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性神经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
作者 张国华 廖晓凌 +1 位作者 林杰 张晓炜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1247-1248,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性神经病 发病机制 血管 代谢性 神经营养因子 免疫学
下载PDF
临床易混淆的概念及诊治技巧(十四)——神经源性膀胱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3
2
作者 胡明 张祥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7期1467-1467,共1页
关键词 膀胱 神经源性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糖尿病性神经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廖晓凌 张国华 沈定国 《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 2003年第4期200-202,F003,共4页
糖尿病性神经病为发生率很高的糖尿病并发症。微血管病变与长期高血糖所致的异常代谢产物可引起神经结构和功能受损 ,免疫机制、神经营养因子及轴突转运在该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电生理检测对糖尿病性神经病的诊断及动态... 糖尿病性神经病为发生率很高的糖尿病并发症。微血管病变与长期高血糖所致的异常代谢产物可引起神经结构和功能受损 ,免疫机制、神经营养因子及轴突转运在该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电生理检测对糖尿病性神经病的诊断及动态观察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都有重要意义。糖尿病性神经病一旦出现症状 ,疗效欠佳 ,应以预防和早期治疗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神经病 研究进展 发病机制 电生理 治疗
下载PDF
脊髓损伤与自身免疫神经保护动物模型的建立
4
作者 胡福广 董梅 +1 位作者 刘瑞春 张庆俊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时,应用髓鞘碱性蛋白主动免疫的方法,为自身免疫神经保护的研究提供资料。方法:用不完全福式佐剂或完全福式佐剂乳化的髓鞘碱性蛋白、全脊髓匀浆、卵白蛋白分别免疫SD大鼠或Wister大鼠,一周后制作脊髓损伤模型,每...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时,应用髓鞘碱性蛋白主动免疫的方法,为自身免疫神经保护的研究提供资料。方法:用不完全福式佐剂或完全福式佐剂乳化的髓鞘碱性蛋白、全脊髓匀浆、卵白蛋白分别免疫SD大鼠或Wister大鼠,一周后制作脊髓损伤模型,每周进行一次行为学检查。结果:用髓鞘碱性蛋白、全脊髓匀浆免疫鼠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卵白蛋白免疫鼠,统计分析差异显著(P<0.01)。结论:不同抗原、佐剂成分及大鼠品系等均会影响免疫效果,髓鞘碱性蛋白主动免疫对大鼠脊髓损伤可产生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自身免疫神经 动物模型 神经元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急性运动性轴索神经病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5
作者 吕佩源 李春岩 +2 位作者 薛平 杨程 毛俊雄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99-303,382,共6页
本研究发现,急性运动性轴索神经病(AMAN)的病变部位仅存在于脊神经前根及其远端的周围神经,病灶中RCA阳性细胞(巨噬细胞)和LCA阳性细胞(淋巴细胞)浸润数量均明显少于经典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另外,推测A... 本研究发现,急性运动性轴索神经病(AMAN)的病变部位仅存在于脊神经前根及其远端的周围神经,病灶中RCA阳性细胞(巨噬细胞)和LCA阳性细胞(淋巴细胞)浸润数量均明显少于经典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另外,推测AMAN患者雪旺细胞不表达HLA-Ⅱ类抗原,提示AMAN在发病机制方面可能不同于经典型G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运动性轴索神经病 经典型格林-巴利综合征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临床易混淆的概念及诊治技巧(三)——自主神经检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胡明 张祥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6期516-516,共1页
关键词 自主神经 诊断技术和方法
下载PDF
临床易混淆的概念及诊治技巧(十六)——桡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7
作者 刘薇 张祥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9期1636-1636,共1页
关键词 桡神经损伤 肱骨骨折 临床表现
下载PDF
乌灵胶囊治疗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状的疗效——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8
作者 何婧 薛峥 +6 位作者 顾平 王晓平 金莹 李淑华 龙云飞 陈海波 苏闻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58-264,共7页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抑郁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ClinicalTrials平台注册号:NCT03195231)。在国内四家三甲医院运动障碍性疾病专病门诊筛选符合抑郁发作诊断...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抑郁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ClinicalTrials平台注册号:NCT03195231)。在国内四家三甲医院运动障碍性疾病专病门诊筛选符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总分≥13分的PD患者,由四家医院分别进行随机化入组,将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或乌灵胶囊组,分别给予安慰剂或乌灵胶囊3粒(0.33 g/粒)3次/d治疗,疗程12周。主要观察疗效指标为治疗12周后HAMD-17总分与基线HAMD-17总分的差值,次要观察疗效指标是治疗12周后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arkinson s disease sleep scale,PDSS)总分与基线PDSS总分的差值。结果82例符合入组条件者进入随机化分组,66例患者完成全部随访,其中安慰剂组28例,乌灵胶囊组38例。治疗12周后,安慰剂组HAMD-17总分〔差值中位数(四分位数)为-3.0(-0.3,-6.0)分〕、乌灵胶囊组HAMD-17总分〔差值中位数(四分位数)为-6.0(-3.0,-8.3)分〕均下降,以乌灵胶囊组HAMD-17总分降低更明显(Z=1.321,P=0.036);安慰剂组PDSS总分〔差值中位数(四分位数)2.0(-2.8,12.8)分〕、乌灵胶囊组PDSS总分〔差值中位数(四分位数)7.5(0,17.3)分〕均增加,以乌灵胶囊组PDSS总分增加幅度更大(Z=1.753,P=0.048)。用药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乌灵胶囊可以改善PD患者的抑郁症状,亦可以改善睡眠障碍,用药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灵胶囊 帕金森病 抑郁 睡眠障碍
