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性别、年龄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彭万忠 张军 郭艺芳 《中国医药导刊》 2008年第2期206-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性别、年龄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入选高血压病患者90例者。为所有入选患者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应用余弦拟合法分析并比较男性与女性;60岁以上组与60岁以下组血压的时间生物学特征的改变。结果:高血压病... 目的:探讨性别、年龄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入选高血压病患者90例者。为所有入选患者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应用余弦拟合法分析并比较男性与女性;60岁以上组与60岁以下组血压的时间生物学特征的改变。结果:高血压病患者男性与女性收缩压与舒张压中位值相似,男性较女性24小时收缩压波动振幅增大。男性与女性血压峰值相位均明显不同。60岁以上者较60岁以下者舒张压中位值明显降低,同时舒张压24小时波动振幅减小。结论:高血压病患者.随着年龄增加舒张压明显下降、脉压差增大、舒张压波动幅度减小;不同性别血压峰值出现时间不同,男性多在上午时间段,而女性多在午后时间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 动态血压监测 性别 年龄
下载PDF
降压治疗的关键在于血压达标 被引量:7
2
作者 郭艺芳 张海燕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69-670,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 药物 治疗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心率振荡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韩玉平 齐惠军 +2 位作者 刘梅 郭艺芳 刘士超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908-91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再灌注治疗,对心率振荡(HRT)的影响.方法对首次发生AMI并于发病6小时内行直接PCI治疗的35例患者,于PCI术前、PCI术后2小时内、12~24小时及术后1周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发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再灌注治疗,对心率振荡(HRT)的影响.方法对首次发生AMI并于发病6小时内行直接PCI治疗的35例患者,于PCI术前、PCI术后2小时内、12~24小时及术后1周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发生的室性期前收缩情况;根据监测结果,分别计算各个时段HRT的早期振荡(TO)和振荡斜率(TS)值,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TO、TS值在直接PCI术后2小时内HRT即明显改善,由治疗前(0.009±0.006)%、(5.96±2.84)ms/RR,改善为(-0.018±0.006)%、(17.80±9.77)ms/RR(P<0.05);术后2小时内、12~24小时及1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后,直接PCI可明显改善患者的HRT,提示直接PCI可改善和恢复AMI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尤其是迷走神经的抗心律失常保护作用机制的完整性,进而降低AMI后发生恶性心脏事件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心率振荡
下载PDF
降压治疗的中间终点
4
作者 张海燕 郭艺芳 《中国医药导刊》 2007年第3期211-213,共3页
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危险评估,不仅要考虑血压水平,还要考虑其他的危险因素、靶器官的损害以及并存的临床情况。
关键词 血压 高血压 降压治疗 临床试验
下载PDF
ACC2007热点荟萃——平淡里的精彩,普通中的非凡
5
作者 胡大一 郭艺芳 《中国医药导刊》 2007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第56届ACC年会于2007年3月24~27日在美国新奥尔良市成功举办。会议尚未召开之前,即已为其赋予了特殊的属性——就在18个月之前,这里刚刚经受了“卡特利娜”号飓风的侵袭。在这座正在复苏的都市里,虽然飓风与洪水肆虐过的痕迹依然随... 第56届ACC年会于2007年3月24~27日在美国新奥尔良市成功举办。会议尚未召开之前,即已为其赋予了特殊的属性——就在18个月之前,这里刚刚经受了“卡特利娜”号飓风的侵袭。在这座正在复苏的都市里,虽然飓风与洪水肆虐过的痕迹依然随处可见,但在居民脸上却看不到丝丝沮丧与绝望,他们的目光中充满着乐观与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C2007 热点荟萃
下载PDF
从循证医学证据看β-阻滞剂在高血压中应用的地位
6
作者 郭艺芳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09-611,共3页
关键词 循证医学 肾上腺素能Β受体拮抗剂 抗高血压药
下载PDF
尿微量白蛋白 被引量:40
7
作者 金雅丽 张倩辉 郭艺芳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3-286,共4页
尿微量白蛋白(MAU)是诊断早期或轻微肾脏损害的敏感指标,也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多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胰岛素抵抗等)均可引起MAU的增加。MAU的出现意味着各种危险因素所致的心血管系统... 尿微量白蛋白(MAU)是诊断早期或轻微肾脏损害的敏感指标,也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多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胰岛素抵抗等)均可引起MAU的增加。MAU的出现意味着各种危险因素所致的心血管系统损害已在进展,在此阶段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可能延缓甚至阻止临床型靶器官损害以及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应注意监测其MAU,并予以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 心血管系统损害 相关危险因素 高血压患者 独立预测因子 心脑血管事件 胰岛素抵抗 靶器官损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