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清河流域生态适度恢复的安全格局构建 被引量:3
1
作者 诸葛亦斯 梁晓旭 +4 位作者 李国强 陈一迪 石浩洋 聂睿 李双双 《中国水利》 2021年第16期19-21,共3页
随着雄安新区的设立,资源环境禀赋不足的大清河流域将面临更加强烈的开发需求,保护形势紧迫严峻。根据大清河流域战略定位确定生态定位,结合空间要素的景观格局,将大清河流域划分为太行山水源涵养生态区、山前过渡带城市生态区、白洋淀... 随着雄安新区的设立,资源环境禀赋不足的大清河流域将面临更加强烈的开发需求,保护形势紧迫严峻。根据大清河流域战略定位确定生态定位,结合空间要素的景观格局,将大清河流域划分为太行山水源涵养生态区、山前过渡带城市生态区、白洋淀国家湿地公园区、文安洼森林湿地生态区与滨海交错带湿地生态区5个生态分区,并在不同的生态分区内识别生态源斑块,构建了“五区七源三轴”的大清河流域生态适度恢复的安全格局,为大清河流域生态廊道建设提供了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分区 功能定位 生态源斑块 阻力面构建 廊道串联
下载PDF
白洋淀上游河流生态流量确定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谭红武 陈一迪 +4 位作者 诸葛亦斯 李国强 梁晓旭 聂睿 李双双 《中国水利》 2021年第16期22-24,共3页
由于人类活动过度干扰,白洋淀上游河流出现下垫面条件改变、天然水量减少、水体污染等问题,采用环境流量历时转移曲线法,基于不同河段面临的胁迫程度,确定白洋淀上游河流的生态流量,提出生态流量的保障思路。研究表明:综合考虑流域内水... 由于人类活动过度干扰,白洋淀上游河流出现下垫面条件改变、天然水量减少、水体污染等问题,采用环境流量历时转移曲线法,基于不同河段面临的胁迫程度,确定白洋淀上游河流的生态流量,提出生态流量的保障思路。研究表明:综合考虑流域内水功能区划、河流受胁迫程度等情况,将大清河上游河流分为5个胁迫类型区,其中中易水河和南拒马河目前受胁迫程度最大,需要更多生态流量来维持河流基本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清河流域 胁迫分级 生态流量 环境流量历时曲线转移法
下载PDF
大清河流域文安洼湿地功能定位及恢复目标分析
3
作者 李国强 聂睿 +4 位作者 诸葛亦斯 李双双 石浩洋 梁晓旭 陈一迪 《中国水利》 2021年第16期25-27,共3页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快速推进及雄安新区建设背景下,大清河流域生态地位凸显。打通大清河流域生态廊道是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作为服务于大清河下游生态廊道构建的重要节点,文安洼蓄滞洪区湿地退化问题亟待解决。近年由于上游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快速推进及雄安新区建设背景下,大清河流域生态地位凸显。打通大清河流域生态廊道是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作为服务于大清河下游生态廊道构建的重要节点,文安洼蓄滞洪区湿地退化问题亟待解决。近年由于上游来水减少,区域内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加剧了水资源消耗,文安洼内水资源极度短缺,因此须考虑充分挖掘、利用区域内再生水、雨洪资源等进行湿地恢复。在确立文安洼湿地功能定位及恢复目标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湿地恢复的多水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安洼蓄滞洪区 功能定位 恢复目标 多水源利用 湿地恢复
下载PDF
府河水体及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幸春 王洪杰 +2 位作者 王亚利 王英俊 刘玲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0-135,共16页
城市河流承接不同类型的废水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河流生态系统。通过分析河流细菌群落结构变化,不仅可以判断河流污染特征,还将有助于河流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笔者研究了府河夏季上下游水体和沉积物理化性质,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分析了细... 城市河流承接不同类型的废水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河流生态系统。通过分析河流细菌群落结构变化,不仅可以判断河流污染特征,还将有助于河流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笔者研究了府河夏季上下游水体和沉积物理化性质,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分析了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府河上游水质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3)-N)和总磷(TP)浓度显著高于下游(P<0.05),沉积物中重金属镉、锌和铅含量较高,均值分别为(0.44±0.03)、(182.17±0.34)和(35.76±0.20)mg·kg^(-1)。府河沉积物细菌多样性及丰富度明显高于相应上覆水体,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水体和沉积物中的第一优势菌,水体中参与氮循环的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的高丰度说明府河存在一定的富营养化,此外,可以分解有机物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在下游丰度高于上游;沉积物中具有致病作用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在上游城市河段丰度较高。细菌群落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下游硝化细菌(nitrifying bacteria)和反硝化细菌(denitrifying bacteria)的丰度(分别为62.25%和31.29%)明显比上游高。水体细菌多样性和温度、pH、总有机碳有显著相关性(P<0.05),冗余分析显示NH_(3)-N、总氮(TN)、TP和pH对细菌群落结构影响较大;而pH、TN和重金属镉是影响下游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府河 细菌 多样性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下载PDF
白洋淀-府河入淀口段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丰度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15
5
作者 周泽妍 王思琦 +4 位作者 张盼月 张光明 王洪杰 朱晓磊 张海涛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0-367,共8页
为研究白洋淀-府河入淀口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污染现状,在府河入淀口段15个采样点进行采样,利用密度浮选法分离沉积物样品中的微塑料,分析微塑料的丰度、分布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府河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为(558.4±233.3)个... 为研究白洋淀-府河入淀口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污染现状,在府河入淀口段15个采样点进行采样,利用密度浮选法分离沉积物样品中的微塑料,分析微塑料的丰度、分布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府河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为(558.4±233.3)个·kg^(-1),最大丰度值达到1049个·kg^(-1);依据微塑料的形态特征可将府河入淀口段沉积物中的微塑料划分为碎片状、纤维状、薄膜状和球状;丰度最高的微塑料为碎片状,占总数的66.1%;粒径为0.1~0.5 mm的微塑料占比最大(44.7%),其次是0.5~1 mm的微塑料(30.0%);微塑料的类型主要是聚乙烯和聚丙烯,占比分别为44.2%和32.6%。综上所述,府河入淀口段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丰度和分布特征与该区域的人口密度和人类活动强度等环境特点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府河 沉积物 微塑料 丰度 分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