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AH患者术后发生延迟性脑缺血的影响因素及风险预警模型构建
1
作者 马建宁 徐占义 张洪鑫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453-457,共5页
目的探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术后发生延迟性脑缺血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警模型并分析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01—2023-06河北医科大学附属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aSAH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手术治疗。根据术后是否发... 目的探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术后发生延迟性脑缺血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警模型并分析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01—2023-06河北医科大学附属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aSAH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手术治疗。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延迟性脑缺血分为发生组(29例)和未发生组(68例)。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aSAH患者术后发生延迟性脑缺血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危险因素对aSAH患者术后发生延迟性脑缺血的预测价值,并构建a SAH患者术后发生延迟性脑缺血的指数方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组患者年龄、动脉瘤直径、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脑积水、脑血管痉挛、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等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脑血管痉挛、NLR是影响aSAH患者术后发生延迟性脑缺血的危险因素(P<0.05)。aSAH患者术后发生延迟性脑缺血的指数方程为PI=0.902X_(3)+0.875X_(4)+1.263X_(6)+1.006X_(7),ROC曲线分析显示,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92、86.41%、76.29%。经Hosmer-Lemeshow检验,模型的校准度和一致性较好(χ^(2)=8.492,P=0.537)。结论aSAH患者术后发生延迟性脑缺血与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脑血管痉挛、NLR有关,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破裂 延迟性脑缺血 影响因素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床旁超声评估缺血性脑卒中膈肌功能障碍患者吸气肌训练前后膈肌功能 被引量:2
2
作者 安立娟 李百艳 +1 位作者 明丹 王璞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9期708-712,共5页
目的应用床旁超声评估缺血性脑卒中膈肌功能障碍患者吸气肌训练前后膈肌功能的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膈肌功能障碍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 目的应用床旁超声评估缺血性脑卒中膈肌功能障碍患者吸气肌训练前后膈肌功能的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膈肌功能障碍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吸气肌训练,应用床旁超声测量两组膈肌移动度、吸气时间及膈肌移动速度,肺功能检测获取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最大吸气压(MIP),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上述参数,以及住院天数、肺炎发生率、死亡率的差异。分析膈肌移动度、吸气时间、膈肌移动速度与肺功能检测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膈肌移动度、膈肌移动速度均较对照组增加,吸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膈肌移动度、膈肌移动速度均较治疗前增加,吸气时间较治疗前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治疗后FVC、FEV1、MVV、MIP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治疗后FVC、FEV1、MVV、MIP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住院天数、肺炎发生率、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膈肌移动度、吸气时间、膈肌移动速度与肺功能检测参数均相关(均P<0.05)。结论应用床旁超声可有效评估缺血性脑卒中膈肌功能障碍患者吸气肌训练前后膈肌功能的变化,吸气肌训练能提高吸气肌的力量,改善肺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脑卒中 膈肌功能障碍 吸气肌训练
下载PDF
老年人冠心病患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宋俊迎 王琼 李凤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61-763,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冠心病患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衡水市人民医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457例。根据CAG检查结果,所有血管未见有意义狭窄者为对照组(58例),经CAG确诊为冠心病的非... 目的探讨老年人冠心病患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衡水市人民医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457例。根据CAG检查结果,所有血管未见有意义狭窄者为对照组(58例),经CAG确诊为冠心病的非老年患者为非老年组(147例),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为观察组(252例),根据Gensini评分将观察组患者分为低分组(61例)、中分组(79例)及高分组(112例)3个亚组。统计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检测各组血清生化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年龄、男性、糖尿病、吸烟史、TC、LDL-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B(apoB)、空腹血糖(FPG)、胱抑素C(CysC)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明显升高,HDL-C、载脂蛋白A-Ⅰ(apoA-Ⅰ)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非老年组比较,观察组年龄、高血压、CysC水平明显升高,而男性比例明显降低(P<0.05,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吸烟、apoB、Lp(a)、FPG及hs-CRP为老年人冠心病患病的危险因素,apoA-Ⅰ为保护因素(P<0.05,P<0.01)。与低分组和中分组比较,高分组年龄、LDL-C、apoB水平明显升高,apoA-Ⅰ、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95%CI:0.008~0.104,P=0.023)、apoB(95%CI:0.320~2.003,P=0.007)与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呈正相关,apoA-Ⅰ与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呈负相关(95%CI:-5.306~-1.083,P=0.003)。