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CBL责任制带教路径为指导的分阶段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1
作者 贾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0期0129-0132,共4页
评估以CBL责任制带教路径为指导的分阶段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以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纳入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临床带教,观察组予以CB... 评估以CBL责任制带教路径为指导的分阶段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以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纳入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临床带教,观察组予以CBL责任制带教路径为指导的分阶段教学法。对比效果。结果 介入前,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病例分析、临床操作评分结果分别为(81.12±1.36)分、(80.59±1.56)分、(80.55±1.06)分,与对照组评分结果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介入后,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病例分析、临床操作评分结果分别为(94.55±1.08)分、(93.89±1.27)分、(94.72±1.18)分,与对照组评分结果对比显著更高,组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教学方法、教师、兴趣三项的满意度分别为93.33%(28/30)、90.00%(27/30)、96.67%(29/30),与对照组评分结果对比显著更高,组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CBL责任制带教路径为指导的分阶段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分阶段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学生对理论知识、病例分析、临床操作的掌握度,同时促进对教学满意度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 分阶段教学法 神经内科 临床带教
下载PDF
胃镜辅助下鼻空肠管置入及空肠营养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金鑫 史颖 +6 位作者 王德超 刘海燕 李伟彬 蔡耘 赵慧新 李强 王剀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2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胃镜辅助下鼻空肠管置入及空肠营养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该院NICU 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共56例。上述患者均于入院后72 h内发现胃残余量增多(>100 ml)。鼻空肠组... 目的探讨胃镜辅助下鼻空肠管置入及空肠营养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该院NICU 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共56例。上述患者均于入院后72 h内发现胃残余量增多(>100 ml)。鼻空肠组行床旁鼻胃镜导丝引导置入并行鼻空肠营养共28例,对照组继续给予普通胃管置入并行肠内营养共28例。对比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包括呕吐、反流、腹胀、腹泻、应激性溃疡)发生率、营养状态参数(包括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发生率、炎症指标[包括血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入住NICU时间、NICU费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病死率。结果经鼻胃镜导丝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成功率100.0%。鼻空肠组营养状态参数优于对照组,入住NICU时间较短、NICU费用较低,炎症指标较低,两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HAP发生率、GCS评分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NICU胃残余量增多的患者经胃镜辅助下置入鼻空肠管行空肠营养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鼻肠管 鼻空肠营养 神内重症疾病
下载PDF
不同强度超声波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对miR-132和miR-34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朦 吉伟丽 +2 位作者 李玲芝 杨楠 刘彤彤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2期6-11,共6页
目的 探讨不同强度超声波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对miR-132和miR-34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间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80例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根据使用超声波强度的不同将其分为低、中、高... 目的 探讨不同强度超声波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对miR-132和miR-34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间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80例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根据使用超声波强度的不同将其分为低、中、高强度超声波组,每组各60例。3组患者均在使用超声波的基础上联合加巴喷丁进行治疗,疗程为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3组的睡眠干扰、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评分、疼痛介质(前列腺素E2、5-羟色胺、内皮素1、P物质)水平、复发状况、临床疗效及miR-132和miR-34a的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前3组睡眠干扰评分、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评分、疼痛介质水平及miR-132和miR-34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上述检测数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强度超声波组的检测数值低于中、低强度超声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强度超声波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3%,中强度超声波组为93.3%,低强度超声波组为86.7%,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强度超声波组、中强度超声波组、高强度超声波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11.7%、13.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调查表明,高强度超声波组、中强度超声波组、低强度超声波组复发率分别为0、5.0%、1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强度超声波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效果显著;随着超声波强度的增加,联合治疗发挥的作用越明显;高强度超声波可有效提高其睡眠质量,显著降低miR-132、miR-34a表达水平,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超声波 加巴喷丁 miR-132 MIR-34A
