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cl-2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临床生物学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10
1
作者 白杨 戴殿禄 +4 位作者 马国明 王桂兰 桑梅香 王小玲 耿翠芝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凋亡基因Bcl-2启动子区C(-938)A单核苷酸多态性(sni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河北省乳腺癌患者临床生物学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 目的:探讨凋亡基因Bcl-2启动子区C(-938)A单核苷酸多态性(sni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河北省乳腺癌患者临床生物学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检测113例乳腺癌患者Bcl-2基因C(-938)A SNP的3个基因型(即AA、AC和CC),并与临床生物学指标相关联,比较各组间基因型频率的分布情况。结果:按腋淋巴结转移个数进行分层分析,AA型和AC+CC型在无转移、1~3个转移、≥4个转移组中分别占26.8%、47.8%、52.6%和73.2%、52.2%、4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7,P=0.042);与AC+CC型相比,AA型在≥4个转移组OR值为3.041(95%CI:1.072~8.626)。在组织学分级中,AA型和AC+CC型在Ⅰ~Ⅱ级、Ⅲ级中分别占30.9%、57.9%和69.1%、42.1%,两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5,P=0.025);与AC+CC型相比,AA型在肿瘤分化Ⅲ级组中OR值为3.082(95%CI:1.122~8.465)。按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C-erbB2蛋白表达水平进行分层分析,发现AA型和AC+CC型的上述指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05,χ2=1.504,χ2=1.163;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Bcl-2基因C(-938)A SNP的AA基因型与其腋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和肿瘤组织分化较差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因 BCL-2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下载PDF
沉默PARP-1对乳腺癌细胞MCF-7顺铂耐药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金霞 马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8-224,共7页
目的:探究沉默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对乳腺癌细胞MCF-7顺铂耐药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株MCF-7及相应耐药细胞株MCF-7/DDP中PARP-1的表达情况。采用转染PARP-1小干扰... 目的:探究沉默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对乳腺癌细胞MCF-7顺铂耐药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株MCF-7及相应耐药细胞株MCF-7/DDP中PARP-1的表达情况。采用转染PARP-1小干扰RNA(siRNA)的方法沉默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DDP中PARP-1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PARP-1、Bcl-2、Bax、cleaved caspase-3、caspase-3、细胞色素C(Cyto-C)、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磷酸化ERK(p-ERK)的蛋白水平。结果:耐药细胞株MCF-7/DDP中PARP-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亲本细胞株(P<0.05);并且在亲本细胞株MCF-7中加入顺铂刺激后,PARP-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沉默PARP-1可诱导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DDP的凋亡,增强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还可下调Bcl-2/Bax和p-ERK的蛋白水平,同时上调cleaved caspase-3及Cyto-C的蛋白水平。而应用ERK特异性抑制剂U0126后,PARP-1沉默组的细胞活力进一步降低。结论:沉默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DDP中PARP-1的表达可恢复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促进细胞经线粒体途径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ERK的磷酸化,进而阻断该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 乳腺癌 顺铂 耐药性 细胞凋亡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下载PDF
绝经前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AIB-1蛋白表达与他莫昔芬耐药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涛 丁雅雯 +6 位作者 刘月平 王建新 陈砚凝 杨丽 王桂兰 王小玲 耿翠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539-1542,共4页
目的:探讨绝经前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AIB-1蛋白表达与他莫昔芬耐药关系。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一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且随访资料完整的绝经前女性原发性乳腺癌206例,按照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分成:ER... 目的:探讨绝经前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AIB-1蛋白表达与他莫昔芬耐药关系。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一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且随访资料完整的绝经前女性原发性乳腺癌206例,按照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分成:ER+/PR+且接受他莫昔芬治疗组(Tamoxifen group,T组),ER-PR-的非内分泌治疗组(Contol group,C组);T组及C组均按AIB-1及Her-2表达状态分为不同亚组。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各组别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及总生存(overallsurvival,OS)时间。结果:术后随访30~84个月,中位时间65个月,58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或远位转移,5年DFS为71.84%(148/206);死亡36例,5年OS为82.52%(170/206)。随着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阳性及Her-2蛋白表达的增高,AIB-1蛋白呈现高表达(x^2=12.573,P=0.002;x^2=7.939,P=0.005;x^2=4.502,P=0.036);分层分析中,T组AIB-1及Her-2均高表达亚组的DFS和OS低于其他亚组,且有统计学差异(x^2=5.900,P=0.002;x^2=4.533,P=0.049);该亚组患者的生存曲线明显低于其他亚组患者(Log-rank检验,x^2=8.903,P=0.005;x^2=9.405,P=0.004)。结论:AIB-1蛋白高表达常常伴随着不良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和预后,AIB-1蛋白高表达、同时伴有Her-2高表达的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对他莫昔芬治疗耐药,提示AIB-1的表达可以作为预测他莫昔芬耐药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B-1 HER-2 他莫昔芬 耐药 预后 乳腺癌
下载PDF
乳腺癌规范化治疗的现状及未来 被引量:5
4
作者 刘运江 王学良 刘北辰 《临床外科杂志》 2013年第7期491-493,共3页