下载PDF
综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菁 魏镜 +14 位作者 史丽丽 李舜伟 王艳云 陈嘉峰 许晶 桂冰 刘力 吴哲 王惠君 吴凯 张忠玲 张国红 谷金素 宋本华 许兰萍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889-893,共5页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发生率及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方法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对综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在入院时...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发生率及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方法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对综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在入院时(48h 之内)和出院时(48 h 之内)分别进行评估,以了解这些患者的情感状况和健康状况相关的生活质量。结果共有610例患者完成了入院时的评估,入院时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症状(HAMD≥18分)和焦虑症状(HAMA≥14分)的患者分别为123例(20.2%)和161例(26.4%),此284例中有96例同时达到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和焦虑状态。405例患者完成了出院时的评估,出院时有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症状(HAMD≥18分)和焦虑症状(HAMA≥14分)的患者分别为68例(16.8%)和93例(23%),此161例中有52例同时达到有临床意义的抑郁和焦虑状态。以入院时 SF-36量表总分作为因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焦虑、抑郁与健康状况相关的生活质量相关。住院期间对有临床意义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为59例(20.8%)。药物治疗组和非治疗组比较在出院时 HAMA 和 HAMD 总分下降;活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等分数反映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增加。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焦虑和抑郁情感对患者的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有影响,单纯治疗躯体疾病并不能缓解焦虑和抑郁情感,且患者的焦虑抑郁从负面影响患者对于躯体疾病治疗结局的评价,应该对合并焦虑、抑郁情感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给予抗抑郁和抗焦虑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科室 住院病人 焦虑 抑郁障碍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D-二聚体在溶栓治疗前后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建茹 田成林 +3 位作者 李娜 汤慧华 冯忠军 鲁金胜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9-40,共2页
本文测定了4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及抗凝血酶Ⅲ(AT-Ⅲ)、纤溶酶原(Pg)水平,并对其中16例患者尿激酶溶栓后6h的血浆D-二聚体再次检测。结果:脑梗塞患者组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 本文测定了4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及抗凝血酶Ⅲ(AT-Ⅲ)、纤溶酶原(Pg)水平,并对其中16例患者尿激酶溶栓后6h的血浆D-二聚体再次检测。结果:脑梗塞患者组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伴有AT-Ⅲ降低、Pg升高,溶栓前后结果经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急性脑梗塞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和继发纤溶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D-二聚体 溶栓疗法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病理变化及其机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董梅 刘瑞春 +1 位作者 郭力 李春岩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6-438,442,共4页
目的 研究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的病理变化 ,探讨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利用光镜、电镜观察EAE大鼠模型组织学改变 ,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血脑屏障的破坏程度。结果 光镜下可见小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 ,呈袖套状改变 ,血... 目的 研究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的病理变化 ,探讨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利用光镜、电镜观察EAE大鼠模型组织学改变 ,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血脑屏障的破坏程度。结果 光镜下可见小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 ,呈袖套状改变 ,血管周围明显脱髓鞘 ,神经元变性 ;电镜下可见髓鞘松散、断裂或融合 ,轴索细胞器消失 ,神经元内质网扩张脱颗粒 ,脊髓病变广泛 ,程度重于脑部 ;荧光显微镜下可见随病情加重荧光渗漏的范围和程度也加重。结论 EAE的病理改变除血管周围炎性浸润及白质脱髓鞘 ,也可能有轴索的早期脱失和神经元变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实验 变态反应 脑脊髓炎 病理变化 发病机制