下载PDF
卒中后老年人群心理痛苦及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4
作者 井坤娟 张新颖 +4 位作者 张玲玲 王贝 袁蓓 白利静 杜小静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24年第4期60-73,共14页
目的了解卒中后老年人群心理痛苦现状,明确卒中后老年人群心理痛苦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方法定点连续取样,按纳排标准抽取230例住院老年脑卒中患者,应用脑卒中患者心理痛苦温度计、健康认知评价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简版、领悟社会支持量... 目的了解卒中后老年人群心理痛苦现状,明确卒中后老年人群心理痛苦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方法定点连续取样,按纳排标准抽取230例住院老年脑卒中患者,应用脑卒中患者心理痛苦温度计、健康认知评价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简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 25.0软件包建立数据库,用AMO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构建心理痛苦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痛苦总分(3.02±2.04)分。心理痛苦影响因素中,心理弹性总效应值-0.663,其中直接效应值-0.365;社会支持总效应值-0.033,均为间接效应;认知评价和应对方式在心理弹性与心理痛苦以及社会支持与心理痛苦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痛苦处于中等水平,医务工作者应予以重视。心理弹性对心理痛苦的影响既有直接作用,又可通过认知评价及应对方式间接影响,且呈负向影响;社会支持只能通过认知评价及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心理痛苦,社会支持通过认知评价及回避应对方式间接正向影响心理痛苦,通过认知评价及屈服应对方式间接负向影响心理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心理痛苦 压力应对模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强 田文艳 +3 位作者 陈立英 王楚涵 蔡芸 金鑫 《医学综述》 2017年第5期1001-1005,共5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0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 h内)144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0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 h内)144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阿司匹林200 mg/d+阿托伐他汀20 mg/d+血栓通0.45 g/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丁苯酞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25 mg,每日2次,治疗14 d。观察入院时、治疗7、14 d血清VEGF、TNF-α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后7、14 d两组血清VEGF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先升高后降低,观察组治疗后7、14 d血清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7、14 d NIHSS评分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观察组下降速度更快两组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个月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69.9±5.2)分比(58.7±4.7)分](P<0.01)。结论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水平及提高VEGF水平,降低NIHSS评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丁苯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以糖尿病酮症起病的烟雾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
6
作者 李玮 王楚涵 +3 位作者 李强 陈雅静 金鑫 刘海燕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4期380-381,共2页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 MMD)又称自发性Willis环闭塞症,是一种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以及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内膜增厚,管腔逐渐狭窄甚至闭塞,脑底穿支动脉代偿性扩张为特征的疾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相继报道了甲状腺功能亢...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 MMD)又称自发性Willis环闭塞症,是一种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以及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内膜增厚,管腔逐渐狭窄甚至闭塞,脑底穿支动脉代偿性扩张为特征的疾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相继报道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合并烟雾病的病例,推测二者可能存在一定联系[1]。本文分析1例以糖尿病酮症(diabetic ketosis, DK)起病的烟雾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 糖尿病酮症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媛媛 安迪 +3 位作者 高娟 苏立凯 殷小平 李岩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99-1502,共4页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一种新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通过分析脑白质纤维束完整性来评估疾病严重程度,是当前可对脑白质纤维束行三维重建的新方法,经过近二十年的逐渐发展,已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初步应用。...