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老子哲学的本体论 被引量:14
1
作者 朱晓鹏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5期58-64,共7页
论老子哲学的本体论朱晓鹏在哲学史上,所谓“本体”,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本凭借和内在依据,是多样性的世界赖以存在的共同的基础,具有超越性、无限性和终极性的特点。因而,本体论也就是一种关于一切存在的凭借和依据的共同基础的学说... 论老子哲学的本体论朱晓鹏在哲学史上,所谓“本体”,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本凭借和内在依据,是多样性的世界赖以存在的共同的基础,具有超越性、无限性和终极性的特点。因而,本体论也就是一种关于一切存在的凭借和依据的共同基础的学说,是某种哲学思想对自己所探求的终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本体论 “有”与“无” 形上学 否定性方法 老子哲学 存在本体 中国古代 中国哲学史 《老子》 发生论
下载PDF
庄子生命哲学的自然意蕴及当代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月霞 王素芬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9-51,共3页
庄子是一个生命哲学家。他以"道"作为解释生命的起点,"道"自然无为,人生命的轮回是"道"的具体体现,其各个阶段与环节都展示着"道"的自然本性。庄子生命哲学中所蕴涵的生存智慧,依然照亮了我们... 庄子是一个生命哲学家。他以"道"作为解释生命的起点,"道"自然无为,人生命的轮回是"道"的具体体现,其各个阶段与环节都展示着"道"的自然本性。庄子生命哲学中所蕴涵的生存智慧,依然照亮了我们今天的人生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生命 自然 价值
下载PDF
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辨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程志华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78,共8页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是当前中国哲学界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在围绕着这一问题的众多争论中,许多学者往往忽视中国哲学史的合法性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之间的区别。作为当前争论的核心,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具有产生的时代背景、认识论根源以及...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是当前中国哲学界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在围绕着这一问题的众多争论中,许多学者往往忽视中国哲学史的合法性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之间的区别。作为当前争论的核心,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具有产生的时代背景、认识论根源以及历史根源。其中,当代中国哲学未能承担起为化解时代问题提供意义诠释基础的责任是造成中国哲学合法性危机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化解这一危机,应该在中国传统学术资源的基础上,在以形而上学为核心的作为共相的哲学学科规范下,通过化解中国乃至全人类所共同面临的时代问题来创制新的哲学学说,在建构中国哲学的主体性的过程中,最终实现对中国哲学合法性危机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合法性 主体性 形而上学 创新
下载PDF
哲学之极——关于儒学的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 被引量:3
4
作者 程志华 胡素杰 《学习论坛》 2007年第8期58-62,共5页
自杀尤其是大学生自杀不断引来学术界关于死亡的话题,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和解说。然而,这些探讨和解说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这就是,作为意义诠释基础的哲学在其中的责任是什么?具体来讲,作为中国文化主干的儒学在这一... 自杀尤其是大学生自杀不断引来学术界关于死亡的话题,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和解说。然而,这些探讨和解说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这就是,作为意义诠释基础的哲学在其中的责任是什么?具体来讲,作为中国文化主干的儒学在这一问题上的责任担当是什么?从一定角度来讲,哲学应当承担起"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两种使命。然而,与西方哲学相对照地看,儒学作为一种哲学在肯定世俗生活并强调"现实关怀"的同时,却边缘化了"终极关怀"这一使命。在对现实利益过度追求的现时代,面对自杀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儒学如何完成其"终极关怀"的使命,是时代给当代儒学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西方哲学的对照下,面对死亡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儒学应该增强自己的责任担当意识,建构起基于心灵净化和体悟的生死智慧之学,在为国民精神生活的超越提供理论依据的同时,也为世界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 现实关怀 终极关怀 儒学 使命
下载PDF
哲学的本命:思想如何改变世界?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振纲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0-115,共6页
