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历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
作者 岳志芬 《新课程研究(下旬)》 2013年第11期168-169,共2页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点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知识点的串联过程中变得更加顺利。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要素之一。文章结合《历史教...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点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知识点的串联过程中变得更加顺利。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要素之一。文章结合《历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这一课题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述,以期对课堂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今后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历史 创造性思维 能力培养
下载PDF
浅析初中英语阅读理解题的技巧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俊利 《学苑教育》 2011年第3期69-69,共1页
近年来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题越来越重要,做这类题型需要掌握方法和技巧。具体说来,阅读理解能力测试的主要要求是:1.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大意的事实和细节;2.既理解具体事实,也理解抽象的概念;3.既理解字面意思,... 近年来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题越来越重要,做这类题型需要掌握方法和技巧。具体说来,阅读理解能力测试的主要要求是:1.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大意的事实和细节;2.既理解具体事实,也理解抽象的概念;3.既理解字面意思,也理解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地理 解题 技巧
下载PDF
初中古诗词内容赏析
3
作者 路军荣 《教育教学论坛》 2010年第10期133-134,共2页
品味古典诗词对于学生继承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和提高自身修养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对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古诗词涉及的内容略谈一二,以便学生掌握规律,鉴赏品味。
关键词 古诗词 爱国情怀 民众呼声 友谊之歌 真情旋律
下载PDF
浅谈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
4
作者 李文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13期92-93,共2页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然而长期以来,...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然而长期以来,传统模式的课堂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命活力。因此我们必须总结创新改变这种旧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数学 教学 创造性 教学模式
下载PDF
香椿树下的童年野史
5
作者 米丽宏 《今日教育》 2018年第6期2-3,共2页
家门外的老椿树,在春夏,笼出不浓不淡的阴凉,荫凉里小风习习,像个舒适绿窝儿,是我们L好的游戏场。我们玩造房子,跳方格,打瓜,抓人,老狼老狼几点了,雉鸡翎,扛大刀……最喜欢的,还是小碟姐姐串戏。她把我们各自搜罗的玩具,... 家门外的老椿树,在春夏,笼出不浓不淡的阴凉,荫凉里小风习习,像个舒适绿窝儿,是我们L好的游戏场。我们玩造房子,跳方格,打瓜,抓人,老狼老狼几点了,雉鸡翎,扛大刀……最喜欢的,还是小碟姐姐串戏。她把我们各自搜罗的玩具,充作演员和道具:瓶盖儿、木陀螺、杏核、蒜屁股以及妈妈们用碎花布缝制的娃娃、鸟……娃娃是唯一的人形,充当主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下载PDF
创设教学情境 创新教学模式
6
作者 贾文杰 《教育教学论坛》 2010年第31期98-98,共1页
语文教师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书写能力,具有创新精神的潜质,更易于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激发思维,启发想象。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尝试采用转变角色、模拟导游、改头换面等方法创设教学情境,构建高校课堂。
关键词 创设情境 转变角色 创新模式
下载PDF
教学设计如何追求和谐美——以《狼与猎手》为例
7
作者 岳延平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2年第5期20-21,共2页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柏拉图认为,协调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学习语文的美。
关键词 和谐美 教学设计 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 语文学习 柏拉图 求美 学生
下载PDF
让爱洒遍每个角落
8
作者 赵素娟 《学苑教育》 2011年第2期20-20,共1页
热爱学生是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只有爱学生,才能尊重学生,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本。爱学生就要爱每一个学生,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将师爱的光辉普照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关键词 微笑 快乐
下载PDF
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激趣
9
作者 宋永周 《学苑教育》 2012年第4期92-93,共2页
激趣,即激发兴趣。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有了某种兴趣就会对该事物或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情绪态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激趣,就是要使学生通过思想政治教学活动获... 激趣,即激发兴趣。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有了某种兴趣就会对该事物或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情绪态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激趣,就是要使学生通过思想政治教学活动获得情绪上的满足,对思想政治产生一种良好的心理倾向,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思想政治课学习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主体作用,增强政治课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激趣 方法
下载PDF
有爱,不觉累
10
作者 米丽宏 《班主任》 2018年第1期68-69,共2页
小学三年级时,我们的班主任是李振清老师。李老师是本村人,五短身材,一张笑脸,两眼常常眯成一条线儿,像极了画上的弥勒佛。村里人都称他“秀才”,不论谁家写对联、红白喜事记账或是给亲戚写信,人们张口就是:“请秀才来!”李老师教我们... 小学三年级时,我们的班主任是李振清老师。李老师是本村人,五短身材,一张笑脸,两眼常常眯成一条线儿,像极了画上的弥勒佛。村里人都称他“秀才”,不论谁家写对联、红白喜事记账或是给亲戚写信,人们张口就是:“请秀才来!”李老师教我们语文、数学,另加三个班的体育、音乐。虽然工作繁忙,但是他整天都乐呵呵的,从不厌烦我们这些猫狗都嫌的半大孩子。课间,李老师经常跟几个同事站在一边,边谈话,边看我们游戏。我们最爱玩的就是“凿拐”,一条腿金鸡独立,另一条腿的小腿弯起来,在腹前用双手搬住。一路蹦跳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老师 一条线 人民教师 作文课 上课铃 执书 就这样 学习雷锋好榜样 光阴似水 地冲
原文传递
震前动物的异常反应
11
作者 赵建萍 《中学生物教学》 2005年第4期63-63,共1页
一次地震,特别是一次强烈地震之前,都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伴随地震而产生一些物理、化学变化(振动、电、磁、气象、水中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等)。这些与地震的发生有密切联系的异常现象就叫做地震前兆。这种地震前异常现象往往能使一些... 一次地震,特别是一次强烈地震之前,都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伴随地震而产生一些物理、化学变化(振动、电、磁、气象、水中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等)。这些与地震的发生有密切联系的异常现象就叫做地震前兆。这种地震前异常现象往往能使一些感觉特别灵敏的动物受到地震前兆的某种变化刺激而发生异常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反应 刺激 灵敏 化学成分 动物 化学变化 发生 物理 异常现象 产生
下载PDF
老礼儿”照亮世道人心
12
作者 米丽宏 《乡音》 2019年第1期42-42,共1页
正月,去看朋友,她的老母亲也在;致过问候,刚落座,门铃响,又来客了。来者是一位近六十的男人,一进门,便上前对着老人,双膝跪倒磕头,边跪边说:“侄儿给婶子拜年了.”又掏出一百元钱硬塞给老人。朋友说,这是她堂弟,每年来给母亲拜年。老人... 正月,去看朋友,她的老母亲也在;致过问候,刚落座,门铃响,又来客了。来者是一位近六十的男人,一进门,便上前对着老人,双膝跪倒磕头,边跪边说:“侄儿给婶子拜年了.”又掏出一百元钱硬塞给老人。朋友说,这是她堂弟,每年来给母亲拜年。老人说:“嗨,我的这个侄子啊,就是不忘老礼儿.”男人道:“家里就这么一个老人了,将来不在了,想孝顺也没机会了。”我以前总觉那些老礼儿,迂腐,陈旧,不要也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人 母亲 来客 朋友 婶子 老人 男人 总觉
原文传递
浅谈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策略
13
作者 岳志芬 《学周刊(上旬)》 2014年第3期91-91,共1页
初中历史课堂改革以来,我们认真组织教学,革新教学观念,使传统历史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命;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实效性,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并进行积极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促... 初中历史课堂改革以来,我们认真组织教学,革新教学观念,使传统历史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命;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实效性,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并进行积极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