下载PDF
Wistar大鼠多病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模型建立 被引量:12
12
作者 董梅 刘瑞春 +1 位作者 郭力 李春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多病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动物模型,并进行病理学研究,为多发性硬化(MS)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豚鼠全脊髓匀浆(GPSCH)为抗原免疫Wistar大鼠建立EAE的动物模型,并在光镜下观察不同发病类型EAE的...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多病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动物模型,并进行病理学研究,为多发性硬化(MS)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豚鼠全脊髓匀浆(GPSCH)为抗原免疫Wistar大鼠建立EAE的动物模型,并在光镜下观察不同发病类型EAE的病理改变。结果:根据病理和临床表现可将Wistar大鼠EAE模型分为5种发病形式:急性型、缓解-复发型、持续进展型、良性型和隐匿型。光镜下可见不同发病时期的EAE的病理改变有所不同,但都以血管“袖套”状改变、脑室周围及白质有脱髓鞘改变为主,伴有神经元肿胀变性。结论:首次建立了大鼠多病程的EAE,是研究多发性硬化的理想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多发性硬化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区不同部位BDNF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英平 郭瑞芳 +1 位作者 李育臣 李红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80-1182,共3页
目的 研究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海马区不同部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表达的规律 ,探讨其对缺血后中枢神经重塑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SD大鼠 40只 ,随机分为脑缺血组和假手术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大鼠模型 ,应用... 目的 研究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海马区不同部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表达的规律 ,探讨其对缺血后中枢神经重塑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SD大鼠 40只 ,随机分为脑缺血组和假手术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大鼠模型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海马各区BDNF的表达。结果  (1 )脑缺血后BDNF的表达水平在海马区具有部位差异性 ,表现为齿状回CA3和CA4 区BDNF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而CA1 区和CA2 区BDNF表达较假手术组仅轻度升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2 )脑缺血组BDNF的表达在脑缺血后 7d时开始升高 ,1 4d时明显增多 ,2 1d时达到高峰 (P <0 0 1 ) ,以后逐渐降低。结论 齿状回、CA3和CA4 区及对缺血损伤具有反应迅速、作用持久的BDNF保护机制对中枢神经系统再生和修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脑缺血 大鼠 海马
下载PDF
脑血管病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含量的改变及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建茹 汤慧华 +2 位作者 冯忠军 李娜 刘好文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8年第4期222-223,共2页
为阐明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与内皮细胞损伤和血栓形成疾病的关系,采用ELISA法检测了55例脑血管病患者和21名正常人血浆TM含量。结果:脑梗塞、脑出血患者血浆TM均增高,TIA患者的TM在正常范围,急性期脑梗塞患... 为阐明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与内皮细胞损伤和血栓形成疾病的关系,采用ELISA法检测了55例脑血管病患者和21名正常人血浆TM含量。结果:脑梗塞、脑出血患者血浆TM均增高,TIA患者的TM在正常范围,急性期脑梗塞患者的动态观察结果无明显动态变化,同时测定血浆vWF也增高。提示TM作为新的血管内皮损伤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调节蛋白 脑血管病 ELISA
下载PDF
黄芪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有效性 被引量:16
15
作者 任非 龚淑英 +1 位作者 智丽敏 韩天顺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对近年来黄芪治疗缺血性脑损伤作以总结,以阐明其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有效作用。资料来源:检索数据库Medline1966-01/2005-05有关黄芪的药理作用及其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文章,检索词为“astragulus,cerebralischemiainjury”,... 目的:对近年来黄芪治疗缺血性脑损伤作以总结,以阐明其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有效作用。资料来源:检索数据库Medline1966-01/2005-05有关黄芪的药理作用及其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文章,检索词为“astragulus,cerebralischemiainjury”,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中文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4-12及万方数据库1998-01/2005-11有关黄芪的药理作用及其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文章,检索词为“黄芪,缺血性脑损伤”,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黄芪与缺血性脑损伤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文章。质量评价主要考察资料的真实性,实施过程是否严密。关于重复实验的多篇文章,选取样本量较大的文章予以纳入。资料提炼:共检索到72篇中文和94篇英文,选取较新的或经典的探讨黄芪的药理作用及其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文章共25篇。排除重复性研究。资料综合:①黄芪具有清除自由基,降低血浆内皮素含量,防止脂质过氧化,改善脑功能的作用。②黄芪能降低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抑制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减轻缺血性脑损伤。③黄芪能提高脑缺血后Bcl-2的水平,拮抗P53和Caspase-3的表达,有效抑制脑缺血引起的神经元凋亡。④黄芪能降低血管通透性,改善脑缺血后血液流变状态,减轻脑缺血损伤。⑤黄芪能抑制脑缺血早期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过度表达,减轻海马区锥体细胞损伤,保护缺血后脑损伤。结论:黄芪能显著改善脑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且安全无副作用,有广阔的临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综述文献 黄芪 缺血性脑损伤 有效性