面对哲学自问:思想如何改变世界?人类为什么需要哲学,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哲学?换句话说,哲学之为哲学的内在理由和基本判准何在?我们的哲学应该以何种品格在现时代亮相或登场?哲学如何"做",才像那么回事,才算得上思想者尽了自己... 面对哲学自问:思想如何改变世界?人类为什么需要哲学,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哲学?换句话说,哲学之为哲学的内在理由和基本判准何在?我们的哲学应该以何种品格在现时代亮相或登场?哲学如何"做",才像那么回事,才算得上思想者尽了自己"本命"?哲学介乎科学与宗教之间,哲学的"自由"在于思,哲学的"原生态"是实践,哲学是多元性思想的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科学与宗教 理性自由 实践 多元对话
下载PDF
哲学概念三解 被引量:8
6
作者 程志华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人们通常将"哲学"定义为"爱智慧"或"智慧的朋友"。显而易见,这样一种界定过于宽泛而失之具体。要准确而具体地把握什么是哲学,需要先明确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为什么"的问题,即人为什么要热爱... 人们通常将"哲学"定义为"爱智慧"或"智慧的朋友"。显而易见,这样一种界定过于宽泛而失之具体。要准确而具体地把握什么是哲学,需要先明确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为什么"的问题,即人为什么要热爱和追寻智慧?二是"是什么"的问题,即"哲学"作为一种智慧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三是"怎么样"的问题,即"哲学原型"是什么?在这样三个问题探讨的基础上,才能确定哲学的定义:所谓哲学,是指在超越层面研究事实与价值的学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智慧 超越 哲学原型
下载PDF
回到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马克思主义研究路径的尝试 被引量:7
7
作者 宫敬才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5,共8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已近百年。反思历史,有三大问题未解决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空间扩张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资源的运用。这种状态,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陷入研究困境,典...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已近百年。反思历史,有三大问题未解决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空间扩张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资源的运用。这种状态,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陷入研究困境,典型表现是被学术边缘化。走出研究困境的前提是在学科层面上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自身,这里同样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轻视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忽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背景和知识背景,后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占据正统中心地位。诸多问题的解决,有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路径的创新。创新方式有多种,唯一正确者是回到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创新性路径有两层含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的根本在于把经典著作研究置于中心位置;中心位置靠研究范式保证和体现,具体内容包括社会历史背景、知识背景、核心范畴、分析框架、价值立场、思想方法和历史衍化等七个方面。由此,使研究路径的创新具有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研究路径 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下载PDF
儒家哲学的“移植”、意义阐发及未来扩展——南乐山的儒家哲学思想 被引量:1
8
作者 程志华 许敬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0-126,共7页
作为美国"波士顿儒家"的代表人物,南乐山认为,儒家哲学可以"移植"到西方世界。不过,"移植"后的儒家哲学须"有所作为",唯有如此,儒家哲学才可获得自身发展,也才可为人类哲学作出贡献。一方面,... 作为美国"波士顿儒家"的代表人物,南乐山认为,儒家哲学可以"移植"到西方世界。不过,"移植"后的儒家哲学须"有所作为",唯有如此,儒家哲学才可获得自身发展,也才可为人类哲学作出贡献。一方面,儒家哲学可具有现代意义。在西方哲学,"创造"含义为"无中生有",它体现的是"被创造世界"的"确定性"与"创造源泉"之"非确定性"的不对称。儒家哲学的"创造"为"变化"即"萌生"之义,它忽视超越事物的"确定性",而重视具体事物的"内在确定性",二者关系即为"不对称"。因此,儒家哲学可助于理解西方哲学的"创造"观念。另一方面,儒家哲学应拓展话语范围。即,儒学作为一个"活的传统",面对西方现实生活,它应在"形而上学"、"哲学宇宙论"、"人性论"和"社会理论"四个方面,解答西方文化对这些问题的关切,从而深化儒学的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士顿儒学 儒家哲学 移植 意义阐发 未来扩展
下载PDF
牟宗三哲学的问题及其解决——“道德的形上学”的义理骨干 被引量:1
9
作者 程志华 史育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20,共8页
牟宗三的哲学具有明确而具体的问题意识,即康德虽意在建构一种作为"超绝的形上学"的"道德的形上学",但实际上只建构起道德哲学即"道德底形上学",并最终"滑入""道德的神学"。针对康... 牟宗三的哲学具有明确而具体的问题意识,即康德虽意在建构一种作为"超绝的形上学"的"道德的形上学",但实际上只建构起道德哲学即"道德底形上学",并最终"滑入""道德的神学"。针对康德哲学的局限,牟宗三建构起康德欲建构而未完成的"道德的形上学",并由此而基于"哲学原型"的思考,阐发了"道德的形上学"作为"基本存有论"的作用。上述问题及其解决的理路乃牟宗三哲学的义理骨干。阐明这个义理骨干,有助于把握牟宗三庞大的哲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宗三 康德 道德的形上学 哲学原型
