘤 34例 ,神经纤维瘤 1例。结果 食管内胃肠道间质瘤少见 ,仅占同期间叶源性肿瘤的 2 0 .5 % (9 4 4 ) ,其中良性 6例 ,恶性 3例。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与其他肿瘤的鉴别诊断需要依靠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CD117、CD34是诊断间质瘤的特异性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特异性抗体 CD117 CD34
下载PDF
肺腺癌中MMP-9、MMP-13、HIF-1α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EGFR突变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月平 刘俊英 +3 位作者 郭瑞霞 丁妍 贺宇彤 单保恩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88-1193,共6页
目的探讨MMP-9、MMP-13、HIF-1α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EGFR突变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9例肺腺癌组织中MMP-9、MMP-13、HIF-1α的表达,并选取癌旁正常组织、肺炎性假瘤样增生各50例作为对... 目的探讨MMP-9、MMP-13、HIF-1α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EGFR突变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9例肺腺癌组织中MMP-9、MMP-13、HIF-1α的表达,并选取癌旁正常组织、肺炎性假瘤样增生各50例作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629例肺腺癌EGFR的突变,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肺腺癌组中MMP-9、MMP-13、HIF-1α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01)。MMP-9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有关(P<0.05);MMP-13表达与患者吸烟史、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有关(P<0.05);HIF-1α表达与患者吸烟史、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但三者表达均与EGFR突变无关(P>0.05)。经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MP-9、MMP-13和HIF-1α阳性组12、24、36个月的累积生存率均明显低于阴性组;COX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EGFR突变、MMP-9、MMP-13、HIF-1α的表达、肿瘤大小、TNM分期均是肺腺癌患者生存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肺腺癌组织中MMP-9、MMP-13、HIF-1α存在过表达,其表达均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有关,但与EGFR突变无关。MMP-9、MMP-13、HIF-1α呈阳性、EGFR无突变患者生存率低,且均为肺腺癌患者生存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腺癌 MMP-9 MMP-13 HIF-1Α EGFR突变
下载PDF
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61例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芳 王心然 +2 位作者 邓会岩 岳萌 刘月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MANE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61例胃MANEC的临床病理资料,重新阅片及免疫组化检测,并进行随访。结果光镜下所有肿瘤均由腺癌和神经内分泌癌两种成... 目的探讨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MANE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61例胃MANEC的临床病理资料,重新阅片及免疫组化检测,并进行随访。结果光镜下所有肿瘤均由腺癌和神经内分泌癌两种成分构成,且两种成分各占比例均>30%。免疫表型:腺癌成分CK、CEA均阳性,神经内分泌成分15例Syn、CD56、CgA均阳性;20例CgA、Syn均阳性,CD56阴性;24例CD56、Syn均阳性,CgA阴性;2例CD56、CgA均阳性,Syn阴性。61例中5例失访,18例健在,38例死亡。结论胃MANEC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预后较差,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可做出准确诊断,并对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月平 丁妍 +3 位作者 岳萌 李芳 马力 耿翠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085-1089,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确诊的65例乳腺IMPC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上皮膜抗原(ep?it...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确诊的65例乳腺IMPC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表达以确定微乳头成分在肿瘤中所占比例.按微乳头比例≤10%、11%-30%、31%-50%、〉50%将患者分为4组,并同时检测ER、PR、HER-2的表达.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中行Log 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行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65例乳腺IMPC患者中单纯IMPC 12例,IMPC伴浸润性导管癌46例,IMPC伴其他浸润性癌7例.乳腺IMPC中微乳头比例≤10%组为7.69%(5/65)、11%-30%组为44.62%(29/65)、31%-50%组为26.15%(17/65)、〉50%组为21.54%(14/65),4组乳腺IMPC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显示, ER、PR和HER-2在乳腺IMP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6.92%(50/65)、67.69%(44/65)和24.62%(16/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生存时间与淋巴结转移数,微乳头比例,脉管瘤栓,ER、PR、HER-2的表达相关(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数,微乳头比例,脉管瘤栓,ER、PR及HER-2的表达均与乳腺IMPC的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临床病理特征 淋巴结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法 预后
下载PDF
非神经内分泌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学分类及诊断 被引量:20
15
作者 施靖 许志宏 王占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8-550,552,共4页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病理学分类 诊断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突变及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月平 刘俊英 +3 位作者 陈砚凝 丁妍 贺宇彤 单保恩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65-1368,共4页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的突变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1 591例肺癌患者资料,应用xTAG液相芯片法检测EGFR基因18~21外显子(E18~E21)突变情况。结果 1 591例肺癌患者共740例EGFR突变,突变率为46.51%,以E19和...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的突变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1 591例肺癌患者资料,应用xTAG液相芯片法检测EGFR基因18~21外显子(E18~E21)突变情况。结果 1 591例肺癌患者共740例EGFR突变,突变率为46.51%,以E19和E21突变为主。E19突变率为20.74%,以p.E746_A750del缺失突变为主,E21突变率为22.69%,以p.L858R点突变为主,E18突变率为1.13%,E20突变率为0.44%。EGFR外显子双重突变24例,突变率为1.51%,包括E18联合E20,E21联合E20,E18联合E21,E19联合E21。E19和E21均以单外显子突变为主,E18和E20以联合其他外显子双重突变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GFR突变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标本类型、取材部位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18~E21患者在取材部位上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 EGFR基因突变检测并区分不同突变类型对EGFR-TKI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标本的选择在提高EGFR突变检出率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EGFR突变 临床病理特征 双重突变 基因靶向治疗
