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总管内置“支撑内引流管”一期缝合微创治疗胆管结石 被引量:19
1
作者 晁志涛 彭彦辉 +3 位作者 陈积圣 刘常利 蔺正印 孙式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835-836,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总管置管内引流、一期缝合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61例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胆总管置入"胆道支撑内引流管",一期缝合胆总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1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总管置管内引流、一期缝合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61例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胆总管置入"胆道支撑内引流管",一期缝合胆总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1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80~260min,平均125min。术后发生胆漏3例,戳孔内遗留结石1例,戳孔疝1例。内引流管于术后5~7d拔除。随访3~24个月,无残余结石及胆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总管置管内引流、一期缝合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外科学 腹腔镜 胆总管探查 支撑引流管 一期缝合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其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的测定 被引量:6
2
作者 苏力 翟瑜 +1 位作者 平芬 赵景春 《河北医药》 CAS 2005年第9期645-646,共2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及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脑钠素(BNP)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健康对照组20例,单纯OSAHS组18例,OSAHS合并高血压组22例,60例患者均用Alice3多导睡眠监测仪或Startdust便携式睡眠监测仪进行...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及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脑钠素(BNP)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健康对照组20例,单纯OSAHS组18例,OSAHS合并高血压组22例,60例患者均用Alice3多导睡眠监测仪或Startdust便携式睡眠监测仪进行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及测量早晨空腹平静状态下血压。血浆BNP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结果单纯OSAHS及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BN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且血浆BNP水平与单纯OSAHS、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睡眠呼吸暂停(AHI)呈正相关(r=0.621,P<0.01;r=0.457,P<0.05),与SaO2<90%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呈正相关(r=0.517,P<0.05;r=0.612,P<0.01)。结论BNP参与了OSAHS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浆BNP水平升高可能对OSAHS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研究BNP水平对OSAHS病情的评估及指导治疗均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脑钠素 高血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高血压患者 血浆脑钠素 P水平 脑钠素(BNP) 测定 OSAHS 便携式睡眠监测仪 放射免疫分析法
下载PDF
口服营养补充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晓伟 郭建伟 +3 位作者 李尧 王恺 董冠楠 彭彦辉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5年第1期48-50,共3页
1病史简介1.1一般情况季某,男性,63岁,农民,汉族,已婚。因进行性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不适4个月来院就诊,入住肿瘤科。患者4个月前出现胸骨后隐痛、不适,同时出现进食哽噎感,开始在进固体普通食物时出现,随后进食半流质时也出现哽噎感,... 1病史简介1.1一般情况季某,男性,63岁,农民,汉族,已婚。因进行性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不适4个月来院就诊,入住肿瘤科。患者4个月前出现胸骨后隐痛、不适,同时出现进食哽噎感,开始在进固体普通食物时出现,随后进食半流质时也出现哽噎感,目前仅能进流质饮食,200ml/次,3~5次/日。4个月来患者体重下降8kg。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长期吸烟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吸烟史 进食哽噎感 进行性吞咽困难 患者体重 营养补充 流质饮食 恶液质 半流质 营养制剂 肠内营养支持
下载PDF
西维来司钠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炎症反应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脱红芳 王京斌 +3 位作者 郭怀斌 王丽 张万星 彭彦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3579-3584,共6页
目的:检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血清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白介素-6(interfilon-6,IL-6)的含量及胰腺病理学改变,探讨西维来司钠对大鼠SAP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经十二指肠乳... 目的:检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血清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白介素-6(interfilon-6,IL-6)的含量及胰腺病理学改变,探讨西维来司钠对大鼠SAP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经十二指肠乳头逆行胆胰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制备大鼠SAP模型;药物治疗组静脉输入西维来司钠,切取胰腺组织行病理学评分,测定血清中NE、IL-6及淀粉酶的含量.结果:牛黄胆酸钠胰胆管注射可以制作典型的急性胰腺炎模型,其血清淀粉酶升高、胰腺病理损伤符合急性胰腺炎表现.西维来司钠治疗组血清淀粉酶值及NE、IL-6含量较模型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3h:5636.22±713.57 vs 5835.75±681.52,16.99±3.28 vs 22.93±4.74,181.86±36.56 vs 281.82±30.79;6h:5743.44±624.93 vs 6253.66±533.99,23.63±4.47 vs 31.81±4.69,184.15±28.56 vs 319.39±21.73;12h:7098.93±698.42 vs 8420.74±779.72,24.46±5.02 vs 39.21±6.23,192.52±37.65 vs 354.21±23.72,均P<0.05);且药物治疗组胰腺损伤的组织病理学评分较模型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NE、IL-6与胰腺病理学评分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中NE、IL-6含量与胰腺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西维来司钠能够降低血清中NE、IL-6浓度,减轻胰腺组织的病理损伤,减轻SAP急性期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西维来司钠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白介素-6