下载PDF
哲学教育重在培养哲学思维能力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燕京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37-40,45,共5页
哲学教育重在培养哲学思维能力,这个观点是基于哲学学科的特征和哲学本科教育的目标,以及目前哲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哲学是一门理性之学,是一种思维方式。哲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质疑、反思、批判的态度和精神的主体;培... 哲学教育重在培养哲学思维能力,这个观点是基于哲学学科的特征和哲学本科教育的目标,以及目前哲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哲学是一门理性之学,是一种思维方式。哲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质疑、反思、批判的态度和精神的主体;培养具有哲学思维能力特别是哲学创新能力的主体。然而,哲学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讲授,却存在着偏离其特征和目标的问题。因此,应改革哲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并紧紧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这个中心任务开展哲学教学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本科教育 哲学学科特征 哲学思维能力
下载PDF
郭象政治哲学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2
11
作者 敦鹏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22,共6页
郭象的政治哲学意在融合名教与自然的矛盾,其内在逻辑是:以援道入儒的理论形式化解政治世界的信仰危机,希望在哲学与政治之间保持一种健康的张力性关系,进而以一种理性清醒的方式妥善处理现实政治生活的缺陷,最终达到美好的生活愿望。... 郭象的政治哲学意在融合名教与自然的矛盾,其内在逻辑是:以援道入儒的理论形式化解政治世界的信仰危机,希望在哲学与政治之间保持一种健康的张力性关系,进而以一种理性清醒的方式妥善处理现实政治生活的缺陷,最终达到美好的生活愿望。通过郭象的努力,才真正使得道家的无为政治有了在现实社会中具体化、实践化的可能,同时道家思想也在魏晋时期产生了某种自我发展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象 政治哲学 援道入儒 自然 名教
下载PDF
分析哲学与现象学的相通与分歧——达米特从意义理论视角的一种理解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燕京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0-34,共5页
分析哲学起源于德语作家的德语著作,分析哲学与现象学具有共同的根源:从心灵驱逐思想。导致二者分歧的是对于涵义概念的不同取向:弗雷格是从“思想”、“真”的角度分析涵义概念的,从而走向了分析哲学;胡塞尔是从“意向性”的角度去分... 分析哲学起源于德语作家的德语著作,分析哲学与现象学具有共同的根源:从心灵驱逐思想。导致二者分歧的是对于涵义概念的不同取向:弗雷格是从“思想”、“真”的角度分析涵义概念的,从而走向了分析哲学;胡塞尔是从“意向性”的角度去分析涵义概念的,把涵义概念扩展为意向对象,从而走向了现象学。达米特的研究为分析哲学与现象学走向沟通与理解,打通不同的哲学学派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米特 分析哲学 现象学 根源 分歧
下载PDF
关于完善“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体系的构想 被引量:3
13
作者 商聚德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41-45,共5页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青的学科,又是当今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普遍开设的课程。但是,近年来关于这一学科的理论研究却开展得不够。必须进一步完善其理论体系,才能适应该学科发展的需要。本文对该学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青的学科,又是当今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普遍开设的课程。但是,近年来关于这一学科的理论研究却开展得不够。必须进一步完善其理论体系,才能适应该学科发展的需要。本文对该学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作了回顾和评析,进而对该学科的定义及体系建构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 史料学
下载PDF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振纲 李宏亮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1-15,共5页
自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以来,就面临着中国化的问题。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格局、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三个方面,阐述了近年来马克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现状,旨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 综述
下载PDF
可以超过但不可绕过的牟宗三哲学——读《牟宗三哲学研究:道德的形上学之可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聂民玉 胡素杰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27-29,共3页
