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形美容外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被引量:30
1
作者 王瑶 仇树林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3年第3期321-322,共2页
整形美容外科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多种组织器官的综合性学科.整形美容外科护理工作者所面对的是患有不同疾病,性格、文化素质、人生观等各有差异,审美、求美、爱美的行为准则各不相同,并具有复杂心理特征的特殊患者.
关键词 整形美容 外科患者 心理护理 性格 文化素质 人生观
下载PDF
罂粟碱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召明 仇树林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291-293,共3页
罂栗碱的通用名为盐酸罂粟碱(papaveringe hydrochlo—ride),是“‘种鸦片类生物碱,化学名称为1-[(3,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6,7-二甲氧基异喹啉盐酸盐,为血管扩张药。
关键词 盐酸罂粟碱 整形外科 二甲氧基 血管扩张药 化学名称 通用名 罂栗碱 生物碱
下载PDF
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小针刀皮下剥离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的美学效果观察
3
作者 冯敏 蔺洁 +1 位作者 刁立君 刘向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67-70,共4页
目的:观察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小针刀皮下剥离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的美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皮肤病防治院2021年6月-2022年12月收治的98例痤疮萎缩性瘢痕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 目的:观察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小针刀皮下剥离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的美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皮肤病防治院2021年6月-2022年12月收治的98例痤疮萎缩性瘢痕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使用切除缝合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小针刀皮下剥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患者满意度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瘢痕美学效果[瘢痕美容评估与评级量表(SCAR)]。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CA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小针刀皮下剥离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美学效果,且并发症发生较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 小针刀 皮下剥离 痤疮 萎缩性瘢痕 美学效果
下载PDF
先天性鼻窦道的诊断和整形修复 被引量:6
4
作者 仇树林 张培培 +1 位作者 李兵 韩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5年第6期706-708,i0005,共4页
目的:提出先天性鼻窦道的概念,并探讨先天性鼻窦道的诊断标准和手术修复方法。方法:自1993年以来笔者对11例特殊的先天性鼻畸形从发病原因、畸形特点、CT扫描、组织病理、术前设计、手术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鼻唇沟皮瓣移植、窦道切除、... 目的:提出先天性鼻窦道的概念,并探讨先天性鼻窦道的诊断标准和手术修复方法。方法:自1993年以来笔者对11例特殊的先天性鼻畸形从发病原因、畸形特点、CT扫描、组织病理、术前设计、手术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鼻唇沟皮瓣移植、窦道切除、鼻腔内中鼻道再造重建筛窦开口、鼻背浅表肌肉腱膜瓣移植等综合手术方法一期整形修复。结果:11例术后均双侧对称,鼻窦炎症状消失,外形满意。结论:应用鼻唇沟皮瓣移植、窦道切除、鼻腔内中鼻道再造重建筛窦开口、鼻背表浅肌肉腱膜瓣移植等综合手术方法,一期整形修复先天性鼻窦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鼻窦道 诊断 皮瓣 整形
下载PDF
鼻小柱支撑移植物在鼻尖整形中的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汪洋 张俊飞 +1 位作者 牛永敢 仇树林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1292-1294,共3页
目的:探讨鼻小柱支撑移植物在鼻尖整形中的分类、材料组成,作用及使用方法。方法:70例鼻尖整形病人中,均使用鼻小柱支撑移植物,其中使用鼻中隔软骨48例,肋软骨19例,耳甲腔软骨3例;使用漂浮/固定型移植58例,固定型移植4例,延伸型移植18... 目的:探讨鼻小柱支撑移植物在鼻尖整形中的分类、材料组成,作用及使用方法。方法:70例鼻尖整形病人中,均使用鼻小柱支撑移植物,其中使用鼻中隔软骨48例,肋软骨19例,耳甲腔软骨3例;使用漂浮/固定型移植58例,固定型移植4例,延伸型移植18例。结果:除1例出现了鼻尖突出度不足,经二次手术纠正外,余69例鼻尖成形良好,病人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种类,不同材料进行鼻小柱支撑移植是鼻尖整形中一项良好的手术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小柱支撑移植物 鼻尖整形
下载PDF
女性乳房整形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被引量:3