结论年龄、apoB、apoA-Ⅰ与老年人冠心病患病和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 心血管造影术 LOGISTIC模型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两种药物联合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心力衰竭患者多配体蛋白聚糖1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柴成国 张建军 +1 位作者 张双阳 李敬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97-600,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钠肽(rhBNP)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术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的保护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术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钠肽(rhBNP)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术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的保护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术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207例,随机分为硝普钠组69例(A组)、rhBNP组69例(B组)和联合治疗组69例(C组),检测患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TNF-a、内皮素1、一氧化氮(NO)、SDC-1、透明质酸(HA)、硫酸类肝素(HS)、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92.75%vs 76.81%和88.41%,P<0.05)。3组治疗后sST2、NT-proBNP、LVEDD、IL-6、TNF-a、CRP、内皮素-1、SDC-1、HA、HS明显低于治疗前,NO、LVEF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C组近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治疗后sST2、NT-proBNP、LVEDD、IL-6、TNF-a、CRP、内皮素-1、SDC-1、HA、HS明显低于A组和B组,NO、LVEF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SDC-1与IL-6、TNF-α、CRP、sST2、NT-proBNP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1)。SDC-1预测发病3个月内MACE的曲线下面积为0.837(95%CI:0.699~0.977,P=0.001)。结论rhBNP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减轻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术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SDC-1的脱落和炎性反应,保护血管内皮,改善心功能,减少近期MACE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钠肽 缬沙坦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下载PDF
乙醛脱氢酶1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5
作者 石庆芳 李玲玲 +3 位作者 杨俊娥 杜秋越 王大庆 周风举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48-952,共5页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1(ALDH1)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与胃癌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8年3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衡水市人民医院的162例胃癌患者的手术标本、胃镜活检标本及其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1(ALDH1)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与胃癌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8年3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衡水市人民医院的162例胃癌患者的手术标本、胃镜活检标本及其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ALDH1、HER-2蛋白的表达,分析ALDH1和HER-2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ALDH1、HER-2蛋白阳性表达率(48.7%、34.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8.0%、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ALDH1蛋白表达与肿瘤T分期、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明显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及肿瘤部位无关(P>0.05)。胃癌组织HER-2蛋白表达与肿瘤T分期、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及远处转移明显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胃癌组织ALDH1与HER-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0)。结论 ALDH1和HER-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有望为胃癌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醛脱氢酶1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胃癌 肿瘤干细胞
下载PDF
新型炎性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敬 张羽 +3 位作者 李娜 孙红春 李英 付建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炎性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心力衰竭(心衰)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6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AMI患者228例,根据患者住院24 h内是否发生心衰分为心衰组107例和非心衰组121例。心衰组中KillipⅡ级43例、Ⅲ级5... 目的探讨新型炎性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心力衰竭(心衰)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6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AMI患者228例,根据患者住院24 h内是否发生心衰分为心衰组107例和非心衰组121例。心衰组中KillipⅡ级43例、Ⅲ级56例和Ⅳ级8例。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NH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比较2组相关指标的差异,进行相关性分析,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心衰组NLR(7.55±1.12 vs 4.75±1.54)、NHR(8.33±1.20 vs 5.92±0.16)、MHR(0.90±0.03 vs 0.83±0.04)、肌钙蛋白I(cTnI)峰值、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高于非心衰组(P<0.01)。