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出血不同治疗方法下血肿吸收率的动态演变及对比 被引量:1
1
作者 闫乐卡 刘怀军 +3 位作者 李剑颖 冯平勇 曹会志 闫春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22-624,共3页
目的:使用CT血肿体积测量软件探讨脑出血在不同治疗方法下血肿吸收率的动态演变及对比,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CT血肿体积测量软件对脑出血保守治疗及锥颅引流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肿体积分别进行测量、计算血肿吸收率... 目的:使用CT血肿体积测量软件探讨脑出血在不同治疗方法下血肿吸收率的动态演变及对比,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CT血肿体积测量软件对脑出血保守治疗及锥颅引流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肿体积分别进行测量、计算血肿吸收率并对比分析。结果:保守治疗组在脑出血后第1、3、7天复查,出血量大于30ml组血肿平均吸收比率分别为8.12%,15.04%,26.17%;首次出血量分别为<10ml、10~20ml、20~30ml者血肿吸收比率依次减小。引流组于引流术后第1、3、7天复查CT血肿吸收率逐渐增大:30.19%、34.11%、58.38%。引流组与保守治疗组第3、7天复查血肿体积减小比率有显著差异(P<0.0001)。结论:脑出血保守治疗后血肿体积变化特点:初始出血量小吸收快,出血量大则吸收慢;脑出血量大于30ml的病人,在能耐受手术的情况下行锥颅引流术残余血吸收速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脑出血体积、密度、形态动态演变的CT定量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闫乐卡 刘怀军 +4 位作者 李剑颖 杨飞 闫春明 曹会志 冯平勇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59-1161,共3页
目的使用CT血肿体积测量软件探讨脑出血体积、密度、形态影像学动态演变规律。资料与方法采用血肿体积测量软件分别测量出血后1、3、7天的出血体积,同时测量脑出血CT值、径线。结果脑出血后第1、3、7天平均吸收率分别为9.31%、16.04%、2... 目的使用CT血肿体积测量软件探讨脑出血体积、密度、形态影像学动态演变规律。资料与方法采用血肿体积测量软件分别测量出血后1、3、7天的出血体积,同时测量脑出血CT值、径线。结果脑出血后第1、3、7天平均吸收率分别为9.31%、16.04%、28.05%。首次出血量分别为<10 ml、10~20 ml、20~30 ml者脑出血吸收比率依次减小。脑出血CT值均数逐渐减小,阈值增大,随时间变化出血边缘区CT值较中心区CT值变化快。脑出血第1天、第7天前后径变化差的绝对值较左右径大,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脑出血CT值均数第1天至第7天逐渐减小,而CT值阈值范围逐渐扩大;脑出血边缘区吸收较中央区吸收速度快;脑出血前后径变化差的绝对值较左右径大;脑出血体积变化与初始出血量相关,初始出血量小吸收快,出血量大则吸收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CT脑出血体积测量软件 CT值 脑出血径线 脑出血吸收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