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用多功能等离子体诱变技术选育糙皮侧耳新菌株
被引量:
1
1
作者
寇博翔
杨嘉雪
+3 位作者
杨林英
霍巧丽
高珊
王谦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4,共8页
以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菌株‘新河大P-2号’为出发菌株,利用多功能等离子体诱变技术(multifunction plasma mutagenesis system,MPMS)对菌丝进行诱变,获得367个在黍子(Proso millet)秸秆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的菌株,通过拮抗实验...
以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菌株‘新河大P-2号’为出发菌株,利用多功能等离子体诱变技术(multifunction plasma mutagenesis system,MPMS)对菌丝进行诱变,获得367个在黍子(Proso millet)秸秆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的菌株,通过拮抗实验获得39个诱变菌株。通过观察菌丝长势,测定菌丝生长速度、漆酶活性、生物学效率,最终筛选到5个在黍子秸秆栽培料上菌丝长势旺盛,菌丝生长速度、漆酶活性、生物学效率显著高于出发菌株(P<0.05)的诱变菌株(PA5、PA22、PA36、PA61、PA143),其中菌株PA36最优。与出发菌株相比,菌株PA36菌丝生长速度提高13.51%,漆酶活性提高28.30%,生物学效率提高12.66%。ISSR分子标记实验结果表明,这5个诱变菌株与出发菌株存在遗传差异。与市售糙皮侧耳相比,利用黍子秸秆栽培料栽培的PA5、PA22、PA36、PA61、PA143和出发菌株子实体膳食纤维、多糖含量显著提高,除菌株PA143子实体中蛋白质含量与市售糙皮侧耳的无显著性差异,其他菌株子实体中蛋白质含量均显著提高。本研究不仅为糙皮侧耳菌株的选育提供高效可行的方法,且获得了对黍子秸秆高效利用的新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MS诱变育种
黍子秸秆
糙皮侧耳
膳食纤维
蛋白质
多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MPMS诱变体系的茶树菇细胞工程育种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亚楠
尹显达
+3 位作者
耿培妍
田宇超
李珊珊
王谦
《中国食用菌》
2021年第8期18-23,共6页
利用多功能等离子体(MPMS)诱变技术对茶树菇(Agrocybe aegirita)菌丝体进行诱变处理,共获得262株诱变菌株。初筛得到的20株诱变菌株与出发菌株有较明显的拮抗反应,复筛通过对菌丝长势、生长速度、多酚氧化酶活性以及生物学效率的测定,...
利用多功能等离子体(MPMS)诱变技术对茶树菇(Agrocybe aegirita)菌丝体进行诱变处理,共获得262株诱变菌株。初筛得到的20株诱变菌株与出发菌株有较明显的拮抗反应,复筛通过对菌丝长势、生长速度、多酚氧化酶活性以及生物学效率的测定,得到优于出发菌株的5株诱变菌株,通过ISSR分子标记技术确定均与出发菌株相比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优良诱变菌株AM220是最适宜分解荆条的诱变菌株,其菌丝生长速度达3.42 mm·d^(-1),生物学效率为81.70%,较出发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提高0.34 mm·d^(-1),生物学效率提高11.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菇诱变菌株
MPMS诱变技术
荆条屑
ISSR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球藻病毒PBCV-1编码的Cu,Zn-SOD酶学稳定性
3
作者
刘建荣
贾红玉
+2 位作者
陈慧慧
刘晓飞
康明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4-310,共7页
将小球藻病毒模式株PBCV-1编码的Cu, Zn-SOD截短突变体tcvSOD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3a(+)后,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菌株中表达得到了可溶性tcvSOD重组蛋白.该蛋白具有典型的SOD活性,能强烈抑制邻苯三酚的自氧化作用,最...