6
作者 高丽娜 仇树林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4年第3期168-168,共1页
关键词 乳房整形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 病情观察 康复指导
下载PDF
白芨胶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创面表皮细胞DNA含量及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31
7
作者 仇树林 王晓 +2 位作者 李兵 韩胜 朱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观察白芨胶作为外源性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载体对兔背部创面表皮细胞DNA含量及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3/11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临床实验中心完成。选择健康家兔40只,以手术切割方法造模,距脊柱正中旁开2cm处做皮... 目的:观察白芨胶作为外源性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载体对兔背部创面表皮细胞DNA含量及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3/11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临床实验中心完成。选择健康家兔40只,以手术切割方法造模,距脊柱正中旁开2cm处做皮肤全层切口,面积约2cm×2cm,左右各3个。将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白芨胶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和白芨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白芨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白芨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用已配好的药液浸透纱布外敷伤口,换药1次/d。取材后测定:①伤口愈合时间:伤口愈合标准以创面面积小于总面积的5%或愈合面积大于95%为完全愈合。②伤口愈合率:各组动物分别在术后第3,10天,用0.25cm×0.25cm的透明方格纸测定伤口面积,用德国产ASN-68K半自动图像分析仪计算伤口面积,伤口愈合速率=愈合面积/原伤口面积×100%。③表皮细胞增殖活性:用流式细胞检测方法检测术后第5天表皮细胞DNA的含量及周期变化,增殖指数=(S+G2M)/(G0/G1+S+G2M)×100%。结果:纳入家兔4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伤口愈合时间:白芨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伤口愈合时间少于生理盐水组、白芨胶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3.9±0.3),(19.3±0.7),(16.8±0.7),(17.6±0.6)d,t=7.632,3.278,4.563,P<0.01,0.05,0.05]。②伤口愈合率:术后第3,10天,白芨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家兔伤口愈合率高于生理盐水组、白芨胶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第3天分别为(49.83±0.03)%,(21.63±0.03)%,(36.34±0.03)%,(39.57±0.04)%,P<0.01;第10天分别为(87.88±0.01)%,(68.40±0.02)%,(83.37±0.01)%,(78.97±0.02)%,P<0.01,0.05]。③表皮细胞增殖活性:术后第5天,白芨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的增殖指数高于生理盐水组、白芨胶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43.17±1.1)%,(31.7±1.4)%,(36.3±1.6)%,(32.59±1.5)%,P<0.05]。结论:白芨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能显著促进创面表皮细胞DNA的合成,提高细胞的增殖能力,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加速伤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愈合 白及 表皮生长因子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单纯减压对皮神经卡压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芾男 董福慧 +3 位作者 张卓男 李兵 韩胜 仇树林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5期289-291,共3页
目的:在大鼠皮神经卡压模型的基础上观察单纯减压术对皮神经卡压的作用,以探讨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理论依据。方法:用内径0.4 mm的硅胶管卡压大鼠双侧隐神经1周,以建立皮神经卡压模型。然后去除左侧隐神经上的硅胶管作为减压侧,... 目的:在大鼠皮神经卡压模型的基础上观察单纯减压术对皮神经卡压的作用,以探讨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理论依据。方法:用内径0.4 mm的硅胶管卡压大鼠双侧隐神经1周,以建立皮神经卡压模型。然后去除左侧隐神经上的硅胶管作为减压侧,保留右侧隐神经上的硅胶管作为卡压侧。将28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A组(n=10):减压术后1周进行实验研究;B组(n=10):减压术后3周进行实验研究;C组(n=8):仅以硅胶管卡压隐神经1周,不进行减压。各组均进行大体形态观察、电生理学检测和组织学检测。结果:A组和B组卡压侧的组织学和电生理学改变与C组相比均明显加重,而且B组卡压侧的改变比A组卡压侧更为严重。相反A组和B组减压侧的组织学和电生理学改变与C组相比均有明显的恢复,且B组减压侧的恢复优于A组减压侧。结论:①单纯的减压术可使受压皮神经的组织学和电生理学得到较好的改善;②皮神经卡压损伤程度与卡压时间相关,卡压时间越长损伤越重,及早去除卡压因素有利于损伤神经的结构再生和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卡压综合征 减压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大鼠
