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南读书会之三——几种“社会”研究的视角
1
作者 罗杨 罗攀 +3 位作者 陈敏红 吴银玲 孙静 金婧怡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0-206,共7页
20世纪中叶,费孝通从乡土出发理解中国社会的路径打开了探究"社会"的理论向度,他所指出的礼俗社会构成了社会科学界理解中国社会的原型。闽南读书会在导师王铭铭的指导下,从"乡土中国"出发,继续围绕构成"社会&... 20世纪中叶,费孝通从乡土出发理解中国社会的路径打开了探究"社会"的理论向度,他所指出的礼俗社会构成了社会科学界理解中国社会的原型。闽南读书会在导师王铭铭的指导下,从"乡土中国"出发,继续围绕构成"社会"的若干向度展开阅读,分别以费孝通的《乡土社会》,刘枝万的《台湾民间信仰论集》,田仲一成的《中国祭祀戏剧研究》以及维克多·特纳(Victor Turner)对朝圣的仪式研究作为第三次读书会的主要阅读材料,以此探讨以科仪、戏剧、仪式探索"社会"内涵的可能性。此外,刘永华主编的《中国社会文化史读本》还从历史人类学的角度展现了其研究"社会"的历史文化旨趣。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探索或定义"中国社会"的整体性,并为以闽南为对象的区域研究扩展出更广阔的理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人类学 乡土社会 王铭铭 孝通 台湾民间信仰 差序格局 戏剧研究 维克多 中国社会文化 《乡土中国》
原文传递
闽南读书会之二--几代学者的闽台民俗宗教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罗杨 陈敏红 +2 位作者 吴银铃 孙静 金婧怡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72,共12页
闽南读书会结束了第一阶段"施坚雅、弗里德曼和王庚武视野下的闽南与东南亚"的阅读,2015年9月至12月,在王铭铭老师建议下,转向从宗教视角理解闽南区域,先后阅读了德格鲁特(Jan Jakob Maria de Groot,1854-1921)、顾颉刚、吴... 闽南读书会结束了第一阶段"施坚雅、弗里德曼和王庚武视野下的闽南与东南亚"的阅读,2015年9月至12月,在王铭铭老师建议下,转向从宗教视角理解闽南区域,先后阅读了德格鲁特(Jan Jakob Maria de Groot,1854-1921)、顾颉刚、吴藻汀、桑高仁(Steven Sangren)、李亦园和林美容有关闽南以及与闽南密切相关的台湾民间宗教的著述。闽南民间宗教的巨大张力,启发上述学者思考闽南区域自身及其与更大文明体系之间"多元"与"一体"的关系。读书小组围绕德格鲁特《Buddhist Masses for the Dead at Amoy》及其传记《The Beaten Track of Science:The Life and Works of J.J.M.de Groot》,顾颉刚《泉州的土地神》以及张帆《顾颉刚与土地神——1926-1927年东南沿海的"游士"与"风俗"》,吴藻汀《泉州民间传说》、桑高仁《History and Magical Power in a Chinese Community》及其《Great Tradition and Little Traditions Reconsidered: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in China》一文,黄英美根据对李亦园的访谈整理而成的《访李亦园教授——从比较宗教学观点谈朝圣进香》,林美容《魔神仔的人类学想象》,组织了八次读书会。读书会前,每位成员独立完成一篇成熟的读书报告,在读书会上研讨,会后综合整理成文字记录。以下是根据大家的读书报告以及讨论汇合而成的对上述著作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研究 读书会 闽南 民俗 闽台 学者 弗里德曼 施坚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