下载PDF
中药熏洗加可润软膏外擦治疗慢性肛门湿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石晓明 李文雪 《河北中医》 2006年第10期800-800,共1页
关键词 肛门湿疹 洁肤煎 可润软膏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美国结、直肠癌当代诊治研究热点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为民 彭彦辉 +1 位作者 王春城 高毅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783-784,共2页
1 1 0 0多名医生参加了今年5月初在费城召开的美国结、直肠外科医生学会年会。会议报告了相关疾病诊、治的最新进展。笔者根据会议资料归纳总结成文,以飨同道。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综述文献
下载PDF
E-cadherin与乳腺癌分化程度及其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研究
7
作者 巩涛 孙靖中 +3 位作者 邢颖 曹文庆 王跃欣 赵焕芬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9-260,264,共3页
目的 探讨E -cadherin基因表达在乳腺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 30例正常乳腺组织和 4 8例乳腺癌原发肿瘤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E -cad herinmRNA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癌原发肿瘤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灶中 ,E -cadher... 目的 探讨E -cadherin基因表达在乳腺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 30例正常乳腺组织和 4 8例乳腺癌原发肿瘤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E -cad herinmRNA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癌原发肿瘤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灶中 ,E -cadherinmRNA阴性表达率 (分别为31.3% ,4 6 .7% )与正常乳腺组织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0 1)。E -cadherinmRNA表达强度在乳腺癌Ⅰ~Ⅲ级之间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原发肿瘤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肿瘤抑制基因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原位杂交 E-CADHERIN MRNA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肾移植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李珅 贾晓梅 +3 位作者 朱素英 李文平 庞书舰 袁申如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7期1041-1042,共2页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慢性肾功能衰竭 移植相关 肾移植手术 肾移植术后 应用临床 器官移植 恢复过程
下载PDF
CEACAM-1和MMP-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8
9
作者 陶晓峰 张明 +2 位作者 杨东 郜广明 武雪亮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1346-1350,共5页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河北省吴桥人民医院5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5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EACAM-1和MMP-2的表达情况,并记...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河北省吴桥人民医院5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5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EACAM-1和MMP-2的表达情况,并记录LMVD值,对CEACAM1、MMP-2表达情况与微淋巴管密度(LMVD)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EACAM-1和MMP-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为68. 00%(34/50)和64. 00%(32/50),显著高于正常组织的28. 00%(14/50)和24. 00%(12/50);结直肠癌组织中LMVD值为15. 13±3. 08,明显高于正常组织(5. 15±1. 25); CEACAM-1、MMP-2和LMVD三者均与肿瘤浆膜浸润、TNM分期、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密切相关(均P <0. 01);结直肠癌组织中CEACAM-1和MMP-2阳性组表达组LMVD值为18. 14±3. 71和17. 19±3. 85,显著高于阴性组(10. 20±3. 52和10. 09±3. 08,均P <0. 05);结直肠癌组织中CEACAM-1与MMP-2表达呈明显正相关性(r=0. 489,P <0. 001)。结论 CEACAM-1、MMP-2高表达能诱导肿瘤微淋巴管的生成,与结直肠癌的浸润及淋巴转移有关,通过调控CEACAM-1、MMP-2的表达可能抑制肿瘤的浸润和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微淋巴密度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防治(附52例报告) 被引量:2
10
作者 贾永 脱红芳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594-595,共2页
关键词 阑尾炎 伤口感染 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生气胸4例原因分析
11
作者 左永录 李虎城 王宏斌 《河北医药》 CAS 2006年第8期716-716,共1页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原因分析 气胸 术中 循环系统 发病特点 患者 处理方
下载PDF
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12