下载PDF
增生性瘢痕的防治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3
9
作者 高明月 蔺洁 张文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753-3756,共4页
背景:增生性瘢痕是创伤愈合的异常结局,严重影响体表美观并导致功能障碍。目的:综述国内外关于增生性瘢痕的防治现状与研究概况。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1960-01/2009-01期间相关文章,检索词为"hypertrophi... 背景:增生性瘢痕是创伤愈合的异常结局,严重影响体表美观并导致功能障碍。目的:综述国内外关于增生性瘢痕的防治现状与研究概况。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1960-01/2009-01期间相关文章,检索词为"hypertrophic scars,Prevention,treatment",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01/2009-01期间相关文章,检索词为"增生性瘢痕",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此外还手工查阅相关专著数部。纳入增生性瘢痕的生物学特性、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原因、增生性瘢痕的临床防治研究类文献。结果与结论:增生性瘢痕的成因来源于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异常,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多,合成并分泌大量的胶原纤维,是瘢痕组织形成的关键环节。对于增生性瘢痕应防治结合,在创伤愈合早期采取预防措施,抑制瘢痕形成,包括硅凝胶防治、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放射疗法、冷冻疗法。治疗应采取几种方法联合的综合疗法,比单一疗法效果显著。另外,近几年中药在瘢痕的作用机制、动物实验及剂型改造方面研究层出不穷,加强中医药在防治增生性瘢痕方面的研究很重要。提示增生性瘢痕的防治应从源头上避免或减轻异常瘢痕的发生发展,寻找瘢痕基因缺陷并从基因水平加以修正,中医药在防治增生性瘢痕方面前景广阔有待进一步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生物特性 预防 治疗 皮肤组织工程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几丁糖对扩张后皮瓣纤维包膜中胶原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仇树林 闫焱 +6 位作者 张培培 赵伟 朱昊 褚国华 冯敏 韩胜 李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近年来很多学者尝试应用药物干预扩张后皮瓣纤维包膜的形成过程,但在药物的选择上均不理想。观察几丁糖应用前后纤维包膜中胶原纤维含量及扩张后皮瓣回缩率的变化规律,分析几丁糖对纤维包膜中胶原含量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3/1... 目的:近年来很多学者尝试应用药物干预扩张后皮瓣纤维包膜的形成过程,但在药物的选择上均不理想。观察几丁糖应用前后纤维包膜中胶原纤维含量及扩张后皮瓣回缩率的变化规律,分析几丁糖对纤维包膜中胶原含量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3/11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临床研究中心完成,动物实验方法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①实验材料及分组:选用新西兰大白兔15只,每只背部中段脊柱两侧旁开3cm处设为扩张区,均将左侧设为几丁糖组,右侧设为对照组。②实验方法:几丁糖组在腔隙内注入20g/L医用几丁糖0.5mL,再植入20mL皮肤软组织扩张器1枚;对照组常规植入20mL皮肤软组织扩张器1枚。待实验动物切口愈合拆线后开始扩张注水,每只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注水达到40mL后停止注水。③实验评估:于停止注水10d后,切取两组扩张器表面相同部位纤维包膜及带纤维包膜皮瓣,用图像分析法计算各组织块收缩率;取纤维包膜组织作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进行光镜观察,并应用真彩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平均灰度,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实验设置几丁糖组和对照组各15例,全部取材成功。①几丁糖组纤维包膜组织平均灰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170.383±14.313,159.762±10.623,P<0.05)。②几丁糖组扩张后皮瓣回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3.371±7.312)%,(45.637±6.613)%(P<0.05)]。结论:应用几丁糖干预纤维包膜的形成过程,可以使纤维包膜中胶原含量降低,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扩张后皮瓣的回缩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几丁糖 组织扩展器 胶原 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白芨胶载外源性rhEGF对创面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仇树林 王晓 +2 位作者 韩胜 张芾男 李兵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80-382,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白芨胶(BSG)作为外源性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的载体,在兔背部的创面愈合过程中对羟脯氨酸(HYP)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健康家兔40只,体重2.5~3.0k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盐水对照(SW)、BSG、rhEGF、... 