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一种新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通过分析脑白质纤维束完整性来评估疾病严重程度,是当前可对脑白质纤维束行三维重建的新方法,经过近二十年的逐渐发展,已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初步应用。通过分析病变组织的弥散变化,及颅内病变与白质纤维束之间的关系,为诊断疾病和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信息。此文就DTI基本原理及其在脑卒中、脑肿瘤、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脱髓鞘疾病、精神疾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成像 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障碍发病机制及影像诊断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婧晨 杨亚昭 +3 位作者 李云瑶 崔蕾 夏艳敏 李晓芳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24年第2期29-41,共13页
认知障碍是脑小血管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记忆和注意力下降、执行功能下降、信息处理速度减慢、语言流畅性下降等,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早期症状不典型、不易诊察,晚期常影响脑小血管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及社... 认知障碍是脑小血管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记忆和注意力下降、执行功能下降、信息处理速度减慢、语言流畅性下降等,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早期症状不典型、不易诊察,晚期常影响脑小血管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总结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及相关影像学检查方式,以期为认知障碍探究与治疗、延缓认知功能障碍进展、提高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认知障碍 发病机制 影像
下载PDF
内科病房噪音污染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11
9
作者 周金英 高媛 +2 位作者 闫奕 郭丽 阎幸妹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期136-137,共2页
现在社会,患者对于住院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不仅环境要清洁,还要安静舒适,本文章分析了内科病房存在噪音的来源,并针对原因进行了分析,为降低内科病房的噪音提出针对性措施,从而降低了内科病房的噪音。
关键词 内科病房 噪音 噪音污染 护理对策
下载PDF
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敬 陈立英 +5 位作者 梁容仙 张颖 邸丹丹 陶小雪 冯倩倩 董畅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3期1564-1567,共4页
根据临床研究及循证医学证据,康复治疗有利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1],但作用机制尚缺乏有力的临床证据。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可以定量检测病灶内水分子的扩散运动,推... 根据临床研究及循证医学证据,康复治疗有利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1],但作用机制尚缺乏有力的临床证据。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可以定量检测病灶内水分子的扩散运动,推断病灶的病理生理学改变[2]。我们对ACI患者给予正规的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张量成像 康复治疗 急性脑梗死 功能恢复 扩散运动 非侵入性检查 NIHSS TENSOR 临床证据 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乌灵胶囊预防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宸豪 顾芳 +3 位作者 赵淑芹 李文贵 陈利明 藏艳静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12期1365-1368,共4页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WL)预防脑卒中后抑郁(PSD)和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549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WL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WL组口服WL3粒,1日3次、对照组口服安慰剂胶囊3粒,1日3次,共6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及...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WL)预防脑卒中后抑郁(PSD)和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549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WL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WL组口服WL3粒,1日3次、对照组口服安慰剂胶囊3粒,1日3次,共6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及3个月末动态评定PSD发病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结果 WL组6周末及3个月末PSD发病率分别为4.0%(11/277)、3.3%(9/277),对照组分别为8.8%(24/272)、7.4%(20/272),WL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4、6周末及3个月末HAMD、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BI在治疗后2、4、6周末及3个月末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 WL预防PSD疗效明显,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神经功能缺损 乌灵胶囊
下载PDF
移植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钢勇 张平 +2 位作者 赵慧新 代瑞廷 张本恕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观察移植pIRESneo-EGFP-BDNF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大鼠的研究。方法 :将pEGFP(N1)-BDNF质粒进行改造与pIRESneo相连结,构建高拷贝质粒pIRESneo-EGFP-BDNF,采用电... 目的:观察移植pIRESneo-EGFP-BDNF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大鼠的研究。方法 :将pEGFP(N1)-BDNF质粒进行改造与pIRESneo相连结,构建高拷贝质粒pIRESneo-EGFP-BDNF,采用电穿孔法转染骨髓MSCs;制备P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PD组、MSCs组、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BDNF)组,经侧脑室移植MSCs或pIRESneo-EGFP-BDNF修饰骨髓MSCs术后2、4、8周,腹腔注射阿朴吗啡诱导PD大鼠旋转行为;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中脑黑质BDNF、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蛋白的含量。结果:双酶切鉴定pIRESneo-EGFP-BDNF构建成功;移植术后2、4、8周MSCs组和BDNF组大鼠与PD组比较旋转次数明显减少(P<0.05),以BDNF组较MSCs比较改善更为明显(P<0.05);移植细胞干预PD模型8周后中脑黑质BDNF、TH蛋白的含量,BDNF组较MSCs组、PD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经侧脑室移植pIRESneo-EGFP-BDNF修饰的骨髓MSCs能明显改善PD大鼠的行为能力,显著提高中脑黑质BDNF、TH蛋白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间充质干细胞 侧脑室 质粒 电穿孔 帕金森病 酪氨酸羟化酶
