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重复检查情况及辐射剂量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白金城 迟红卫 +5 位作者 王淑萍 门明 于冬梅 王冲 陈艳芳 任进军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7年第1期94-96,100,共4页
目的:利用医院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对CT重复检查情况及辐射剂量进行分析,探讨CT扫描累积辐射剂量的影响因素及减少医疗辐射的方法。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接受2次及2次以... 目的:利用医院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对CT重复检查情况及辐射剂量进行分析,探讨CT扫描累积辐射剂量的影响因素及减少医疗辐射的方法。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接受2次及2次以上CT检查的患者,分析其重复检查频次、重复检查原因及CT辐射剂量。结果:1 a中有3 241名患者接受了2次及2次以上的CT重复检查,占总检查人数的7.30%。重复检查2~4次最多,占64.05%;重复检查部位头部、胸部较多,重复检查患者多数为60岁以上;重复检查原因恶性肿瘤占首位,其次分别为胸部病变、脑血管病以及外伤。随着CT重复检查次数的增加,辐射剂量也明显上升。结论:医院有必要对肿瘤、外伤、脑血管病等常见疾病进行CT检查频率及累积剂量的监测,对医务人员进行辐射安全教育,避免不恰当的CT检查,减少医疗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 X线辐射 PACS
下载PDF
个体化降低CT扫描管电流在腰椎间盘检查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白金城 迟红卫 +5 位作者 王淑萍 门明 于冬梅 王冲 任进军 陈艳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27-430,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CT轴位扫描中根据腰围个体化降低管电流的可行性和方法。方法:取猪腰部脊柱段,做成60~110 cm腰围的CT模型。其它扫描参数不变,以10~130 mA扫描腰椎间盘,得出图像质量合格的管电流值。选择2015年3—7月来我院接受腰椎间...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CT轴位扫描中根据腰围个体化降低管电流的可行性和方法。方法:取猪腰部脊柱段,做成60~110 cm腰围的CT模型。其它扫描参数不变,以10~130 mA扫描腰椎间盘,得出图像质量合格的管电流值。选择2015年3—7月来我院接受腰椎间盘CT检查的患者350名,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常规剂量组患者50例,低剂量组患者30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身高、体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剂量组采用130 mA扫描,低剂量组采用图像质量合格的不同腰围腰椎模型的管电流值增加10 mA进行扫描,比较两组CT扫描辐射剂量,采用直线回归分析腰围与管电流关系。结果:低剂量组CTDIvol较常规剂量组低73.39%,DLP低73.40%,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管电流为自变量,腰围为因变量,得出回归方程:y=0.498x+47.86,R^2=0.881。结论:CT扫描前根据受检者腰围调整扫描时管电流,操作简单,充分体现CT检查辐射剂量控制的个体化和可操作性,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腰椎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CT扫描中的散射线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白金城 迟红卫 +5 位作者 王淑萍 门明 于冬梅 王冲 陈艳芳 任进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77-179,共3页
目的 :探讨CT扫描中散射线剂量与管电流、管电压的关系,以及散射线降到机房本底水平所需的时间。方法 :首先记录扫描机房本底剂量水平,然后在CT检查床上放置体部水膜,按照A组140 k V、250 m A,B组120 k V、250 m A,C组140 k V、100 m A,... 目的 :探讨CT扫描中散射线剂量与管电流、管电压的关系,以及散射线降到机房本底水平所需的时间。方法 :首先记录扫描机房本底剂量水平,然后在CT检查床上放置体部水膜,按照A组140 k V、250 m A,B组120 k V、250 m A,C组140 k V、100 m A,D组120 k V、100 m A 4组条件进行扫描,曝光时间均为5.1 s。于距离扫描架2.5 m处利用辐射剂量仪连续记录不同时间散射线剂量,同时采用高频摄像机记录剂量仪的数字变化,每种扫描条件重复扫描10次,记录曝光开始后30 s散射线辐射剂量,以辐射剂量仪显示的第7秒的数字作为曝光结束后的散射线剂量。结果:曝光结束后5 s内散射线剂量最大,随时间延长逐渐减低。扫描时管电流、管电压值越大,散射线剂量越大,曝光结束后最初5 s散射线剂量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扫描条件曝光结束后散射线剂量达到机房本底水平的时间为曝光后20~23 s。结论:散射线剂量与扫描时管电流、管电压有关。采用低剂量CT扫描可降低散射线强度。曝光结束后5 s内机房散射线剂量最大,CT操作技师应做好散射线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防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