目的观察中药白芨胶(BSG)作为外源性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的载体,在兔背部的创面愈合过程中对羟脯氨酸(HYP)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健康家兔40只,体重2.5~3.0k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盐水对照(SW)、BSG、rhEGF、BSG+rhEGF四组,于脊柱的两侧其正中旁开2.0cm处手术制作皮肤全层缺损创面各3个,面积约2.0cm×2.0cm。分别用浸透上述四种液体的纱布外敷创面,隔日换药1次。于外敷后第3、5、7、10天取材,行HYP含量的测定。结果四组的HYP含量于外敷后第3天均较低,以后逐渐递增,至第10天达较高水平。在同一时间段上,BSG+rhEGF组的HYP含量显著高于其余三组(P〈0.05),BSG组略高于rhEGF组(P〉0.05),但三组均显著高于SW组(P〈0.05)。结论BSG+rhEGF能促进创面中HYP合成的增加,从而缩短了创面的愈合时间,提高了愈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芨 外源性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创面愈合 羟脯氨酸
下载PDF
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硅凝胶假体置入时机的选择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晓 孟笑梅 +1 位作者 朱昊 仇树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2183-2188,共6页
背景: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的并发症较多,取出后再次置入硅凝胶假体的时机尚不明确。目的:探讨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取出,再次行硅凝胶假体置入隆乳的最佳时机。方法:纳入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出现不良反应的1... 背景: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的并发症较多,取出后再次置入硅凝胶假体的时机尚不明确。目的:探讨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取出,再次行硅凝胶假体置入隆乳的最佳时机。方法:纳入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出现不良反应的18例患者,共33只乳房,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6个月后行硅凝胶假体置入隆乳。置入后随访,调查内容包括局部体征、乳房的轮廓形态、大小、位置、手感、影像学检查结果和心理状况等,将反馈信息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结果与结论:随访6个月~2年,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6个月后行硅凝胶假体置入隆乳优良率超过90%,乳房外形丰满圆润,呈水滴形,轮廓自然柔美,手感柔软有弹性,无压痛,无硬结及游走性包块。提示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出现不良反应或患者要求取出者,取出6个月后再行硅凝胶假体置入隆乳可最大限度地避免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以及取出手术创伤对隆乳后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注射隆乳 硅凝胶假体置入 手术时机 并发症
下载PDF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LDL-R基因XspI位点多态性与血清IL-6的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明明 霍丽静 +3 位作者 孙海娟 谢霞 周丽霞 帖彦青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96-598,共3页
目的探讨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LDL-R)第2外显子Xsp I位点多态性与血清IL-6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结合DNA测序检测730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和200例体检健康者LDL-R基因的X... 目的探讨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LDL-R)第2外显子Xsp I位点多态性与血清IL-6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结合DNA测序检测730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和200例体检健康者LDL-R基因的Xsp I酶切位点多态性;按基因型分组,用ELISA法检测各基因型IL-6的浓度,对两者关系进行分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IL-6水平的因素。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高胆固醇血症组血清IL-6明显升高,HDL-C降低(P均<0.05);基因型分别为X-X-、X+X-、X+X+基因型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TC、LDL-C、IL-6水平依次升高,HDL-C水平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基因型和胆固醇水平是影响IL-6水平的独立因素。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清IL-6水平升高,LDL-R基因X+X+基因型可能通过影响IL-6水平促进高胆固醇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基因多态性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外源性一氧化氮对创伤愈合过程中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及瘢痕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仇树林 张培培 +2 位作者 李兵 韩胜 张芾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2652-2656,共5页