牟宗三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对其哲学思想的研究是近年来兴起的"显学"。程志华教授的《牟宗三哲学研究:道德的形上学之可能》是这一领域的一部力作。作者基于对以往相关研究的分析,通过"内在诠释"的理路,将牟宗... 牟宗三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对其哲学思想的研究是近年来兴起的"显学"。程志华教授的《牟宗三哲学研究:道德的形上学之可能》是这一领域的一部力作。作者基于对以往相关研究的分析,通过"内在诠释"的理路,将牟宗三哲学放在中、西、印哲学的宏大视野下,阐释了其"道德的形上学"的理论建构,凸显了其对于传统儒学和西方哲学所具有的独到价值。因此,牟宗三哲学是研究中国哲学"可以超过但不可绕过"的一座理论"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宗三 程志华 牟宗三哲学研究
下载PDF
“漫话哲学”:无界的运思之路 被引量:1
16
作者 敦鹏 戎军涛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53-56,共4页
哲学人类学告诉人们,人的本质是不确定的,人永远都是一种开放性的存在。作为矛盾化的混合体,"人"通过哲学来揭示自身的奥秘,哲学也以此为己任取得合法性地位。但历史的进程表明,哲学作为"思想中的时代"已经背离了... 哲学人类学告诉人们,人的本质是不确定的,人永远都是一种开放性的存在。作为矛盾化的混合体,"人"通过哲学来揭示自身的奥秘,哲学也以此为己任取得合法性地位。但历史的进程表明,哲学作为"思想中的时代"已经背离了人们对幸福的追求,现实对哲学的质疑已经到了终结哲学的边缘,哲学被逐出了赖以生存的家园。当哲学变得"无家可归"的时候,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哲学本不需要自己的疆界,哲学的本命就是人类对自身的一种无规定的"思",当哲学变得离家出走的时候,也就真正踏上了回家的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知识 智慧
下载PDF
影响河北省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宇文宏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97-101,共5页
近年来,河北省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离社会主义现代政治的理想境界仍有差距。影响和制约河北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因素主要渗透在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
关键词 河北农村 民主政治 建设
下载PDF
“追问根源”与“哲学困难”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志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6-142,共7页
进入20世纪后,由于现代性所暴露出的弊端,形而上学便开始遭遇困难,以至于出现了"拒斥形而上学"运动。在这种情形之下,海德格尔虽然也批判传统形而上学,但他主张区分"存在"与"存在者",并由"存在者&qu... 进入20世纪后,由于现代性所暴露出的弊端,形而上学便开始遭遇困难,以至于出现了"拒斥形而上学"运动。在这种情形之下,海德格尔虽然也批判传统形而上学,但他主张区分"存在"与"存在者",并由"存在者"提升至"存在",从而重建形而上学。很显然,海德格尔的建构是一种"追问根源"的理路。历史地看,这种理路在中国哲学已有悠久传统,而且现代中国哲学家也有不俗的理论建构。总之,面对现代性问题所引发的"哲学困难","追问根源"是完善哲学的有效途径。其实,不仅是面对现代性问题,面对任何"哲学困难"时,"追问根源"均是完善哲学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哲学困难 形而上学 拒斥形而上学 追问根源
下载PDF
庄子之“野”的哲学意蕴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春华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66,共6页
《庄子》中"野"之术语如"野马""野鹿""广莫之野""圹埌之野""洞庭之野""襄城之野""无人之野""无极之野"乃"寄寓之言",深刻把握&q... 《庄子》中"野"之术语如"野马""野鹿""广莫之野""圹埌之野""洞庭之野""襄城之野""无人之野""无极之野"乃"寄寓之言",深刻把握"野"之淳朴本真心性,挖掘梳理与"心斋""坐忘"会通之思想意蕴,彰显无待逍遥之哲学魅力,既有益于复归生命本性之精神旅程,体悟至善至美大道之境界,对于我们构建简朴自然、至乐至美的人间生活愿景,更有其积极价值和悠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本真
下载PDF
对哲学界一个流行观点的质疑——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决定了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吗?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振峰 《江海学刊》 1982年第5期40-41,共2页
长期以来,哲学界一直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决定了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如李达同志主编的《唯物辩证法大纲》一书中说:“哲学上其他一切问题的解决,都是以如何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为出发点的。随着... 长期以来,哲学界一直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决定了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如李达同志主编的《唯物辩证法大纲》一书中说:“哲学上其他一切问题的解决,都是以如何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为出发点的。随着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同,对其他问题的解决途径和结论也就不同”(见该书第9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问题 哲学界 流行观点 《唯物辩证法大纲》 质疑 思维与存在 关系问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