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趾甲镰刀菌病真菌的扫描电镜观察和特殊制样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崔芳 胡丹丹 +2 位作者 黄攀登 王丽 林元珠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6期496-500,共5页
本文经反复摸索对比,总结出一套简便、完整、快捷的真菌扫描电镜(SEM)样品制备方法,并对分离培养趾甲镰刀菌病的镰刀菌(Fusarium,F)进行了表面超微结构观察。在SEM下可清晰地分辨出真菌的菌丝和大、小分生孢子。菌丝粗细均匀,形态饱满,... 本文经反复摸索对比,总结出一套简便、完整、快捷的真菌扫描电镜(SEM)样品制备方法,并对分离培养趾甲镰刀菌病的镰刀菌(Fusarium,F)进行了表面超微结构观察。在SEM下可清晰地分辨出真菌的菌丝和大、小分生孢子。菌丝粗细均匀,形态饱满,表面有较规律且微微隆起的分隔,其上偶有分支,彼此连通。大、小分生孢子则以孢尖或孢体依附贴合于菌丝上,其中大分生孢子较稀疏,呈镰刀形或纺锤形,两端较尖,孢体稍弯曲,背腹明显,有2~5个环状竹节样膨隆,其中小分生孢子较密集,呈卵圆形或梨形,无或偶见一隔膜,且两种孢子均有顶端和侧壁出芽。SEM观察结果为真菌的病原学分类和抗真菌药物筛选等方面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 镰刀菌 真菌 样品制备
下载PDF
阿维A酸和沙利度胺对鼠黑素瘤细胞株B16增殖和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丁政云 李艳菊 +1 位作者 张晓君 杨阳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95-498,共4页
目的探讨阿维A酸和沙利度胺对鼠黑素瘤细胞株B16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以B16细胞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的阿维A酸和沙利度胺处理。(1)MTT比色法检测两药在不同的时间对B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2)倒置显微镜观察B16细胞形态的变化;(3)流... 目的探讨阿维A酸和沙利度胺对鼠黑素瘤细胞株B16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以B16细胞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的阿维A酸和沙利度胺处理。(1)MTT比色法检测两药在不同的时间对B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2)倒置显微镜观察B16细胞形态的变化;(3)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4)免疫细胞化学法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1)MTT法示两药对B16细胞的增殖有抑制效应。(2)倒置显微镜下可见阿维A酸组细胞不贴壁,沙利度胺组和对照组贴壁生长。(3)流式细胞术示两药处理后B16细胞G0/G1期比例增加,S期比例减少。(4)免疫细胞化学法示阿维A酸组VEGF表达受到抑制。结论两药均能抑制B16细胞增殖,抑制细胞从G0/G1期进入到S期;阿维A酸能影响B16细胞VEGF分泌,沙利度胺无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瘤/药物作用 黑素瘤/病理学 肿瘤细胞 培养的 沙利度胺/药理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细胞凋亡 阿维A/药理学
下载PDF
黄芩甙影响人成纤维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砚宁 毕新岭 +1 位作者 顾军 高顺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情况,以及细胞因子和黄芩甙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芩甙治疗银屑病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通过TNF-α、IFN-γ和IL-8刺激,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成纤维细胞表达iNOS情况,并观...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情况,以及细胞因子和黄芩甙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芩甙治疗银屑病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通过TNF-α、IFN-γ和IL-8刺激,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成纤维细胞表达iNOS情况,并观察黄芩甙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未受到细胞因子刺激时成纤维细胞不表达iNOS;TNF-α(终浓度1000U/mL)、IFN-γ(200U/mL)、IL-8(200pg/mL)单独或分别组合后刺激成纤维细胞24h后的蛋白分析显示:单独TNF-α能够刺激成纤维细胞表达较弱iNOS,而IFN-γ或IL-8处理未显示该效应,联合TNF-α、IFN-γ和IL-8显示增强的诱导iNOS表达作用,免疫组化有强染色区,位于胞浆近胞核处;50μg/mL黄芩甙能够抑制细胞因子诱导成纤维细胞表达iNOS。结论黄芩甙能够抑制细胞因子刺激成纤维细胞的iNOS蛋白表达,减少NO的产生,发挥抗炎和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甙 成纤维细胞 一氧化氮合酶 蛋白表达 人类 炎症细胞
下载PDF
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检测在慢性荨麻疹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晓云 王建美 朱敬先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9期782-784,共3页
目的探讨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与慢性荨麻疹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9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及25例正常人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并对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达差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 目的探讨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与慢性荨麻疹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9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及25例正常人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并对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达差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的检测结果依次为:鸡蛋41.2%(51/97)、牛奶32.0%(31/97)、虾30.9%(30/97)、蟹19.6%(19/97)、小麦15.5%(15/97)、玉米11.3%(11/97)、鸡肉11.3%(11/97),西红柿8.2%(8/97)、大米6.2%(6/97)、鳕鱼6.2%(6/97)、蘑菇5.2%(5/97)、牛肉5.2%(5/97)、猪肉和大豆均为4.1%(4/97)。0-14岁组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食物特异性IgG升高,此检测在过敏性疾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食物不耐受 特异性IGG
下载PDF