目的:应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及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方法,观察外源性一氧化氮在创伤愈合过程不同时间,对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和胶原形成的影响,探讨其在促进创伤愈合和抑制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09/2006-03在河北省... 目的:应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及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方法,观察外源性一氧化氮在创伤愈合过程不同时间,对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和胶原形成的影响,探讨其在促进创伤愈合和抑制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09/2006-03在河北省人民医院整形烧伤外科及河北省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完成。以硝普钠为一氧化氮供体,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硝普钠0.5,1,2,4mmol/L组,每组12只,通过建立大鼠创伤模型,并分别在创面局部应用50g/L葡萄糖溶液、0.5,1,2,4mmol/L硝普钠,观察及测量创伤后3,7,10,14d的肉芽组织生长情况、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情况和肉芽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结果:6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形态学观察:对照组于创伤后14d可完全愈合;硝普钠0.5mmoL/L组及1mmoL/L组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且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提前三四天;硝普钠2mmoL/L组及4mmoL/L组愈合情况不良,完全愈合时间延迟,皮肤张力较低,炎症反应明显。②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大鼠皮肤创伤后角质形成细胞、汗腺、毛囊和骨骼肌细胞以及创伤后肉芽组织的炎症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均不同程度的表达一氧化氮合酶蛋白。对照组在第3天和第14天分别呈现一氧化氮合酶阳性颗粒表达高峰,而硝普钠各组仅在第7~10天出现表达一氧化氮合酶阳性高峰,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③羟脯氨酸含量:对照组从创伤后第3,7,10,14天羟脯氨酸含量进行性增加[依次为(1.637±0.127),(2.250±0.169),(2.420±0.201),(2.908±0.241)mg/g];硝普钠0.5mmol/L组在创伤后第3,7天羟脯氨酸含量低于对照组[(1.435±0.147),(1.766±0.211)mg/g,P<0.05或P<0.01],而在第10天和第14天羟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3.128±0.240),(3.437±0.239)mg/g,P<0.01];硝普钠1mmol/L组和2mmol/L组在第10天和第14天的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mmol/L组:(3.244±0.245)(3.582±0.282)mg/g,P<0.01;硝普钠2mmol/L组:(3.666±0.263),(4.301±0.268)mg/g,P<0.01);硝普钠4mmol/L组仅在创伤后第3天表现比对照组多[(1.912±0.139)mg/g,P<0.01),其余均与对照组水平相近。结论:局部应用外源性一氧化氮具有显著的促修复作用,主要体现在伤后第7~10天,小剂量的一氧化氮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远远大于大剂量一氧化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伤口愈合 一氧化氮合酶 瘢痕
下载PDF
Nd∶YAG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症、扁平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昊 仇树林 +2 位作者 张培培 李兵 高翔伟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症及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光斑直径2 mm,能量密度3.8~6.0 J/cm2 532 nm Nd∶YAG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症638例,扁平疣275例。结果一次治疗痊愈率达93.5%(854/913),二次治疗痊愈率100.0%。术后出...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症及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光斑直径2 mm,能量密度3.8~6.0 J/cm2 532 nm Nd∶YAG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症638例,扁平疣275例。结果一次治疗痊愈率达93.5%(854/913),二次治疗痊愈率100.0%。术后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264例(28.9%),均无瘢痕形成。结论Nd∶YAG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症、扁平疣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损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增生性疾病 脂溢性角化症 扁平疣