作者 王会生 王志峰 王瑞江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12期2426-2428,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33例肝血管瘤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另33例肝血管瘤患者采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33例肝血管瘤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另33例肝血管瘤患者采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手术切口为(4.5±1.2)cm,明显小于对照组(18.6±3.4)cm;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1.3±3.6)min,明显短于对照组(54.2±2.6)min;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为(112.3±23.5)mL和(116.4±22.6)mL,明显少于对照组(208.6±13.6)ml。和(224.2±31.7)mL;观察组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为(1,5±0.2)d和(7.2±1.4)d,明显短于对照组(3.7±1.6)d和(13.6±2.3)d,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3Voo(1/33),明显低于对照组21.21%(7/33),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肝部分切除优势突出,对肝血管瘤患者创伤小,有助于患者早日出院,其临床意义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外科学 肝肿瘤 外科学 腹腔镜检查
下载PDF
淋巴瘤样肉芽肿的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春年 张静 段国辰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36-338,共3页
在2004年版WHO肺肿瘤组织学分类中,将淋巴瘤样肉芽肿(lymphomatoid granulomatosis,LG)肿瘤细胞定义为Epstein—Barr(EB)病毒阳性B细胞,伴有丰富的反应性T细胞,从良性、交界性到恶性(分Ⅰ、Ⅱ、Ⅲ级)呈谱系变化。Ⅲ级为弥漫性... 在2004年版WHO肺肿瘤组织学分类中,将淋巴瘤样肉芽肿(lymphomatoid granulomatosis,LG)肿瘤细胞定义为Epstein—Barr(EB)病毒阳性B细胞,伴有丰富的反应性T细胞,从良性、交界性到恶性(分Ⅰ、Ⅱ、Ⅲ级)呈谱系变化。Ⅲ级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一种亚型,即为结外多系统和多器官受累的、富于T细胞的EB病毒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该病变罕见,临床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或漏诊。我们对其临床、影像和病理学特点、认识变迁及发病机制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样肉芽肿 临床病理特点 大B细胞淋巴瘤 反应性T细胞 EB病毒 病理学特点 肿瘤组织 肿瘤细胞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预后预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4
作者 张利飞 裴海平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1-588,共8页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及病死率仍呈上升趋势。根据预后预测指导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降低结直肠癌病死率的手段。近年来,有关结直肠癌预后预测的研究逐渐成为热门,并发现了大量的潜在指标。笔者从组织病理形态学、染色...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及病死率仍呈上升趋势。根据预后预测指导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降低结直肠癌病死率的手段。近年来,有关结直肠癌预后预测的研究逐渐成为热门,并发现了大量的潜在指标。笔者从组织病理形态学、染色体、分子及基因4个水平对结直肠癌预后预测指标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预后 生物学标记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性粒细胞抗感染功能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脱红芳 李宁波 +4 位作者 王丽 江建军 暴雷 张万星 彭彦辉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4-35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中性粒细胞(PMNs)表面CD11b和CD18抗原的表达及其吞噬功能及其与AP感染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年间收治的发病24 h内入院的AP患者,分为轻型组(MAP)和重型组(SAP)分别观察,另设对照组对比。入院第1,3,7天...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中性粒细胞(PMNs)表面CD11b和CD18抗原的表达及其吞噬功能及其与AP感染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年间收治的发病24 h内入院的AP患者,分为轻型组(MAP)和重型组(SAP)分别观察,另设对照组对比。入院第1,3,7天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PMNs表面CD11b和CD18的表达以及其吞噬功能。结果:AP患者在发病后第1天PMNs表面CD11b和CD18表达增强,MAP组和SAP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组和SAP组DHR荧光强度均减弱,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时MAP组PMNs表面CD11b表达恢复正常,DHR增强;而在SAP组PMNs表面CD11b表达持续增强,至第7天CD11b表达恢复正常,DHR荧光强度却进一步减弱,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P时PMNs表面CD11b和CD18表达持续增强,但DHR表达反而下降,表明PMNs吞噬功能降低,这可能是SAP易发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中性白细胞 CD11B CD18 吞噬功能
原文传递
人胃癌细胞培养上清液对树突状细胞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增仁 江建军 +4 位作者 李勇 张丽静 戴拥军 裴永彬 张学明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2-184,251,共4页
目的研究胃癌细胞培养上清液对树突状细胞(DCs)表型的影响。方法酶联免疫法检测胃癌及正常胃上皮细胞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IL)-10和肿瘤生长因子(TGF)-β1蛋白含量。自健康人外周血获取DCs,流式细胞仪(FCM)检测... 目的研究胃癌细胞培养上清液对树突状细胞(DCs)表型的影响。方法酶联免疫法检测胃癌及正常胃上皮细胞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IL)-10和肿瘤生长因子(TGF)-β1蛋白含量。自健康人外周血获取DCs,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加入上述细胞培养上清液后DCs表型CD83、CD80、CD86、HLA-DR的变化。结果OCUM-2MD3、BGC-823和HGC-27细胞株的胃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均可检测到VEGF蛋白;IL-10、TGFβ-1蛋白在OCUM-2MD3、BGC-823细胞株中有表达,在HGC-27中未见表达。镜下观察细胞具有DCs典型的形态特征,单纯用GM-CSF和IL-4培养的细胞低表达HLA-DR、CD80、CD86和CD83,加入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后,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加入细胞培养上清液后,FCM检测不同胃癌细胞组各表型表达均显著降低,而正常胃上皮细胞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应用GM-CSF、IL-4和TNF-α体外刺激,可成功扩增出成熟DCs。胃癌细胞可通过分泌VEGF、IL-10、TGF-β1等抑制DCs成熟,降低其抗原提呈功能,而进行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表型 胃癌 免疫逃逸