下载PDF
扩散成像和磁共振波谱对MELAS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贺丹 刘怀军 +3 位作者 杨丽 郭力 何俊英 张玉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探讨扩散成像(DWI、DTI)和磁共振波谱(1H-MRS)对MELAS患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采用3.0T磁共振,对5例经病理证实的MELAS患者进行常规磁共振及DWI、DTI和1H-MRS检查。结果:5例MELAS患者常规磁共振可见大脑皮层多发脑回状长T1长T... 目的:探讨扩散成像(DWI、DTI)和磁共振波谱(1H-MRS)对MELAS患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采用3.0T磁共振,对5例经病理证实的MELAS患者进行常规磁共振及DWI、DTI和1H-MRS检查。结果:5例MELAS患者常规磁共振可见大脑皮层多发脑回状长T1长T2及高FLAIR异常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病灶具有游走和复发特点。DWI病变区呈稍高信号,ADC图呈稍高或稍低或混杂信号;DTI显示白质纤维信号减低;1H-MRS可见NAA峰降低,高大Lac峰出现。病灶区与对侧正常区比较ADC值增高(P<0.05),FA值降低(P<0.01),NAA/Cr降低(P<0.05),Lac/Cr明显增高(P<0.01)。结论:常规磁共振发现大脑皮层反复出现的多发游走性无强化病灶,要考虑到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可能性,DWI结合ADC图有助于明确MELAS的病理损害性质,DTI可直观显示白质纤维破坏程度,1H-MRS检测到异常高大Lac峰是支持MELAS的重要辅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 MELAS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弥散 磁共振波谱学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动物模型:如何更接近病理特征? 被引量:21
17
作者 董贤慧 柴锡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6期8075-8082,共8页
背景: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的筛选,而主要障碍之一是缺少合适的动物模型。日趋成熟的转基因动物技术可以在活体上研究某一特定致病基因的作用,已成为阿尔茨海默病较为... 背景: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的筛选,而主要障碍之一是缺少合适的动物模型。日趋成熟的转基因动物技术可以在活体上研究某一特定致病基因的作用,已成为阿尔茨海默病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目的:综述近几年国内外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2013年7月以前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动物模型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Alzheimer’s disease,transgenic mouse,Animal model,dementia",中文检索词为"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动物,动物模型,痴呆"。最终选择41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是多元性的,遗传因素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现有的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动物模型,包括单转基因模型、双转基因模型以及多重转基因模型。单转基因动物模型是通过重组DNA技术,将某一种突变的外源性基因片段整合到动物的基因组中,该模型只能研究阿尔茨海默病某一特定的病理变化;双转基因动物模型是通过重组DNA技术将两种外源性突变基因同时转染动物,相比单转基因模型,其病理变化与阿尔茨海默病更加吻合,但是仍然不能完全模拟疾病;多重转基因模型是利用不同的转基因鼠杂交或多个基因同时转入等方法,得到的多重转基因模型,该模型能更好的模拟临床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过程和病理特征,但存在近亲衰退等缺点。各种动物模型都有其优点,但也存在着缺点,还需进一步建立更为完善的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动物模型,更准确、完整地再现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构建综述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动物模型 转基因动物 病因 遗传因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组分复方对阿尔采末病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及病理学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董贤慧 高维娟 +4 位作者 孔卫娜 张瑜 邵铁梅 于文国 柴锡庆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69-1773,共5页