2组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和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llipⅣ级患者NLR、NHR、MHR、cTnI、CK-MB、NT-proBNP高于KillipⅡ、Ⅲ级患者。KillipⅢ级患者NLR、NHR、MHR、cTnI、CK-MB高于KillipⅡ级患者(P<0.05)。NLR、NHR、MHR与心功能程度呈正相关(r=0.884,r=0.851,r=0.839,P<0.01)。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NHR、MHR、cTnI、CK-MB、NT-proBNP升高的患者早期并发心衰的危险性增加(P<0.01)。NLR、NHR、MHR及三者联合均有预测早期并发心衰的价值,其中三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797)。结论新型炎性指标与AMI早期心功能相关,有预测AMI早期心衰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中性白细胞 淋巴细胞 脂蛋白类 HDL 单核细胞
下载PDF
地西泮治疗伴有焦虑症状的突发性耳聋疗效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田彦静 刘岩 许尧生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4-387,共4页
目的研究地西泮对伴有焦虑症状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伴有焦虑症状的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突发性耳聋治疗(糖皮质激素、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研究组28例,根据睡眠障碍严重程度分为两组... 目的研究地西泮对伴有焦虑症状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伴有焦虑症状的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突发性耳聋治疗(糖皮质激素、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研究组28例,根据睡眠障碍严重程度分为两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地西泮片5mg(研究组1)或10mg(研究组2)口服,每日睡前服用。治疗20天后复查听力及HAMA评分。结果治疗20天后两研究组与对照组听力水平有显著差异(P1=0.003,P2=0.015),HAMA评分有显著差异(P1=0.004,P2=0.011);两研究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听力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1=0.000,P2=0.001,P=0.018),两研究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有显著差异(P1=0.001,P2=0.003),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159)。结论地西泮口服作为突发性耳聋伴焦虑情绪患者的补充治疗对患者负面情绪及听力恢复均有显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泮 焦虑 突发性耳聋 HAMA评分
下载PDF
伴不同程度焦虑症状的突发性聋患者临床特征及疗效 被引量:10
8
作者 田彦静 刘岩 许尧生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63-668,共6页
目的研究伴不同程度焦虑症状的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焦虑程度对患者预后的可能影响。方法将206例突发性聋患者依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分为重度焦虑、中度焦虑、轻度焦虑和对照组,分析患者的一般特征。4组患者均常规... 目的研究伴不同程度焦虑症状的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焦虑程度对患者预后的可能影响。方法将206例突发性聋患者依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分为重度焦虑、中度焦虑、轻度焦虑和对照组,分析患者的一般特征。4组患者均常规给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并依据焦虑程度的不同分别给予对应治疗。分析治疗20天后患者的疗效。结果未分割RC列联表者检验标准为α=0.05,分割后并进行两两比较者,修改检验标准为α=0.05/次数。(1)4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听力损失曲线、听力损失分级、教育水平、婚姻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收入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8)。(2)重度焦虑及中度焦虑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0),轻度焦虑及对照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P=0.254)。不同程度焦虑患者的疗效不全相同(P=0.002),重度焦虑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中度焦虑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而重度焦虑组与轻度焦虑组、对照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1)。结论经过针对突发性聋患者焦虑症状的综合治疗,焦虑严重的患者情绪压力减小更为明显,而疗效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焦虑 HAMA评分 临床特征
下载PDF
骨粉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骨缺损临床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张中月 黄涛 +3 位作者 韩国良 张淑华 王丽华 闫娜 《中国药师》 CAS 2019年第12期2237-2239,2274,共4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和Bio-Oss骨粉联合应用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牙周炎患者50例,均因并发骨缺损拟行植骨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A组单纯使用Bio-Oss骨粉修补骨缺损,B组使用PRF联合Bio-Oss骨...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和Bio-Oss骨粉联合应用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牙周炎患者50例,均因并发骨缺损拟行植骨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A组单纯使用Bio-Oss骨粉修补骨缺损,B组使用PRF联合Bio-Oss骨粉修补骨缺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Mazza出血指数(BI)等相关指标变化,以及创面愈合情况和患者满意比例。结果:术后两组患者PD、AL、BI等指标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且B组患者术后的PD、AL,以及创面愈合情况、患者满意比例等均明显优于A组(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检查显示两种治疗方案均效果确切(P>0.05)。结论:PRF联合Bio-Oss骨粉治疗慢性牙周炎源性骨缺损,在修补骨缺损、促进骨生长、骨愈合方面比单独应用骨粉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OSS骨粉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慢性牙周炎 骨缺损 植骨术
下载PDF