原文传递
吗啉硝唑联合阑尾切除术治疗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唐云 童明庆 +22 位作者 于浩 罗艳萍 李明章 曹永宽 秦鸣放 王烈 王小强 彭勃 杨勇 韩曙光 邢春根 蔡兵 黄建明 夏家增 吕柏楠 徐亮 易继林 李德春 廖国庆 郑晓风 杨道贵 黄忠诚 王海波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78-682,共5页
目的评价吗啉硝唑联合阑尾切除术治疗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研究。选取化脓性和坏疽性阑尾炎共437例受试者,其中对照组219例,试验组218例。对照组给予奥硝唑治疗,试验组给予吗... 目的评价吗啉硝唑联合阑尾切除术治疗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研究。选取化脓性和坏疽性阑尾炎共437例受试者,其中对照组219例,试验组218例。对照组给予奥硝唑治疗,试验组给予吗啉硝唑治疗,连续5-7d。评估两组患者用药结束后5-7d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以及综合疗效,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用药结束后5~10d,两组的临床治愈率、厌氧菌清除率以及痊愈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1.6%比91.6%、98.6%比98.1%、96.7%比93.8%,均P〉0.05)。共1413例受试者发生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32.1%。对照组和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4.7%和2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66例受试者发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5.1%。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1.5%比18.7%,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前5位为:转氨酶升高、血小板升高、恶心、呕吐和心电图异常。结论吗啉硝唑联合阑尾切除术治疗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有效,疗效与奥硝唑相当,安全性优于奥硝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奥硝唑 吗啉硝唑
原文传递
HIF-1_α对缺氧状态下人脐静脉内皮ECV304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吴胜春 石晓明 +2 位作者 唐雷 吕柏楠 杨永宾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4-267,共4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缺氧条件下人脐静脉内皮ECV304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ECV304细胞,分为正常氧对照组(A组)、缺氧处理组(B组)、缺氧处理+无关对照siRNA(NS-siRNA)组(C组)和缺氧处理+HI...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缺氧条件下人脐静脉内皮ECV304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ECV304细胞,分为正常氧对照组(A组)、缺氧处理组(B组)、缺氧处理+无关对照siRNA(NS-siRNA)组(C组)和缺氧处理+HIF-1α特异性小干扰RNA(HIF-1α-siRNA)组(D组)。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IF-1α和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B组缺氧8h内的细胞活力、HIF-1α和VEGF表达水平均呈时间依赖性增加(P<0.05)。B组与C组HIF-1α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D组HIF-1α和VEGF表达均较C组显著下调(P<0.05)。结论敲低HIF-1α的表达可抑制缺氧对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十二指肠血管瘤自发破裂出血一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左永录 李虎城 王宏斌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8-208,共1页
患者女,63岁。主因呕血、便血72h入院。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量柏油样便,随后呕出大量暗红色血液,不伴有发热、腹痛、返酸、嗳气等症状,给予垂体后叶素等止血药物治疗后无好转。既往无类似病史及溃疡病、肝硬化病史。1年前行腹腔镜... 患者女,63岁。主因呕血、便血72h入院。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量柏油样便,随后呕出大量暗红色血液,不伴有发热、腹痛、返酸、嗳气等症状,给予垂体后叶素等止血药物治疗后无好转。既往无类似病史及溃疡病、肝硬化病史。1年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佳。入院查体:BP:75/45mmHg,心率100次/min,脉搏细弱,重度贫血貌。腹部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Hb50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自发破裂出血 十二指肠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入院查体 垂体后叶素 实验室检查 柏油样便 止血药物 术后恢复 重度贫血
原文传递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116例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占伟 魏东耀 +5 位作者 靳忠党 臧雷 信学礼 牛卫东 赵磊 胡天宇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08年第3期37-39,共3页
目的总结腹股沟疝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5月至2007年12月应用美国Bard公司产品修补腹股沟疝116例,观察其并发症,分析其原因。结果全组无死亡,随访时间6个月~1年,8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术后切口... 目的总结腹股沟疝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5月至2007年12月应用美国Bard公司产品修补腹股沟疝116例,观察其并发症,分析其原因。结果全组无死亡,随访时间6个月~1年,8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术后切口感染1例(0.9%),切口血肿1例(0.9%),顽固性疼痛1例(0.9%),局部硬块和异物感2例(1.7%),阴囊水肿、积液2例(1.7%),精索炎、睾丸炎1例(0.9%)。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较传统疝修补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但该方法仍有一定比率的并发症发生,这与手术操作和术后处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手术后并发证 无张力疝修补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