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分析因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初次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患者术后1年内非计划再入院情况,探究其发生率、原因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因ONFH...目的研究分析因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初次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患者术后1年内非计划再入院情况,探究其发生率、原因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因ONFH于河北省优抚医院接受初次THA治疗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共纳入64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77例(58.9%),女263例(41.1%),并根据再入院情况分为再入院组(n=32)和对照组(n=608)。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住院期间临床资料,主要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合并症、手术相关资料及术前实验室检查指标,主要以电话方式随访。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和向后逐步回归法确定非计划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后1年内发生非计划再入院的患者32例(5.0%),其中发生在术后30 d内者11例(1.7%),术后90 d内者18例(2.8%)。再入院原因包括髋关节脱位、假体周围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切口延迟愈合/不愈合、手术部位感染、疼痛、心梗、心绞痛、脑梗塞和急性膀胱炎,其中最主要原因为髋关节脱位(28.1%)。年龄>60岁(OR=2.19,P=0.045)、ARCOⅣ期(OR=3.96,P=0.017)、CCI≥4(OR=4.87,P=0.007)、白蛋白<35 g/L(OR=3.26,P=0.003)、住院时长(OR=1.06,P=0.034)等指标被证实为非计划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ONFH患者THA术后1年内非计划再入院的发生率为5.0%,最主要原因为髋关节脱位,年龄>60岁、ARCOⅣ期、CCI≥4、白蛋白<35 g/L、住院时长等危险因素与非计划再入院独立相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分析因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初次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患者术后1年内非计划再入院情况,探究其发生率、原因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因ONFH于河北省优抚医院接受初次THA治疗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共纳入64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77例(58.9%),女263例(41.1%),并根据再入院情况分为再入院组(n=32)和对照组(n=608)。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住院期间临床资料,主要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合并症、手术相关资料及术前实验室检查指标,主要以电话方式随访。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和向后逐步回归法确定非计划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后1年内发生非计划再入院的患者32例(5.0%),其中发生在术后30 d内者11例(1.7%),术后90 d内者18例(2.8%)。再入院原因包括髋关节脱位、假体周围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切口延迟愈合/不愈合、手术部位感染、疼痛、心梗、心绞痛、脑梗塞和急性膀胱炎,其中最主要原因为髋关节脱位(28.1%)。年龄>60岁(OR=2.19,P=0.045)、ARCOⅣ期(OR=3.96,P=0.017)、CCI≥4(OR=4.87,P=0.007)、白蛋白<35 g/L(OR=3.26,P=0.003)、住院时长(OR=1.06,P=0.034)等指标被证实为非计划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ONFH患者THA术后1年内非计划再入院的发生率为5.0%,最主要原因为髋关节脱位,年龄>60岁、ARCOⅣ期、CCI≥4、白蛋白<35 g/L、住院时长等危险因素与非计划再入院独立相关。