继发于头部外伤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霞 田彦静 许尧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7-589,共3页
目的探讨继发于头部外伤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继发于头部外伤的BPPV患者(继发组)的临床表现、复位方法及效果,并与同期84例原发性BPPV患者(原发组)进行比较。结果继发组平均年龄(34.4±... 目的探讨继发于头部外伤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继发于头部外伤的BPPV患者(继发组)的临床表现、复位方法及效果,并与同期84例原发性BPPV患者(原发组)进行比较。结果继发组平均年龄(34.4±6.4岁)小于原发组(47.9±9.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组单个、两个、三个及双侧半规管受累者分别为92.86%(78/84)、5.95%(5/84)、1.2%(1/84)、4.76%(4/84),继发组分别为55.26%(21/38)、34.21%(13/38)、10.53%(4/38)、15.79%(6/38),继发组两个、三个及双侧半规管受累者比例高于原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组首次复位有效率为78.51%(66/84),继发组为34.21%(13/38),首诊当日总有效率原发组为92.86%,继发组为57.90%,2周后原发组有效率为96.43%,继发组有效率为76.32%,均为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首次复位成功所需复位次数,继发组为3.9±1.5次,原发组为2.0±1.1次,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继发组、原发组复发率分别为4.76%(4/84)、2.63%(1/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继发于头部外伤的BPPV多为中青年患者,以多个半规管受累常见;首次复位所需次数较原发性者多,有效率也较原发性者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头部外伤 眩晕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杜立强 赵媛媛 亢宏山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526-527,共2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多需长时间卧床;患者在病程中因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多脏器衰竭,常需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renalreplacetreatment,CRRT);同时在静脉输注高渗液体、反复静...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多需长时间卧床;患者在病程中因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多脏器衰竭,常需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renalreplacetreatment,CRRT);同时在静脉输注高渗液体、反复静脉穿刺等多因素影响下,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oflowerlimb,DVT)。通过早期动态的监测、科学的护理、合理的物理、药物预防,可减少DVT的发生。本文就SAP患者DVT的早期预防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深静脉血栓 预防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抗菌药物耐药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媛媛 杜立强 +3 位作者 亢宏山 王会青 刘淑红 崔朝勃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88-90,共3页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医院环境中,是引起多种院内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其引起的感染越来越多,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已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难题之一。本文就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做一综述。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机制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GBR技术在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重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4
13
作者 闫娜 黄涛 +3 位作者 张中月 张淑华 韩国良 王丽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3-817,共5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PRF)联合引导性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在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重建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就诊于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口腔医学科行种植修复合并种植体周围炎的...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PRF)联合引导性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在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重建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就诊于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口腔医学科行种植修复合并种植体周围炎的患者共计90例,对照组30例行翻瓣刮治,观察组60例,其中30例接受Bio-Oss骨粉植入后覆盖生物膜治疗,另外30例接受PRF和Bio-Oss骨粉混合物联合植入后覆盖PRF生物膜治疗。术后定期复诊,观察并统计种植体周围黏膜生长、骨再生、骨重建成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Bio-Oss+生物膜+PRF组在术后种植体周围黏膜生长情况、骨再生方面均优于Bio-Oss+生物膜组和翻瓣治疗组(P<0.05);3组在骨重建成功率方面无差异(P>0.05)。结论PRF联合GBR技术应用于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重建治疗,其在促进软组织愈合、促进骨重建等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种植体周围炎 引导性骨再生 软组织愈合 骨缺损重建
下载PDF
百草枯解毒成方辅助治疗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Ⅰ型胶原蛋白和Ⅲ型前胶原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宫平 肖青勉 +9 位作者 李百艳 齐洪娜 高珣 刘倩 朱保月 刘永建 李伟 王璞 马国营 王维展 《中国医药》 2020年第3期419-422,共4页