下载PDF
老年与青年乳腺癌全数字化X线表现和临床病理对比 被引量:5
17
作者 荣小翠 康一鹤 +3 位作者 武中林 张玲玲 谷铁树 吴勇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64-1665,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与青年乳腺癌全数字化X线表现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老年乳腺癌和45例青年乳腺癌的X线表现和病理检查结果。结果老年乳腺癌71.4%表现为肿块型,18.7%表现为肿块伴钙化,2.2%表现为结构紊乱伴钙化,2.2%表现为致密... 目的探讨老年与青年乳腺癌全数字化X线表现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老年乳腺癌和45例青年乳腺癌的X线表现和病理检查结果。结果老年乳腺癌71.4%表现为肿块型,18.7%表现为肿块伴钙化,2.2%表现为结构紊乱伴钙化,2.2%表现为致密影,3.3%表现为致密影伴钙化,1.1%表现为单纯钙化,1.1%表现为阴性,老年和青年乳腺癌X线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老年乳腺癌钙化发生率明显低于青年组(P=0.001)。老年组临床分期多为Ⅰ期和Ⅱ期,青年组多为Ⅱ期和Ⅲ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老年组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发生率明显低于青年组,老年组HER-2阳性率明显低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8;P=0.031)。老年与青年组雌激素受体(ER)和孕妇激素受体(PR)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2,P=0.673)。结论老年和青年乳腺癌X线表现不同,老年乳腺癌钙化发生率较低;老年乳腺癌临床分期较早,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发生率和HER-2阳性率较低,预后较青年乳腺癌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X线摄影 年龄
下载PDF
肾癌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测与病理免疫组化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纪晓惠 赵玉珍 +4 位作者 田建华 孙心平 王晓玲 薛逊 乔治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2期1720-1722,共3页
目的 探讨肾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和脉冲多普勒 (PW )表现特征及其病理学基础 ,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3 6例肾癌 ( 2 4例肾透明细胞癌 ,11例肾腺癌 ,1例肾间变癌 )进行CDFI、PW检查 ,术后肿瘤组织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 目的 探讨肾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和脉冲多普勒 (PW )表现特征及其病理学基础 ,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3 6例肾癌 ( 2 4例肾透明细胞癌 ,11例肾腺癌 ,1例肾间变癌 )进行CDFI、PW检查 ,术后肿瘤组织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抗体分别应用抗CD10 5和抗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 )单克隆抗体 ,计测微血管密度 (MVD)和动脉分数(AF) ,超声检测结果与病理免疫组化结果对比。结果 肾癌血供丰富 ,瘤周多弧形血流 ,瘤内多纡曲网状血流 ,整体呈高速低阻状态 ,瘤周阻力指数 (RI)高于瘤内阻力指数。免疫组化显示肾癌微血管中肌性血管居多 ,AF为 0 .5 9± 0 .0 9,微血管形态及密度差异较大 ,但其表现与RI一致。结论 CDFI、PW检测肾癌血供呈高速低阻状态 ,瘤周RI高于瘤内RI ,此为诊断肾癌的主要参考指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的肾癌微血管形态及分布特点是其高速低阻血供的病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脉冲多普勒 免疫组化 微血管密度 病理学
下载PDF
BCSG1、c-erbB-2、VEGF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孟令华 刘巍 王小玲 《疑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357-360,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乳腺癌特异基因1(BCSG1)、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别及联合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316份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BCSG1、c-e...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乳腺癌特异基因1(BCSG1)、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别及联合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316份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BCSG1、c-erbB-2、VEGF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BCSG1、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1%、61.0%,均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分别为r=0.152、r=0.510、r=0.460及r=0.166、r=0.142、r=0.142,P<0.05,P<0.01),与ER、PR、肿瘤大小、月经状况、病理类型无关(P>0.05);c-erbB.2阳性表达率32.2%,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173、r=0.157、r=0.365、r=0.306,P<0.01);与ER、PR呈负相关(r=-0.149,r=-0.154,P<0.05),与月经状况、病理类型无关(P>0.05);BCSG1、c-erbB-2、VEGF共同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r=0.457、r=0.377、r:0.228,P<0.05);BCSG1、c-erbB-2、VEGF之间两两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BCSG1、c-erbB-2、VEGF的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三者同时高表达提示肿瘤具有更高的侵袭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癌特异基因1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乳腺原发性腺泡细胞癌临床病理诊断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占东 杨杰 +1 位作者 王晓玲 王永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3-285,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腺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乳腺原发性腺泡细胞癌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癌细胞由同种细胞组成,排列成实性巢状,细胞核圆形,胞质内富含颗粒,胞质嗜酸性或空泡状,透明细胞常见;...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腺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乳腺原发性腺泡细胞癌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癌细胞由同种细胞组成,排列成实性巢状,细胞核圆形,胞质内富含颗粒,胞质嗜酸性或空泡状,透明细胞常见;免疫组化特征性表达CK、lysozyme、α-anti-chymotrypsin等抗体,有助于与其他肿瘤鉴别。结论乳腺腺泡细胞癌非常罕见,需要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腺肌上皮瘤、颗粒细胞癌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腺泡细胞癌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