将小球藻病毒模式株PBCV-1编码的Cu, Zn-SOD截短突变体tcvSOD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3a(+)后,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菌株中表达得到了可溶性tcvSOD重组蛋白.该蛋白具有典型的SOD活性,能强烈抑制邻苯三酚的自氧化作用,最高抑制率为97%,反应体系中酶蛋白终质量浓度为0.2μg/mL时达到最大抑制,由此计算出其比活力为16 050 U/mg.tcvSOD的热稳定性和对蛋白变性剂SDS胁迫的反应与酶蛋白在反应体系中的质量浓度有关.终质量浓度为1μg/mL时tcvSOD可以耐90℃、30 min以及质量分数2%~10%的SDS处理而活性保持不变或略有丧失,终质量浓度为0.05和0.1μg/mL时则对上述处理非常敏感. 0.05、0.1、1μg/mL 3种质量浓度的tcvSOD对反应体系中pH4~12的变化,以及2~10 mol/L尿素和1~4 mol/L盐酸胍胁迫处理,酶活性保持恒定.实验结果表明tcvSOD具有较强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对常见蛋白变性剂也有良好抗性,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
Zn-SOD)
小球藻病毒
热稳定性
pH稳定性
蛋白变性剂抗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HACCP体系在黑木耳主产区质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4
作者
徐凡
高珊
+3 位作者
杨嘉雪
杨林英
霍巧丽
王谦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5848-5854,共7页
目的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建立产业发展中的质控体系,确保黑木耳初级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问题。方法应用HACCP体系的基本原理,对黑木耳生产过程进行危害分析,通过关键控制点判断树确定关键控制点,并确立关键限值及纠偏措施。结果将HACCP...
目的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建立产业发展中的质控体系,确保黑木耳初级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问题。方法应用HACCP体系的基本原理,对黑木耳生产过程进行危害分析,通过关键控制点判断树确定关键控制点,并确立关键限值及纠偏措施。结果将HACCP体系应用于黑木耳主产区生产过程中,确定该过程的原材料的选择、菌种的选择、营养生长阶段、生殖生长阶段、黑木耳采收加工和菌糠的处理6个关键控制点。结论预防或降低黑木耳生产过程中的危害,确保黑木耳质量安全,进而促进黑木耳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害分析和关键环节控制点
黑木耳产业
质量安全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MPMS方法的黑木耳优良菌株选育
5
作者
尹显达
刘敏
+2 位作者
杨超上
张铁军
王谦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0-656,共7页
为获得高产优质的黑木耳菌株,以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菌株Aa66为出发菌株,采用多功能等离子体诱变系统(multifunction plasma mutagenesis system,MPMS)进行诱变育种实验,共获得315株诱变菌株.通过初筛拮抗实验及复筛对菌株长...
为获得高产优质的黑木耳菌株,以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菌株Aa66为出发菌株,采用多功能等离子体诱变系统(multifunction plasma mutagenesis system,MPMS)进行诱变育种实验,共获得315株诱变菌株.通过初筛拮抗实验及复筛对菌株长速长势、酶活及生物学效率的测定,共得到8株优良诱变菌株,且使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技术(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在分子水平上确定其均与出发菌株Aa66有明显差异,其中优良诱变菌株Y9生长速度最快,为4.98 mm/d,较出发菌株Aa66提高0.54 mm/d,生物学效率为115.34%,较出发菌株Aa66提高8.43%,表明MPMS可以作为一种选育优良黑木耳菌株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多功能等离子体诱变系统(MPMS)
诱变
分子标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菌糠资源化开发中激素类物质检测及利用
6
作者
杨林英
徐凡
+3 位作者
耿培妍
尹显达
耿丹萌
王谦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8-72,共5页
为缓解大量的废弃菌糠造成的面源污染,研究菌糠的资源化开发.以黑木耳菌糠为底物,通过分光光度法检测黑木耳菌糠中赤霉素和吲哚乙酸的含量,结果发现:赤霉素质量分数为45.52μg/g,加标回收率达98.28%;吲哚乙酸质量分数为38.42μg/g,加标...