目的观察百草枯解毒成方辅助治疗对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Ⅰ型胶原蛋白(PⅠCP)、Ⅲ型前胶原肽(PⅢNP)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附属衡水市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APP患者78例,按入院先后... 目的观察百草枯解毒成方辅助治疗对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Ⅰ型胶原蛋白(PⅠCP)、Ⅲ型前胶原肽(PⅢNP)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附属衡水市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APP患者78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系列治疗,对照组在洗胃后给予20%甘露醇导泻;观察组在洗胃后给予百草枯解毒1号方导泻,导泻结束后加用百草枯解毒2号方口服,2次/d,连用14 d。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3、7、14、28 d后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PⅠCP、PⅢNP、TGF-β1并行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统计2组患者28 d病死率。结果观察组28 d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8.7%(19/39)比71.8%(28/39)](P<0.05)。2组治疗后HRCT评分逐渐增加,治疗14 d后达到顶峰然后逐渐下降,观察组治疗3、7、14、28 d后HRCT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后PaO2逐渐降低,治疗7 d后降至最低然后逐渐回升,观察组回升迅速;PⅠCP、PⅢNP及TGF-β1逐渐升高,治疗7 d后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观察组下降更快;观察组治疗3、7、14、28 d后的PaO2均高于对照组,而PⅠCP、PⅢNP及TGF-β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百草枯解毒成方辅助治疗能使APP患者血中PICP、PⅢNP及TGF-β1增长缓慢,延缓肺纤维化形成,改善预后,降低患者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百草枯中毒 百草枯解毒成方 Ⅰ型胶原蛋白 Ⅲ型前胶原肽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胸腔闭式引流管误入胃1例报告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书清 王珏 +6 位作者 卢温民 李冰 陈晓伟 靳义 周平 谢玉通 郭占领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3-144,共2页
患者女,65岁,主因车祸伤及胸腹部3h伴腹痛、腹胀、胸闷急诊人住当地医院。行头胸腹部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显示,颅内未见明确异常;鼻骨骨折;左侧多发肋骨骨折,左侧胸腔积液;脾包膜下血肿,腹腔积液。考虑... 患者女,65岁,主因车祸伤及胸腹部3h伴腹痛、腹胀、胸闷急诊人住当地医院。行头胸腹部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显示,颅内未见明确异常;鼻骨骨折;左侧多发肋骨骨折,左侧胸腔积液;脾包膜下血肿,腹腔积液。考虑脾破裂。急诊行开腹探查,腹腔内吸出鲜血约1000ml,见脾脏粉碎性裂伤,胃底及前壁大片挫伤,范围约7.0cm×5.0cm,胃壁未破裂,胰尾处有挫裂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闭式引流术 膈肌损伤 胃损伤
下载PDF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及降钙素原在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6
作者 豆书梅 赵贺 +1 位作者 张莉 刘美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sST2)及降钙素原(PCT)在心力衰竭(心衰)及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河北省人民医院患者97例,将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单纯心衰患者51例作为心衰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3... 目的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sST2)及降钙素原(PCT)在心力衰竭(心衰)及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河北省人民医院患者97例,将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单纯心衰患者51例作为心衰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间、心衰组不同NYHA患者血清sST2、PCT、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以及观察组Ⅳ级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血清sST2、PCT水平;采用相关性分析、ROC曲线分析2项指标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和心衰组血清sST2、PCT、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较心衰组升高更明显(P<0.05)。心衰组Ⅱ级、Ⅲ级和Ⅳ级患者血清sST2、PCT、NT-proBNP水平依次升高,观察组Ⅳ级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血清sST2、PCT、NT-proBNP水平依次升高(P<0.05)。血清sST2和PCT与NYHA呈正相关(r=0.679,P=0.000;r=0.502,P=0.000);与肺炎CURB-65评分呈正相关(r=0.907,P=0.000;r=0.826,P=0.000);与NT-proBNP呈正相关(r=0.420,P=0.002;r=0.355,P=0.001)。血清sST2、PCT诊断界值分别为617.68 ng/L、0.16μg/L,两者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sST2和PCT[0.861(95%CI:0.786~0.936)vs 0.738(95%CI:0.635~0.840)和0.852(95%CI:0.773~0.931),P<0.05]。结论血清sST2、PCT水平对心衰合并肺部感染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 心力衰竭 肺炎 受体 白细胞介素1
下载PDF
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评估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心肌损伤及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9
17
作者 石欣荣 吴倩 程雪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1088-1091,共4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评估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心肌损伤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240例,根据病情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132例和SAP组108例,SAP患者按预后又分为存活... 目的探讨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评估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心肌损伤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240例,根据病情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132例和SAP组108例,SAP患者按预后又分为存活组(82例)和死亡组(26例)。分别于入院后2 h、8 h、72 h,检测所有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H-FABP、sST2、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分析SAP患者cTnI与H-FABP、sST2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伤特征曲线评价sST2及H-FABP预测SAP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入院后2 h,MAP组和SAP组cTnI和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AP组H-FABP、sST2水平正常,而SAP组H-FABP、sST2水平升高且高于MAP组(均P<0.05);其余时点SAP组4个指标均高于MAP组(均P<0.05)。入院后2 h,死亡组H-FABP、sST2水平均高于存活组,但两组间cTnI和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时点死亡组4个指标均平高于存活组(均P<0.05)。入院后8 h,SAP患者的sST2、H-FABP水平与cTnI水平呈正相关,预测SAP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2、0.713。结论在发病早期,SAP患者sST2、H-FABP明显升高,两者或可用于评估SAP患者的早期心肌损伤情况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心肌损伤 预后