下载PDF
壳多糖与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应用修复创面愈合的评估 被引量:3
16
作者 仇树林 冯敏 +2 位作者 张培培 赵伟 朱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23-1826,共4页
目的:壳多糖具有抗菌消炎和收敛作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具有促进血管生成、促进神经生长等功能,是创伤愈合和上皮形成的重要调节物。实验联合应用壳多糖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观察其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4/2... 目的:壳多糖具有抗菌消炎和收敛作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具有促进血管生成、促进神经生长等功能,是创伤愈合和上皮形成的重要调节物。实验联合应用壳多糖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观察其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4/2007-01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实验室及河北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实验室完成。实验室标准均为生物安全二级(BSL-2)。①实验材料:48只雄性健康Wistar大鼠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质量200~250g,清洁级,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以切割法制备大鼠创伤模型,造成全层皮肤创面。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壳多糖组、生长因子组、壳多糖+生长因子组,并分别给予蒸馏水、100g/L壳多糖、1000IU/m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0g/L壳多糖+1000IU/m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药液治疗,每组12只。③实验评估:以创面愈合时间和速率、新生毛细血管、炎症细胞和细胞渗出的变化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创面组织中的表达来评价修复效果。结果:48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壳多糖+生长因子组创面愈合时间最快(P〈0.01)。②与其他3组比较,壳多糖+生长因子组第3天有较多毛细血管生成,第14天成纤维细胞排列整齐。③壳多糖+生长因子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在术后第10天达到最高峰,至伤后第14天仍保持高水平,且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1)。结论:壳多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伤口愈合,缩短愈合过程,提高愈合质量,两者联合应用可更大限度发挥各自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愈合 动物创伤模型 壳多糖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高能超脉冲CO_2激光治疗面部萎缩性痤疮瘢痕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昊 韩胜 +1 位作者 王晓 仇树林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41-142,共2页
2000年3月至今,我科对192例面部萎缩性痤疮瘢痕患者进行激光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面部萎缩性痤疮瘢痕患者192例,女性129例,男性63例;年龄20~38岁,平均29岁。192例患者均为非瘢痕体质。病变部位主... 2000年3月至今,我科对192例面部萎缩性痤疮瘢痕患者进行激光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面部萎缩性痤疮瘢痕患者192例,女性129例,男性63例;年龄20~38岁,平均29岁。192例患者均为非瘢痕体质。病变部位主要位于面颊、鼻部和前额。7例曾行磨削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激光治疗 痤疮瘢痕 萎缩性 高能超脉冲 面部 疗效满意 临床资料 瘢痕体质
下载PDF
锌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仇树林 谢祥 胡国栋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89-993,共5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锌在皮瓣缺血再灌注(ischem ia-reperfus ion,IR)损伤中的细胞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48只健康雄性W istar大鼠,制备以腹壁浅动脉为蒂的轴型皮瓣IR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R组和补锌-IR实验组,每组16只。各组分... 目的观察外源性锌在皮瓣缺血再灌注(ischem ia-reperfus ion,IR)损伤中的细胞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48只健康雄性W istar大鼠,制备以腹壁浅动脉为蒂的轴型皮瓣IR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R组和补锌-IR实验组,每组16只。