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检测在湿疹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晓云 朱敬先 王建美 《疑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600-602,共3页
目的探讨多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与湿疹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98例湿疹患者及25例正常人血清中牛奶、鸡肉、虾、玉米等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湿疹组14种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69.4%)显著高于对照组(24.0%),... 目的探讨多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与湿疹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98例湿疹患者及25例正常人血清中牛奶、鸡肉、虾、玉米等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湿疹组14种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69.4%)显著高于对照组(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湿疹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阳性率依次为:虾50.0%,鸡蛋37.8%,蟹31.6%,牛奶23.5%,小麦20.4%,玉米17.3%,西红柿13.3%,大豆9.2%,牛肉9.2%,大米8.2%,蘑菇7.1%,鸡肉6.1%,猪肉5.1%,鳕鱼4.1%。0~14岁组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疹患者存在多种食物特异性IgG的升高,此检测在湿疹的预防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反应 食物 湿疹 IGG
下载PDF
儿童POEMS综合征1例
6
作者 王砚宁 周建华 +2 位作者 张海红 张军利 林元珠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年第4期317-318,共2页
关键词 POEMS综合征 儿童 浆细胞病 副瘤综合征 多神经病 脏器肿大 内分泌病 皮肤改变
下载PDF
黄芩甙治疗银屑病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砚宁 毕新岭 +1 位作者 顾军 高顺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芩甙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为对象,不同浓度黄芩甙处理细胞后,用MTT比色分析法反映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1.5-96μg/mL黄芩甙对成纤... 目的探讨黄芩甙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为对象,不同浓度黄芩甙处理细胞后,用MTT比色分析法反映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1.5-96μg/mL黄芩甙对成纤维细胞显示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而该浓度范围对良性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无明显影响,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活力在此浓度不受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变化,成纤维细胞随药物浓度的升高,G0-G1期细胞比例逐渐增高,G2M、S期细胞比例降低;而HaCaT无明显细胞周期分布变化。结论一定浓度的黄芩甙可通过阻滞成纤维细胞周期发挥抑制增殖作用,进而影响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生长,是其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甙 治疗 银屑病 角质形成细胞 成纤维细胞 中药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受体与褪黑素受体在斑秃皮损中的表达
8
作者 方丽 张国强 高顺强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9年第6期421-424,共4页
目的:检测斑秃(AA)患者皮损及健康头皮标本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R)和褪黑素受体(MR)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5例AA患者和16例正常对照组GR-α、GR-β、MR1的表达。结果:GR-α的表达在AA组明显强于健康组(P<0.05);在毛囊生长期... 目的:检测斑秃(AA)患者皮损及健康头皮标本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R)和褪黑素受体(MR)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5例AA患者和16例正常对照组GR-α、GR-β、MR1的表达。结果:GR-α的表达在AA组明显强于健康组(P<0.05);在毛囊生长期和静止期细胞中AA组GR-α的表达强于健康组(P<0.01);GR-β在AA组与健康组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MR1在AA组表皮层表达弱于健康组(P<0.05);在真皮间质炎细胞中AA组高于健康组,并与间质炎细胞分布关系密切(P<0.05)。结论:GR-α不仅在正常毛发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通过对毛囊生长期和静止期的影响参与了斑秃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糖皮质激素受体Α 糖皮质激素受体Β 褪黑素受体
下载PDF
念珠地丝菌对五种抗真菌药的体外敏感性及电镜观察
9
作者 武丽宁 李晨 +2 位作者 王丹 曹冰兰 朱敬先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26-629,共4页
目的 探讨5种临床常见抗真菌药对念珠地丝菌的体外抑制作用,并观察用药后念珠地丝菌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5种临床常见抗真菌药为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参照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委员会修订的M27-A2方案及... 目的 探讨5种临床常见抗真菌药对念珠地丝菌的体外抑制作用,并观察用药后念珠地丝菌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5种临床常见抗真菌药为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参照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委员会修订的M27-A2方案及相关文献,测定各药物对念珠地丝菌的MIC值。应用扫描电镜观察特比萘芬作用后念珠地丝菌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5种药物对念珠地丝菌的MIC值依次为:特比萘芬0.01 μg/ml、两性霉素B 0.4 μg/ml、氟胞嘧啶2 μg/ml、氟康唑2.69 μg/ml、伊曲康唑 0.25 μg/ml。念珠地丝菌对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均敏感,对伊曲康唑为剂量依赖性敏感。扫描电镜可见,经特比萘芬作用后念珠地丝菌菌体表面出现粗糙、皱缩、不规则缺损及孔洞,甚至呈碎片状。结论 特比萘芬对念珠地丝菌的抗菌活性最显著,在一定范围内,特比萘芬浓度越高,念珠地丝菌被破坏的程度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丝菌属 念珠菌属 体外研究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显微镜检查 电子 扫描 念珠地丝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