下载PDF
神经束膜吻合术与神经外膜吻合术治疗尺神经损伤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鲍根强 肖春来 +3 位作者 张国辉 李华 赵晓亮 王泉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第4期545-547,共3页
目的比较神经束膜吻合术和神经外膜吻合术治疗腕部尺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将80例腕部尺神经断裂伤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神经束膜吻合组(42例)与神经外膜吻合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尺神经传导速度、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和临床疗效。... 目的比较神经束膜吻合术和神经外膜吻合术治疗腕部尺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将80例腕部尺神经断裂伤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神经束膜吻合组(42例)与神经外膜吻合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尺神经传导速度、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和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术后3、6、12个月,尺神经传导速度、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神经束膜吻合组明显优于神经外膜吻合组(P<0.001)。术后12个月临床疗效优良率神经束膜吻合组(81.0%)高于神经外膜吻合组(47.4%)(P<0.05)。结论神经束膜吻合术治疗腕部尺神经损伤的效果优于神经外膜吻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神经损伤 神经束膜吻合术 神经外膜吻合术
下载PDF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伴睫状视网膜动脉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焦新茹 李耀峰 《临床眼科杂志》 2020年第3期270-271,共2页
例1男性,71岁。右眼无痛性视力下降3 h于2017年8月9日来我院就诊。高血压病史20年,否认糖尿病病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眼前手动,左眼0.7。右眼瞳孔散大,直接对光反射迟缓,间接对光反应存在。散瞳眼底:视盘色淡,视网膜动脉细,自视乳头... 例1男性,71岁。右眼无痛性视力下降3 h于2017年8月9日来我院就诊。高血压病史20年,否认糖尿病病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眼前手动,左眼0.7。右眼瞳孔散大,直接对光反射迟缓,间接对光反应存在。散瞳眼底:视盘色淡,视网膜动脉细,自视乳头颞侧缘向黄斑区下半部视网膜呈一舌型橘红色区,余视网膜弥漫性水肿。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检查:右眼视乳头颞侧缘11 s可见一动脉(睫状视网膜动脉)充盈,12 s完全充盈。12 s视网膜中央动脉近视盘主干充盈(图1A),17 s视网膜颞上、颞下、鼻上、鼻下动脉主干充盈(图1B),23 s视网膜小动脉充盈(图1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动脉 睫状视网膜动脉 间接对光反应 眼前手动 瞳孔散大 对光反射 眼部检查 小动脉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早期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雯予 王金荣 +6 位作者 郭淑芬 郭伟 邵立业 高攀 马珍 崔朝勃 李佩佩 《国际呼吸杂志》 2021年第2期127-132,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衡水市二级以上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医院感染患者入住ICU 24 h内的高危因素,建立ICU医院感染早期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查阅衡水市二级以上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ICU医院感染患者相关病原学数据和原始病历资料。... 目的回顾性分析衡水市二级以上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医院感染患者入住ICU 24 h内的高危因素,建立ICU医院感染早期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查阅衡水市二级以上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ICU医院感染患者相关病原学数据和原始病历资料。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转入原因,入住ICU 24 h内血生化、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血液净化情况。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建立早期预测量表,并利用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医院感染患者的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共2453例患者资料纳入分析,445例患者ICU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18%,其中肺炎(包括医院获得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35例(30%),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245例(55%),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65例(1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72岁(OR=2.15,95%CI:1.23~3.47,P=0.03)、新发脑卒中(OR=1.59,95%CI:1.22~3.31,P<0.01)、入住ICU 24 h内APACHEⅡ评分≥18(OR=3.64,95%CI:2.79~5.32,P=0.02)和SOFA评分≥8(OR=3.17,95%CI:1.93~5.66,P<0.01)是医院感染的独立预测因素。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建立量表,医院感染早期预测评分范围为0~7分,最佳截断值为4分;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早期预测评分范围为0~7分,最佳截断值为4分;肺炎早期预测评分范围为0~7分,最佳截断值为5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早期预测评分范围为0~7分,最佳截断值为6分。利用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医院感染患者的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显示该量表预测效果良好。结论年龄≥72岁、新发脑卒中、入住ICU 24 h内APACHEⅡ评分≥18分和SOFA评分≥8分能够早期预测ICU医院感染风险,早期发现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交叉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