为缓解大量的废弃菌糠造成的面源污染,研究菌糠的资源化开发.以黑木耳菌糠为底物,通过分光光度法检测黑木耳菌糠中赤霉素和吲哚乙酸的含量,结果发现:赤霉素质量分数为45.52μg/g,加标回收率达98.28%;吲哚乙酸质量分数为38.42μg/g,加标回收率为94.70%.利用黑木耳菌糠与菜园土、砂质土按不同质量配比混匀种植紫叶生菜,结果发现,与对照相比,一定比例的黑木耳菌糠的使用,可以提高发芽率、缩短发芽时间;当黑木耳菌糠添加量为35%(质量分数)时,栽培出来的紫叶生菜发芽率最高,达到86.91%,且发芽时间最短,约为7 d,表明其具有资源化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菌糠
赤霉素
吲哚乙酸
分光光度法
紫叶生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多功能等离子体诱变技术选育糙皮侧耳新菌株
被引量:
1
1
作者
寇博翔
杨嘉雪
杨林英
霍巧丽
高珊
王谦
机构
河北大学生物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出处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4,共8页
基金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HBCT2018050204)
河北省科技厅“十三五”食用菌育种专项(16227303D)。
文摘
以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菌株‘新河大P-2号’为出发菌株,利用多功能等离子体诱变技术(multifunction plasma mutagenesis system,MPMS)对菌丝进行诱变,获得367个在黍子(Proso millet)秸秆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的菌株,通过拮抗实验获得39个诱变菌株。通过观察菌丝长势,测定菌丝生长速度、漆酶活性、生物学效率,最终筛选到5个在黍子秸秆栽培料上菌丝长势旺盛,菌丝生长速度、漆酶活性、生物学效率显著高于出发菌株(P<0.05)的诱变菌株(PA5、PA22、PA36、PA61、PA143),其中菌株PA36最优。与出发菌株相比,菌株PA36菌丝生长速度提高13.51%,漆酶活性提高28.30%,生物学效率提高12.66%。ISSR分子标记实验结果表明,这5个诱变菌株与出发菌株存在遗传差异。与市售糙皮侧耳相比,利用黍子秸秆栽培料栽培的PA5、PA22、PA36、PA61、PA143和出发菌株子实体膳食纤维、多糖含量显著提高,除菌株PA143子实体中蛋白质含量与市售糙皮侧耳的无显著性差异,其他菌株子实体中蛋白质含量均显著提高。本研究不仅为糙皮侧耳菌株的选育提供高效可行的方法,且获得了对黍子秸秆高效利用的新菌株。
关键词
MPMS诱变育种
黍子秸秆
糙皮侧耳
膳食纤维
蛋白质
多糖
Keywords
Mutagenesis breeding by multifunctional plasma mutagenesis system
Proso millet straw
Pleurotus ostreatus
dietary fiber
protein
polysaccharide
分类号
S646.14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MPMS诱变体系的茶树菇细胞工程育种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亚楠
尹显达
耿培妍
田宇超
李珊珊
王谦
机构
河北大学生物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承德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出处
《中国食用菌》
2021年第8期18-23,共6页
基金
河北省科技厅项目(16227303D-2)。
文摘
利用多功能等离子体(MPMS)诱变技术对茶树菇(Agrocybe aegirita)菌丝体进行诱变处理,共获得262株诱变菌株。初筛得到的20株诱变菌株与出发菌株有较明显的拮抗反应,复筛通过对菌丝长势、生长速度、多酚氧化酶活性以及生物学效率的测定,得到优于出发菌株的5株诱变菌株,通过ISSR分子标记技术确定均与出发菌株相比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优良诱变菌株AM220是最适宜分解荆条的诱变菌株,其菌丝生长速度达3.42 mm·d^(-1),生物学效率为81.70%,较出发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提高0.34 mm·d^(-1),生物学效率提高11.57%。
关键词
茶树菇诱变菌株
MPMS诱变技术
荆条屑
ISSR
Keywords
Arocybe aegirita mutagenesis strain
MPMS mutagenesis technology
Vitex negundo striata
ISSR
分类号
S646.9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球藻病毒PBCV-1编码的Cu,Zn-SOD酶学稳定性
3
作者
刘建荣
贾红玉
陈慧慧
刘晓飞
康明
机构
河北大学生物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河北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4-31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470192)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2016201180)。
文摘
将小球藻病毒模式株PBCV-1编码的Cu, Zn-SOD截短突变体tcvSOD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3a(+)后,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菌株中表达得到了可溶性tcvSOD重组蛋白.该蛋白具有典型的SOD活性,能强烈抑制邻苯三酚的自氧化作用,最高抑制率为97%,反应体系中酶蛋白终质量浓度为0.2μg/mL时达到最大抑制,由此计算出其比活力为16 050 U/mg.tcvSOD的热稳定性和对蛋白变性剂SDS胁迫的反应与酶蛋白在反应体系中的质量浓度有关.终质量浓度为1μg/mL时tcvSOD可以耐90℃、30 min以及质量分数2%~10%的SDS处理而活性保持不变或略有丧失,终质量浓度为0.05和0.1μg/mL时则对上述处理非常敏感. 0.05、0.1、1μg/mL 3种质量浓度的tcvSOD对反应体系中pH4~12的变化,以及2~10 mol/L尿素和1~4 mol/L盐酸胍胁迫处理,酶活性保持恒定.实验结果表明tcvSOD具有较强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对常见蛋白变性剂也有良好抗性,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能.