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但随着乳腺癌筛查及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早期乳腺癌比例增加;对乳腺癌分子水平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开展,其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虽然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是不断探索的方向,但以循证医学... 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但随着乳腺癌筛查及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早期乳腺癌比例增加;对乳腺癌分子水平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开展,其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虽然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是不断探索的方向,但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规范化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分子亚型 规范化治疗
下载PDF
DIAPH-3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田志辉 王丹 +3 位作者 曹彦坤 马力 朱龙 刘月平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792-795,799,共5页
目的检测DIAPH-3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进一步探讨其表达与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27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DIAPH-3mRNA及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 目的检测DIAPH-3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进一步探讨其表达与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27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DIAPH-3mRNA及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0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中DIAPH-3的蛋白表达,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电话随访并计算患者的生存时间。分析DIAPH-3蛋白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DIAPH-3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低于乳腺癌旁组织(P<0.01);淋巴结转移个数多、脉管有瘤栓、神经受侵患者DIAPH-3的表达阳性率低(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生存分析显示,DIAPH-3低表达的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DIAPH-3蛋白表达率低是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DIAPH-3与浸润性乳腺癌的预后有关,可作为评价浸润性乳腺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因 DIAPH-3 预后
下载PDF
E-Cadher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力 耿翠芝 +2 位作者 王永军 王小玲 刘月平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86-389,共4页
目的探讨E-钙黏附素(epithelial-cadherin,E-Cadher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6例患者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 目的探讨E-钙黏附素(epithelial-cadherin,E-Cadher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6例患者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表皮生长因子(human epidemealreceptor 2,HER2)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乳腺正常导管上皮和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9/10)和42.4%(28/66),E-Cadher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乳腺正常导管上皮组织(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E-Cadherin阳性表达率与腋淋巴结转移状况、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呈负相关(P<0.05,P<0.0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E-Cadherin阳性表达率在ER和PR阴性组中明显低于阳性组(P<0.05),而在HER2阳性组中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结论 ECadheiin可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E-CADHERIN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2010年乳腺癌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耿翠芝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1期53-55,共3页
乳腺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始终是肿瘤研究的热点,原因在于:近年来,全球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没有明显下降,反而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其次,作为实体肿瘤的乳腺癌位置浅表、易于观察治疗效果,始终是实体肿瘤治疗研究中的先锋。
关键词 乳腺癌患者 三阴乳腺癌 保乳手术 TNBC 2010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NKG2A、NKG2D检测的临床意义
8
作者 魏兰 杨超 刘运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52-856,共5页
背景与目的: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自然杀伤(naturalkiller,NK)细胞在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己发现多种NK细胞表面受体,根据功能可分为抑制性受体和活化性受体二大类。抑制性受体NKG2... 背景与目的: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自然杀伤(naturalkiller,NK)细胞在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己发现多种NK细胞表面受体,根据功能可分为抑制性受体和活化性受体二大类。抑制性受体NKG2A和活化性受体NKG2D对NK细胞的杀瘤功能发挥着相反的调节作用,在发生肿瘤的情况下,二者是如何表达以及与肿瘤免疫逃逸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表面受体NKG2A与NKG2D的平衡状态,分析宿主NK细胞受体与肿瘤免疫逃逸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37例乳腺癌患者和3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血样标本行NKG2A、NKG2D检测,同时检测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结果:乳腺癌患者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相比,NKG2A明显上调,NKG2D表达降低;CD3^+、CD4^+、CD56^+细胞百分比更低(P<0.05)。在乳腺癌患者中,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组及腋淋巴结转移数≥4枚组中,NKG2D表达更低(P<0.05)。Ⅲ+ⅣV期及C-erbB2高表达乳腺癌患者,NKG2A表达更高(P<0.05)。NKG2A、NKG2D表达率在乳腺癌不同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NKG2A、NKG2D的测定对于了解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估计病情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自然杀伤细胞 NKG2A NKG2D 细胞免疫功能
下载PDF
CD44v6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9
作者 王珩 王永军 +1 位作者 王建新 马力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562-565,共4页
