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藿香、白芍复方逆转慢性肝纤维化的从浊毒论治效果
被引量:9
- 1
-
-
作者
王珏
裴林
周英
王恩江
郎新宇
李佃贵
-
机构
武装警察部队河北总队医院中医科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肝病科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院
-
出处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3期108-111,共4页
-
基金
河北省科技厅科研计划项目(04276101D-55)~~
-
文摘
目的:根据从“浊毒”论治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的理论,检验藿香、白芍复方肝复健胶囊治疗慢性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①选择2003-02/2005-01在河北省中医院消化内科、武警河北总队医院中医科和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肝病专科住院及门诊就诊肝纤维患者及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肝病门诊就诊肝纤维化患者共78例。②按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2例(男34例,女8例)及对照组36例(男30例,女6例)。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③治疗组:给予藿香、白芍复方(药物组成:藿香、白芍、红景天、桑椹、急性子、鳖甲、贯众各15g,佩兰叶、荷叶、田基黄、柴胡各12g,苦丁茶、三棱各9g,苦参6g,研为末。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制剂量中心生产,批号:20030110,1.9g/粒)治疗,10粒/次,3次/d,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和络疏肝胶囊(药物组成:白术、白芍、当归、香附、木瓜、三棱、莪术、鳖甲、蜣螂等;雷允上药业公司苏州雷允上制药厂生产,批号20020618,0.93g/胶囊)治疗。5粒/次,3次/d,口服,连用6个月。④参照中国中医药学会肝病委员会1992年制定《病毒性肝炎中医疗效判定标准》(试行)判定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γ-谷氨酰肽转移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蛋白、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做腹部B超检查(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厚度)。⑤观察用药安全性指标及药物副作用。⑥治疗结束后采用来院复诊或函调的方式对2组患者随访6个月。⑦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及Ridit分析。结果:进入疗效分析、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乙型肝炎病原学检测结果比较的肝纤维化患者78例,进入B超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患者68例。进入随访结果分析患者56例。①两组患者身倦乏力、纳差、腹胀、纳呆、肝区痛、便溏、肝脾肿大等症状、体征经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除便溏外,P<0.05)。②治疗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白蛋白高于对照组、球蛋白、γ-谷氨酰肽转移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各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③治疗组治疗后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0.01)。④治疗组42例表面抗原阳性者中3例转阴(阴转率为7%),对照组36例阳性者中1例转阴(阴转率为3%),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e抗原和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者阴转率分别为53%,43%,明显高于对照组(17.6%,10.7%,P<0.05)。⑤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有36例和32例患者做B超影像学检查。治疗后2组患者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厚度均较前改善,但差异不明显。治疗组脾静脉内径及脾厚度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门静脉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⑥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⑦两组治疗后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藿香、白芍复方能有效、安全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
-
关键词
肝硬化/中药疗法
解毒
胶囊
-
分类号
R657.31
[医药卫生—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