关键词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
Zn-SOD)
小球藻病毒
热稳定性
pH稳定性
蛋白变性剂抗性
Keywords
copper
zinc-superoxide dismutase(Cu,Zn-SOD)
chlorovirus
thermostability
pH-stability
tolerance to protein denaturants
分类号
Q502 [生物学—生物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ACCP体系在黑木耳主产区质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4
作者
徐凡
高珊
杨嘉雪
杨林英
霍巧丽
王谦
机构
河北大学
出处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5848-5854,共7页
基金
河北省第二期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HBCT2018050204)。
文摘
目的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建立产业发展中的质控体系,确保黑木耳初级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问题。方法应用HACCP体系的基本原理,对黑木耳生产过程进行危害分析,通过关键控制点判断树确定关键控制点,并确立关键限值及纠偏措施。结果将HACCP体系应用于黑木耳主产区生产过程中,确定该过程的原材料的选择、菌种的选择、营养生长阶段、生殖生长阶段、黑木耳采收加工和菌糠的处理6个关键控制点。结论预防或降低黑木耳生产过程中的危害,确保黑木耳质量安全,进而促进黑木耳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危害分析和关键环节控制点
黑木耳产业
质量安全管理
Keywords
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
industry of Auricularia auricula
quality and safety management
分类号
TS219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MPMS方法的黑木耳优良菌株选育
5
作者
尹显达
刘敏
杨超上
张铁军
王谦
机构
河北大学生物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承德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出处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0-656,共7页
基金
河北省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第2期)(HBCT2018050204)。
文摘
为获得高产优质的黑木耳菌株,以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菌株Aa66为出发菌株,采用多功能等离子体诱变系统(multifunction plasma mutagenesis system,MPMS)进行诱变育种实验,共获得315株诱变菌株.通过初筛拮抗实验及复筛对菌株长速长势、酶活及生物学效率的测定,共得到8株优良诱变菌株,且使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技术(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在分子水平上确定其均与出发菌株Aa66有明显差异,其中优良诱变菌株Y9生长速度最快,为4.98 mm/d,较出发菌株Aa66提高0.54 mm/d,生物学效率为115.34%,较出发菌株Aa66提高8.43%,表明MPMS可以作为一种选育优良黑木耳菌株的新方法.
关键词
黑木耳
多功能等离子体诱变系统(MPMS)
诱变
分子标记
Keywords
Auricularia auricula
multifunction plasma mutagenesis system(MPMS)
mutation
molecular markers
分类号
S646.6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菌糠资源化开发中激素类物质检测及利用
6
作者
杨林英
徐凡
耿培妍
尹显达
耿丹萌
王谦
机构
河北大学生物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出处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8-72,共5页
基金
河北省第二期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HBCT2018050204)。
文摘
为缓解大量的废弃菌糠造成的面源污染,研究菌糠的资源化开发.以黑木耳菌糠为底物,通过分光光度法检测黑木耳菌糠中赤霉素和吲哚乙酸的含量,结果发现:赤霉素质量分数为45.52μg/g,加标回收率达98.28%;吲哚乙酸质量分数为38.42μg/g,加标回收率为94.70%.利用黑木耳菌糠与菜园土、砂质土按不同质量配比混匀种植紫叶生菜,结果发现,与对照相比,一定比例的黑木耳菌糠的使用,可以提高发芽率、缩短发芽时间;当黑木耳菌糠添加量为35%(质量分数)时,栽培出来的紫叶生菜发芽率最高,达到86.91%,且发芽时间最短,约为7 d,表明其具有资源化开发价值.
关键词
黑木耳菌糠
赤霉素
吲哚乙酸
分光光度法
紫叶生菜
Keywords
bran of Auricularia auricula
gibberellins
indoleacetic acid
spectrophotometer
purple leaf lettuce
分类号
Q57 [生物学—生物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用多功能等离子体诱变技术选育糙皮侧耳新菌株
寇博翔
杨嘉雪
杨林英
霍巧丽
高珊
王谦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MPMS诱变体系的茶树菇细胞工程育种
吴亚楠
尹显达
耿培妍
田宇超
李珊珊
王谦
《中国食用菌》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小球藻病毒PBCV-1编码的Cu,Zn-SOD酶学稳定性
刘建荣
贾红玉
陈慧慧
刘晓飞
康明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HACCP体系在黑木耳主产区质控中的应用
徐凡
高珊
杨嘉雪
杨林英
霍巧丽
王谦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MPMS方法的黑木耳优良菌株选育
尹显达
刘敏
杨超上
张铁军
王谦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菌糠资源化开发中激素类物质检测及利用
杨林英
徐凡
耿培妍
尹显达
耿丹萌
王谦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