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细度和煅烧温度下磷石膏的基本性能及砂浆强度研究
1
作者 龚圆缘 罗丹 +2 位作者 吴福飞 王红 张敏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2-179,共8页
为在建筑行业中大量地使用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磷石膏,通过球磨、筛选不同细度的磷石膏,采用TG/SEM等技术,研究不同煅烧温度对磷石膏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并分析不同煅烧温度对磷石膏砂浆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磷石膏存在典型的... 为在建筑行业中大量地使用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磷石膏,通过球磨、筛选不同细度的磷石膏,采用TG/SEM等技术,研究不同煅烧温度对磷石膏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并分析不同煅烧温度对磷石膏砂浆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磷石膏存在典型的结晶水和共晶磷,微观形貌主要以菱片状和板片状为主,目数越大,颗粒尺寸越小,厚度也越薄。经过高温煅烧后,二水磷石膏向半水石膏和硬石膏转化,温度越高,转化效果越明显,共晶磷的去除越显著,比表面积越大。磷石膏颗粒的最大厚度和径厚比分别为2.56μm和13.993,纯磷石膏砂浆养护90 d时的最大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为1.23 MPa和23.1 MPa。因此,磷石膏砂浆可用于承载力要求为C20的墙体和梁以及非承重填充墙、抹灰等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煅烧温度 综合性能 强度
下载PDF
采用磁性槽楔改善无刷直流电机的气隙磁场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海军 张京军 高瑞贞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21,40,共6页
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PMBLDC)中,转矩脉动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对引起转矩脉动的主要因素——齿槽效应,进行了仿真分析。为了减小因齿槽变化而引起气隙合成磁场的畸变,采用磁性槽楔以达到减小槽口宽度的效果,使气隙沿周向趋于均匀... 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PMBLDC)中,转矩脉动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对引起转矩脉动的主要因素——齿槽效应,进行了仿真分析。为了减小因齿槽变化而引起气隙合成磁场的畸变,采用磁性槽楔以达到减小槽口宽度的效果,使气隙沿周向趋于均匀。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软件,对同一无刷直流电机在相同载荷情况下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装有磁性槽楔的电机要比无磁性槽楔的电机气隙磁密波形平滑,气隙磁场波动明显减小,因此采用磁性槽楔是可以使气隙磁场波形更趋于矩形波,减小气隙磁阻的变化,削弱磁阻转矩,进而减小转矩脉动。同时,仿真结果也显示了采用磁性槽楔能起到减小永磁体漏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气隙磁场 齿槽效应 磁性槽楔 转矩脉动 有限元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模型的开关磁阻电机系统控制仿真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海军 高瑞贞 +1 位作者 张京军 王利利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31-836,共6页
基于有限元模型,通过控制仿真软件Simulink对整个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将有限元与控制结合对开关磁阻电机系统非线性和动态特性进行仿真研究,整体研究电机几何结构、电磁参数、外部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同时考虑电机动静... 基于有限元模型,通过控制仿真软件Simulink对整个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将有限元与控制结合对开关磁阻电机系统非线性和动态特性进行仿真研究,整体研究电机几何结构、电磁参数、外部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同时考虑电机动静态特性.对样机进行电流斩波控制和角度位置控制仿真实验,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和控制仿真模型的有效性.结果显示:适当地选择关断角可以将转矩脉动系数减小到原来的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磁阻电动机 非线性 有限元 动态仿真
下载PDF
开关磁阻电机非线性计算及动态系统仿真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海军 高瑞贞 +1 位作者 张京军 王利利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4-68,共5页
基于ANSYS和Simulink对整个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建模、仿真,将有限元与控制结合对开关磁阻电机系统非线性特性进行仿真研究。通过对整个电机系统的研究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非线性系统仿真环境,从而有助于对开关磁阻电机进行深一步研... 基于ANSYS和Simulink对整个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建模、仿真,将有限元与控制结合对开关磁阻电机系统非线性特性进行仿真研究。通过对整个电机系统的研究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非线性系统仿真环境,从而有助于对开关磁阻电机进行深一步研究、设计与控制。最后通过对样机低速运行情况下进行电流斩波控制仿真试验,验证结合有限元计算与控制系统仿真分析对开关磁阻电机非线性以及动静态特性研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磁阻电动机 非线性 有限元 动态仿真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都市化双重驱动下流域未来水文响应 被引量:5
5
作者 朱双 李建庆 +3 位作者 罗显刚 雷晓辉 王超 胡国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6-91,127,共7页
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流域的气候和水文状况发生了显著改变,分析变化环境下未来水资源演化格局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以柘溪水库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作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 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流域的气候和水文状况发生了显著改变,分析变化环境下未来水资源演化格局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以柘溪水库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作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构建土地利用模型,采用MIROC5气候模式多个情景作为未来气候典型代表,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分析了气候变化和都市化双重驱动下的流域未来水文响应。结果表明:都市化发展明显增加了流域地表径流,减少了地下径流;而气候变化对水文响应驱动力比都市化对水文响应的驱动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响应 分布式水文模型 气候变化 未来情景模拟 土地利用 柘溪水库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