目的观察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组分复方对APPswe/PS1ΔE9双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病理学影响。方法 6月龄♂APPswe/PS1ΔE9双转基小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复方组。复方组灌胃给予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组分复方3个月,模型组... 目的观察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组分复方对APPswe/PS1ΔE9双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病理学影响。方法 6月龄♂APPswe/PS1ΔE9双转基小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复方组。复方组灌胃给予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组分复方3个月,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6月龄♂C57BL/6J小鼠10只为阴性对照组。灌胃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情况,并于水迷宫后灌注处死各组小鼠,采用改良Bielschowsky银染法以及尼氏染色法观察小鼠大脑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结果显示,APPswe/PS1ΔE9双转基因小鼠的逃避潜伏期与C57对照组小鼠相比明显延长(P<0.05),复方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与模型组小鼠相比明显缩短(P<0.05);空间探索实验结果显示,APPswe/PS1ΔE9双转基因小鼠与C57对照组小鼠相比跨台次数减少(P<0.05),复方组小鼠跨台次数与模型组小鼠相比明显增多(P<0.05)。APPswe/PS1ΔE9双转基因小鼠的游泳速度与C57对照组小鼠相比增大(P<0.05),复方组小鼠的游泳速度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改良Bielschowsky银染法结果显示,C57对照组小鼠大脑皮质未见明显改变,神经原纤维排列有序、稀疏。模型组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原纤维增粗、肿胀,密集成宽带状,深染,神经纤维缠结明显,分布有大量老年斑,复方组小鼠大脑皮质神经纤维缠结情况减轻,可见少量老年斑。尼氏染色结果显示,C57对照组小鼠海马各区神经细胞排列整齐且密集,胞质中尼氏体丰富,大脑皮层尼氏小体呈深蓝色,细胞核淡蓝色,背景略呈浅蓝色;模型组小鼠神经元水肿,细胞数量减少,排列稀疏,细胞间隙增大,胞质内尼氏体减少,分界不清,染成淡蓝色;复方组小鼠较模型组小鼠神经元水肿减轻,细胞数量增多,排量相对整齐,分界清晰。结论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能够较好地模拟AD患者的表现及病理过程,提供有效的实验动物模型。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组分复方可以有效地改善APP/PS1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轻其大脑皮质神经纤维缠结、老年斑以及神经元水肿等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采末病 转基因动物模型 淫羊藿 黄芪 葛根 Bielschowsky 银染 尼氏染色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及炎性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51
19
作者 马丽苹 高义 王晓鹏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335-338,共4页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老年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及血浆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2月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干部病房神经内科病区收治的80岁以上脑梗死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老年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及血浆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2月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干部病房神经内科病区收治的80岁以上脑梗死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普罗布考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健康教育、饮食指导、适量运动、平稳控制基础疾病。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降血压、降血糖、扩张冠状动脉等治疗,并应用瑞舒伐他汀降脂治疗。普罗布考组在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普罗布考治疗。均治疗6个月。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相比:治疗后6个月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减低、颈动脉内膜斑块缩小,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机制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ox LDL-Ab)无明显变化。普罗布考组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相比:治疗后6个月IMT减低、颈动脉内膜斑块缩小,TC、TG、LDL-C、HDL-C、ox LDL-Ab、hs-CRP、MMP-9、IL-6、TNF-α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普罗布考组治疗后6个月的比较:普罗布考组IMT减低、颈动脉内膜斑块缩小,TC、TG、LDL-C、HDL-C、ox LDL-Ab、hs-CRP、MMP-9、IL-6、TNF-α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更为明显,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瑞舒伐他汀及普罗布考均具有稳定及缩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血脂、抗氧化、抗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且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瑞舒伐他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普罗布考 脑梗死 脑保护 抗氧化
下载PDF
帕金森症患者脑标本5羟色胺转运体的表达 被引量:11
20
作者 石葛明 樊平 +4 位作者 崔慧先 王磊 王伟 李双成 王志红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观察帕金森症(PD)患者脑标本5羟色胺转运体(SERT)的表达。方法以免疫放射自显影显示SERT在脑标本的分布。结果与健康组比,PD人脑标本中缝背核、黑质以及纹状体的SERT标记信号呈不同程度降低。定量分析发现SERT标记强度在壳、尾状核... 目的观察帕金森症(PD)患者脑标本5羟色胺转运体(SERT)的表达。方法以免疫放射自显影显示SERT在脑标本的分布。结果与健康组比,PD人脑标本中缝背核、黑质以及纹状体的SERT标记信号呈不同程度降低。定量分析发现SERT标记强度在壳、尾状核、黑质以及腹侧被盖区分别比健康组降低25.9%、31.1%、27.2%和24.7%,有显著差异;在中缝背核的4个亚区中,中缝背核腹侧部、背侧部、尾侧部及束间部分别比健康组显著减少了38.9%、37.3%、16.5%和37.0%;中缝正中核SERT标记强度未见显著降低。结论5羟色胺能体系的功能障碍可能参与了帕金森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症 5羟色胺转运体 免疫放射自显影 人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