各组分别取8只大鼠,IR组和实验组于掀起皮瓣即刻、再灌注后1 h和24 h分别于皮瓣中段边缘取全层皮瓣组织1.0 cm×0.5 cm,对照组于掀起皮瓣即刻、9 h和32 h同法取材,分别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金属硫蛋白(m eta lloth ione in,M T)的表达部位,并对切片进行图像分析;透射电镜观察IR后超微结构的改变和皮瓣成活率;生物化学检测皮瓣组织中丙二醛(m a lond ia ldehyde,M DA)含量和髓过氧化物酶(m ye loperox idase,M PO)活性。结果掀起皮瓣即刻对照组、IR组和实验组皮瓣M DA、M PO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后1、24 h,IR组M DA含量分别高于对照组62.2%和136.4%(P<0.01),高于实验组11.3%和33.2%(P<0.05);M PO活性分别高于对照组238.4%和503.4%(P<0.01),高于实验组17.9%、24.1%(P<0.05)。掀起皮瓣即刻对照组和IR组M T含量极低,无法定量分析,实验组为45.30±7.60。缺血再灌注后1、24 h,实验组M T含量分别较IR组高41.5%和44.9%(P<0.01),IR组M T含量分别较对照组高119.9%和234.6%(P<0.01)。对照组皮瓣成活率为100%,IR组皮瓣成活率为19.65%±4.38%,实验组皮瓣成活率为24.99%±5.12%,较IR组提高27.2%(P<0.05)。结论外源性锌能对皮瓣内多种细胞的IR损伤产生保护作用,可明显提高皮瓣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缺血再灌注损伤 金属硫蛋白 细胞保护
下载PDF
CETP基因TaqⅠB位点多态性与高胆固醇血症的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明明 孙海娟 +2 位作者 马倩 王俊明 宋光耀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0-763,共4页
目的探讨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基因TaqⅠB位点多态性与汉族人群高胆固醇血症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技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汉族人群464例高胆固醇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组)、852例边缘高胆固醇血症(边缘高胆固醇血... 目的探讨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基因TaqⅠB位点多态性与汉族人群高胆固醇血症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技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汉族人群464例高胆固醇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组)、852例边缘高胆固醇血症(边缘高胆固醇血症组)及1 309例正常血脂(正常对照组)人群CETP基因内含子1的TaqⅠB位点多态性。结果按TaqⅠ酶切位点存在与否分为B1B1、B1B2、B2B2 3种基因型和B1、B2 2种等位基因。高胆固醇血症组较边缘高胆固醇血症组、正常对照组LDL-C、CETP升高,HDL-C降低(P<0.05)。CETP基因TaqⅠB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3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胆固醇血症组和边缘高胆固醇血症组的B1B1基因型及B1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ETP基因TaqⅠB多态性B1B1基因型者血清TC、LDL-C和CETP水平明显高于B1B2基因型和B2B2基因型(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ETP基因TaqⅠB B1B1基因型是高胆固醇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TaqIB位点存在基因多态性,B1B1基因型及B1等位基因与高胆固醇血症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能是汉族人群高胆固醇血症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边缘高胆固醇血症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 基因多态性 TaqⅠ酶
下载PDF
几丁糖对扩张后皮瓣纤维包膜中毛细血管数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仇树林 闫焱 +4 位作者 张培培 褚国华 冯敏 李兵 韩胜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12-314,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几丁糖前后,纤维包膜中毛细血管数量的变化规律,探讨几丁糖对纤维包膜血运情况的影响。方法制作应用几丁糖干预埋置扩张器的动物模型及其常规对照模型各15个,取材制作CD34染色切片后,随机选取光镜100倍下CD34染色切片的实... 目的观察应用几丁糖前后,纤维包膜中毛细血管数量的变化规律,探讨几丁糖对纤维包膜血运情况的影响。方法制作应用几丁糖干预埋置扩张器的动物模型及其常规对照模型各15个,取材制作CD34染色切片后,随机选取光镜100倍下CD34染色切片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5个视野,人工计数毛细血管数量,了解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的毛细血管数量平均每视野(8.200±2.150)个,对照组的毛细血管数量平均每视野(7.900±1.729)个,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几丁糖干预纤维包膜的形成过程,不会减少纤维包膜中毛细血管数量,从而不会影响纤维包膜对扩张后皮瓣的血供与营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糖 纤维包膜 毛细血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