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工体检中血脂检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贵棋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17期3472-3473,共2页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对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冠心病、高血压的发生的重要意义。方法:我院职工空腹12 h后,清晨抽取上臂静脉血,以3 500 r/min离心15 min后,分离血清,用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TG(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HDL(高...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对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冠心病、高血压的发生的重要意义。方法:我院职工空腹12 h后,清晨抽取上臂静脉血,以3 500 r/min离心15 min后,分离血清,用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TG(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HDL(高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的检测。结果:我院所有受检人员426例,检出高脂血症135例(31.7%),男性高脂血症检出率高于女性,不同年龄组之间患病率不同,随着年龄增高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合理的饮食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高脂血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高脂血症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应重视高脂血症,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职工体检 检验结果 健康生活方式
下载PDF
小儿肺炎中PCT、WBC、hs-CRP检测对疾病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48
2
作者 夏兰兰 李敬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7年第4期435-437,463,共4页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中PCT、WBC、hs-CRP检测对疾病诊断及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肺炎患儿12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儿童6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患儿及健康儿童血清PCT、WBC、hs-CRP的变化。结果...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中PCT、WBC、hs-CRP检测对疾病诊断及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肺炎患儿12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儿童6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患儿及健康儿童血清PCT、WBC、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前,细菌感染组WBC数量(15.5±3.4)×109/L、hs-CRP水平(19.8±2.6)mg/L和PCT水平(21.9±2.1)ng/mL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6.8±2.3)×10~9/L、(4.5±2.3)mg/L、(4.7±1.8)ng/mL和健康对照组(8.1±1.4)×10~9/L、(3.5±1.2)mg/L、(1.8±0.5)ng/m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细菌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的WBC、hs-CRP和PCT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细菌感染组WBC数量(7.3±1.4)×109/L、hs-CRP水平(5.1±1.2)mg/L和PCT水平(2.3±1.2)ng/m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hs-CRP、PCT联合检测的灵敏性95.2%、特异性93.0%、准确度93.3%显著高于WBC、hs-CRP、PCT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患儿血清的WBC、hs-CRP、PCT的变化,并结合临床,有助于诊疗和判断患儿疾病愈后的情况,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炎 PCT WBC HS-CRP 诊断分析
下载PDF
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酪氨酸激酶/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王雅宁 崔立业 +1 位作者 陈翼霖 贾宏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78-81,86,共5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酪氨酸激酶/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首次确诊为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的11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包括轻度50例、中度40例和重... 目的探讨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酪氨酸激酶/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首次确诊为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的11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包括轻度50例、中度40例和重度22例,另外选择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6,Western blot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磷酸化酪氨酸激酶(p-JAK)和磷酸化信号转导激活转录因子(p-STAT)蛋白相对表达量,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流式细胞术检测CD4^(+)和CD8^(+)百分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中度患儿IL-6、p-JAK、p-STAT升高,而IgA、IgG和IgM、CD4^(+)和CD8^(+)百分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患儿IL-6、p-JAK和p-STAT高于轻中度患儿,IgA、IgG和IgM、CD4^(+)和CD8^(+)百分比低于轻中度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患儿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高表达和JAK/STAT信号通路激活可能参与了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生和发展,并与患儿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可为疾病治疗的新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病毒 白细胞介素-6 JAK/STAT信号通路 免疫功能
下载PDF
1200名体检人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贵棋 《医学信息》 2011年第13期4295-4296,共2页
目的了解本县健康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和表面抗体(HBsAb)的分布情况,为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提供科学依据。将1200名体检人员按不同年龄分为老年组,青年组和中年组,并对3组的乙型肝炎表... 目的了解本县健康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和表面抗体(HBsAb)的分布情况,为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提供科学依据。将1200名体检人员按不同年龄分为老年组,青年组和中年组,并对3组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HBsAb)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HbsAb)进行检测。结果受检者1200例,男性590例,阳性率5.25%,女性610例,阳性率4.10%,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年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62.09%明显高于中年组44.97%和老年组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广大群众应积极注射乙肝疫苗,定期检测,对乙肝疫苗无或低应答者及时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或加强,提高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和覆盖率,预防和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检人员 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阳性检出率 表面抗体阳性检出率 乙肝疫苗
下载PDF
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治疗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5
作者 张莲 贾宏超 +3 位作者 张苗苗 吕博华 张玮 徐广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9期35-37,41,共4页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治疗化脓性脑膜炎(PM)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PM患儿,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A组42例和B组61例。A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采...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治疗化脓性脑膜炎(PM)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PM患儿,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A组42例和B组61例。A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治疗,2组均治疗1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脑脊液相关指标(脑脊液压力、白细胞计数、葡萄糖水平、蛋白水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后遗症发生率。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16%,高于A组的64.29%(χ^(2)=10.262,P<0.001)。治疗1周后,2组脑脊液压力、白细胞计数及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脑脊液葡萄糖水平高于治疗前,且B组脑脊液压力、白细胞计数及蛋白水平低于A组,脑脊液葡萄糖水平高于A组(P<0.01)。B组意识恢复、抽搐消失、嗜睡症状消失、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P<0.05)。B组后遗症总发生率为4.92%,低于A组的19.05%(χ^(2)=5.206,P=0.023)。结论 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治疗PM患儿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脑脊液指标,促进患儿快速恢复,降低后遗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脑膜炎 儿童 咪达唑仑 亚低温 脑脊液 后遗症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