目的探讨CD44v6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 目的探讨CD44v6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乳腺正常导管上皮和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10)和71.2%(47/66),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乳腺正常导管上皮组织(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CD44v6阳性表达率与腋淋巴结转移状况、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CD44v6阳性表达率在ER和PR阴性组中明显高于阳性组(P<0.05),而在HER2阳性组中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 CD44v6可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抗原 CD44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血清S-CD105监测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意义
10
作者 范立壮 范忠林 +2 位作者 李云涛 马力 李艳 《医学与哲学(B)》 2010年第12期52-53,共2页
探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血清S-CD105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50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20例乳腺良性疾病及15例健康女性血清S-CD105的浓度;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复发转移患者同期血清CEA、CA15-3的浓度。... 探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血清S-CD105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50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20例乳腺良性疾病及15例健康女性血清S-CD105的浓度;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复发转移患者同期血清CEA、CA15-3的浓度。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血清S-CD105表达明显升高。单项检测S-CD105优于CEA、CA15-3,与CEA和CA15-3联合检测表达相似。血清S-CD105可能对监测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CD105 复发 转移 血清
下载PDF
乳腺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11
作者 周涛 唐甜甜 +2 位作者 李春晓 王占东 李海平 《医学与哲学(B)》 2014年第10期68-70,共3页
回顾性分析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共3 383例,筛选出符合IMPC为实验组,同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为对照组.结果显示,本组IMPC 167例,... 回顾性分析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共3 383例,筛选出符合IMPC为实验组,同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为对照组.结果显示,本组IMPC 167例,占同期乳腺癌4.94%,年龄29岁~80岁,中位年龄54岁.淋巴结转移者共135例,占80.8%,淋巴结转移数目≥4个共105例,占62.9%,HER2阳性率58.7%,与ID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PC为一种少见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具有淋巴管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的生物学行为.应与其他类型肿瘤进行鉴别,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血浆VEGF水平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史立波 李云涛 +1 位作者 徐东宏 范忠林 《医学与哲学(B)》 2011年第6期57-58,61,共3页
探讨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VEGF)在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0例术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及20例乳腺良性疾病对照组的P-VEGF含量,同期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术后复发转移性乳腺... 探讨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VEGF)在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0例术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及20例乳腺良性疾病对照组的P-VEGF含量,同期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术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血清CEA和CA15-3的表达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论认为转移肿瘤细胞可产生大量可溶性VEGF。P-VEGF的检测有助于乳腺癌患者术后远处转移的判断,有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血浆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河北省家族性和散发性乳腺癌易感基因1/2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丽芬 耿翠芝 +1 位作者 王桂兰 李军改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4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河北省家族性和散发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2的突变位点及携带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和基因测序技术对18例家族性乳腺癌患者、50例散发性乳腺癌患者、23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 目的探讨河北省家族性和散发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2的突变位点及携带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和基因测序技术对18例家族性乳腺癌患者、50例散发性乳腺癌患者、23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血样标本的基因组DNA进行BRCA1/2基因突变的检测。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和Fisher's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68例乳腺癌患者基因突变率为7.35%(5/68),均发生在BRCA1基因(162ATT>TTT;4142GTT>GTG;4196CAA>CAT;4196delA,4142GTT>GTG;5379GAA>AAA),无BRCA2基因突变,BRCA1基因的突变率高于BRCA2基因(χ2=4.829,P=0.028);其中,18例家族性乳腺癌基因突变3例,50例散发性乳腺癌突变2例,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17,P=0.111)。乳腺良性疾病患者未见BRCA1/2基因突变。健康对照组未见BRCA1基因突变,但有1例BRCA2基因突变[TTTCAGA-TGTCAA(6291insG,6294delG)]。家族性乳腺癌患者、散发性乳腺癌患者、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BRCA1基因突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48,P=0.041)。在1例家族性乳腺癌标本中发现1个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位于BRCA1第20外显子下游第35个碱基处G>A(IVS20+35G>A)。结论本研究丰富了中国人群BRCA1/2基因的突变谱,并为将来乳腺癌的普查和临床基因检测提供了筛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基因测序 BRCA1/2基因 突变 乳腺肿瘤
原文传递
静脉输液港回抽障碍的原因与对策 被引量:6
14
作者 谢艳丽 焦俊琴 +1 位作者 王建新 苏金娜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334-337,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港发生回抽障碍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患者静脉输液港使用过程中发生回抽障碍的原因及处理对策。结果 254例静脉输液港中发生回抽障碍32例(12.6%)。依据回抽障碍的表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既回抽无血,又推...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港发生回抽障碍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患者静脉输液港使用过程中发生回抽障碍的原因及处理对策。结果 254例静脉输液港中发生回抽障碍32例(12.6%)。依据回抽障碍的表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既回抽无血,又推注困难者;另一类是虽回抽无血但推注通畅者。后者占大多数(90.6%)。主要原因包括纤维蛋白鞘形成、蝶翼针穿刺不到位、导管扭曲移位、导管内血栓堵塞;多数患者仍可继续应用,但应严密观察。结论回抽障碍是静脉输液港使用和维护中常见的并发症,注意植港过程中的细节,提高护士的输液港操作技能及分析处理输液港问题的能力,可使输液港回抽障碍减少,确保输液港的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注 静脉内 乳腺肿瘤 护理
