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载体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抑制肝癌细胞H-ras^(Val12)的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孟繁杰 曹斌 +4 位作者 冯增利 王海刚 马顺茂 赵文增 尹东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00-1003,共4页
目的观察载体介导的RNA干扰(RNAi)技术对肝癌细胞突变的H-rasVal12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将针对突变H-ras的短发夹RNA(shRNA)质粒表达载体转染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SMMC7721,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H-ras蛋白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 目的观察载体介导的RNA干扰(RNAi)技术对肝癌细胞突变的H-rasVal12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将针对突变H-ras的短发夹RNA(shRNA)质粒表达载体转染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SMMC7721,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H-ras蛋白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转染前、后SMMC7721的H-ras蛋白表达量〔光密度值分别(1 752±21)和(1 736±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4,P=0.646);而转染了H1-shRNA的BEL7402的H-ras蛋白表达量(920±11)与转染前(1 221±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26,P<0.01);转染了H2-shRNA的BEL7402的H-ras蛋白表达量(872±10)与转染前(1 201±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77,P<0.01)。H1-shRNA组和H2-shRNA组H-ras蛋白表达下调了62.8%和63.4%。(2)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BEL7402转染H1-shRNA质粒后细胞凋亡率(47.7%)与转染H2-RNA质粒后细胞凋亡率(49.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5,P=0.94);但均高于BEL7402转染对照质粒后细胞凋亡率(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H1=6.810,P<0.01;χ2H2=6.103,P<0.01)。结论载体介导的RNAi技术可有效特异抑制肝癌细胞突变的H-rasVal12表达,对野生型的H-ras表达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肝肿瘤 短发夹RNA 基因 抑制
下载PDF
腹膜外水分离法在儿童腹股沟斜疝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孟繁杰 李燕书 +3 位作者 黎辉 马顺茂 王海刚 曹斌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5期12-13,1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膜外水分离法在儿童腹股沟斜疝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对124例儿童腹股沟斜疝实施了腹膜外水分离法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 12... 目的探讨腹膜外水分离法在儿童腹股沟斜疝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对124例儿童腹股沟斜疝实施了腹膜外水分离法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 12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8~20 min,平均(11.0±0.2) min,无血肿、输精管损伤、精索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15个月,无复发,无阴囊水肿.结论 腹膜外水分离法在儿童腹股沟斜疝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简单易学,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腹腔镜 水分离法 儿童
原文传递
大肠癌腹腔游离癌细胞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红磊 马顺茂 +1 位作者 贾漪涛 李中信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8期70-72,共3页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国家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2位。在我国发病率居第3~4位,病死率居恶性肿瘤的第5位。据报道我国大肠癌发病率正以每年4.2%的速度递增。临床上早期大肠癌很少见,就诊时绝大多数患者已属进展期癌...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国家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2位。在我国发病率居第3~4位,病死率居恶性肿瘤的第5位。据报道我国大肠癌发病率正以每年4.2%的速度递增。临床上早期大肠癌很少见,就诊时绝大多数患者已属进展期癌。除了血行转移和淋巴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大肠癌 细胞检测 腹腔游离 恶性肿瘤 癌发病率 西方国家 淋巴转移 血行转移
原文传递
腹部正中切口皮下组织缝合与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孟繁杰 李燕书 +4 位作者 马顺茂 王海刚 黎辉 付泽娴 曹斌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择期腹部正中切口皮下组织缝合与否的区别。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09年2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84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试验组90例,3-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对照组94例... 目的探讨择期腹部正中切口皮下组织缝合与否的区别。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09年2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84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试验组90例,3-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对照组94例,不缝合皮下组织。结果术前二组患者基线情况一致。术后二组患者在切口愈合级别上,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08,P=0.191);在关腹时间、并发症发生后切口处理难易度上,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693 1、77.552 7,P均=0.00)。在切口愈合美观度上,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618 0,P=0.00)。结论择期手术腹部正中切口皮下组织不缝合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损伤 皮下组织 缝合技术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急诊手术腹部正中切口二种减张缝合方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孟繁杰 李燕书 +4 位作者 马顺茂 王海刚 黎辉 付泽娴 曹斌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6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腹部正中切口二种减张缝合方式的区别。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64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试验组80例,采用单纯间断对合减张缝合法;...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腹部正中切口二种减张缝合方式的区别。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64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试验组80例,采用单纯间断对合减张缝合法;对照组84例,采用间断外翻减张缝合法。比较二组患者术前基本情况、手术切口相关指标及术后全身切口恢复指标的差异。结果术前二组患者基线情况一致。术后二组患者在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经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愈合级别、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上,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39 5、0.251 5,χ2=0.030、4.721,P=0.217、0.802、0.985、0.193);在术后患者疼痛分值(NRS)上,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33 8,P=0.000)。试验组有3例切口完全哆开,给予再次全层缝合后,随访期间2例出现切口疝。结论就急诊手术腹部正中切口而言,单纯间断对合减张缝合法与间断外翻减张缝合法均是安全的关腹方法,但术后前者疼痛分值较高,还可能增加切口再次缝合机会和切口疝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处理 随机对照试验 缝合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