下载PDF
以自主神经功能不全为主的吉兰巴雷综合征1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凌丽 冯俊强 张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75-675,699,共2页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自主神经
下载PDF
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免疫荧光鉴定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凯 康现江 +2 位作者 张平 穆淑梅 郭明申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0年第2期1-3,16,共4页
目的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神经干细胞,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联合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对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神经干细胞的nestin抗原。结果从新生大鼠海马齿... 目的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神经干细胞,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联合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对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神经干细胞的nestin抗原。结果从新生大鼠海马齿状回分离的细胞群可不断增殖形成细胞克隆球,并且呈nestin阳性表达,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结论分离培养的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分离培养 免疫荧光鉴定
下载PDF
替勃龙对大鼠神经细胞Bcl-2、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月平 苏立凯 +1 位作者 钟娅莉 田文艳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去势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Bcl-2、Bax表达的影响和替勃龙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30只雌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对照组,替勃龙组,每组10只;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制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在缺血2h、再...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去势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Bcl-2、Bax表达的影响和替勃龙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30只雌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对照组,替勃龙组,每组10只;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制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在缺血2h、再灌注24h后立即断头取脑,应用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链酶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抗凋亡基因Bcl-2、细胞凋亡诱导因子Bax的表达。结果替勃龙用药组较手术对照组脑梗死体积显著缩小(P<0.05),TUNEL阳性细胞数少(P<0.01),Bcl-2阳性细胞增多(P<0.01),Bax阳性细胞减少(P<0.01)。结论替勃龙可抑制去卵巢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神经细胞凋亡,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勃龙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BCL-2 BAX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检查对重症脑血管病脑功能监测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娟 姜晔 苏立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70-972,共3页
目的:评价诱发电位、持续脑电图监测对重症脑血管病脑功能监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重症脑血管病患者48例,根据格拉斯哥(Glasgow,GCS)评分,分为重症组(GCS≤8分)和非重症组(GCS>8分)。应用丹麦维迪肌电图仪监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目的:评价诱发电位、持续脑电图监测对重症脑血管病脑功能监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重症脑血管病患者48例,根据格拉斯哥(Glasgow,GCS)评分,分为重症组(GCS≤8分)和非重症组(GCS>8分)。应用丹麦维迪肌电图仪监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并根据CANT分级标准分为Ⅰ、Ⅱ、Ⅲ3级,分别比较重症组与非重组诱发电位的表现,并比较不同级别诱发电位与预后的关系;应用上海群天动态脑电图仪进行床旁持续脑电图监护,采用Young的脑电图分级标准进行分级,比较重症组、非重症组脑电图表现,并比较不同级别脑电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重症组病死率(40.00%)明显高于非重症组(14.29%);而非重症组良好率、好转率均明显好于重症组。(2)重症组体感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表现为Ⅲ级者,明显高于非重症组(P<0.05),其病死率高,预后不良;而表现为Ⅰ级者,预后相对较好。(3)脑电图YoungⅡ级者病死率(58.83%)明显比Ⅰ级(12.90%)高,而Ⅰ级者预后相对较好。结论:持续床旁神经电生理监测可客观地评价重症脑血管病脑功能,并能预测预后,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血管疾病 神经生理学 脑功能
下载PDF