下载PDF
3种不同封管方法应用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建新 焦俊琴 +1 位作者 谢艳丽 苏金娜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649-651,共3页
目的探讨3种不同封管方法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影响,选择最佳封管方法。方法将植入静脉输液港的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组各20例。A组每天输液完毕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再用5mL.生理盐水正压封管,1个输液周期结束,拔除蝶翼... 目的探讨3种不同封管方法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影响,选择最佳封管方法。方法将植入静脉输液港的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组各20例。A组每天输液完毕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再用5mL.生理盐水正压封管,1个输液周期结束,拔除蝶翼针时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再用5mL生理盐水正压封管;B组每天输液完毕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再用5mL肝素盐水(0.05U/L)正压封管,拔除蝶翼针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再用5mL肝素盐水(0.05U/L)正压封管;C组每天输液完毕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再用5mL生理盐水正压封管,1个输液周期结束,拔除蝶翼针时先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再用5mL肝素钠盐水(0.05U/L)正压封管。比较3组患者输液港堵管发生率。结果 A组与B组比较,A组与C组比较,输液港堵管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比较,输液港堵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天输液完毕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再用5mL生理盐水正压封管,1个输液周期结束,拔除蝶翼针时先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再用5mL肝素钠盐水(0.05U/L)正压封管,方法最佳,经济实惠,没有安全隐患,堵管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液疗法 导管插入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乳房皮肤转移性鳞癌1例
16
作者 唐甜甜 李海平 耿翠芝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28-128,132,135,146,共4页
患者,女性,76岁。因左侧乳房肿物并皮肤水肿3周入院。既往3年前患宫颈鳞状细胞癌(T2N1M0Ⅱb期),行放射治疗并FP(替加氟1.0g+奥沙利铂200g)方案化疗3周期达临床治愈。查体,双乳对称,无乳头内陷及抬高,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皮肤肿瘤 肿瘤转移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周涛 杨丽 +5 位作者 马国明 李春晓 白杨 赵冀安 王小玲 耿翠芝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2261-2264,共4页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一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477例,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后分成两组,免疫组织化学(IHC)标记雌激素受体(ER)...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一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477例,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后分成两组,免疫组织化学(IHC)标记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HER2)均为阴性组为TNBC,另一组即为非三阴乳腺癌。比较两组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无病生存(DFS)及总生存(OS)。结果本组TNBC60例,占12.6%(60/477),年龄〈50岁46例,占76.7%(46/60),肿瘤直径〉5cm17例,占28.3%(17/60),腋淋巴结阳性41例,占68.3%(41/60),组织学Ⅲ级19例,占31.7%(19/60),有乳腺癌家族史8例,占13.3%(8/60),以上指标与非三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2008年6月,所有病例中位随访时间48个月(42~54个月),TNBC组复发转移16例(16/60,26.7%),显著高于非三阴性组(64/417,15.3%);TNBC组与非三阴组的42个月DFS分别为68.3%和79.6%,OS分别为81.7%和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3.917,P=0.048;Log—Rank=4.838,P=0.028)。结论三阴性乳腺癌多见于年龄〈50岁患者,肿瘤生长快,侵袭性强、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受体 雌激素 受体 孕激素受体
原文传递
降低乳腺癌患病风险:解读2010年NCCN《Breast Cancer Risk Reduction》 被引量:3
18
作者 耿翠芝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4期9-11,共3页
2010年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中《降低乳腺癌患病风险》(下面简称《指南》)已经公布。与往年相比,有些推荐内容有所更新,并且专家共识更加具体和重视循证医学的证据。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临床实践指南
原文传递
三阴性乳腺癌中KIF5A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江涛 张伟 +1 位作者 吴吉海 刘运江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518-521,533,共5页
目的 探讨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KIF5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接受乳腺癌切除手术治疗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中KIF5A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 目的 探讨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KIF5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接受乳腺癌切除手术治疗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中KIF5A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KIF5A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高表达率为63.4%,而在癌旁组织中为低或无表达.KIF5A的异常高表达与乳腺癌高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分级、大小和脉管瘤栓无关(均P>0.05).生存分析提示,在三阴性乳腺癌中KIF5A高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表达的患者(P<0.05).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存在KIF5A的异常高表达,并与乳腺癌的高分期和淋巴结有转移有关,且KIF5A的高表达提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可能产生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免疫组化 KIF5A TNM分期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雌激素受体-配对盒基因2对ERBB2的调控决定他莫西芬治疗的反应性
20
作者 李赛男 耿翠芝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09年第3期60-62,共3页
关键词 ERBB2 内分泌治疗 雌激素受体 他莫西芬 反应性 阳性细胞株 调控 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