移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AD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慧新 赵钢勇 张平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4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研究移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AD组、MSCs组、BDNF组。正常对照... 目的:研究移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AD组、MSCs组、BDNF组。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其他4组制备AD模型;MSCs组和BDNF组于制模第11天分别注入10μL(约5×106)MSCs或pIRESneo-EGFP-BDNF转染的MSCs。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NMDAR1水平。结果:MSCs组、BDNF组与AD组比较平均逃避潜伏期(AEL)明显缩短、跨平台次数显著增加;BDNF组较MSCs组改善更显著(P<0.01),NMDAR1水平更高(P<0.01)。结论:BDNF转染骨髓MSCs对AD大鼠的认知有改善作用,且促进海马区NMDAR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N- 甲基 -D- 天冬氨酸受体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的轴索损害 被引量:2
18
作者 康增军 王芳 +2 位作者 崔蕾 蔡耘 闫奕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3期2435-2436,共2页
目的分析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病(CIDP)的临床、脑脊液、病理学和电生理特点,研究CIDP的轴索损害。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由河北省几所医院收集整理并确诊治疗的32例CIDP患者入院后的常规检查、脑脊液检查、病理学检查及电生... 目的分析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病(CIDP)的临床、脑脊液、病理学和电生理特点,研究CIDP的轴索损害。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由河北省几所医院收集整理并确诊治疗的32例CIDP患者入院后的常规检查、脑脊液检查、病理学检查及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病理学上分类,轻微改变类型4例,脱髓鞘为主类型8例,轴索损害为主类型15例,混合损害类型(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和轴索混合损害)5例,各组脑脊液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5)。在电生理改变上,脱髓鞘为主类型者和轴索损害为主类型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脱髓鞘和轴索损害。结论 CIDP的轴索损害是普遍存在现象,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格林-巴利综合征 髓鞘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监测对重症脑血管病脑功能预后评估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乾 苏立凯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5年第2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脑电图、体感诱发电位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对重症脑血管病脑功能预后的评价。方法在入院24 h内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脑电图、体感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以发病后3个月或3个月死亡为观察终点,追踪患者的脑功能... 目的探讨脑电图、体感诱发电位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对重症脑血管病脑功能预后的评价。方法在入院24 h内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脑电图、体感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以发病后3个月或3个月死亡为观察终点,追踪患者的脑功能预后。分析脑电图、体感诱发电位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结果与脑功能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脑电图(P=0.002)、体感诱发电位(P<0.001)、脑干听觉诱发电位(P=0.002)监测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脑功能预后的影响显著。结论利用脑电图、体感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联合的监测方法可以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脑功能进行预后预测,对于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估计、预后判断和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血管病 脑功能 脑电图 体感诱发电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预后预测
下载PDF
肺癌椎体转移瘤影像学特征与原发灶组织学的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魏巍 崔伟 +4 位作者 赵龙 王思曼 王静 李聪智 史福平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9期45-52,共8页
目的 探讨肺癌椎体转移瘤患者CT、MRI影像特征与原发灶组织学类型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3例肺癌椎体转移瘤临床资料,其中腺癌37例、鳞癌31例、小细胞癌19例、大细胞癌16例,分析CT、MRI特征与原发灶组织... 目的 探讨肺癌椎体转移瘤患者CT、MRI影像特征与原发灶组织学类型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3例肺癌椎体转移瘤临床资料,其中腺癌37例、鳞癌31例、小细胞癌19例、大细胞癌16例,分析CT、MRI特征与原发灶组织学类型的关系。结果 103例肺癌椎体转移瘤受累椎体以胸椎多见(65例,63.11%),37例(35.92%)单节段转移,23例(22.33%)双节段转移,43例(41.75%)多节段转移。原发灶不同组织学类型患者椎体转移瘤部位、受累节段、椎体骨折、椎管受累、椎旁肿物、常规MRI信号表现、增强MRI强化特点、椎间盘膨出、腰椎退行性病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骨质改变类型以混合型为主,腺癌骨质改变类型以溶骨型、成骨型为主,鳞癌与腺癌骨质改变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癌出现脊髓受压、其他脏器转移患者多于腺癌、鳞癌、大细胞癌(P<0.05);腺癌、鳞癌有胸腔积液患者多于小细胞癌、大细胞癌(P<0.05)。结论 骨质改变类型、脊髓受压、其他脏器转移、胸腔积液情况与肺癌椎体转移患者原发灶组织学类型有关,腺癌和鳞癌患者更易发生椎体转移,采用CT、MRI检查可相互弥补,准确识别以上特征,可为临床判断原发灶组织学类型、筛选肺癌椎体转移高风险人群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椎体转移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腺癌 鳞癌 小细胞癌 大细胞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